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章第四节幼儿认知发展.ppt
《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章第四节幼儿认知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章第四节幼儿认知发展.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第四节 幼儿认知发展,六、幼儿想象的发展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如一个没有去过江南的人,读白居易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头脑中浮现出祖国江南秀丽的景色。想象的两大特点是形象性和新颖性。,(一)想象的种类 按照想象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1.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是一种最简单、最初级的想象。如看着天上的白云,想象它是一匹马、一辆坦克或其他物体。2.有意想象(随意想象)是指根据预定目的,在一定意志努力下自觉进行的想象。例如,科学家提出的各种假设,文学艺术家在脑
2、中构思的人物形象,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获得的的某些知识和经验,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晶。,有意想象又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1)再造想象 指根据言语的描述,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小朋友们听老师讲龟兔赛跑的故事,仿佛看见了沉稳而踏实的乌龟和灵活而骄傲的小兔子赛跑的情景。(2)创造想象 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设计师在脑中构思新型宇宙飞船的形象属于创造想象。创造性想象具有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的特点。,(三)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2.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
3、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一)无意想象特点(1)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2)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3)想象内容零散、无系统(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5)想象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二)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中班以后,幼儿的想象已具有一定的有意性和目的性。,(四)幼儿想象的特点,(3)再造想象的特点 幼儿的再造想象从内容上分为4类:经验性想象。幼儿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开展想象活动。情境性想象。幼儿的想象活动是由画面的整个情境引起的。愿望性想象。在想象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拟人化想象。把客观物体想象成人,用人的生活、思想、情感、语言等去描述。如中班的霓霓去“海底世界”玩后,对妈妈说:“有的鱼睁
4、着眼睛在盯着我看,好像在说.,我似乎认识你。”,(2)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到了幼儿中期,在教育的影响下,再造想象中开始出现创造性的成分。如画了大轮船以后,会在旁边画上几条小鱼;画了节日的大灯笼后,会在旁边添几个气球。幼儿期是创造想象开始发生的时期。,3.幼儿想象的夸张性(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例如,一个幼儿画小孩放风事,把小孩的手画得很长,比身体儿乎长了3倍。(2)混淆假想与真实 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如有的幼儿看到别人有漂亮的娃娃,他会说:“我们家也有。”可事实上没有。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学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5、如幼儿园里小班幼儿正在玩“狡猾的狐狸,你在哪里”的游戏,当老师扮演的狐狸逮着小鸡(小朋友饰),装着要吃她的时候,这个孩子大哭起来说:“你是老师,怎么可以吃人呢!”并拼命挣扎。,幼儿想象夸张性产生的原因1.认知水平的限制2.情绪对想象的影响3.幼儿想象在认知中地位的制约4.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经典真题 1.2013上离园时,三岁的小凯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得了一个小笑脸,老师还贴在我脑门儿上了。”妈妈听了很高兴,连续两天小凯都这样告诉妈妈。后来妈妈和老师沟通后才得知,小凯并没有得到“小笑脸”。妈妈生气地责怪小凯:“你这么小,怎么就说谎呢。”问题:小凯妈妈的说法是否正确?试结合幼儿想象的特
6、点,分析上述现象。,参考答案(1)小凯的妈妈说法错误。(2)幼儿的想象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有夸大与虚构的特点。这是幼儿期儿童的一个典型的心理现象。幼儿的言谈中常常有虚构的成分,对事物的某些特征和情节往往会加以夸大。如幼儿画画时,常把衣服的扣子或他喜欢的东西画得很大。再如当幼儿听到小伙伴津津有味地讲述自己去游乐场玩得特别高兴的经历时,他既美慕又想象着游乐场有多好玩,就会说:“我妈妈也带我去了。”这并非说谎,而是幼儿将想象与现实混淆了,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低,发展还不成熟的表现。,2.【2012下】幼儿常把没有发生或期望发生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这说明幼儿()。A.好奇心强 B.说谎C.移情 D.
7、想象与现实混淆,D,【例题.单选题】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是()。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答案】:A【解析】: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例题.单选题】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A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 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 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答案】:A【解析】: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想象的主题雷同,说明幼儿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五)幼儿想象发展的策略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
8、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七、幼儿思维的发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联系。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特点。,(二)思维的发生1.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 2岁左右。2岁之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2.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 出现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是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直观的概括、动作的概括、语词的概括。直观的概括是感知水平的概括,动作的概括是表象水平的概括,语词的概括才是思维水平的概括。,
9、(三)思维发展的趋势1.思维方式的变化 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晚期时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1)直观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直观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皮亚杰认为,2岁以后的的幼儿思维发展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获得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即幼儿明白了消失在眼前的物体仍将继续存在。,(2)具体形象思维(表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幼儿的思维主要就是具体形象思维。(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是运用概念、通过判断和推理来
10、进行的思维。它是依靠语言进行的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方式。,经典真题【2015下】小班幼儿玩像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把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面条”。这反映了小班幼儿()。A.具体形象思维特点 B.直觉行动思维特点 C.象征性思维特点 D.抽象逻辑思维特点,B,2,思维工具的变化 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感知和动作,具体形象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表象,而抽象逻辑思维所用的工具则是语词所代表的概念。在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则是由小到大。,3.思维活动的内化 儿童思维起先是外部的,展开的,以后逐渐向内部
11、的.压缩的方向发展。4.思维内容的变化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是从依靠动作开始,到依靠具体的形象,最后到抽象的转化。,(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1.思维的直观行动性在发展2.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占据主导地位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具体性 幼儿容易掌握那些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容易掌握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幼儿掌握“小汽车这个概念比掌握“交通工具”这个概念要容易。(2)形象性 幼儿依靠事物的形象来思维。比如,爷爷总是长着白胡子;穿军装的才是解放军;兔子总是小白兔等。具体性和形象性是具体形象思维的两个最为突出的特点。,(3)经验性 幼儿的思维常根据自己具体的生活经验
12、去思考的,而不是按老师的逻辑推理进行思考。(4)拟人性 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人来对待。如幼儿认为太阳公公能看见小朋友们在玩儿。,(5)表面性 幼儿思维只根据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幼儿只从表面理解事物,因而不理解词的转义。比如,幼儿听妈妈说:“看那个女孩儿长得多甜!”他会问:“妈妈,你舔过她吗?”幼儿也难以理解“反话”。一位老师用反话对一个小朋友说:“你吃不吃饭?不吃饭就脱衣服睡觉去吧!”孩子果真放下饭碗到床上脱衣服去了。老师还得把他请回来接着吃饭。,经典真题1、【2016下】青青的妈妈说:.那孩子小嘴真甜!”青青问:“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反映青青()。A.思维的片面性 B.思
13、维的拟人性C.思维的生动性 D.思维的表面性2、2014上幼儿难以理解反话的含义,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A.双关性 B.表面性 C.形象性 D.绝对性,D,B,(6)片面性 幼儿的思维常常是片面的,他们不善于全面地看问题。比如,一个幼儿想在妈妈下班前帮助妈妈把饭做好,他把米洗好了放在锅里,却没有水,结果帮了“倒忙”。(7)固定性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常“认死理”。比如,在美工活动中,小朋友都在等着教师发剪刀,可是发到中途剪刀发完了,教师又去拿。另一位老师给他们拿手工区的剪刀,他们说什么都不肯要。,(8)近视性 思维的具体性还表现在幼儿只能考虑到事物眼前的关系而不会更多地去思考事情的后果。
14、比如,一个男孩掉破了头,左右额上都缠了针。父母感到很不安,担心他将来留下疤痕。可是孩子特别高兴,他说“我这样就像汽车了,两个车灯”。他不停地做出开汽车的动作,跑来跑去。成人给幼儿的告诚,他们往往不能理解。,(五)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1.比较的发展 学前儿童对物体进行比较,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后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3.分类的发展 4岁以下儿童基本上不能分类:56岁是儿童处于由不会分类向开始发展初步分类能力的过渡时期;5岁半-6岁半,儿童发生了从依靠外部特点向依靠内部隐蔽特点进行分类的显著转变;6岁以后,儿童开始逐渐摆脱具体感知和情境性的束缚,能够依物体的功用及其内
15、在联系进行分类。,(六)学前儿童概念的发展 1.学前儿童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 小班幼儿所掌握的实物概念多属直指型,如问幼儿“什么是狗?”,他就会指着玩具狗说,“这是狗!”;中班幼儿掌握事物的概念多属列举型,如“狗有四条腿,还有毛”;大班幼儿掌握事物的概念是事物较为本质的特征,如功能特征或若干特征的总和。他们给物体下定义多属功能型,如“狗是看门的。,经典真题 2018下下列表述中,与大班幼儿实物概念发展水平最接近的是()。A.理解本质特征 B.理解功能性特征 C.理解表面特征 D.理解熟悉特征 视频讲解,B,2.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1)学前儿童数概念的萌芽数概念在3岁以后开始形成。(2)幼儿数
16、概念的发展 幼儿掌握数概念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掌握数的顺序。一般3岁儿童已经能够学会口头数10以内的数。数的实际意义。当幼儿学会口头数数以后,逐渐学会口手一致地数物体,即按物点数,然后学会说出物体总教。,数的组成。掌握数的组成是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幼儿学会点数物体总数以后,逐渐能够学会用实物进行10以内的加减。在实物加减的过程中,幼儿知道两个或更多的数群可以合并成为一个更大的新数群:个数群又可以分成两个或更多的子群,由此形成了数群可分可合的观念。幼儿掌握了数的组成以后,就形成了数概念。幼儿数概念的形成,经历了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四个阶段。,经典真题2
17、017上桌面上一边摆了了二块积木,另 边摆了四块积木。教师问幼儿:“共有儿块积木?“从幼儿的下列表现来看,数学能力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把三块积木和四块积木放在一起,然后一个一个点数B.看了一眼三块积木,说出“3”暂停一下,接着数“4、5、6、7”C.左手伸出三根手指,右手伸出四根手指,然后掰手指数出总数D.幼儿先看了3块积木,后看了4块积木,暂停一下,说7块,D,(七)幼儿判断、推理的发展 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事物之间或事物与它们的特征之间的联系的反映。推理是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是在已有的判断基础上推出新的判断。1、幼儿判断发展的趋势(1)判断形式间接化(2)判断内容深入化(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 能力 第一章 第四 幼儿 认知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8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