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ppt
《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ppt(1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2008级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法规与监督学课程,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2,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的法律制度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的卫生监督第四节 法律责任,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3,问题?,问题一 传染病的特点有哪些?问题二 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有哪些?问题三 如何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问题四 传染病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4,第一节 概述,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由病源性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和原虫等引起的一类疾病,它可以在人间、动物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传染病的特点
2、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免疫性,第一节 概述,传染病的特点流行或传播的过程不同 影响健康的方式不同 防制的方式或手段不同,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5,第一节 概述,2023/9/21,6,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第一节 概述,Above anthrax-containing envelopes postmarked September 18th,2001,Above anthrax-containing envelopes postmarked October 9,2001,2023/9/21,7,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第一节 概述,2023/9/21,传染
3、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8,第一节 概述,2023/9/21,9,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10,第一节 概述,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11,第一节 概述,传染病的严峻形势,1333年鼠疫肆孽,欧洲病死2000万人1918年流感传遍世界,死亡20004000万人1957年流感变异株,100万人死亡1981年发现首例AIDS病人,全球已死亡3000万人1997年禽流感病毒由家禽传染人,在香港两度流行,1818人染病,66人死亡2003年中国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SARS暴发流行,8437人发病,813人死亡,2023/9/21,传染
4、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12,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13,传染病立法的过程,传染病可以不同的方式危及不特定的人群,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中不断加深认识。统治阶级也逐步认识其到对社会、经济的危害1848年,英国通过公共卫生法案,以立法的形式对传染病防治进行管理继英国立法后,法国、德国、美国竞相效仿我国在解放后相继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14,传染病防治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15
5、,传染病防治的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05.07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16,传染病防治的规章,消毒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血站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17,国家标准,GB15973-1995麻风病诊断标
6、准和处理原则GB15974-1995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75-1995淋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GB15976-1995我国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标准GB15977-1995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GB15978-1995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GB15983-1995麻疹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GB15984-1995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5-1995丝虫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7-1995传染性肺结核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18,传染病防治的指导思想和管理原则,预防为主经常性和应急性措施并重分类管理和重点管理相结合三环节和
7、两因素齐抓共管政府领导、社会参与、综合治理,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19,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的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概念:传染病防治法是调整因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适用范围: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20,立法背景传染病防治方式,19501953年:中央防疫总队,下设鼠防、防痨、寄生虫病等专业
8、防治机构,政府主导,军民协助,群防群治19532000年:省、市、县建立卫生防疫站,政府领导防、治、监、管一体,专业防治与群众防治相结合2000年至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继成立,政府组织,相互配合,专业防治为主体,监管分离,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21,立法背景传染病流行形势,建国后,很多传染病得到控制改革开放后,出现新发传染病、再燃传染病1986年海南岛登革热病流行,发病11万多人,死亡近300人;19861988年新疆部分地区饮用水污染戊型肝炎流行,发病12万多人,死亡700多人;1987年狂犬病发病5739人,无一逃生;1988年全国25种报告传染病流行,仅霍乱、痢
9、疾、伤寒、病毒性肝炎共发病3635649人,死亡4721人,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22,传染病防治法的诞生,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由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作出在全国各地推行普遍种痘的决定 195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传染病管理办法,并于1956年和1957年先后加以补充1978年9月20日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23,传染病防治法的诞生,1988年初,上海甲肝大流行,发病达34万多人,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孕育而生1989年2月21日
10、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9月1日起施行1991年12月6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24,传染病防治法的诞生,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25,SARS暴发后传染病出现问题,国家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监测、预警能力较弱;疫情信息报告、通报渠道不畅;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病人的救治能力、医院内交叉感染控制能力薄弱;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采取紧急控制措施的制度不够完善;疫病预防控制的财政保障不足等。,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26,传染病防治法的修订,2003年抗击SARS的斗争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1、传染病防治法的修订2004年月28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27,新旧传染病防治法目录,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28,传染病防治法修订的七个主要内容,关于传染病的预防制度关于传染病的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制度关于传染病的控制措施关于医疗救治关于传染病防治的保障措施有关加强农村和基层传染病防治的规定关于非歧视原则问题,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2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30,传染病防治法总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
12、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制定本法。第二条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31,传染病防治法总则,第三条 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我国的流行情况,将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传染病:为强制性管理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为严格管理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纳入法定管理的传染病有37种,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3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12.1 起施行)3类37种,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1978 颁布施行)2类25种,中华人民共和国
13、传染病防治法(1989.9.1 起施行)3类35种,传染病管理办法(1955 颁布施行)2类18种,传染病防治法总则,甲类:鼠疫、霍乱、天花乙类:流行性乙型脑炎、白喉、斑疹伤寒、回归热、痢疾(细菌性与阿米巴痢疾)、伤寒与副伤寒、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炭疽、波状热、森林脑炎、狂犬病,甲类:鼠疫;霍乱、副霍乱;天花乙类:流行性乙型脑炎;白喉;班疹伤寒;回归热;痢 疾;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麻疹;脊髓前角灰白质炎;百日咳;炭疽病;布鲁氏菌病;森林脑炎;狂犬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恙虫病;传染性肝炎;疟疾;钩端螺旋体病;黑热病,2023/9/21,
14、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33,传染病防治法新旧法定传染病病种比较,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34,传染病防治法总则,第四条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乙类传染病应经国务院卫生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可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但非典、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虽然只被纳入乙类,由于其传染性强、危害大,如果先要报批、公布才能实施,难免贻误时机,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法律特别授权,这三种乙类传染病可以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过去由于不了解,我们往往谈“艾”色变,随着人们对艾滋病
15、的了与认识的深入,艾滋病不像过去那样神秘可怕。因此法律将原来艾滋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改为按照一般乙类传染病管理,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35,传染病防治法总则,第四条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常见、多发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按照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管理并予以公布,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增加或减少
16、甲类传染病病种:国务院增加或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按照乙类或丙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备案,2023/9/21,第十二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36,手足口病,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2023/9/21,第十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37,甲型H1N1流感,2009 年4 月30 日,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2009 年第8 号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 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
17、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38,传染病防治法总则,第十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3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
18、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40,传染病预防的法律规定(第二章),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各级人民政府农业、水利、林业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和组织消除农田、湖区、河流、牧场、林区的鼠害与血吸虫危害,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动物和病媒生物的危害。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关场所的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41,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2023/9
1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42,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43,除四害,195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44,传染病预防的法律规定(第二章),第十四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置。,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45,传染病预防的法律规定(第二章),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
20、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2023/9/21,第十二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46,计划免疫程序,五苗防七病,2023/9/21,第十二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47,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卫生部关于印发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卫疾控发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贯彻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
21、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精神,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目标和任务,我部组织编写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2023/9/21,第十二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48,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在现行全国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6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
22、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通过接种上述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等15种传染病,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49,传染病预防的法律规定(第二章),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50,传染病预防的法律规定(第二章),第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传染病病人、病
23、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51,乙肝歧视,传染病预防的法律规定(第二章),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不得从事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类:1饮用水的生产、管理、供应等工作;2饮食服务行业的经营、服务等工作;3托幼机构的保育、教育等工作;4食品行业的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及保管等工作;5美容、整容等工作;6其他与人群接触密切的工作。,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52,2023/9/2
24、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53,传染病预防的法律规定(第二章),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对国外发生、国内尚未发生的传染病或者国内新发生的传染病,进行监测。,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54,传染病预防的法律规定(第二章),被动监测、主动监测常规监测、哨点监测,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55,传染病预防的法律规定
25、(第二章),第十八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履行下列职责:1.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2.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监测信息,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3.开展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其效果评价;4.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学鉴定;5.实施免疫规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的使用管理;6.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7.指导、培训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8.开展传染病防治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提供技术咨询。,2023/9/2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与监督,56,传染病预防的法律规定(第二章),第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防治 法律制度 监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82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