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本知识.ppt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本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本知识.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业催化原理Catalysis in industrial processes,皖西学院材化学院,授课人:傅 绪 成,教 材,使用教材:唐晓东主编工业催化参考书:李玉敏编著 工业催化原理 吴 越编著 催化化学 黄仲涛主编 工业催化基础知识参考书:结构化学、量子化学 晶体化学、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催化剂表征用参考书:谱学原理、催化研究方法工业应用相关工程参考书:化学反应工程 催化剂工程 化工传递现象 化工热力学,课程学习的意义和目的,例子:热力学上是可行的:平衡常数很大,在常温、常压下即可以自发进行 动力学可能性很小:反应速度极其缓慢,不可能实现,1、化学反应体系实现的2个基本要素 热力
2、学可行性:反应能否进行、进行的程度 热力学平衡:化学反应的极限,反应的方向 动力学可能性:反应进行的速度、何时达到平衡 两者缺一不可,课程学习的意义和目的,(1)加快反应速度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活化能 催化只能加快热力学可行的反应速度 不能改变反应平衡常数 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样加速 只能加快热力学上可行的反应,“催化不是万能的”,(2)提高选择性 改变反应历程 降低反应活化能 加快主要反应速度,2、催化剂的作用,课程学习的意义和目的,3、催化剂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 催化剂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现代化学工业的心脏 现代化学工业过程:80%以上的化工反应过程是催化过程 催化剂直接销售额100
3、亿美元/年 催化剂消耗量100万吨/年 产生的产品价值10000亿美元/年,课程学习的意义和目的,4、催化剂的应用领域(1)合成氨及合成甲醇:产量最大的合成化学品(2)石油炼制与合成燃料:运输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化学品(3)无机化学工业:酸、碱、盐,硫酸和硝酸的生产(4)基本有机合成工业:醇、醛(酮)、酸、酯、腈(5)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树脂与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Ziegler-Natta、后过渡金属、茂金属催化剂(6)精细化工产品:品种最多、平均单价高的化学品(7)生物化工:最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化工领域(8)环境化学: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领域,尾气净化,课程学习的意义和目的,课程学习的意义和
4、目的,课程学习的意义和目的,课程学习的意义和目的,课程学习的意义和目的,课程学习的意义和目的,第一章 催化剂概述,1.2 催化作用与催化剂,催化作用1、催化作用早期的历史最早的催化Biocatalysis:中国,公元前,发酵酿酒、制醋、酱和酱油制做、馒头和面包制做等非生物催化 1740年,英国,Ward,硝酸钾促进硫磺的燃烧反应 1781年,法国,Parmentier,硫酸促进淀粉水解 1816年,英国,Davy,铂促进甲烷和醇的氧化反应 1820年,德国,Dobereiner,铂粉促进氢气和氧气的化合特点:只是有意识地应用了催化作用,并不知道催化作用,并未提出“催化”,催化作用,2、催化作用
5、的提出吸附与接触 1824年,意大利,Bellani,认识到氢饱和的铂绵的催化作用,提出“吸附”使物质的质点相互接近的观点 1831年,英国,Phillips,铂催化SO2的空气氧化,“接触”法生产硫酸,日本和台湾至今仍沿用“触媒”表示催化剂 1834年,德国,Mitscherlich,用“接触反应”来解释乙醇的醚化和金属上气体的反应 1835年,瑞典,Berzelius,首次提出“催化作用”,提出只有当第三种物质存在时,反应才能发生,而这种物质在在反应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变化。认为必然存在一种新的力,称之为“催化力”。特点:认识到了“吸附与接触”与“催化作用”的关系,并提出了“催化力”的概念,1
6、.2.1 催化作用,3、催化作用与催化剂的定义德国,催化学科的鼻祖1895年:催化作用:催化现象的本质:在与某些物质具有特别强烈的加速那些没有他们参加时进行得很慢的反应过程的性能催化剂:任何物质,他不参加到反应的最终产物中去,只是改变这个反应的速度的即称为催化剂1902年: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但它本身并不因为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消耗,他也不会改变反应的最终热力学平衡位置,催化作用,3、催化作用与催化剂的定义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76年:催化是靠用量较少且本身不消耗的一种叫作催化剂的外加物质来增大化
7、学反应速度的现象。催化剂提供了把反应物和产物连接起来的一系列基元步骤,没有催化剂时,是不发生这些过程的。这样使反应按照新的途径进行,从而增大反应速度。催化剂参与反应,经过一个化学循环后再生出来。,催化作用,(3)正反应与逆反应速率有相同倍数增加 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达到平衡,而不改变平衡常数,因此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常数之比k正/k逆保持不变。对正反应有效的催化剂也应该对逆反应同样有效例子:Pt、Pd、Ni催化剂,200240C,加氢反应 260300C,脱氢反应 注意:理论上加氢和脱氢可以使用相同的催化剂 实际上采用不同的催化剂 原因:活性稳定性,4、催化作用的体现,(1)改变反应历程而改变
8、反应速度,反应难以进行,使合成氨实现工业生产,催化作用,5、催化作用的实现,催化作用,(2)降低了反应活化能 通过改变反应历程,使反应沿着一条更容易进行的途径进行,5、催化作用的实现,催化作用,(2)降低了反应活化能,活化能与反应途径示意图,5、催化作用的实现,举例:催化反应和非催化反应的活化能kJ/mol,催化作用,5、催化作用的实现,催化作用,(1)在给定温度下提高反应速率(2)降低达到给定速率所需的温度 总之:降低反应温度,提高反应速率,非催化反应和催化反应的Arrhenius图,6、催化作用体现的两个方面,催化作用,(1)催化循环 催化剂参与反应,但经历几个反应组成的循环过程后,催化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催化剂 催化 作用 基本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8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