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课后习题答案.ppt
《传感器课后习题答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课后习题答案.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1.1 某位移传感器,在输入量变化5 mm时,输出电压变化为300 mV,求其灵敏度。解:1.2 某测量系统由传感器、放大器和记录仪组成,各环节的灵敏度为:S1=0.2mV/、S2=2.0V/mV、S3=5.0mm/V,求系统的总的灵敏度。解:,下页,上页,返回,图库,1.3 测得某检测装置的一组输入输出数据如下:a)试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求其线性度和灵敏度;b)用C语言编制程序在微机上实现。解:,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1章,1.3 拟合直线灵敏度 0.68,线性度 7%,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1章,1.4 某温度传感器为时间常数 T=3s 的一阶系统,当传感器受突变温度作用
2、后,试求传感器指示出温差的1/3和1/2所需的时间。解:设温差为R,测此温度传感器受幅度为R的阶跃响应为(动态方程不考虑初态),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1章,1.5 某传感器为一阶系统,当受阶跃函数作用时,在t=0时,输出为10mV;t时,输出为100mV;在t=5s时,输出为50mV,试求该传感器的时间常数。解:此题与炉温实验的测飞升曲线类似:,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1章,1.8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特性?有哪些主要指标?答:静特性是当输入量为常数或变化极慢时,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其主要指标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
3、1章,1.11 试求下列一组数据的各种线性度:1)理论(绝对)线性度,给定方程为y=2.0 x;2)端点线性度;3)最小二乘线性度。,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1章,1.11解:理论线性度:端点线性度:由两端点做拟和直线 中间四点与拟合直线误差:0.17 0.16 0.21 0.08 所以,,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1章,1.11最小二乘线性度:所以,,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1章,1.11,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2章,2.2 如图F1-1所示电路是电阻应变仪中所用的不平衡电桥的简化电路,图中R2=R3=R是固定电阻,R1与R4是电阻应变片,工作时R1受拉,R4受压,R表示应变片发生应
4、变后,电阻值的变化量。当应变片不受力,无应变时R=0,桥路处于平衡状态,当应变片受力发生应变时,桥路失去了平衡,这时,就用桥路输出电压Ucd表示应变片应变后的电阻值的变化量。试证明:Ucd=-(E/2)(R/R),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2章,2.2证:略去 的第二项,即可得,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2章,2.3说明电阻应变片的组成和种类。电阻应变片有哪些主要特性参数?答:金属电阻应变片由四部分组成:敏感栅、基底、盖层、粘结剂、引线。分为金属丝式和箔式。其主要特性参数:灵敏系数、横向效应、机械滞后、零漂及蠕变、温度效应、应变极限、疲劳寿命、绝缘电阻、最大工作电流、动态响应特性。,下页,上页
5、,返回,图库,第2章,2.5 一个量程为10kN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其弹性元件为薄壁圆筒轴向受力,外径20mm,内径18mm,在其表面粘贴八各应变片,四个沿周向粘贴,应变片的电阻值均为120,灵敏度为2.0,波松比为0.3,材料弹性模量E=2.11011Pa。要求:绘出弹性元件贴片位置及全桥电路;计算传感器在满量程时,各应变片电阻变化;当桥路的供电电压为10V时,计算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2章,2.5解:,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2章,2.5解:,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2章,2.5,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2章,2.5满量程时:,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2章,
6、2.9 应变片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及减小或补偿温度误差的方法是什么?答:,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2章,2.10 今有一悬臂梁,在其中上部上、下两面各贴两片应变片,组成全桥,如图F1-5所示。该梁在其悬臂梁一端受一向下力F=0.5N,试求此时这四个应变片的电阻值。已知:应变片灵敏系数K=2.1;应变片空载电阻R0=120。,下页,上页,返回,图库,2.10解:,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3章,3.1 电感式传感器有哪些种类?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种类:自感式、涡流式、差动式、变压式、压磁式、感应同步器 原理:自感、互感、涡流、压磁,下页,上页,返回,图库,3.2 推导差动自感式传感器的灵敏
7、度,并与单极式相比较。答:差动式灵敏度:,下页,上页,返回,图库,单极式传感器灵敏度:比较后可见灵敏度提高一倍,非线性大大减少。,3.2 推导差动自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并与单极式相比较。答:,下页,上页,返回,图库,衔铁下移,对上式作线性处理,忽略高次项:,泰勒级数:,忽略高次项,灵敏度S为:,单极式传感器灵敏度:,2、差动变间隙式自感传感器,差动式原理:差动变隙式由两个相同的线圈和磁路组成。当被测量通过导杆使衔铁上下位移时,两个回路中磁阻发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变化,形成差动形式。,差动变间隙式自感传感器,衔铁下移:,忽略高次项:,第3章,3.4 分析变间隙式电感传感器出现非线性的原因,并说
8、明如何改善?答:从上式可知L与之间是非线性关系,衔铁位移引起的气隙变化,原因是改变了空气隙长度变间隙式电感传感器的测量范围L0与灵敏度S及线性度相矛盾,为了减小非线性误差,实际测量中广泛采用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改善方法是让初始空气隙距离尽量小,同时灵敏度的非线性也将增加,这样的话最好使用差动式传感器,其灵敏度增加非线性减少。,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3章,3.5 图F1-7所示一简单电感式传感器。尺寸已示于图中。磁路取为中心磁路,不记漏磁,设铁心及衔铁的相对磁导率为104,空气的相对磁导率为1,真空的磁导率为410-7Hm-1,试计算气隙长度为零及为2mm时的电感量。图中所注尺寸单位均为m
9、m.,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3章,3.5解:,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3章,3.5,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3章,3.7 简述电涡流效应及构成电涡流传感器的可能的应用场合。答:电涡流效应P62,有高频反射式、低频透射式电涡流传感器两种,应用场合:利用高频反射测量金属物体的位移、振动等参数的测量;有低频透射涡流测厚仪,探伤,描述转轴运动轨迹轨迹仪。,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3章,3.8 简述压磁效应,并与应变效应进行比较。,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答:压磁效应: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机械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产生机械应力,从而引起磁导率的改变的现象。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压磁效应才有单位特性,但不是
10、线性关系。应变效应:导体产生机械变形时,它的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在电阻丝拉伸比例极限内,电阻的相对变化与应变成正比。,第4章,4.1 推导差动式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并与单极式电容传感器相比较。,下页,上页,返回,图库,解:差动式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单极式电容传感器:可见差动式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比单极式提高一倍,而且非线性也大为减小。,第4章,4.2 根据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说明它的分类,电容传感器能够测量哪些物理参量?,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答:原理:由物理学知,两个平行金属极板组成的电容器。如果不考虑其边缘效应,其电容为C=S/d 式中为两个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S为两个极板对有效面积,d
11、为两个极板间的距离。由此式知,改变电容C的方法有三:其一为改变介质的介电常数;其二为改变形成电容的有效面积;其三为改变各极板间的距离,而得到的电参数的输出为电容值的增量 这就组成了电容式传感器。,第4章,4.2 类型: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可用来测量直线位移、角位移、振动振幅。尤其适合测温、高频振动振幅、精密轴系回转精度、加速度等机械量。还可用来测量压力、差压力、液位、料面、粮食中的水分含量、非金属材料的涂层、油膜厚度、测量电介质的湿度、密度、厚度等,下页,上页,返回,图库,第4章,4.4 总结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缺点,主要应用场合以及使用中应注
12、意的问题。,下页,上页,返回,图库,4.4答:优点:a温度稳定性好 b结构简单、适应性强 c动响应好 缺点:a可以实现非接触测量,具有平均效应 b输出阻抗高、负载能力差 c寄生电容影响大,第4章,4.4输出特性非线性:电容传感器作为频响宽、应用广、非接触测量的一种传感器,在位移、压力、厚度、物位、湿度、振动、转速、流量及成分分析的测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时要注意保护绝缘材料的的绝缘性能;消除和减小边缘效应;消除和减小寄生电容的影响;防止和减小外界的干扰。,下页,上页,下页,上页,返回,图库,4.5 试推导图F1-8所示变电介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特性方程C=f(x)。设真空的介电系数为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感器 课后 习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8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