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直接检测系统.ppt
《光电直接检测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电直接检测系统.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光电直接检测系统,典型的光电检测系统,直接检测系统(光强调制)莫尔条纹测长仪激光测距仪激光准直环境污染检测系统光外差检测系统激光干涉测长仪(相位调制)多普勒测速(频率调制)光外差通信,光电检测系统分类,主动系统/被动系统(按信息光源分)红外系统/可见光系统(按光源波长分)点探测/面探测系统?(按接受系统分)模拟系统/数字系统(按调制和信号处理方式分)直接检测?/光外差检测系统?(按光波对信号的携带方式分),5.1 光电直接检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光电直接检测系统是将待光信号直接入射到光检测器光敏面上,光检测器响应光辐射强度(幅度)并输出相应的电流和电压。检测系统经光学天线或直接由检测器
2、接收光信号,前端还可经过频率滤波和空间滤波等处理。,5.1 光电直接检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光检测器的平方律特性:光电流正比于光电场振幅的平方,电输出功率正比于入射光功率的平方。,5.1 光电直接检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5.2 光电直接检测系统的基本特性,5.2.1 直接检测系统的信噪比衡量模拟系统好坏及灵敏度,5.2.1 直接检测系统的信噪比,说明输出信噪比是输入信噪比的平方,可见,直接检测系统不适用于输入信噪比小于1或微弱光信号的检测。,输出信噪比是输入信噪比的一半。即经过光电转换,信噪比损失了3dB。实际应用中可以接受。,可见,直接检测方法不能改善输入信噪比,适宜不是很微弱的光信号检测。
3、但这种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可靠性高,成本低,得到广泛应用。,在数字式光电系统中,噪声对系统的影响常使用“误码率”来衡量。误码率仍然与信噪比有关。信噪比高,误码率低。由噪声的概率分布规律考虑“概率问题”来衡量。,5.2.2 直接检测系统的检测极限及趋近方法,5.2.2 直接检测系统的检测极限,5.2.2 直接检测系统的检测极限,假定光波长=0.7m,检测器的量子效率=1,测量带宽f=1,由上式得到系统在量子极限下的最小可检测功率为,在实际直接检测系统中,很难达到量子极限检测。实际系统总会有背景噪声、检测器和放大器的热噪声。背景限信噪比可以在激光检测系统中实现,是因为激光光谱窄,加滤光片很容易消除
4、背景光,实现背景限信噪比。系统趋近于量子极限意味着信噪比的改善,可行方法是在光电检测过程中利用光检测器的内增益获得光电倍增,如光电倍增管。当倍增很大时,热噪声可忽略,同时加致冷、屏蔽等措施减小暗电流及背景噪声,光电倍增管可达到散粒噪声限。在特殊条件下可趋近于量子限。但倍增管也会带入噪声,增益过程中使噪声增加。在直接检测中,光电倍增管、雪崩管的检测能力较高,采用有内部高增益的检测器可使直接检测系统趋近于检测极限。对于光电导器件,主要噪声为产生复合噪声(极限散粒噪声),光电导器件极限信噪比低,NEP较大。,5.2.2 直接检测系统的检测极限,5.2.3 直接检测系统的视场角,视场角表示系统能检测到
5、的空间范围,是检测系统的性能指标之一。对于检测系统,被测物看作是在无穷远处,且物方与像方介质相同。当检测器位于焦平面上时,其半视场角为:,或视场角立体角为:,从观察角度讲,希望视场角愈大愈好,即大检测器面积或减小光学系统的焦距,但对检测器会带来不利影响:增加检测器面积意味着增大系统噪声。因为对大多数检测器,噪声功率和面积的平方根成正比。减小焦距使系统的相对孔径加大,引入系统背景辐射噪声,使系统灵敏方式下降。因此在系统设计时,在检测到信号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系统视场角。,5-19,5.2.4 系统的通频带宽度,频带宽度f是光电检测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检测系统要求f应保存原有信号的调制信息,并使系统
6、达到最大输出功率信噪比。系统按传递信号能力,可有以下几种方法确定系统频带宽度。以脉冲激光波形为例.,对于输入信号为矩形波时,通过不同带通滤波器的波形的分析,可知,要使系统可以复现输入信号波形,要求系统带宽f:,在输入信号为调幅波时,一般情况下取频带宽度为其包络(边频)频率的2倍。如果是调频波,则要求滤波器加宽频带宽度,保证有足够的边频分量通过系统。,5-20,等效矩形带宽:频谱曲线下降3dB的带宽包含90%能量的带宽,5.3 直接检测系统的距离方程,光电检测系统的灵敏度在不同的用途时,灵敏度的表达形式不同,在对地测距、搜索和跟踪等系统中,通常用“检测距离”来评价系统的灵敏度。对于其他系统的灵敏
7、度亦可用距离方程推演出来。直接检测系统分为被动检测和主动检测系统,其距离方程不同。下面分别进行推导。,1、被动检测系统的距离方程,被动检测过程示意图,大气传播,被测目标,设被测目标的光谱辐射强度为,经大气传播后到达接收光学系统表面的光谱辐射照度 为:,入射到检测器上的光谱功率 为:,1、被动检测系统的距离方程,1、被动检测系统的距离方程,取1为被测距离L在光谱响应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1。光学系统的透过率0对光谱响应范围内平均值。把检测器的光谱响应带看成是一个矩形带宽。即在响应范围内为 常数RV,在其它区域为零。根据物体的温度T查表,可计算出在考查波段范围内的黑体辐射强度,再乘以物体的平均比辐射率
8、,可得到物体在光谱响应范围内的辐射强度Ie。,将上述值代入5-22式,可得:,5-23,为清楚地看出系统各部件对检测距离的影响,把调制特性考虑为对入射功率的利用系数km,则上式改写为:,5-27,第一个括号是目标辐射特性及大气透过率对检测距离的影响;第二个括号和第三个括号表示光学系统及检测器件特性对作用距离的影响;第四个括号是信息处理系统对作用距离的影响。,大气传播,2、主动检测距离方程,主动检测过程示意图,主动检测系统的光源主要为激光光源。令其发射功率为Ps();发射束发散立体角为;发射光学系统透过率为01(),经调制的光能利用率为km,则发射机发射的功率PT()为:,激光在大气中传播时,能
9、量若为按指数规律衰减,令衰减系数为k(),经传播距离L后光斑面积为SL=L2,光斑SL的辐射照度Ee为:,设在距光源L处有一目标,其反射面积为Sa。普通情况下把反射体看作是朗伯反射,即在半球内均匀反射,其反射系数为r。在此条件下,单位立体角的反射光辐射强度Ie()为:,2、主动检测距离方程,假定接收机和发射机在一处,反射光经大气传输到接收器的过程仍遵守指数规律衰减,衰减系数仍为k(),则接收功率为:,式中,D0为光学系统接收口径;=D02/4L2为接收系统的立体角。如果接收光学系统的透过率为02(),则检测器上接收到的总功率为:,式中:,检测器上的输出电压为:,式中:RV()为检测器相对光谱响
10、应度,将5-25式代入上式得距离L为:,如果目标反射面积Sa等于光斑照射面积L2,则上式可化为:,可知,影响检测距离的因素很多,发射系统、接收系统的大气特性以及目标反射特性都将影响检测距离。,在前面计算距离时,在被动检测系统中,由于光谱范围宽,大气衰减作用以透过率表示,而在主动检测系统中,绝大多数系统是以激光做光源,激光光谱较窄,用衰减系数表示,其物理意义是等价的。,5.4 直接检测系统的举例,计量光栅可分为透射式光栅和反射式光栅两大类,均由光源、光栅副、光敏元件三大部分组成。光敏元件可以是光敏二极管,也可以是光电池。透射式光栅一般是用光学玻璃或不锈钢做基体,在其上均匀地刻划出间距、宽度相等的
11、条纹,形成连续的透光区和不透光区。,5.4.1 莫尔条纹测长仪,在检测技术中常用的是计量光栅。计量光栅主要是利用光的透射和反射现象,常用于位移测量,有很高的分辨力,可优于0.1m。,计量光栅由标尺光栅(主光栅)和指示光栅组成,标尺光栅和指示光栅的刻线宽度和间距完全一样。将指示光栅与标尺光栅叠合在一起,两者之间保持很小的间隙(0.05mm或0.1mm)。在长光栅中标尺光栅固定不动,而指示光栅安装在运动部件上,所以两者之间可以形成相对运动。,在透射式直线光栅中,把主光栅与指示光栅的刻线面相对叠和在一起,中间留有很小的间隙,并使两者的栅线保持很小的夹角,光栅节距为P。在两光栅的刻线重合处,光从缝隙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电 直接 检测 系统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87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