冠心病心肌梗塞康复及二级预防.ppt
《冠心病心肌梗塞康复及二级预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心病心肌梗塞康复及二级预防.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冠心病心肌梗塞康复及二级预防,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研究室秦学文,WHO心脏康复定义,要求保证使心脏病人获得最佳的体力、精神及社会状况的活动总合,从而使病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社会上重新恢复尽可能正常位置,并能自主生活。,心脏康复既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一个新事物,它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西方国家,至今已六十余年历史。80年代确立了心脏康复的功绩。,O,Connor报告(Circulation 1989,80:234),4554例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效果,随访3年 康复组 对照组心血管死亡率 20%27%致死性心梗 康复组比对照组降低25%,Oldridge等研究(JAMA 1988,260:945)
2、,心肌梗塞病人4347例 康复治疗开始:最早第8周,最晚第36周 运动训练持续时间:6-48个月 康复效果:康复组总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平 均低于对照组 康复效果:与参加康复治疗时间长短有关,心脏康复的功绩在于开展对心血管疾病,尤其对冠心病的初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心脏康复是一个多学科、多门类、多形式的综合性医学保健模式。,多学科:心血管内科 外科 理疗科多门类:营养医学 运动医学 药物学 心理学 伦理学多形式:保健组织多样性 医疗单位组织康复程序 社区性组织康复程序 家庭形式康复程序,现代心脏康复包括,医学康复 教育康复 职业康复 社会心理康复 医学康复是应用临床医学
3、方法为康复服务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在改善功能或为以后的功能康复创造条件。,冠心病心肌梗塞康复目的,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职业和娱乐等方面都达到理想状态减慢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减少再次心梗或心血管病死亡的危险,卧床对早期心梗病人的有利影响,基础代谢减低减轻心脏压力,减轻心脏负荷降低交感神经活动减少和防止心绞痛及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减少和避免心脏破裂,长期卧床对心梗病人的不利影响,运动系统:体力活动能力下降,肌力下降,关节挛缩呼吸系统:肺通气减少,肺不张,肺炎消化系统:食欲减低,便秘血液系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心理压力加大,抑郁症发生,体力运动对冠心病心肌梗塞的有利影响,促进脂肪和碳水化
4、合物的代谢减轻体重和调整血脂维持和增强活动能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形成?提高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冠心病心肌梗塞危险分级 低度危险患者,LVEF50%无安静或运动诱发心肌缺血表现无安静或运动诱发心律失常无并发症心电图运动试验6METs(发病后三周),中度危险患者,LVEF 31-49%心电图运动试验强度5-6METs不能适应运动处方的运动强度运动诱发心肌缺血,高度危险患者,LVEF30%安静或运动诱发复杂心律失常运动时SBP下降2KPa心原性猝死复苏者心梗并发CHF、心原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重度冠心病或运动诱发严重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康复评估方法和应用,心电图、心电监测动态心电图运动
5、心电图试验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肌显像,心肌梗塞后心电图运动试验目的,危险分级以确定监护强度确定运动诱发心肌缺血选择和评估治疗方法评价心室功能、心律失常评价功能储备:确定安全的运动极限;制定运动处方;确定活动力的丧失,危险分层或康复治疗效果评估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确定运动负荷,采用病人症状或体征来控制试验终点40岁以下采用85%的APMHR和7MET作为标准40岁以上采用85%的APMHR和5MET作为标准APMHR是指按照年龄预期的最高心率,心肌梗塞康复分期(三个阶段),期 住院康复期期 中间期(出院至出院后3月)期 维持期(出院后3月至终生),期康复目标,减轻绝对卧床休息对机体和心理的不利
6、影响,防止静脉血栓、肺血栓,减轻压抑和焦虑,促进体力恢复。,期康复治疗内容,卫生知识教育,心理治疗,床上、床边和床下活动,个人生活自理,步行训练等训练监护:心电监测、血压监测活动强度:不应出现任何症状,心率增加10-20次/分,期康复目标,逐渐恢复一般日常活动(轻家务劳动、日常娱乐活动)运动能力达4-6METs,期康复治疗内容,室外散步、医疗体操(太极拳)、气功、家务活动、园艺活动。活动强度为40-50%最大心率。,期康复运动监测,一般不需监测Holter监测门诊随访,期康复目标,巩固第期康复治疗成果控制危险因素改善、提高体力活动能力和心血管功能恢复发病前生活和工作状态,期康复治疗基本原则,个
7、体化:应根据各人的年龄、性别、心理状况、疾病、患病前状况、爱好制定循序渐进:这是根据生理学规律提出的学习适应过程运动效应持之以恒兴趣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运动处方的制定,运动方式 包括有氧训练、力量训练、作业训练、医疗体操、气功等。可以采取间断性运动和连续性运动。,运动强度,达到靶强度,即:必须达到一定训练阈值水平,才能产生充分的心血管训练效应,这种阈值称靶强度。靶强度主要根据心电运动试验中出现缺血症状、心电图异常、血压异常或达到最大运动时心率代谢当量来计算。,运动强度预计方式,年龄预计方式:靶心率(次分)=170-年龄心率储备方式:靶心率=心率储备(50-85%)+静息心率心率储备为最大心率与静
8、息心率差值,即:年龄预计最大心率静息心率代谢当量方式:运动试验最大METs的40-85%作为训练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指每次运动训练时间和每周训练的次数时间:10-60分钟频率:3次/周FIT,美国运动医学院制定的MI康复活动,河北省人民医院1984年MI3周康复医疗程序(1),河北省人民医院1984年MI3周康复医疗程序(2),心肌梗塞康复注意事项,康复训练应以下午为宜不应在寒冷或高温季节进行康复活动后不宜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沐浴避免饱餐、咖啡和浓茶后康复活动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人生观,心肌梗塞二级预防,临床上已诊断冠心病的患者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是无冠心病患者的5-7倍,因此二级预防的目
9、标主要集中在预防高危病人的心脏事件复发和心脏死亡。,二级预防内容,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冠心病危险因素干预药物处理血运重建,冠心病危险因素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肥胖、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酗酒、家族史。,许多临床试验表明,积极的危险因素干预可以改善冠心病心肌梗塞预后。,SCRIP临床试验美国斯坦佛大学发表(Circulation 1994,89:975),目的:明确冠心病心梗病人危险因素干预治疗效果,二级预防-吸烟干预 吸烟是发生Ap和MI的确定因素,可以增加再次心梗或死亡的危险。研究表明,MI存活者中继续吸烟者发生再梗和死亡的危险是戒烟者的二倍 CABG者继续吸烟者预期病死率是手术后戒
10、烟者的2-6倍,戒烟对CABG病人长期结果 对1041例CABG患者进行随访,手术时间为1971-1980年,其中985例(95%)平均随访时间20年(13-26年)。,结论 1、术前是否吸烟不增加术后死亡危险。2、CABG术后戒烟是一个重要预测低危险死亡和再次心脏干预治疗的重要因素。3、术后持续吸烟者有一个相对高的死亡危险性(RR1.68)。,吸烟增加冠心病危险性的可能机制,HDL-C降低(吸烟者可降低12%)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和侧枝循环量储备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二级预防增加体育活动,60%成年人不从事体力活动体力活动减少与年龄呈相关体力活动减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冠心病 心肌梗塞 康复 二级 预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92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