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生态》课件.ppt
《《种群生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群生态》课件.ppt(1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种群动态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一、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二、变异和遗传漂变 三、自然选择模型 四、两种进化动力的比较 五、自然选择的类型 六、渐变群 七、物种形成 八、进化对策 第三节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遗传生态学,种群数量动态是对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定量研究(描述),对种群质量方面的研究是本章要介绍的。种群内个体质的特征有表现型和基因型两类。高品质的种群竞争力强,种群数量易增长,分布区易扩大。所以,种群动态不仅包括数量变化,也包括质量的变化。,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种群的含义,种群是分布在特定区域、由彼此能交配产生的有生育能力后代的个体组成的。种群是一
2、个遗传单位,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基因组合构成了种群的基因库,迁入和迁出可以引起基因库的变化。变异(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是种群进化(基因库变化)的两个动力。新物种的形成是种群进化的质的飞跃。,第一节 种群动态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一、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二、变异和遗传漂变 三、自然选择模型 四、两种进化动力的比较 五、自然选择的类型 六、渐变群 七、物种形成 八、进化对策 第三节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基因库和基因频率,基因库(gene pool)是指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的总和。由于存在基因突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是不断变化的。种群中个体的特性就是表现型,它是由基因型
3、的特性和环境影响共同决定的,所以种群的特性可以用表现型和基因型的频率加以描述。决定种群质的遗传特性,经过数量化以后,其动态就比较容易研究。,一、基因库和基因频率,哈温定律,基因频率是指某一基因在种群中出现的频率。在一个巨大的、随机交配、对基因平衡没有干扰因素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我们称其为哈-温定律(Hardy-Weinberg law)。,哈-温定律,种群基因频率,如在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有两对等位基因A1和A2,基因频率各为50%,如果基因平衡不受干扰,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将稳定为:25%A1 A1,50%A1 A2,25%A2 A2,实 例,第一节 种群动态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
4、择 一、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二、变异和遗传漂变 三、自然选择模型 四、两种进化动力的比较 五、自然选择的类型 六、渐变群 七、物种形成 八、进化对策 第三节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变异和遗传漂变,种群中的个体在存活能力、生育能力、基因型方面存在不同(形态、生理、行为、生态方面存在差异)时,也就是在种群存在变异时,自然选择才会对种群起作用。在大种群中,遗传结构相对稳定。在小种群中,遗传结构更容易发生偶然的变化,基因频率会出现随机增减的现象,我们称其为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二、变异和遗传漂变,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一、基因库和基因
5、频率 二、变异和遗传漂变 三、自然选择模型 四、两种进化动力的比较 五、自然选择的类型 六、渐变群 七、物种形成 八、进化对策 第三节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自然选择模型,为研究种群的质量对种群动态的影响(将质数量化)和自然选择的作用,需建立一个自然选择模型。假定:世代离散随机交配的大种群;没有干扰基因平衡的因素。,三、自然选择模型,自然选择模型,种群数量Nt;基因频率:A1-pt;A2 qt(=1-pt)基因 个体 个体 世代t的 成熟个体 型 存活率 生育率 个体数量 存活数 A1A1 l11 m11 pt2 Nt pt2 Nt l11 A1A2 l12 m12
6、 2ptqtNt 2ptqtNtl12 A2A2 l22 m22 qt2 Nt qt2 Nt l22,世代(t):,自然选择模型,总合子数 Nt+1:(pt2l11m11+2ptqtl12 m12+qt2l22m22)Nt基因数 A1:(2)pt2 l11 m11+(1)2ptqtl12 m12 Nt基因数 A2:(1)2ptqtl12 m12+(2)qt2 l22 m22 Nt基因频率:pt+1:(2)pt2 l11 m11+(1)2ptqtl12 m12 Nt/2Nt+1 qt+1:(1)2ptqtl12 m12+(2)qt2 l22 m22 Nt/2Nt+1 qt+1=1-pt+1,世代
7、(t+1):,适合度,l与m的乘积,称之为适合度(W:fitness),适合度越高,基因库中该基因的频率增大速度更高。所以“适者生存”即包含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也应包括生育能力对环境的适应。,小 结,新基因通过突变进入种群的基因库,基因因遗传漂变而从基因库中丢失,自然选择使得变异从种群中保留或丢失,迁入和迁出使得基因在种群间相互交流。,小结(一至三,进化遗传学):,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一、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二、变异和遗传漂变 三、自然选择模型 四、两种进化动力的比较 五、自然选择的类型 六、渐变群 七、物种形成 八、进化对策 第三节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第三章
8、种群生态学,进化动力,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是种群进化的两种动力。自然选择强度的指标是选择系数(s),决定于种群适合度的差异程度(相对适合度,w)。s=wmax-wmin。相对适合度是个体适合度与最高适合度的比值。w11=W11/Wmax;w12=W12/Wmax;w22=W22/Wmax 遗传漂变的强度决定于种群大小,种群越小,遗传漂变越强。用种群大小的倒数作为遗传漂变强度的指标。,四、两种进化动力的比较,种群进化动力,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强度在种群进化中那一个作用更强,是近代种群生态学和种群遗传学交叉学科的重要内容。二者的粗放比较方法是:如果选择强度(s)大于遗传漂变强度(d=1/Nt)10倍以
9、上,则遗传漂变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反之亦然。种群内个体间或不同生境群体间在形态、生理、行为、生态、生化特征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变异),这些遗传变异是由哪一种进化动力引起的呢?目前大致有三种假说:,种群进化动力学说,(1)中性说:认为遗传变异完全由突变和遗传漂变引起的,不包括自然选择。强调,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在选择上,往往是中性的,与其所取代的另一等位基因既不有益,也不有害,因此在分子进化中,自然选择几乎不起作用。(2)筛选选择说:遗传变异是突变、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的综合作用。认为多数突变是有害或中性的,有益的很少,自然选择使有害的突变减少或消失,允许其它的存在。(3)平衡选择说:认为遗传变异完
10、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进化动力学说,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一、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二、变异和遗传漂变 三、自然选择模型 四、两种进化动力的比较 五、自然选择的类型 六、渐变群 七、物种形成 八、进化对策 第三节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自然选择的类型,按其对种群表现型的选择结果,可以将自然选择分为三类:1.稳定选择: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数量特征分布中间的个体有利,“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选择属于稳定型的。如出生体重。2.定向选择:当选择对一侧的“极端”个体有利时,种群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这可能是基因型变化最快的一类。大部分人工选择。3.分裂选择:当
11、选择对两侧的“极端”个体有利时,“中间”个体被淘汰,使种群分成两部分。,五、自然选择的类型,自然选择的类型,稳定选择,自然选择的类型,1.配子选择:自然选择作用于配子,从而影响基因频率。2.亲属选择:个体行为有利于提高其亲属的适合度,亲属个体具有某些相同的基因,自然选择表现为亲属选择。(多与利他行为有关)3.群体选择:同种的种群表现为不连续的小群,自然选择可以在小群间发生。4.性选择:在个体间竞争配偶中,由于优势雄性能获得交配机会,从而使这些特征在后代中不断强化发展。,上述三种选择是个体选择,可能还有四个生物学单位的选择:,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一、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二、
12、变异和遗传漂变 三、自然选择模型 四、两种进化动力的比较 五、自然选择的类型 六、渐变群 七、物种形成 八、进化对策 第三节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渐变群,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的连续变化(如温度、海拔、湿度、光照、污染程度等),导致基因频率或表现型的渐变,形成一变异梯度,称为渐变群。,六、渐变群,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一、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二、变异和遗传漂变 三、自然选择模型 四、两种进化动力的比较 五、自然选择的类型 六、渐变群 七、物种形成 八、进化对策 第三节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物种形成,物种形成(形成新物
13、种)是选择进化的关键。关于物种形成的过程多数学者接受“地理物种形成说”。形成过程如下:1.地理隔离:地理屏障将两个种群隔开,种群间个体和基因交流受阻。2.独立进化:地理隔离的种群各自独立地进化,适应各自的特殊环境。3.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和种群的变异,假如地理隔离屏障消失,两个种群之间建立了生殖隔离,使得基因交流受阻,形成了两个物种。,七、物种形成,物种形成的方式,1.异域性物种形成:(1)通过大范围的地理分割,两个种群各自演化,形成生殖隔离机制。(2)通过种群中少数个体从原始种群中分离出去,到达他地并经地理隔离和独立演化而成新种。,物种形成的方式:,物种形成的方式,2.邻域
14、性物种形成:分布区很广的物种,边缘地区环境不同引起次群分化、独立,虽然没有隔离屏障,也能成为基因流动的障碍,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生殖隔离的新种。,物种形成的方式:,物种形成的方式,3.同域性物种形成:在母种群分布区内部,由于生态位的分离,逐渐建立若干子群,子群间由于逐步建立的生殖隔离,形成基因库的分离而形成新种。,物种形成的方式:,植物物种形成,植物不同于动物,固着生活。具有无性生殖、易形成多倍体、杂交能育性高等特点。更易形成新物种。,植物的物种形成特点,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一、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二、变异和遗传漂变 三、自然选择模型 四、两种进化动力的比较 五、自然选择
15、的类型 六、渐变群 七、物种形成 八、进化对策 第三节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进化对策,各种生物所特有的生活史(种群生态特征:如出生率、寿命、大小和存活率等)被视为进化过程中获得的生存对策-进化对策。该对策称为生态对策(bionomic strategy)或生活史对策(life history strategy)。,八、进化对策,生态对策,生态对策包括生殖对策、取食对策、逃避捕食对策、扩散对策等多种对策。1962年Mac Arthur首先根据种群动态的两个综合性指标(r&K),将种群分为r-选择者和K-选择者,较全面地反映了生态对策的多个方面。r-选择者r值高;K选
16、择者种群稳定于K附近。是种群水平上对环境的适应。r-选择者和K-选择者的生态特征如下:,生态对策,种群的适应,r-选择对策者和K-选择对策者之间还包括很多r-K连续体。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向着两个方向分化,r-对策者向着小型化、高出生率、大量繁殖的方向发展,以量取胜,高扩散能力在进化上是有利的,严酷的生境有利于这类种群,大多数先锋生物属于这类种群。K-对策者向相反的方向发展,遇强烈干扰后,恢复能力差,易绝灭,分布于稳定的生境,顶级生物属于该类。,种群的适应,第五次课程,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第三节种内关系 一、密度效应 二、婚配制度 三、社会等级 四、隔离与领域性 五、群聚
17、与分散 六、利他行为 七、通 讯 八、性别生态学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种内关系,动物和植物的种内关系有所不同,动物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领域性、集群、分散、婚配制度、等级制、利他行为、通讯等。植物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密度效应、集群等。,第三节 种内关系,种内关系: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种间关系:同一生境中不同种群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第三节种内关系 一、密度效应 二、婚配制度 三、社会等级 四、隔离与领域性 五、群聚与分散 六、利他行为 七、通 讯 八、性别生态学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密度效应,1.密度与产量:随
18、着密度的增加,动物产量表现为抛物线形变化,有一个最高产量密度。植物与动物有明显的不同,这里介绍三个规律(经验公式):,一、密度效应:,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密度如何,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Donald研究不同密度三叶草的产量(植株干重),在发育过程中(62,131天),产量与密度正相关,发育末期(181天)产量与密度无关。c=w d c为总产量#,常数;w为平均每株重量;d密度(#这里的总产量指整株,而非种子或其它食用部分),(1)最后产量恒值法则(law of constant final yield):,倒数产量法则,植物单株平均重量(w)的倒数与
19、密度(d)呈线性关系。1/w=Ad+B A,B为系数,这一方程适合许多农作物。,(2)倒数产量法则,(reciprocal yield law),-3/2幂定律,(-3/2 power law),(3)-3/2幂定律,高密度导致种群“自疏”时,存活个体的平均株干重(w)与密度(d)的关系表达为:w=C d,一般地,-等于-3/2;C=3.54.3。,密度与死亡率,动物的死亡率有的与密度有关(K选择者多见),有的与密度无关(如气候引起的死亡,r对策者多见)。而植物的死亡率一般都与密度有关。同种植物的密度引起的死亡称为自疏(self-thining),由其它伴生植物密度引起的死亡称为他疏(alie
20、n-thinning)(种间关系)。,2.密度与死亡率:,实例,单一的麦仙翁种群,播种密度与收获时的密度呈线性关系,死亡率恒为77%(自疏)。当混播他种作物(如小麦、甜菜)后,死亡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他疏)。,实 例,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第三节种内关系 一、密度效应 二、婚配制度 三、社会等级 四、隔离与领域性 五、群聚与分散 六、利他行为 七、通 讯 八、性别生态学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婚配制度,动物在繁殖期,某一性别个体占有异性配偶的数目。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多雌多雄制(混交制):如鱼类。性比多不稳定,对后代照顾少。2.一雌一雄制(单配偶制)
21、:如晚成鸟。性比稳定,亲体照顾较多。3.一雄多雌制:如鸡、马、盘羊等。性比不稳定,较强壮的雄性拥有交配权,其基因易被保留,繁殖力强。4.一雌多雄制:如螳螂、大鸨、鮟鱇等,少见。性比不稳定。,二、婚配制度:,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第三节种内关系 一、密度效应 二、婚配制度 三、社会等级 四、隔离与领域性 五、群聚与分散 六、利他行为 七、通 讯 八、性别生态学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社会等级,社会等级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现象。1.社会等级的优越性:(1)种群稳定、少争斗;生长快,生产率高。(2)优势个体在食物、栖所、配偶选择中均有优先
22、权,有利于种族的保存和延续。,三、社会等级(social hierarchy),灵长类的社会组织,灵长类的社会组织与食性生态学有关。一般地,在条件较差的环境中,灵长类的敌害少、资源贫乏,只具一头雄性的小群体(独霸式)。食物条件丰富时,敌害多,多呈大群,雄性间有协作的社会行为,以保护雌性和幼体(循环式等级为主)。(鸡类多为单线式),2.灵长类的社会组织:,昆虫的社会组织,昆虫的社会组织高度发达,重要特点是分工与合作。分工表现在行为、生理和形态上,使社会中的成员在职责、行为和形态上分为各异的“等级”。如蚂蚁,有专司繁殖的蚁后(膨大的生殖腺、特异的性行为),专司保卫的兵蚁(性腺退化的雌蚁,个体较工蚁
23、大,具强大的口器),专司采食、养育后代、修筑巢穴的工蚁(雄)。蜂皇(雌)、工蜂(雌)、雄峰(雄)。,3.昆虫的社会组织:,昆虫的社会组织,伴随昆虫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内个体间的联系和合作必然同时发展。分化的种群只有通过整合作用(integration),才能形成社会整体。这种整合包括行为上(相互识别、交换信息)、生理上和遗传上的。高度社会化的昆虫的分工合作,使种群在生存竞争中获得高度的适应,同时每个个体失去了其独立性。,3.昆虫的社会组织:,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第三节种内关系 一、密度效应 二、婚配制度 三、社会等级 四、隔离与领域性 五、群聚与分散 六、利他行为 七、
24、通 讯 八、性别生态学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隔离和领域性,1.定义:在种群内部个体间、配偶间或某种方式结合的小群间常保留有一定的空间距离,这种现象称为隔离。而领域性指生物保持隔离的任何积极(主动)机制(行为或化学物质的竞争等)。(领域是动物的活动区,领域性是为保卫活动区所采取的措施)领域性是引起隔离的原因之一。,四、隔离与领域性(Isolation&Territoriality),隔离,2.隔离的原因:(1)环境资源不足;(2)直接对抗(领域性:行为或化学方面)3.隔离意义:减少竞争,防止因密度过大耗尽环境资源,使空间利用(更加)趋于合理化。,隔 离,领域,植物:植物太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种群生态 种群 生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