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ppt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导 论,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二、国际经济学的特征,三、本书的结构,第一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贸易基础 贸易条件 贸易利益,第一节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第二节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现代分析(一)李嘉图模型第三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现代分析(二)标准贸易模型第四节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现代分析(三)要素禀赋模型,第一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相互需求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商主义:,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金银货币财富观贸易保护主义,“零和”理论,缺陷:,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在两
2、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本国在小麦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外国在布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1.贸易基础:,2.贸易方向:,本国专业化生产小麦,外国专业化生产布,两国相互交换,3.贸易利得:,假定交换比例为1:1,本国:获利2C或节约0.5小时劳动,外国:获利24C或节约4.8小时劳动,4.交换比例:,两个贸易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之间,比较优势理论:大卫 李嘉图,“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在两国生
3、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绝对优势:本国在小麦和布上均具有,比较优势:,本国:小麦生产效率是外国6倍,布是外国2倍,在小麦上更具有比较优势,外国:小麦生产效率是外国1/6倍,布是外国1/2倍,在布上更具有比较优势,1.贸易基础,2.贸易方向:,本国专业化生产小麦,外国专业化生产布,两国相互交换,3.贸易利得:,假定交换比例为1:1,本国:获利2C或节
4、约0.5小时劳动,外国:获利6C或节约3小时劳动,4.交换比例:,两个贸易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之间,相互需求理论:约翰 穆勒,两国两种产品的国内交换比率(反映了两国的比较成本优势)决定了两国两种产品国际交换比率的上下限,实际的国际交换比率必定介于由两国国内交换比率所确定的界限之内,而这一比率是由两国对各自商品的需求强度决定的。,国际交换比率的确定,就确定了国际贸易的规模和贸易利得的分配。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国际交换比率越接近外国的国内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对本国也就越有利。,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一个国家应当分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所生产的商
5、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贸易基础: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第二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现代分析(一)李嘉图模型,一、基本假设:,1.两个国家、一种要素、两种产品即 212模型,2.要素国内自由流动,国际间不流动,3.机会成本不变,4.资源充分利用,5.规模报酬不变,6.商品流入与流出价值相等,7.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二、基本内容,1、绝对优势理论,50,S1,100,S1,2、比较优势理论,50,S1,100,S1,三、机会成本递增与比较优势,1.机会成本,含义:在资源既定条件下,额外生产一单位一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生产另一种商品的最大数量。,描述:生产可能性曲线-一个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统 国际贸易 理论 及其 现代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82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