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总复习课件沪科版.ppt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总复习课件沪科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总复习课件沪科版.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探索之路,巨人肩膀,力、热、光、电、声等现象,日心说(哥白尼、伽利略),经典力学(牛顿),相对论、量子力学(爱因斯坦、玻尔),物 理 学,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学 习,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思想,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度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走进神奇,运 动 的 世 界,第二章,长度,时间,运动,速度,单位测量误差,基本单位、单位换算,刻度尺,(观察、放置、读数、记录),定义、减小误差,平均值,单位测量工具,运动静止种类,参照物,相对性,匀速直线(曲线)变速直线(曲线),定义公式单位物理意义平均速度,
2、V=S/t,1米/秒=3.6 千米/时。,物体运动快慢,反映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测量(工具、原理、所测的量),典 型 例 题,1、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断站,这类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宇宙飞船,2、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1min能飞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A.猎豹速度最大 B.旗鱼速度最大 C.褐海燕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C,3、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3、”。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C,C,4、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飞机 B模拟气流 C地面 D他本人,B,5、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13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 甲在乙前面0.6米处B 甲在乙前面1.2米处C 在甲前面0.6米处D 在甲前面1.2米处,A,6、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
4、.59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A10.30秒 B10.59秒 C10.88秒 D10.18秒,C,8、某飞机在5s内匀速飞行了1000m,它飞行的速度为 m/s,合 km/h.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 m/s.,9、图8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 m/s,200,720,1.2,12.5,0.075/3=0.025,7如图A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2.60,若改用另一把刻度尺测量此木块的长度,如图B所示,木块的长度是2.6,10、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
5、直径:将细钢丝的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 cm,细钢丝的直径是 mm。,11、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30分,印尼附近海域发生8.9级大地震,引起强烈海啸。地震发生时,距震中1500公里的马尔代夫海边,有一群孩子在玩耍。如果他们及时接到警报,并立即奔向离海岸3000米的高地,便可不被巨浪卷走。尚若如此,他们最晚在什么时间接到警报,方可死里逃生?(海啸在大洋中传播速度高达500公里小时,孩子们逃往高地的速度为100米分钟),海啸发生后2.5小时,5.00,1.6,12在行驶汽车上的一位乘客,估测前方隧道的长度在进、出隧道口时,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28所示,
6、汽车通过隧道时平均速度是30km/h由此可计算出此隧道长约 km,13一列长200 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全部通过一座长1000m的隧道,所用时间为 s,1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S/T,则速度的大小()与通过的路程s成正比 与所需时间t成反比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不随s、t的改变而变化,14东风风速是10,一个人骑自行车以10的速度由东向西行驶,该人感到()风以10的速度从背后吹来 B风以20的速度迎面吹来C风以10的速度迎面吹来 D没有被风吹的感觉,2.5,60,D,D,15北京光华小学的王强同学准备乘火车到住在济南的奶奶家,王强想路上尽量快一些,还想在车上多看
7、看沿途的风光,这里有一张列车时刻表,王强看不懂,请你帮他选择一个最佳的车次,并计算这次列车从北京到济南的速度,声 的 世 界,产生,传播,超声,反射,条件,条件声速,介质(固、液、气)(真空不传声),固液气,回声应用,定义,条件(0.1秒以上,17米以外),测距:S=Vt(往返),特征,乐音,噪声,次声,定义、特点、应用,定义、特点、危害,音调响度音色,定 义影响因素,减弱途径,声源处传播过程人耳处,典 型 例 题,1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合 km/h,2某人为了喊远处的另一人,他用双手围成喇叭状放在嘴边,这样做是为了()增大频率,从而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声音的
8、响度 C能够使较远的人分辨出谁的声音 D能够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340,1224,D,3如图4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 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丙,乙,甲,丁,4、针对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演凑者通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响度B乙图,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城市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D,5如上右图所示,是猫、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三种动
9、物相比较,发声频率范围最小的动物是_,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_。,海豚,猫,4.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乙、丁),(声音传播需要介质),(音调与振动快慢有关),多 彩 的 光,光源,传播
10、,反射,折射,定义、种类,规律光速,(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3.0108m/s),规律应用种类,(三线两角),平面镜,特点应用原理,成 像改变光路,潜望镜,现象规律色散透镜,(实例),(三线两角关系),(七色光、三基色、三原色),凸透镜凹透镜,成像规律光线作用,照相机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投影仪,眼睛,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及矫正远视眼及矫正,视频 反射、折射、凸透镜,2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1、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到投影幕布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投影幕布上发生了;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
11、4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紫 D黄、绿、紫,3.下列描述的光现象中,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A.金光闪闪 B.红光满面 C.火光冲天 D.波光粼粼,漫反射,直线传播,反射,C,A,6、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的景物与湖中的倒影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的是()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C、倒影中任务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摄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任务略大一些,5、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取决于()A镜面的大小 B观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第一 学期 复习 课件 沪科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88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