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ppt
《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ppt(2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伺服系统的稳 态 设 计,2.1 设 计 概 述(旧版书:5 1)2.1.1 速 度 伺 服 系 统 通 常 的 技 术 要 求 2.1.2 位 置 伺 服 系 统 通 常 的 技 术 要 求 2.1.3 设 计 步 骤 2.2 负 载 的 分 析 计 算(旧版书:5 2)2.2.1 几 种 典 型 负 载 2.2.2 负 载 的 折 算 2.2.3 负 载 的 综 合 计 算 2.3 执 行 元 件 的 选 择(旧版书:5 3)2.3.1 执 行 元 件 概 述 2.3.2 执 行 电 机 的 选 择 2.4 检 测 装 置 的 选 择(旧版书:第二章、5 4)2.4.1 伺 服 系
2、 统 的 测 速 与 测 角 2.4.2 检 测 装 置 的 选 择 和 设 计 2.5 信 号 转 换 电 路 的 设 计 和 选 择(旧版书:5 4)2.5.1 概 述 2.5.2 相 敏 整 流 电 路 2.5.3 振 幅 调 制 线 路 2.5.4 脉 冲 宽 度 调 制(PWM)线 路 2.6 放 大 装 置 的 设 计 和 选 择(旧版书:5 4)2.6.1 功 率 放 大 装 置 概 述 2.6.2 放 大 装 置 的 设 计 与 选 择 2.7 电 源 设 备 等 装 置 的 设 计(旧版书:5 4),第二章 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2.1 设计概述,速度控制系统和位置控制系统的共
3、同特点是:通过系统的执行元件直接或经机械传动装置带动被控对象,完成要求的机械运动。因此工程上对它们的技术要求,主要是围绕着机械运动的规律和运动参数的要求。,2.1 设计概述,2.1 设 计 概 述(旧版书:5 1)2.1.1 速 度 伺 服 系 统 通 常 的 技 术 要 求 2.1.2 位 置 伺 服 系 统 通 常 的 技 术 要 求 2.1.3 设 计 步 骤 2.2 负 载 的 分 析 计 算(旧版书:5 2)2.2.1 几 种 典 型 负 载 2.2.2 负 载 的 折 算 2.2.3 负 载 的 综 合 计 算 2.3 执 行 元 件 的 选 择(旧版书:5 3)2.3.1 执 行
4、 元 件 概 述 2.3.2 执 行 电 机 的 选 择 2.4 检 测 装 置 的 选 择(旧版书:第二章、5 4)2.4.1 伺 服 系 统 的 测 速 与 测 角 2.4.2 检 测 装 置 的 选 择 和 设 计 2.5 信 号 转 换 电 路 的 设 计 和 选 择(旧版书:5 4)2.5.1 概 述 2.5.2 相 敏 整 流 电 路 2.5.3 振 幅 调 制 线 路 2.5.4 脉 冲 宽 度 调 制(PWM)线 路 2.6 放 大 装 置 的 设 计 和 选 择(旧版书:5 4)2.6.1 功 率 放 大 装 置 概 述 2.6.2 放 大 装 置 的 设 计 与 选 择 2
5、.7 电 源 设 备 等 装 置 的 设 计(旧版书:5 4),第二章 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2.1.1 速度控制系统通常的技术要求,速 度 调 节 要 求:可 逆 性 要 求:单 向 调 速、可 逆 调 速平 滑 性 要 求:有 级 调 速、无 级 调 速连续性要求:调速是连续的还是容 许 有 间 歇 的。,2.1 设计概述,2.1.1 速度控制系统通常的技术要求,2.系 统 输 出 轴 要 求:最 大 转 速:nmax(r/min)、max(rad/s)、Vmax(m/s)最 低 平 稳 转 速:nmin(r/min)、min(rad/s)、Vmin(m/s)调 速 范 围 D:,2.1 设
6、计概述,2.1.1 速度控制系统通常的技术指标要求,3.系 统 输 出 轴 上 负 载 力 矩 变 化 时,控 制 精 度 技 术 指 标:转 速 降 n():n=n0 n 其 中:n0-控 制 信 号 一 定 的 情 况 下,理 想 的 空 载 转 速 n-控 制 信 号 一 定 的 情 况 下,满 载 时 的 转 速静 差 率:=,2.1 设计概述,2.1.1 速度控制系统通常的技术要求,4.阶 跃 输 入 下 系 统 的 动 态 响 应 特 性:最 大 超 调 量%调 节 时 间 ts:偏 差 在 5 或 2 范 围振 荡 次 数 N,2.1 设计概述,2.1.1 速度控制系统通常的技术
7、要求,5.负 载 扰 动 下 的 动 态 响 应 特 性:阶 跃 扰 动 或 脉 冲 扰 动 下,最 大 转 速 降 nmax(或max或Vmax)调 整 时 间 tsf,2.1 设计概述,2.1.1 速度控制系统通常的技术要求,6.其 它 要 求:工 作 制 的 要 求:长 期 连 续 运 行 制、间 歇 运 行 制、短 时 运 行 制。系 统 可 靠 性 要 求:通 常 用 连 续 运 行 无 故 障 时 间 来 衡 量。使 用 寿 命使 用 环 境 条 件:环 境 温 度、湿 度、振 动、抗 冲 击、防 水、防 化、防 辐 射、电 源 条 件 的 限 制经 济 性 要 求:生 产 成 本
8、、标 准 化 程 度结 构 型 式 要 求:体 积、质 量、安 装 特 点 等,2.1 设计概述,2.1 设 计 概 述(旧版书:5 1)2.1.1 速 度 伺 服 系 统 通 常 的 技 术 要 求 2.1.2 位 置 伺 服 系 统 通 常 的 技 术 要 求 2.1.3 设 计 步 骤 2.2 负 载 的 分 析 计 算(旧版书:5 2)2.2.1 几 种 典 型 负 载 2.2.2 负 载 的 折 算 2.2.3 负 载 的 综 合 计 算 2.3 执 行 元 件 的 选 择(旧版书:5 3)2.3.1 执 行 元 件 概 述 2.3.2 执 行 电 机 的 选 择 2.4 检 测 装
9、 置 的 选 择(旧版书:第二章、5 4)2.4.1 伺 服 系 统 的 测 速 与 测 角 2.4.2 检 测 装 置 的 选 择 和 设 计 2.5 信 号 转 换 电 路 的 设 计 和 选 择(旧版书:5 4)2.5.1 概 述 2.5.2 相 敏 整 流 电 路 2.5.3 振 幅 调 制 线 路 2.5.4 脉 冲 宽 度 调 制(PWM)线 路 2.6 放 大 装 置 的 设 计 和 选 择(旧版书:5 4)2.6.1 功 率 放 大 装 置 概 述 2.6.2 放 大 装 置 的 设 计 与 选 择 2.7 电 源 设 备 等 装 置 的 设 计(旧版书:5 4),第二章 伺服
10、系统的稳态设计,2.1.2 位置控制系统通常的技术要求,速 度 调 节 要 求:平 滑 性 要 求:有 级 调 速、无 级 调 速可 逆 性 要 求:单 向 调 速、可 逆 调 速连续性要求:调速是连续的还是容 许 有 间 歇 的。,2.1 设计概述,2.1.2 位置控制系统通常的技术要求,2.系 统 输 出 轴 要 求:最 大 转 速:nmax(r/min)、max(rad/s)、Vmax(m/s)最 低 平 稳 转 速:nmin(r/min)、min(rad/s)、Vmin(m/s)调 速 范 围 D:,2.1 设计概述,2.1.2 位置伺服系统通常的技术要求,3.系 统 静 误 差 es
11、(系 统 静 差)随动系统通常设计成无静差系统,当系统静止协调时,没有位置误差。但实际系统存在非线性因素,如:测角元件的分辨率有限、系统输出端机械运动部分存在干摩擦等等,都将给系统造成一定 的 静 误 差。,2.1 设计概述,2.1.2 位置控制系统通常的技术要求,4.阶 跃 输 入 下 系 统 的 动 态 响 应 特 性:最 大 超 调 量%调 节 时 间 ts:偏 差 在 5 或 2 范 围振 荡 次 数 N,2.1 设计概述,2.1.2 位置控制系统通常的技术要求,等 速 跟 踪 时,负 载 扰 动 下 的 动 态 响 应 特 性:最 大 误 差 角 em f过 渡 过 程 时 间 ts
12、f,2.1 设计概述,2.1.2 位置控制系统通常的技术要求,6.系 统 跟 踪 状 态 下 的 误 差 指 标:速度误差ev最大正弦误差em相 对 精 度 指 标:速 度 品 质 系 数 Kv:(1/s)加 速 度 品 质 系 数 Ka:(1/s2),2.1 设计概述,2.1.2 位置控制系统通常的技术要求,7.频 率 响 应 特 性 指 标 要 求振 荡 指 标 Mp:位 置 伺 服 系 统 闭 环 幅 频 特 性 A(p)的 最 大 值 与 A(0)的 比 值;(一 般 位 置 伺 服 系 统 无 静 差:A(0)=1)频 带 宽 度 b:闭 环 幅 频 特 性 A(b)=0.707 时
13、 的 角 频 率。相 角 储 量,2.1 设计概述,2.1.2 位置控制系统通常的技术要求,8.其 它 要 求:工 作 制 的 要 求:长 期 连 续 运 行 制、间 歇 运 行 制、短 时 运 行 制。系 统 可 靠 性 要 求:通 常 用 连 续 运 行 无 故 障 时 间 来 衡 量。使 用 寿 命使 用 环 境 条 件:环 境 温 度、湿 度、振 动、抗 冲 击、防 水、防 化、防 辐 射、电 源 条 件 的 限 制经 济 性 要 求:生 产 成 本、标 准 化 程 度结 构 型 式 要 求:体 积、质 量、安 装 特 点 等,2.1 设计概述,2.1 设 计 概 述(旧版书:5 1)
14、2.1.1 速 度 伺 服 系 统 通 常 的 技 术 要 求 2.1.2 位 置 伺 服 系 统 通 常 的 技 术 要 求 2.1.3 设 计 步 骤 2.2 负 载 的 分 析 计 算(旧版书:5 2)2.2.1 几 种 典 型 负 载 2.2.2 负 载 的 折 算 2.2.3 负 载 的 综 合 计 算 2.3 执 行 元 件 的 选 择(旧版书:5 3)2.3.1 执 行 元 件 概 述 2.3.2 执 行 电 机 的 选 择 2.4 检 测 装 置 的 选 择(旧版书:第二章、5 4)2.4.1 伺 服 系 统 的 测 速 与 测 角 2.4.2 检 测 装 置 的 选 择 和
15、设 计 2.5 信 号 转 换 电 路 的 设 计 和 选 择(旧版书:5 4)2.5.1 概 述 2.5.2 相 敏 整 流 电 路 2.5.3 振 幅 调 制 线 路 2.5.4 脉 冲 宽 度 调 制(PWM)线 路 2.6 放 大 装 置 的 设 计 和 选 择(旧版书:5 4)2.6.1 功 率 放 大 装 置 概 述 2.6.2 放 大 装 置 的 设 计 与 选 择 2.7 电 源 设 备 等 装 置 的 设 计(旧版书:5 4),第二章 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2.1.3 伺服系统的设计步骤,一、调 研 1.选 定 伺 服 系 统 各 部 件 型 号;2.确 定 各 部 件 间 接
16、 口 方 式;3.选 择 伺 服 系 统 的 控 制 方 案;4.确 定 伺 服 系 统 的 主 干 线 路、辅 助 线 路 及 电 源二、理 论 设 计 1.稳 态 设 计 负 载 分 析 计 算 选 择 执 行 电 机 选 择 检 测 元 件 信 号 转 换 电 路 的 设 计 和 选 择 放 大 装 置 的 设 计 和 选 择 电 源 设 备 等 装 置 的 设 计 和 选 择 2.传 递 函 数 的 推 导 3.动 态 设 计 希望 特 性 的 绘 制 设 计 校 正 环 节三、调 试,2.1 设计概述,2.1 设 计 概 述(旧版书:5 1)2.1.1 速 度 伺 服 系 统 通 常
17、 的 技 术 要 求 2.1.2 位 置 伺 服 系 统 通 常 的 技 术 要 求 2.1.3 设 计 步 骤 2.2 负 载 的 分 析 计 算(旧版书:5 2)2.2.1 几 种 典 型 负 载 2.2.2 负 载 的 折 算 2.2.3 负 载 的 综 合 计 算 2.3 执 行 元 件 的 选 择(旧版书:5 3)2.3.1 执 行 元 件 概 述 2.3.2 执 行 电 机 的 选 择 2.4 检 测 装 置 的 选 择(旧版书:第二章、5 4)2.4.1 伺 服 系 统 的 测 速 与 测 角 2.4.2 检 测 装 置 的 选 择 和 设 计 2.5 信 号 转 换 电 路 的
18、 设 计 和 选 择(旧版书:5 4)2.5.1 概 述 2.5.2 相 敏 整 流 电 路 2.5.3 振 幅 调 制 线 路 2.5.4 脉 冲 宽 度 调 制(PWM)线 路 2.6 放 大 装 置 的 设 计 和 选 择(旧版书:5 4)2.6.1 功 率 放 大 装 置 概 述 2.6.2 放 大 装 置 的 设 计 与 选 择 2.7 电 源 设 备 等 装 置 的 设 计(旧版书:5 4),第二章 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2.2 负载的分析计算,2.2.1 几种典型负载,直 线 运 动,旋 转 运 动,直 线 运 动,旋 转 运 动,直 线 运 动,旋 转 运 动,干 摩 擦 负 载
19、,粘 性 摩 擦 负 载,惯 性 负 载,干 摩 擦 力 Fc(N):Fc=|Fc|Sign V 式中:V-负 载 线 速 度,干 摩 擦 力 矩 Mc(N m):Mc=|Mc|Sign 式中:-负 载 角 速 度,粘 性 摩 擦 力 矩 Mb(N m):Mb=b2 式中:b2(N s m)粘性摩擦系数,惯 性 力 矩 MJ(N m):MJ=J 式中:(rad/s2)-负 载 角 加 速 度,粘 性 摩 擦 力 Fb(N):Fb=b1 V 式中:b1(N s/m)粘性摩擦系数,惯 性 力 Fm(N):Fm=m a 式中:a(m/s2)-负 载 线 加 速 度,1.,2.,3.,2.2.1 几种
20、典型负载,直 线 运 动,旋 转 运 动,直 线 运 动,旋 转 运 动,直 线 运 动,旋 转 运 动,位 能 负 载,弹 性 负 载,风 阻 负 载,重 力 W(N):W=m g,不 平 衡 力 矩 MW(N m),弹 性 力 矩 Mk(N m):Mk=k2 式中:k2(N m/rad)弹性摩擦系数 角位移,风 阻 力 矩 Mt(N m):Mt=f2 2 式中:f2(N m s2)风阻系数,弹力Fk(N):Fk=k1 L 式中:K1(N/m)弹性摩擦系数 L(m)线 位 移,风 阻 力 Ft(N):Ft=f1 V2 式中:f1(N s2/m2)风阻系数,4.,5.,6.,2.2 负载的分析
21、计算,2.1 设 计 概 述(旧版书:5 1)2.1.1 速 度 伺 服 系 统 通 常 的 技 术 要 求 2.1.2 位 置 伺 服 系 统 通 常 的 技 术 要 求 2.1.3 设 计 步 骤 2.2 负 载 的 分 析 计 算(旧版书:5 2)2.2.1 几 种 典 型 负 载 2.2.2 负 载 的 折 算 2.2.3 负 载 的 综 合 计 算 2.3 执 行 元 件 的 选 择(旧版书:5 3)2.3.1 执 行 元 件 概 述 2.3.2 执 行 电 机 的 选 择 2.4 检 测 装 置 的 选 择(旧版书:第二章、5 4)2.4.1 伺 服 系 统 的 测 速 与 测 角
22、 2.4.2 检 测 装 置 的 选 择 和 设 计 2.5 信 号 转 换 电 路 的 设 计 和 选 择(旧版书:5 4)2.5.1 概 述 2.5.2 相 敏 整 流 电 路 2.5.3 振 幅 调 制 线 路 2.5.4 脉 冲 宽 度 调 制(PWM)线 路 2.6 放 大 装 置 的 设 计 和 选 择(旧版书:5 4)2.6.1 功 率 放 大 装 置 概 述 2.6.2 放 大 装 置 的 设 计 与 选 择 2.7 电 源 设 备 等 装 置 的 设 计(旧版书:5 4),第二章 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2.2.2 负载的折算,1.单 轴 传 动,2.多 轴 传 动,3.直 线
23、运 动 与 旋转 运 动 转 换,2.2 负载的分析计算,2.2.2 负载的折算,1.单 轴 传 动,2.多 轴 传 动,3.直 线 运 动 与 旋转 运 动 转 换,直 线 运 动,旋 转 运 动,考 虑 减 速 比 i,考 虑 传 动 效 率,负载参数的折算,单 轴 传 动,多 轴 传 动,2.2 负载的分析计算,直线运动,F=Fc+Fb+Fm=Fc+b1v+(md+mz)a,式中:F-电机轴受到的合力 md-电机动子质量 mz-负载质量,2.2 负载的分析计算,2.2.2 负载的折算,1.单 轴 传 动,2.多 轴 传 动,3.直 线 运 动 与 旋转 运 动 转 换,直 线 运 动,旋
24、 转 运 动,考 虑 减 速 比 i,考 虑 传 动 效 率,负载参数的折算,单 轴 传 动,多 轴 传 动,2.2 负载的分析计算,旋转运动,M=Mc+MJ=Mc+(Jd+Jz),式中:M-电机轴受到的合力矩 Jd-电机转动惯量 Jz-负载转动惯量,2.2 负载的分析计算,2.2.2 负载的折算,1.单 轴 传 动,2.多 轴 传 动,3.直 线 运 动 与 旋转 运 动 转 换,直 线 运 动,旋 转 运 动,考 虑 减 速 比 i,考 虑 传 动 效 率,负载参数的折算,单 轴 传 动,多 轴 传 动,2.2 负载的分析计算,考虑减速比i,d=i zd=i zd=i z,i=i1 i2
25、i3 式 中:i1、i2、i3-各 级 齿 轮 减 速 比 i-齿 轮 减 速 器 总 的 减 速 比,2.2 负载的分析计算,2.2.2 负载的折算,1.单 轴 传 动,2.多 轴 传 动,3.直 线 运 动 与 旋转 运 动 转 换,直 线 运 动,旋 转 运 动,考 虑 减 速 比 i,考 虑 传 动 效 率,负载参数的折算,单 轴 传 动,多 轴 传 动,2.2 负载的分析计算,考虑传动效率,电机的输出功率与负载消耗功率相等 Md d=MZ Z,Md=-,MZ,i,d=i z,2.2 负载的分析计算,2.2.2 负载的折算,1.单 轴 传 动,2.多 轴 传 动,3.直 线 运 动 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伺服系统 稳态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82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