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法律知识.ppt
《公务员法律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法律知识.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务员法律知识,2010年法理学、宪法、行政法、,法理学,法及其特征法律关系法的效力法律责任,法的概念,法的含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由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反映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确认、维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规范系统。,法的渊源,法表现形式 基本法律法律: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制定;一般法律 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法规:地方法规:地方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制定;行政规章:国务院部委等机关制定;规章:地方规章:地方人民政府制定。,法的效力,法的效力的概念:即法律的约束力,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即狭义的
2、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法的效力的层次:上位法与下位法,特别法与一般法,新法与旧法。,法律效力的范围(适用)1,对人的效力属人主义,属地主义,保护主义,结(综)合主义(属地主义为主,三者相结合),法律效力的范围:2,空间效力适用于主权范围所及的全部领域,包括船舶和飞机,适用于局部地域,如地方法规,域外效力,如反垄断法。,时间效力生效的时间终止的时间法律的溯及力,法律关系,1。概念:是法律调整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特殊的社会关系。2。构成要素:主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客体: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等;内容:指权利与义务。3。法律事实: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
3、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和。根据与当事人的意志是否有关,分为行为和事件。,法律责任,1.概念:是指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所产生的应由相关主体承担的具有法定强制性的不利后果。2.构成要件:责任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3.法律责任的免除:时效免责,自首或立功,不起诉和协议免除,因履行不能而免责。4.实现方式:制裁,补救,强制。,宪法,宪法概述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宪法的概念,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一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
4、,新中国的宪法,1949年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1954年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1975年宪法:“文革”极“左”产物,1978年宪法:具有明显缺陷,1982年宪法: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先后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作了4次修正。,国体(国家性质)与政体,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实施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宪法规定我国的“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表明: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家性质的具体体现。,国体与政体的区别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
5、级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去组织旨在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政权机关。我国政权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习题,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国家结构形式,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以,我国采取单一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行之有效的制度;特别行政区:行使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不是独
6、立的政治实体。,国家结构形式,概念:是指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所采取的,按照一定原则来划分国家区域,调整整体与组成部分、中央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国家外部总体形式。,现代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单一制与复合制;我国的结构形式:单一制。我国采取单一制的原因:历史原因,民族原因,有利于国家的安全,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联邦制的特征:联邦成员国有自己的宪法、中央机构、国籍、可能享有一定的外交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1.公民:指具有某国国籍的自然人。2.公民的权利:是指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从事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或愿望的可能性。3.公民的义务: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应
7、该履行的某种责任。,习题:,根据宪法规定,下列既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也是我国公民应尽的义务的是:A.劳动权 B.受教育C.爱护国旗、国徽D.批评、建议 E.检举权,习题,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A.受教育权 B.劳动权 C.人身自由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E.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国家机构,1。分类权力范围不同标准: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权力职能不同标准: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2。组织与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责任制原则:集体负责制和个人负责制精简和效率原则。,国务院的
8、性质和地位,性质: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地位:对于最高权力机关:处于从属地位;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处于统一领导地位;对于国务院各部委:处于统一领导和管理地位。,行政法,行政法概述行政组织法主要行政行为行政复议,行政法概述,1.行政法的概念: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或者说是调整因行政主体行使其职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2.行政法的基本内容:包括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法制监督、行政救济、行政责任法。,行政法概述2,行政法的渊源:一般渊源: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
9、例;特殊渊源:法律解释,其他规范性文件,国际条例、惯例。,行政法的特点:形式上的特点:没有统一法典,法律形式与文件数量最多;内容上的特点:内容非常广泛,行政法规、规章易于变动,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共存于一个法律文件。,行政法概述3,合理性原则: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体现是指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应急性原则:现代法治原则重要内容是指特殊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或与通常状态下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措施,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是指行政权的存在与行使,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行政法概述4,作用:1.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促
10、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2.贯彻实施宪法,推动民主政治进程,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的权益。3.促进经济、文化建设,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行政组织法:1,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的关系:都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行政主体只能是国家行政权的享有者、行使者、和为此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者。,行政主体的概念:是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行政相对方:是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一方主体,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组织。,行政组织法:2,行政主体的类型:1.行政机关 国务院
11、、国务院行政机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2.被授权的组织(实施行政职权的非政府组织):法律、法规授权行使一定行政职权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行政机关委托行使一定行政职权的组织本身不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习题:,下列各项中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有:A.乡级人民政府B.公安局法制科C.工商执法人员D.扣缴农业税的村委会E.对某超市作出处罚的市防疫卫生站,行政行为1,行政行为的概念: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是行政主体的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是能够产生行政法律后果的行为问题:行政行为是否包括违法行政?,行政行为:2,行政行为的分类: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
12、行为;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行为;,行政行为:3,抽象行政行为:针对不特定的人或事的行政行为,行政立法。具体行政行为:针对特定的人或事的行政行为,行政执法。,行政行为:4,抽象行政行为是指 行政立法,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行政命令,行政行为:5,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对象的普遍性:针对不特定的人或事;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对某一类人或事具有约束力,同时具有后及力
13、,还适用于将来发生的同类人或事;准立法性:具有行政行为的性质,也具有法律的特征;不可诉性: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直接对象。,行政行为:6,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主体要件:必须是拥有行政职权或有一定行政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工作人员接受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的工作人员主观要件:行政主体的意图和意思表示;客观要件:行使行政职权行为的外在表现;功能要件:实施的行政行为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习题:,问题:某企业和某大学接受公安局的委托,管理本单位的外来人员的临时户口该管理行为属于行政行为。答案:接受委托的只能是事业组织,因此某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法律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89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