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管网敷设技术交流.ppt
《供热管网敷设技术交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热管网敷设技术交流.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供热管网敷设技术交流,序 章 概述第一章 直埋供热管道设计流程详解第二章 供热管网第三章 直埋供热管网典型工程案例分析第四章 供热管网敷设方式的优缺点比较,序 章 概述,概 述,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为解决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能源安全及环境保护问题,我国在能源政策上提出了“节约与开发并重”的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日益增长的建筑物耗能问题高度重视,在供热系统的热源供应方面,积极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在热网输送环节,推广热水直埋埋管道敷设,建造节能建筑,从而实现供热系统节能降耗的目标。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制造应用聚氨酯保温管,外护高密度聚乙
2、烯,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大规模城市建设,促进了我国城市供热事业的迅猛发展,预制直埋保温热水管道的敷设技术迅速在国内广泛推广和应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迅速提高。,概 述,目前在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山东、河南等省市的地市级以上城市均实现了集中供热,城市热化率超过了60%,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了80%以上,其热水网基本上全部采用直埋管道,集中供热的实施,改善了大气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因此深得民心。随着集中供热的普及,供热系统安全性问题也愈来愈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热网建设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要引起重视,特别是设计质量问题,众所周知,任何工程的建设都
3、离不开工程设计,工程设计质量的优劣是工程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设计单位必须在源头严把质量关,在设计过程中应始终坚持 的原则,并为用户提供“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设计产品,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和安全运行。,“先进、合理、经济、安全”,概 述,在此,结合我院30多年来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城市有关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道的设计、施工安装的一些方法以及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与在座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和探讨。,第一章 直埋供热管道设计流程详解,直埋供热管道设计流程详解,热网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只介绍管道敷设线路的选择
4、方法,其他内容在此不展开论述,重点讨论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问题。常用设计规范 城镇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34-2010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81-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 CJJ104-2005 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28-2004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2010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16-2008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及管路附件 GB/T29017-1012(原 CJ/T114-2000、CJ/T115-2001 于废止),直埋供热管道设计流程详解,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0246
5、-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 GB50126-200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1.1直埋供热管道敷设路线的选择方法,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在工程设计的前期阶段,设计院的工程师首先深入现场进行调研,通过对现场实地踏勘和调研,明确工程是否适宜采用直埋敷设方式,以及哪些路段时宜采用直埋敷设技术。对可实施直埋敷设的管道,提出初步意见包括热网敷设、管线路由、走向,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技术措施,热网布置初选方案应报请当地规划局预审,征得同意后,再进行技术方案论证。,直埋供热管道设计流程详解,热力管线布置方案原则:根据热源位置、城市道路现状及规
6、划图、热负荷分布、小区热力站位置,管网位置与道路交通、园林绿地、各种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的关系等,综合考虑。力求管网布置在人行道或慢车道下,减少对城市主干道、园林绿地的破坏,便于维护检修,尽量减少对城市道路尤其是主要干道的穿越,穿越铁路、高速公路、河道时应征等相关部门的同意。,初步设计阶段:对热网系统进行详细论证,提出热力管道敷设的具体方位,确定管径、敷设方式和安装方法,编制设备材料的技术规范书,列出主要设备材料清单,为施工图做好准备。初步设计文件一般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并、设备材料清册和工程投资概算书四部分组成。初步设计文件应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管网敷设路线图报请当地规划部门审查批准。,直
7、埋供热管道设计流程详解,地形测量图、地质勘察报告和地下管线物探图:按照规划局批复的管线敷设的方位、走向等具体批复意见,在开展施工图设计前,工程设计人员必须掌握详尽的基础资料和管网走向的地形图、地质勘测报告以及地下管线物探报告。设计单位提出对勘察、测量及地下管线进行物探的具体要求,勘察设计单位按照规划局批准的管道敷设方位并依照设计单位提出对勘测的技术要求,进行地形图的勘察、测量工作,并及时提供地勘报告和地形测量图(比例1:500,或1:1000);物探单位提供热力管线沿线及穿跨越区域内的各种地下管线物探图;对于在城市规划道路上敷设的管道,应由当地规划局提供规划道路的管线综合图;对特殊节点重点进行
8、详勘和测量,如主要道路路口、穿跨越铁路、河流、高速公路等。,直埋供热管道设计流程详解,地形测量图、地质勘察报告和地下管线物探图:按照规划局批复的管线敷设的方位、走向等具体批复意见,在开展施工图设计前,工程设计人员必须掌握详尽的基础资料和管网走向的地形图、地质勘测报告以及地下管线物探报告。设计单位提出对勘察、测量及地下管线进行物探的具体要求,勘察设计单位按照规划局批准的管道敷设方位并依照设计单位提出对勘测的技术要求,进行地形图的勘察、测量工作,并及时提供地勘报告和地形测量图(比例1:500,或1:1000);物探单位提供热力管线沿线及穿跨越区域内的各种地下管线物探图;对于在城市规划道路上敷设的管
9、道,应由当地规划局提供规划道路的管线综合图;对特殊节点重点进行详勘和测量,如主要道路路口、穿跨越铁路、河流、高速公路等。,直埋供热管道设计流程详解,1.2施工图设计,热网设计施工图设计任务 施工图设计任务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或技术文件)、规划部门批准的热力管道敷设路由及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进行施工图设计包括设计计算、图纸绘制、主要设备材料清册、设计施工说明等,并据以指导施工。,施工图设计流程详解1、施工图设计内部质量管理和控制 每个设计单位都应对设计质量负责,并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控制程序 程序,我院是按照ISO9000的管理程序执行,制定了一系列完整的质量控制、管理程序和操作方
10、法,严把质量关,从设计、校核、审核、审定到盖章交付给用户等内部管理程序。,直埋供热管道设计流程详解,2、施工图设计原则 设计初始,依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所确定的管径和管网走向布置图,并根据定测量图和地质勘察报告,管线综合图以及现状道路的地下管线物探图等设计所需要的技术条件,设计工程师经过对资料认真分析研究,按照设计规范的要求,通过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对热网系统中所应用的管道及其附件,在给定的设计条件下,都能满足相应规范和标准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以确保热网管道系统在设计使用寿命期内始终处于安全状态。,设计原则就是经济合理、安全第一,3、施工图设计中采用的技术措施(1)对照管线走向的地形勘测图、或规
11、划道路图,进行现场踏勘,对照 勘测图在现场查找各种地下设施,如物探图不准确,还需要通过对现有井室的再次测量,确定其他市政管线的管径、走向和埋深等。,直埋供热管道设计流程详解,(2)对于规划道路和管线综合图,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研究,查看所给定的热力管线位置与其他管线的间距,交叉管线之间的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这就需要热力管道设计人员及时与主管的规划部门进行沟通,提出对综合管线重新进行修改的合理化建议。(3)根据地形和地下管线的情况,三通出口位置情况,通过管道纵断面图设计,合理调整管道敷设深度以及坡度和变坡度位置标明坐标、桩号、和标高,合理穿、跨越障碍物,避免局部造成碰撞而采取不当措施,避免局部绕
12、行和小曲率半径弯头对接处理措施,减少事故隐患点。(4)运行维护检修所需要设置必要的井室。(5)充分利用道路的特点,尽量利用自然补偿,合理设置补偿弯头的曲率半径。(6)合理设置固定墩和补偿器,尽量减少补偿器的设置,特别是波纹补偿器的使用要慎重,应确保直埋式补偿器真正达到内外密封的要求,即确保直埋保温管的外包护套管与补偿器外保护套管的连接处,不能因补偿器的变形而遭到破坏。,直埋供热管道设计流程详解,(7)根据热网的设计参数,确定应力水平,可有选择的采取不用的安装方式,如冷安装和预热安装方式。是否具备冷安装无补偿直埋条件,是否具备敞槽预热条件,不能采取敞槽预 热而覆土预热时,对一次性补偿器设置的位置
13、选择和一次性补偿器的受力分析,强调制造商所提供的一次性补偿器的加强挡板设置应能承受最大、压应力。往往由于制造商对一次性补偿器受力分析不清楚,其结构形式与常规补偿器结构形式在承受抗拉、压应力上有很大差异,一次性补偿在工程实践中遭到破坏的例子屡见不鲜,给供热企业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8)为减少三通、变径管、阀门应力水平过大,减少弯头处因热胀冷缩变形过大对保温层和弯头处外保护套管可能造成的破坏,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直埋供热管道设计流程详解,4、根据管道布置,绘制计算简图,施工图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直埋供热管道设计流程详解,第二章 供热管网,输送距离长分支节点多附件设备多热水管网发生事故时允许
14、有停供抢修时间 一般管网事故抢修时间不超过12小时,大型管网事故抢修时间不超过24小时,供热管网特点,低支架:H:0.31.0m,中支架 H:2.04.5m,高支架 H4.5m,地上敷设,供热管网敷设形式,通行,半通行,不通行,地沟敷设,供热管网敷设形式,冷安装,敞槽预热安装,覆土预热安装,无补偿,有补偿,直埋敷设,供热管网敷设形式,选择原则,城镇街道上和居住区内的管网宜采用地下敷设,地下敷设困难时,可采用地上敷设,但应注意美观。厂区热力网管道,宜采用地上敷设。热水管道地下敷设时,优先采用直埋敷设;管沟敷设首选不通行管沟敷设;穿越不允许开挖检修的地段时,采用通行管沟敷设;通行管沟困难时,采用半
15、通行管沟敷设。蒸汽直埋敷设应采用保温良好、防水可靠、耐腐蚀的预制保温管,设计寿命不低于25年。,直埋敷设与地沟敷设经济技术比较,供热管网敷设形式,地上敷设管道与建(构)筑物或其它管线距离,供热管网敷设形式,地下敷设热网与建(构)筑物或其它管线距离,供热管网敷设形式,地下敷设热网与建(构)筑物或其它管线距离,供热管网敷设形式,直埋敷设热力网管道最小覆土深度,直埋敷设管道最小覆土深度应考虑土壤和地面活荷载对管道强度的影响并保证管道不发生纵向失稳。具体规定应按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规定执行。,供热管网敷设形式,管材:无缝钢管、电弧焊或高频焊焊接钢管。管道和钢材的规格及质量应符合国
16、家相关标准。,连接方式:焊接、法兰连接和螺纹连接。热网连接应采用焊接。管道与设备、阀门等连接也应采用焊接,需拆卸时,采用法兰连接。DN25mm的放气阀,可采用螺纹连接,连接放气阀的管道应采用厚壁管。,供热管道材质,弯头、三通、法兰、变径管,弯头、三通、法兰、变径管均选用标准件,弯头的壁厚应不小于管道壁厚。焊接弯头应双面焊接。变径管制作应采用压制或钢板卷制,壁厚不小于管道壁厚。钢管焊制三通,支管开孔应进行补强。对于承受干管轴向荷载较大的直埋敷设管道,应考虑三通干管的轴向补强,其技术要求按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规定执行。,供热管网材质,弯头、异径管、三通、法兰、阀门及放气、放水
17、装置等。,供热管道材质,1,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4272,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0264,2,设备和管道绝热设计导则 GB/T8175,保温目的:,减少热损失、节能运行人员安全保证用户用热需求,执行标准,供热管网敷设形式,保温材料选用原则,工作温度下的导热系数不大于0.08W(mK),有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松散或可压缩的保温材料应有使用密度下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硬质预制成型制品抗压强度不应小于 0.3MPa;半硬质的保温材料压缩10时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0.2MPa。,3,密度不应大于300kg/m3,其它:吸水率低、对环境人体危害小、对管道无
18、腐蚀,供热管网敷设形式,直埋敷设热水管道,采用钢管、保温层、外护管结合成一体的预制管。符合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CJ/T114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外护层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CJ/T129的规定。,聚乙烯,供热管网敷设形式,阀门,管道干线、支干线、支线的起点安装关断阀门。热水网干线设分段阀门。输送干线23km;输配干线11.5km。,热源,用户,2km,热源,用户,用户,输送干线,输配干线,热源间的连通干线、环网分段阀应采用双向密封阀门。压力1.6MPa,且直径500mm的闸阀应安装旁通阀。直径按 阀门直径十分之一选用。直径500mm的阀门,宜采用电动驱动装置。,2
19、km,供热管道安装,放气、疏放水装置,热水、凝结水管道高点安装放气装置,低点安装放水装置。蒸汽管低点设启动疏水和经常疏水装置。,热水管道放水时间,疏放水小室,供热管道安装,检查室,净空高度不小于1.8m,通道宽度不小于0.6m;保温结构表面与检查室地面距离不小于0.6m;人孔直径不小于0.7m,不少于2个,对角布置,人孔避开检查室内设备,净空面积小于4m2时,可设1个人孔;至少设1个集水坑,置于人孔下方;检查室地面应低于管沟内底不小于0.3m;爬梯高度大于4m时应设护拦或在爬梯中间设平台。,供热管道安装,第三章 直埋供热管网典型 工程案例分析,直埋供热管网典型工程案例分析,山东某沿海城市热网工
20、程,最大管径DN1000,最远供热距离15km,设计压力1.5MPa,设计供回水温度130/70。,2.计算参数,钢材:Q235B 弹性模量 E=20.01010Pa 线膨胀系数12.2106m/m 管材基本许用应力125MPa 泊松系数0.3 计算压力Ps1.6MPa 管道循环最高温度T1130 管道循环最低温度T210,安装温度T010管顶覆土深度H=1.5m土壤密度1800kg/m3土壤最大摩擦系数max0.4土壤最小摩擦系数min0.2管道规格 DN1000 102014 DC=116015.0,1.工程案例,直埋供热管网典型工程案例分析,3.设计流程 按照管网布置情况绘制计算简图,依
21、据据现场调研情况,确定管网敷设方式和施工安装方法,并按照设计流程分别进行设计3.1 直管的设计方法直管壁厚的选择计算(1)根据本规程进行直管道的壁厚计算,按下式:通过程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列表显示。各种管径的外径和计算壁厚的选择计算,经校核、审核人员审核通过后,存入数据库,作为管径壁厚选择的初步依据。也可从数据库中调取其他工程设计人员在其他工程中的的计算数据作为参考。,直埋供热管网典型工程案例分析,表3-1 管道壁厚计算表,3.2直管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 根据城镇直埋管道设计规程进行物补偿管段整体稳定性验算。(1)防止循环塑性破坏无补偿管段存在的条件 对于无补偿管段,轴向压应力的变化范围为:允
22、许无补偿管段存在的应力强度条件:,直埋供热管网典型工程案例分析,相应地,允许无补偿管段存在的循环温差强度条件为:式中:(T1T2)max无补偿管段存在的最大允许循环温差,根据计算DN1000管道,壁厚12mm,壁厚不减薄的情况下,实际循环最大温升120,小于允许最大温升(T1T2)max=133,无补偿管段满足安定性强度条件,允许无补偿管段存在,即可以对长直管段采用无补偿冷安装的设计方法,对滑动段长度不加任何限制。(2)防止局部屈曲的条件 为防止管道局部屈曲引起管道失稳,对管网系统造成破坏,需要对大口径薄壁管进行局部屈曲验算。可参照区域供热预制直保温管道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管道壁厚缺陷,尤其是我
23、国的钢管厂大多采用负偏差供货的较多,加上大口径的椭圆度问题以及安装对口的偏差,实际计算值比EN253-2009计算壁厚小23mm。我们也是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摸索。,直埋供热管网典型工程案例分析,钢管的径厚比,可以取至40.1,在这种情况下,DN1000满足局部屈曲的壁厚为14mm;DN900满足局部屈曲的壁厚为12mm;在应用无不偿冷安装进行直埋管道设计计算时,还要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锚固段中的所有管件(如三通和阀门)必须设计的以承受高的轴向应力。2)管段施工必须采用相同的钢材材质和公称壁厚。3)施工中绝不能出现薄弱部位,诸如小角度折角和在直线及角度上的焊接定位偏差。4)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弯头
24、处因增大的变形而产生的应力。当管道截面内有缺陷时,如由于安装定位偏差或类似的原因造成环状焊缝的焊缝厚度不足,尺寸和壁厚的局部减小(如不加强的三通)应当适当增加管道壁厚,或采取其它措施.为防止局部屈曲,可参照如下公式进行设计计算:,直埋供热管网典型工程案例分析,当 时,当 时,综上所述,本工程的取用壁厚如下:DN1000取用壁厚为14mm;DN900 取用壁厚为12mm;3.3管道竖向稳定性验算避免整体失稳的垂直荷载Q应满足下式:式中:Q作用在管道上单位长度的垂直分布荷载,N/m;s安全系数,s=1.1;Nz运行工况下的管道最大轴向压力,N;I管道截面的惯性矩,m4;f0初始扰度,m。,直埋供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供热 管网 敷设 技术交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8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