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课税比较.ppt
《公司的课税比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的课税比较.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公司的课税比较,第一节 公司的课税概述 第二节 公司所得税的税制类型 第三节 公司所得税应税所得确定比较第四节 公司所得税税率制度比较第五节 公司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第一节 公司的课税概述,公司所得税是对公司创造与实现的纯收入进行征税。公司所得税起源于英国早期的商业活动,现代意义的公司所得税创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理论的研究,它已成为一个成熟的税种,对于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改革极具借鉴意义。一、公司所得课税的理论依据 二、公司所得税理论基础三、公司所得税的性质,一、公司所得课税的理论依据,公司是什么?公司是指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或某些目的而成立的组
2、织。为什么对公司征税?,一、公司所得课税的理论依据,(一)利益说-“公司乃国家之创造物”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简称BEIC,EHIC,是一个股份公司。公司共有125个持股人,资金为7.2万英镑。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实际上这个特许状给予于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协助统治和军事职能,一、公司所得课税的理论依据,(二)国家财政收入保障说-保证必要财政支出的需要 土地?公
3、司?地主?老板?谁更有钱?,一、公司所得课税的理论依据,(三)社会成本分摊说-公共物品;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额(四)付税能力说-量能纳税(收入)(五)公司主体说-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六)工具说-财政政策的重要调节工具,二、公司所得税理论依据,当代经济中,公司成为独立的、普遍存在的法人。若对公司所得不征税,而仅在利润分配后课征个人所得税,就会出现当公司盈利时,公司将盈利保留不作分配,以逃避个人所得税,会出现税负不公现象。基于公司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关系的不同理解,公司所得税理论可分为两大流派:一是以实质法人说为理论基础的独立课税论;二是以虚拟法人说为理论基础的合并课税论。,二、公司所得税理论基础
4、,(一)独立课税论(传统)实质法人说认为,法人是一个单独的权利义务主体,可以拥有财产,相应地也可成为诉讼对象。因此,法人的所得与股东所分配的盈余,应分别纳税,且两税之间不应有任何联系,分别独立存在。对公司独立课税存在什么问题?1公司部门与非公司部门之间的扭曲效果抑制公司增加 2股利与保留利润之间的扭曲-使资金市场扭曲 3债与募股之间财源筹措方式的扭曲多借钱4存在累退现象。所得愈高者,重复课税程度反而愈低。在采取个税与企税两税重复课征制度的国家,税法都要对公司的保留利润加以限制。,二、公司所得税理论基础,(二)合并课税论虚拟法人说认为,法人系法律所虚拟者,法人与股东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对公
5、司与股东之所得应合而为一,课征合并所得税。如何合并?1公司利润的合并-完全合并(1)合伙法完全合并为个税。公司利润不论分配与否,均不课征公司所得税,而将其公司利润全额依各股东应分得的利润,计入其个人所得内,仅课征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合伙人所计征的是应分得的合伙利润。(2)卡特尔式完全合并制。即把公司保留利润,也当作股东已收到的股利来处理。2股利所得的合并,二、公司所得税理论基础,(二)合并课税论2股利所得的合并部分合并(1)公司阶段。就公司阶段消除股利所得重复课税办法,主要有两种:双轨税率制-分配适用低税率,保留高税率 股利支付减除法-税前利润减除所支付股利的一个百分数(2)股东阶段。就股东
6、阶段消除股利所得重复课税之办法,主要有三种:股利所得设算抵缴法-已纳的公司所得税,可在其个人总税负中抵缴 股利所得免税法从股东的个人应税所得中,扣除股利所得的一个百分比数,免征个人所得税 已付股利税额扣除法-按照发放股利的一定比例金额,在公司阶段从其应纳公司所得税中予以扣除(3)混合制。允许部分合并。,三、公司所得税的性质,公司所得税作为对公司的各种盈利征收的一种收益税,其性质到底是什么?(一)公司资本税AC哈伯格(Harberger,AC),他认为公司所得税是对公司资本课征的一种局部生产要素税。(二)经济利润税若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公司把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扣除,公司税相当于经济利润税(斯蒂格里
7、茨)。,第二节 公司所得税的税制类型,本节讲七小节内容:5种类型,2个变化.一、古典制征收个人所得税时,对公司所得税中没有扣除的股息投资者(股东)的机会成本没有任何抵免。只有卢森堡、荷兰、瑞士和美国等4国采用古典制。,第二节 公司所得税的税制类型,二、双率制或称差别税率法(split rate method)。1956年始创于德国,多年来德国实行的双税率分别为36和56,1994年改为30和45,后来,奥地利、日本、葡萄牙也相继采用该制度。,第二节 公司所得税的税制类型,三、股息扣除制在核定就分配利润应缴纳的税款时将股息从公司税的税基中作扣除。采取该公司税制的国家主要有芬兰、挪威、瑞典等国家。
8、,第二节 公司所得税的税制类型,四、零税率法对公司分配利润不征公司税 五、归属制又称为归集抵免制度,将公司就分配利润所缴纳的税款部分或全部归属到股东的股息所得中给予股东税收抵免。(效果较好,重点关注),五、归属制-归集抵免制,(一)部分归集抵免制度将公司所得税的一部分看作为股东个人所得税(股息所得税)的源泉预扣。(二)完全归集抵免制将公司所得税全部看作是股东个人所得税的源泉预扣。(三)归集抵免制度的特征就分配利润所缴纳的公司税和给予股息所得的税收抵免之间的特殊联系。有多少国家采用归集抵免制,就几乎有多少种归集抵免制的变形。,第二节 公司所得税的税制类型,六、部分国家公司所得税类型及其变化(一)
9、主要发达国家公司所得税的实施类型,第二节 公司所得税的税制类型,六、部分国家公司所得税类型及其变化(二)所得税类型变化1经合组织国家中有21个国家发生了变化,只有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和英国1973年以来发生了一次以上的变化。2普遍调整分配利润比留存利润更高税负的情况。3芬兰和新西兰已跟随德国、意大利转向完全归集抵免制,但其他国家已废除差别税率或股息扣除法(如奥地利、日本、葡萄牙),或引进股东减免条款(葡萄牙),或通过将税收抵免转为适用于股息所得的单独类别,实质上改变了实施股东减免条款的方法(如比利时和丹麦)。主要一些变化见下表,第二节 公司所得税的税制类型,七、公司所得税类型理论的新变化199
10、1年,伦敦财政研究所提出了公司权益备抵制度(allowance for corporate equity ACE),1992年,美国财政部提出了两个建议:股息不予计入法和企业综合所得税法。(一)公司权益备抵(ACE)制度-对股东投入企业的资金所征税款给予减免,相当于对普遍实行的利息支付的减免。(二)综合企业所得税(CBIT)-对除最小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支付利息或股息前的全部收益课税,但不对股东或债权人收取的股息或利息课税。(三)股息不予计入法(DEP)-是股东减免规定的极端例子,即对所有股息所得都免征个人所得税。,第三节 应税所得确定的比较,一、对所得的界定(理论)征收所得税必须确定税基!什么
11、是所得?什么包括在所得之中,什么不包括在所得之中?二、公司所得税应税所得的确定(实践)公司所得税课税基础是净所得,不是毛收入。因此,公司所得税计税依据应税所得的计算(确定)有一个从“总所得”扣除赚取所得成本等,到“应税所得”的过程。,一、对所得的界定,海格-西蒙斯所得概念海格美于1921年提出,西蒙斯美 1938年对其完善。首先包括纳税人在特定时期获得的对社会的经济产品和劳务的增加的控制能力。这种对产品和劳务的增加的控制能力,可被认为是在一定时期使用社会资源的所有权和行使权。其次,由于所得是一个与现在和将来的经济福利有关的衡量标准,应当把包括在所得中的对经济资源的所有权或控制权,限定在增加个人
12、满足或福利的事项范围内,即该时期的消费和这一时期对将来所有权的积累,即:所得=消费+净价值据此界定,那些既不是消费,也不可能使将来的消费增加,但却为赚取所得所付出的成本则应当从所得中扣除。哪些是付出的成本应当扣除呢?,一、对所得的界定,资本构成=C+V+M成本=C+V公司投资构成=机器设备+厂房+原材料+工资福利+利润成本=机器设备+厂房+原材料(股东资金+贷款)公司资产股份化,资产市值变动情况下,如何确定成本?,一、对所得的界定,思考1:所得定义包括涉及新资产购买的增加以及原资产的增值,但不包括资本价值,问题是所得包含了资本资产的增值,那么,负债的变化及资本资产价值的减少(贬值)能否在计算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司 课税 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90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