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规范宣讲(北海全天讲课时间.ppt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规范宣讲(北海全天讲课时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规范宣讲(北海全天讲课时间.ppt(2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热烈欢迎参加技术研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主要修订内容介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陈景 副研究员2005年3月,关于发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公告第24号 现发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与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同时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二四年九月四日,原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94)是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持编写的,新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
2、40-2004)的修订工作也是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已经发布出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是各国沥青路面建设的最主要的规范,一般每隔一定时间,甚至每年都在进行不断的研究和修订,只要认识到与生产实际有不合理之处,就应该及时修订,以便能指导施工,满足施工的需要。老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94)于1994年颁布施行以来,在公路沥青路面建设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时制定规范时,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刚刚起步,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不到500km,在此后,高速公路的建设飞快发展,现在已经突破3.5万公里。,中国高速公路迅猛发展,中国进口沥青数量大幅度增长,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水平有
3、了大幅度的提高,例如施工机械大量进口采用国际上最新的设备,出现了一些新的路面结构型式和沥青混合料类型。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和要求也有了很大提高,对沥青路面的认识也更加加深,通过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以及一系列的专题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新的科研成果。,经过近10年的使用,老规范已经反映出不足之处,有些条款规定不当。为了适应新的要求,不失时机地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进行修订是十分必要的。,原 规 范 的 不 足 之 处(1)道路沥青标准方面,“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提出了按照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沥青的新的建议标准,国际上美国SHRP及欧洲CEN都提出了新的沥青标准。我国石化和石油系统也纷纷修订沥青标准
4、。老规范的沥青标准已经明显感到不足。例如按照现有的沥青标准,已经无法区别指标都合格的沥青的优劣。(2)在沥青路面表面层方面,抗滑与路面耐久性显示了明显的矛盾,对抗滑指标必须充分参考国外规范和经验予以合理解决。(3)沥青路面中下层通常采用II型沥青混合料,已经暴露出许多不足。,(4)由于过分强调减薄,沥青层压实厚度与集料粒径之间显示出不匹配的问题比较突出。(5)在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面,美国SUPERPAVE配合比设计方法如何按照我国国情予以借鉴,尤其是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空隙率的计算方法等问题应该认真考虑。现在的马歇尔设计指标有许多不合理之处。(6)沥青混合料水损害问题相当严重,应完善
5、水稳定性的检验指标。(7)在施工质量检验指标方面,缺乏透水性等指标,对压实度的检验方法及标准有许多不同看法。,(8)在桥面铺装方面,水泥混凝土桥面的铺装层破损严重,近年来又建设了一些钢桥面,桥面铺装的内容明显不足。(9)近年来我国在改性沥青及SMA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已经发布,“SMA路面设计施工指南”已经提出,需根据使用情况进行修订,然后合并到一个规范中。(10)半刚性基层透层油、沥青路面防水层、排水层、乳化沥青及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许多方面都有较大进展,需对规范内容进行补充。,原规范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及二级以下等级的公路在沥青路面的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
6、施工机械、施工工艺、质量要求等各方面的区别不明显,或差别不大,为此本次修订重点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规范的各项条款中作明确的区分。,相 关 研 究 专 题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的修订沥青路面透水测定方法及指标要求超重载交通沥青路面材料试验标准(GTM对比)SUPERPAVE设计方法的引进与开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标准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指标等另外许多省、市、自治区也开设了相关的研究专题。,本次修订全面总结了我国10余年来高速公路的建设经验,充分参考了国外的经验和最新成果,吸收了国内的许多研究成果和成功的实践经验,本规范是在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合并了
7、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的相关内容,并充分吸收了各专题的研究成果,汇总、修订而成的。,新规范在许多方面有了新的发展,例如:(1)在“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道路沥青标准和沥青路面的气候分区;提出了按照当地气候条件及交通情况(公路等级)选择沥青标号的方法。(2)强调了几个与早期病害有关的措施,如防治层间污染、保证合理施工工期等。(3)在材料部分全面修订了道路石油沥青、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局部修订了集料技术要求。(4)针对改性沥青和SMA方面的一些特殊要求进行了补充完善。,(5)明确了三层矿料级配范围的意义,提出了规范矿料级配范围和调整矿料级配范
8、围的原则。(6)完善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调整了马歇尔试验配合比没计方法及设计指标、标准,修订了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统一了空隙率等体积指标的计算方法。(7)修订并补充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增加了渗水性检验指标。(8)调整了不同粒径混合料的适宜压实层厚度,不同层位的沥青混合料种类、规格;明确施工期间需要对设计结构、使用材料进行审查和监督,予以确认。,(9)在施工工艺部分,主要修订了对拌和厂的要求,提出了过程控制、总量检验的方法,增加了提高路面平整度的措施,强调了摊铺宽度限制和加强轮胎压路机压实等内容,同时强调了在冬季施工及雨季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10)修改了透层、
9、粘层、封层的内容,将封层部分移入表面处治一章中,并增补了有关稀浆封层、微表处等新型结构的内容。(11)提出了对钢桥面铺装的基本要求。(12)修订了施工质量检验指标、频度、方法,增补了密水性(渗水系数)要求,强调压实度检验主要是工艺控制。,1.总 则,注意环境和生态保护;不得低温、雨天和路面潮湿时施工;避免施工和运输污染;鼓励沥青路面工程使用实践证明有效的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气候分区:我国沥青路面的气候分区按附录A执行。本规范的沥青使用性能气候分区是按照高温、低温和雨量分别划分的三个分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条件的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类型、沥青标号选择、沥青用量调整等一系列为配合比设计所
10、需要考虑的因素。,气候分区:1.气候分区的高温指标:采用最近30年内年最热月的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作为反映高温和重载条件下出现车辙等流动变形的气候因子,并作为气候区划的一级指标。全年高于30的积温及连续高温的持续时间可作为辅助参考值。按照设计高温分区指标,一级区划分为3个区:,气候分区:2 气候分区的低温指标:采用最近30年内的极端最低气温作为反映路面温缩裂缝的气候因子,并作为气候区划的二级指标。温降速率、冰冻指数可作为辅助参考值。按照设计低温分区指标,二级区划分为4个区:,气候分区:3 气候分区的雨量指标:采用最近30年内的年降水量的平均值作为反映沥青路面受水影响的气候因子。并作为气候区划
11、的三级指标。雨日数可作为辅助参考值。按照设计雨量分区指标,三级区划分为4个区:,气候分区:沥青路面温度分区由高温和低温组合成,第一个数值代表高温,第二个数值代表低温,数值越小表示气候因素越严重。“11”:夏炎热冬严寒“34”:夏凉冬温,气候分区:在缺乏当地气象台站的有效数据时,可参考图及确定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气候分区。各地区宜根据当地的气象数据,制订更切合实际的气象分区图。,气候分区:确定气候分区指标时允许参考各个指标的辅助指标值对计算得到的分区指标作必要的修正。(1)当全年高于30的积温较大或当地连续高温的持续时间长,以及预计重载车特别多、上坡纵坡大严重影响车速的路段可将高温气候区提高一级货
12、两级看待;(2)对经常发生寒潮、寒流降温迅速的地区可将低温气候区提高一级看待。(3)对年雨日数特别长(如梅雨季节)的地区可将雨量气候区提高一级看待。,气候分区:它与沥青路面设计的自然区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与公路自然区划有许多相近的地方,但性质和用途不一样,不能将其混为一谈。我国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 003)是“为区分不同地理区域自然条件中对公路工程影响的差异性,并在路基、路面设计、施工、养护中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和采用合适的设计参数,以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重点考虑了土壤冰冻、路基潮湿及气温高低、纬度等各种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当综合和详细的自然区划。,国家规范和地方规范的关系。
13、沥青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特殊地质条件和地区、特殊工程、特殊材料的沥青路面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补充规定。各省、市、自治区或工程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技术指南,但技术要求不宜低于本规范的规定。,3.基 层规定了4种基层类型: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 刚性基层复合式基层,4.材 料4.2道路石油沥青标准的修订,由交通部提出的原道路石油沥青有两个标准:“重交通道路沥青技术要求”“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由石化部门制订的国家标准与此相仿。,重交通道路沥青技术要求(JTJ 032-94),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JTJ 032-9
14、4),“重交通道路沥青”名称的由来,“重交通道路沥青”名称的提法最早提出于1985年编制的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92-86)。当时的“重交通量”是指500辆/日以上,后来逐步演变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与国际上针对交通量特别繁重,轴载特别大的路段使用的“重交通道路沥青”有本质的不同。,实际上“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的就相当于国际上通行的普通道路沥青标准,而“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只不过是质量达不到国际上通用水平的质量差的沥青。新规范取消了这两个名称,都称为道路石油沥青。,原有的沥青标准明显有不足,它并不能完全反映沥青的路用性能,按照原有的沥青标准,已
15、经无法区别指标都合格的沥青的优劣。,针入度,0.1 mm,15 25 35,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国际上美国的SHRP研究计划及欧洲CEN都提出了新的沥青标准,我们在1995年结束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提出了按照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沥青的新的建议标准,中国石化和石油系统也纷纷修订沥青标准。,Superpave 沥青结合料规范,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按照沥青路用性能分级(PG分级)的沥青结合料规范,PG 58-22,在确定沥青的PG等级时,要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及交通条件(交通量及车速、车辆停驻时间),有时需要提高一个或两个PG高温等级选择沥青的标号。,Superpave 沥青结合料规范,它采用3种样品:(
16、1)原样沥青;(2)RTFOT后的残留沥青;(3)RTFOT后又经PAV老化的残留沥青。评价各种路用性能指标,包括高温时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低温时抵抗路面温缩开裂的能力、抗疲劳破坏的能力、抗老化性能、施工安全性等。,“八五”攻关专题建议的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此建议主要修订了以气候区为沥青标准,并以温度敏感性指标针入度指数PI作为标准体系的核心,它由25、15、30(或5)等35个温度的针入度值通过回归计算得到。沥青的高温指标选择T800代替软化点,低温指标选择当量脆点1.2及10延度作为指标。老化仍采用薄膜加热试验,并以残留针入度比及10延度为指标。含蜡量、密度及闪点等予以保留。,19
17、98年起,几大沥青生产企业开始制订新的沥青企业标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提出了1号及2号高等级道路石油沥青企业标准。其他企业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系统等也都制定了类似的沥青企业标准。现行的重交通道路沥青技术要求相当于2号标准,1号标准为进口沥青的标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高等级道路石油沥青企业标准,工程招标文件普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交通部门在执行“重交通道路沥青”技术要求的过程中,根据工程的需要和各地的具体情况,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已经在工程招标文件中向供货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1)大部分工程将含蜡量的要求提高到不大于2;(2)
18、对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沥青15延度提高到100或150 cm以上;(3)有的工程提出了60动力粘度的要求,如要求AH-70沥青的60粘度为20020Pa.s;(4)有的工程对沥青密度重新提出了不小于1.01g/cm3要求;(5)有的工程对低温延度提出了要求。,道路沥青新标准的提出,研究证明,“八五”建议所提出的新的指标系列与Superpave的PG规格有相当好的相关性,多年来逐步在全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推广应用,同时也为这次修订规范收集到许多宝贵的意见。在这些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欧美一些国家的最新沥青标准的发展,除了SHRP沥青结合料规范(PG)外,还参考欧洲共同体的欧洲标准化组织CEN(C
19、omite European de Normalisation,EN 12591)制订的沥青标准,提出了新的道路沥青技术要求。,新规范的道路石油沥青要求 沥青路面所适用的沥青品种和等级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标号,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施工方法等,结合当地的使用经验,经过技术论证后确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新规范),道路沥青技术要求主要修改点,(1)将原来的“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和“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两个技术要求合并为一个“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根据当前的沥青使用和生产水平,按技术性能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沥青可以认为达到
20、了国际先进水平,比原规范“重交通道路沥青”有所提高;B级沥青与原规范“重交通道路沥青”相近;C级沥青相当于一般沥青水平,比原规范“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稍有提高。,A级新旧道路石油沥青标准的比较,B级新旧道路石油沥青标准的比较,C级新旧道路石油沥青标准的比较,道路沥青技术要求主要修改点,(2)沥青等级划分以气候条件为依据,规定了各气候区适宜的沥青针入度等级。(3)增加了沥青的感温性指标针入度指数,PI值。用5个温度的针入度确定,要求相关系数达到0.997以上。考虑到国产沥青和进口沥青的PI水平,比国外的要求适当放宽,对A级沥青要求不小于-1.5,B级沥青要求不小于-1.8。(4)适当
21、提高了软化点指标,A级沥青增加了沥青60温度的动力粘度指标。,道路沥青技术要求主要修改点,(5)A、B级沥青在保留原样沥青15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10延度,C级沥青25延度改为15延度。(6)含蜡量指标仍然是标准中的重要指标。分为2.2、3、4.5三个等级。其中A级沥青不采用2而采用2.2是考虑国产沥青的水平。(7)老化试验统一采用薄膜加热试验(TFOT),也允许用旋转薄膜加热试验(RTFOT)代替。,针入度指数PI,针入度指数PI可以反映沥青偏离牛顿流体的程度,PI值越大,温度敏感性越小。当PI-2时,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强,为纯粘性的溶胶型沥青,也称焦油型(因大多数煤焦油的PI值均小于-2)。
22、当PI值介于+2与-2之间时,沥青为溶胶凝胶型。这类沥青有一些弹性及不十分明显的触变性,一般的道路沥青属于这一类。,针入度指数PI,当PI+2时,沥青具有明显的凝胶特征,由于结构的生成,故具有很强的弹性和触变性,在大变形条件或变形速率很低时,抗裂性能变差,大部分的氧化沥青属于这一类;而且氧化程度愈高,沥青质的浓度愈大,则PI值越大。,针入度指数PI,我国的规范规定,PI值按照3个以上温度的针入度计算得到,仲裁时以5个温度的针入度计算得到,要求回归系数不小于0.997。PI(20-500A)/(1+50A)A25、15、30或5等3个温度的针入度,由式lgPAT+K求出温度敏感系数A,针入度指数
23、PI,我国PI的计算方法本来是与欧洲的方法一致的。但是CEN的最新沥青标准中PI值由针入度和环球法软化点计算得到,这两个方法的PI值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仍然是蜡在沥青中起了作用,使软化点出现假相,PI值变大。EN标准按Pfeiffer和Van Doormael方法:,经过建设单位同意,PI值、60度动力粘度、10度延度可以作为选择性指标。这主要考虑到这些指标是初次列入规范,有一个滞后的时间。,道路石油沥青选用的原则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对重载交通路段、山区及丘陵区上坡路段、服务区、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层次,宜采用稠
24、度大、60粘度大的沥青,也可提高高温气候分区的温度水平选用沥青等级;对冬季寒冷的地区或者交通量小的公路、旅游公路宜选用稠度小、低温延度大的沥青;,对温度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应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当高温要求和低温要求发生矛盾时,应该优先考虑满足高温的要求;当缺乏所需标号的沥青时,可采用不同标号掺配的调和沥青,其掺配比例由试验决定,掺配后的沥青质量应该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4.3乳化石油沥青的修订,原规范关于乳化沥青的内容,是根据“六五”以来我国乳化沥青的研究和应用的成果,参照日本的标准制订的,日本在2001年对JIS及JEAAS乳化沥青标准进行了全面的修改。为适应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以及各种
25、新的要求,交通部列了“乳化沥青技术要求”的课题,对此进行了研究,本规范按研究成果进行了修改。,乳化沥青修订要点(1)将乳化沥青分为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等,按电荷性质和用途重新进行了分类,分别制订了标准并规定了各自的用途;(2)将乳化沥青的筛上剩余量指标修改为1.18mm筛,要求不大于0.1。(3)关于乳化沥青的粘度测定方法,美国采用赛波特粘度计,日本和法国采用恩格拉粘度计,我国原规范有恩格拉粘度计和道路沥青标准粘度计。研究课题的成果认为,这两种粘度计的结果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故同时保留,但希望各地尽可能购买恩格拉粘度计,以便下次修改时彻底向恩格拉粘度计过渡。,(4)对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几种提取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 沥青路面 施工 规范 宣讲 北海 全天 讲课 时间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9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