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计算.ppt
《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计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计算.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的热计算,在详细讨论了导热、对流、辐射三种热量传递方式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以后,本章将综合应用这些知识来分析一些典型工程传热问题。本章将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1.首先分析与计算通过几种不同几何形状固体壁面的传热过程。2.然后针对一种典型的实现两种流体热量交换的设备间壁式换热器。3.本书以前一些章节中曾陆续介绍过一些强化或削弱热量传递过程的方法,本章第四节将对其进一步归纳与总结。4.本章最后将对几个复杂的热量传递过程的例子进行综合分析。,本章要点:1.着重掌握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肋壁的传热)2.着重掌握临界热绝缘直径的概念和分析计算3.着重掌握顺流及逆流的对数平均温差的分
2、析计算4.掌握换热器的型式和分类以及换热器的热设计5.了解传热的强化和隔热保温技术及有关问题分析本章难点:临界热绝缘直径、对数平均温差的概念和分析计算,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第二节 换热器的类型第三节 换热器中传热过程平均温差的计算第四节 间壁式换热器的热设计第五节 热量传递过程的控制(强化与削弱),第一节 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传热过程:一侧的热流体通过固体壁面把热量传给另一侧冷流 体的过程。传热过程分析求解的基本关系为传热方程式,即 式中k为传热系数。1.通过平壁的传热过程计算,2.通过圆筒壁的传热过程计算,每米管长的传热量:,对于多层圆管,每米管长的传热量:,3、通过
3、肋壁的传热,在表面传热系数较小的一侧采用肋壁是强化传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以平壁的一侧为肋壁的较简单的情况,作为分析肋壁传热的对象。加肋侧的面积Ao肋片表面积A2两肋片之间壁的表面积A1,式中,为肋面总效率。,定义肋化系数:则传热系数为所以,只要 就可以起到强化换热的效果。,对于蒸汽加热的暖气包,由于蒸汽凝结换热系数hi远远大于暖气包对室内空气自然对流时的ho,使这一传热过程中的总热阻完全决定于ho一侧的换热热阻。因此在ho一侧加导热热阻较小的肋片是最有效的改进措施。在表面传热系数较小的一侧采用肋壁是强化传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4、临界热绝缘直径,为了减少管道的散热损失,采用在管道外
4、侧覆盖热绝缘层或称隔热保温层的办法。热流体通过管道壁和绝缘层传热给冷流体传热过程的热阻为,管道的散热量为,根据,可解得,这个 成为临界热绝缘直径记为,1.当裸管的外径 d c r时,保温层越厚,保温效果越好 2.当裸管的外径 d c r时,保温层厚度要超过某一厚度后才起作用。3.要考虑较小的的保温材料,使d c r,用热绝缘层的目的1.节约燃料。2.满足工程技术条件的要求。3.改善劳动条件。,对热绝缘材料的要求 凡导热性低的材料都可以被用作热绝缘层。不过,通常将导热系数值小于 0.14W/(mK)的材料称为隔热材料。热绝缘材料具有下述性能:(1)导热性。(2)机械性能,如抗压和抗拉强度等。(3
5、)不吸水性和耐高热的能力。,在设计时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使其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投资费用最小;在操作中进行最优化操作,对节省传热设备投资,节省能源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节 换热器的类型,一、换热器的分类 1.换热器:把热量从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的热力设备。2.按换热器操作过程分为:间壁式、混合式及蓄热式(或称回热式)三大类。,1)间壁式:冷、热流体被壁面间隔开,通过壁面换热。2)混合式:冷、热流体通过直接接触换热。3)回热式:冷、热流体周期性地流过固体壁面换热。,在三类换热器中以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广,本节将对其结构型式及换热器中冷、热流体间的平均温差的计算方法作比较详细的介绍。,二、间壁式换热器
6、的主要型式,适用于传热量不大或流体流量不大的情形。,(1)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最简单的一种间壁式换热器,流体流动方式有顺流和逆流两种,(2)壳管式换热器,这是间壁式换热器的一种主要形式,又称管壳式换热器。,列管换热器录像,管程(Tube Pass):由管子组成的通道 壳程(Shell Pass):管外壳内通道 管程数:流体在管内流动方向数 壳程数:流体在壳内流动方向数 壳管式换热器的命名 壳程数-管程数1-2型:壳程为1,管程为2;2-4型:壳程为2,管程为4。,按流动方向,间壁式换热器可分为:顺流(Parallel Flow)换热器;逆流(Counter Flow)换热器;交叉流(C
7、ross Flow)换热器。一般交叉四次以上即可认为是顺流后逆流。,1-2型换热器,A、固定管板式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壳程不易机械清洗,可能产生较大的热应力;,B、浮头式换热器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消除了温差应力,应用广泛。,C、U型管换热器特点:管内清洗困难,(3)交叉流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的又一种主要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冷热流体呈交叉状流动。交叉流换热器又分管束式、管翅式和板翅式三种。,(c)板翅式交叉流换热器,(4)板式换热器(Plate heat exchanger),板式换热器结构1固定压紧板2连接口3垫片4板片5活动压紧板6下导杆7上导杆8夹紧螺栓9支柱,(5)螺旋管(板
8、)换热器(Spiral heat exchanger),(6)翅片式换热器1)翅片式管换热器,静态混合器,2)板翅式换热器,(7)热管换热器 1)由传热管、壳体、隔板构成。2)通过工作液的沸腾气化、蒸气流动、蒸气冷凝实现传热。3)特别适用低温差的传热。,第三节 换热器中传热过程平均温差的计算 1.简单顺、逆流换热器平均温差的计算 在换热器中,热流体沿程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冷流体沿程吸收热量而温度不断上升。当利用传热方程式来计算整个传热面上的热流量时,必须使用整个传热面积上的平均温差(又称平均温压),记为tm。据此,传热方程式的一般形式应为:=kAtm,以顺流情况为例,作如下假设:(1)冷热流
9、体的质量流量qm2、qm1以及比热容C2,C1是常数;(2)传热系数是常数;(3)换热器无散热损失;(4)换热面沿流动方向的导热量可以忽略不计。,设t1,t1,qm1和c1分别表示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流量和比热容;t2,t2,qm2和c2分别表示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流量和比热容。(四个假设书中:P 475),热流体放出的热量,冷流体吸收的热量,对数平均温差公式推导,对微元面积dA,传热方程为,对数平均温差,对逆流换热过程,对数平均温差,不论顺流还是逆流,对数平均温差可统一用以下计算式表示:,平均温差的另一种更为简单的形式是算术平均温差,即,3、复杂布置时换热器平均温差的计算 套管式换热器及螺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热 过程 分析 换热器 计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8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