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第10章多媒体通信和网络.ppt
《《多媒体技术》第10章多媒体通信和网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技术》第10章多媒体通信和网络.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10章 多媒体通信和网络,2,多媒体通信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计算机的交互性、多媒体的复合性、通信的分布性及电视的真实性。,3,主要内容,10.1 分布式多媒体应用的通信需求10.2多媒体通信的服务质量10.3多媒体通信网络环境10.4多媒体通信协议(了解),4,10.1 分布式多媒体应用的通信需求,多媒体数据流的基本特征1.比特率可变性 恒定比特率(CBR)可变比特率(VBR)2.时间依赖性 传输须实时,端到端等待时间应控制在 一个很短的时间端内。3.信道对称性 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对称和不对称(VOD,对等式视频会议),5,10.1 分布式多媒体应用的通信需求,多媒
2、体通信的性能需求1.吞吐量需求2.可靠性需求3.延迟需求4.多点通信需求5.同步需求,6,10.1 分布式多媒体应用的通信需求,多媒体通信的性能需求1.吞吐量需求:网络吞吐量是指有效的网络带宽,通常定义为物理链路传输速率减去各种传输开销(物理传输开销、网络冲突、拥塞和差错等开销)。影响吞吐量的因素:网络故障、网络拥塞、瓶颈、缓冲区容量和流量控制等。多媒体通信要求高传输带宽、大缓冲容量,7,10.1 分布式多媒体应用的通信需求,多媒体通信的性能需求2.可靠性需求 网络差错主要由位出错、分组丢失和乱序等原因引起的。多媒体应用允许网络传输中存在一定的错误人类感知能力的限制。视频比音频的可靠性需求要高
3、一些。,8,10.1 分布式多媒体应用的通信需求,多媒体通信的性能需求3.延迟需求 端到端延迟是指发送端发送一个分组到接收端正确地接收该分组所经历的时间。主要包括:(1)传播延迟:传输一个二进制位,为常数;(2)传输延迟:传输一个数据块,与网络传输速率和中间节点处理延迟有关;(3)网络延迟:传播延迟和传输延迟之和;(4)接口延迟:发送端从开始准备发送数据块到实际利用网络发送需要的时间。延迟抖动:在一条连接上分组延迟的最大变化量,即端到端延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9,10.1 分布式多媒体应用的通信需求,多媒体通信的性能需求4.多点通信需求通信种类:(1)点到点通信:(2)多播通信(组播):把
4、相同的数据传送给其它相关站点;(3)广播通信:把相同的数据传送给其它所有站点。,10,10.1 分布式多媒体应用的通信需求,多媒体通信的性能需求5.同步需求 多媒体通信的同步有两种:(1)流内同步:保持单个媒体流内部的时间关系,以满足感官上的需求;否则,音频断续,视频不连续(2)流间同步:不同媒体(音、视频)间的同步。需要在目的地对这些媒体流进行同步。,11,10.2多媒体通信的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用于说明网络“好坏”的程度。多媒体网络系统必须提供QoS参数定义和相应的管理机制。QoS=吞吐量,差错率,端到端延迟,延迟抖动,Quality of Service,端到端延迟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5、12,不同的多媒体应用系统,QoS参数集的定义方法可能是不同的,13,对于交互式多媒体应用来说,对延迟有严格的限制,不能超过人所能容忍的限度。否则会严重影响对语言和图像的理解和识别。,14,用户根据应用的需求来定义所需要的QoS参数,系统根据当前的可用资源容量来判断是否满足应用的QoS需要。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的QoS参数值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得到基本保证。,15,如果采用帧间和帧内编码,如MPEG编码,则可以通过建立不同的优先级来发送视频的I,P和B帧,达到调节QoS的目的。其中I帧包含帧内编码,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别,以保证获得良好的QoS服务。还可以利用分层压缩法将重要信息,如运动矢量,DCT的低频
6、分量或基本的信息,用高质量的信道传输,标以高优先级别。当信道拥塞时,扔掉低优先级的分组,接受端仍然可以从主要的信息中回复一定质量的图像。,压缩编码对QoS参数的影响对于视频编码,如果只采用帧内压缩编码,可以采取丢帧的方法允许QoS变化,还可以利用各种显示抖动算法,通过降低显示质量来保证原帧率不变。,16,QoS参数的体系结构在分布式多媒体应用中通常采用层次化的QoS参数体系结构对等层之间表现为对等协商关系,双方按照承诺的QoS参数提供服务;同一方的不同层之间表现为一种映射关系不同的应用系统中,QoS参数集的定义方法不同,通常使用吞吐量,差错率,端到端延迟,延迟抖动等网络性能参数来定义QoS,1
7、7,应用层:面向端用户,采用直观,形象的表达描述不同的QoS,供用户选择传输层:须由支持QoS的传输层协议提供可选择和定义的QoS参数网络层:通过支持QoS的网络层协议提供可选择和定义的QoS参数,如RSVP和ST网络协议数据链路层:实现对物理介质的访问控制能力,与网络类型有关。如ATM网络能构较充分的支持QoS,QoS参数体系结构,18,QoS的管理1.QoS服务的分类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应该履行所承诺的QoS参数服务,但是由于网络负载是动态变化的,会引起QoS的动态波动,结果如何主要取决于QoS类型确定型QoS:即必须履行所承诺的QoS参数服务统计型QoS:即对承诺的QoS运行在一定范围
8、内波动,而且不会造成不良后果尽力型QoS:最佳效果传输,网络不提供任何QoS保证,网络性能随负载的增加而明显下降,19,2.QoS管理机制为了标准化QoS参数定义,国际组织提供了一系列相关的协议,如IEEE 802.1p,资源保留协议RSVP和区分服务DiffServ 以及ATM等,都是从不同网络协议层提供QoS定义,分类和保证机制QoS管理机制应该提供的QoS管理特性如下:QoS管理是可配置的 QoS管理是可协商的 QoS管理是动态的 QoS管理是端到端的 QoS管理应是层次化的,20,101.3 多媒体通信网络环境,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现有网络对多媒体通信的支持,21,10.3 多媒体计算机网
9、络,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网,指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独立运行的计算机利用通信线路互联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及资源共享。,主机,终端控制器,终端,网络节点,终端控制器,终端,通信子网,用户子网,22,计算机网络的拓朴结构,总线结构环形结构星形结构树形结构网状结构,23,总线结构,所有节点都连到一条主干电缆上,信号沿总线传输优点:单一的节点故障互不影响。缺点:总线任务重,易产生瓶颈问题,且总线本身的故障对系统将是毁灭性的。,24,环型结构,将总线结构的两端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环,信息在环中作单向流动。优点:电缆长度短、成本低。缺点:环中任意一处的故障都会造成网络瘫痪,而且增减节点时需要断开环路,灵活性
10、较差。,25,星型结构 以一台设备作为中央节点,外围节点都单独连接到中央节点上,必须通过中央节点才能通信。优点:通信协议简单,建网容易;故障诊断比较简便 缺点:中心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因为中心系统一旦损坏,整个系统便趋于瘫痪。,26,树型结构 树型结构又称为改进型星型结构(星型 星型),也可以看成是星型拓扑的扩展,适用于连入众多计算机的场合并具有星型拓扑的特点。,27,网状结构 各个网络节点之间网状连接。优点:容错能力最强 缺点:代价最高。,28,层次化的网络结构定义,分布层,核心层,访问层,29,终端接入设备到网络的接入点,访问层,访问层特性,30,访问层的汇接点路由数据分割广播域 介
11、质转换安全性远程访问的接入点,分布层,分布层特性,31,核心层特性,高速传送数据对数据不作任何处理,核心层,32,网络分层的优点,分层的优点:各层间相互独立,把网络操作分成低复杂性单元灵活性好。某一层变化不会影响到别层,设计者可专心设计和开发模块功能。促进标准化工作定义了用于即插即用兼容性的标准接口,使网络易于维护和实现,33,OSI参考模型,OSI 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网络世界的法律!,34,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网络设备之间通信规则的正式描述。,5,4,3,2,1,5,4,3,2,1,TCP/I
12、P协议栈,Source Host A,Destination Host B,“宝塔镇河妖”,“天王盖地虎”,TCP/IP协议栈,35,OSI参考模型,数据流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物理层,应用层(高),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36,TCP/IP协议和OSI参考模型,TCP/IP协议栈具有简单的分层设计,与OSI参考模型有清晰的对应关系。,OSI参考模型,TCP/IP,37,OSI参考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1,2,3,4,5,11,7,提供应用程序间通信,处理数据格式、数据加密等,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建立主机端到端连接,寻址和路由选择,提供介
13、质访问、链路管理等,比特流传输,38,TCP/IP体系结构,39,应用层作用,Telnet SMTPHTTP FTP,用户接口,例子,应用层,应用层与提供网络服务相关,这些服务包括文件传送、打印服务、数据库服务、电子邮件等。应用层提供了一个应用网络通信的接口,40,Telnet SMTPHTTP FTP,ASCIIEBCDICJPEG,用户接口,数据表示加密等特殊处理过程,例子,表示层,应用层,应用层作用,表示层主要处理应用实体间交换数据的语法,其目的是解决格式和数据表示的差别,从而为应用层提供一个一致的数据格式,如文本压缩、数据加密、字符编码的转换,从而使字符、格式等有差异的设备之间相互通信
14、。,41,TelnetHTTP,ASCIIEBCDICJPEG,保证不同应用间的数据区分,用户接口,数据表示加密等特殊处理过程,Operating System/Application Access Scheduling,例子,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应用层作用,会话层的主要功能:在建立会活时核实双方身份是否有权参加会活;确定何方支付通信费用;双方在各种选择功能方面取得一致;在会话建立以后,需要对进程间的对话进行管理与控制,例如对话过程中某个环节出了故障。,42,保证不同应用间的数据区分,用户接口,数据表示加密等特殊处理过程,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物理层,例子,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应
15、用层作用,43,应用层,文件传输FTP、TFTP邮件服务SMTP、POP3网络管理SNMP、Telnet、Ping、Tracert网络服务HTTP、DNS、WINS,44,数据流层的作用,EIA/TIA-232V.35,物理层,设备间接收或发送比特流说明电压、线速和线缆等,物理层主要讨论在通信线路上比特流的传输问题。这一层协议描述传输媒质的电气、机械、功能和过程的特性。其典型的设计问题有:信号的发送电平、码元宽度、线路码型、物理连接器插脚的数量、插脚的功能、物理拓扑结构、物理连接的建立和终止、传输方式等。,45,定义介质类型连接器类型 信号类型,物理层功能,46,物理层设备,集线器 中继器 编
16、码解码器 传输介质连接器,47,物理层:Ethernet/802.3,集线器,多个主机,主机,10Base2细缆以太网10Base5粗缆以太网,10BaseT双绞线,48,A,B,C,D,物理层,所有设备在同一冲突域所有设备在同一广播域所有设备共享相同的带宽,集线器运行在物理层,49,冲突域 广播域,冲突(collision):在以太网中,当两个节点同时传输数据时,从两个设备发出的帧将会碰撞,在物理介质上相遇,彼此数据都会被破坏冲突域(collision domain)一个支持共享介质的网段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广播帧传输的网络范围,一般是路由器来设定边界(因为route
17、r不转发广播)。,50,集线器:同一个冲突域,接入设备越多冲突机率越大用CSMA/CD技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51,802.3/802.2HDLC,EIA/TIA-232V.35,数据流层的作用,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设备间接收或发送比特流说明电压、线速和线缆等,主要讨论在数据链路上帧流的传输问题。这一层协议的内容包括:帧的格式,帧的类型,比特填充技术,数据链路的建立和终止,信息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等。这一层协议的目的是保障在相邻的站与节点或节点与节点之间正确地、有次序、有节奏地传输数据帧。,52,定义源和目标的物理
18、地址与帧关联的高层协议(Service Access Point)网络拓扑 帧顺序数据流控制有向或无向连接,数据链路层功能,53,每段有自己的冲突域所有的段都在同一广播域,数据链路层,或,1,2,3,1,2,交换机和桥运行在链路层,54,交换机,每段有自己的冲突域广播信息向所有段转发,缓冲区,交换,55,802.3/802.2HDLC,EIA/TIA-232V.35,IPIPX,数据流层的作用,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设备间接收或发送比特流说明电压、线速和线缆等,提供路由器用来决定路径的逻辑寻址,网络层主要处理分组在网络中
19、的传输。这一层协议的功能是:路由选择、数据交换,网络连接的建立和终止,一个给定的数据链路上网络连接的复用,根据从数据链路层来的错误报告而进行的错误检测和恢复,分组的排序,信息流的控制等。,56,什么是路由,路由是指导IP报文发送的路径信息,57,定义与指定协议相关联的源和目标逻辑地址定义通过网络的路径多链路连接,网络层功能,58,IP报文格式,59,数据,源地址,目标地址,IP,头,主机号,网络号,逻辑地址,网络层端接设备的数据包,网络层功能(续),网络层功能(续),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10101100,00010000,01111010,1
20、1001100,二进制掩码,二进制地址,172,111,122,204,255,地址,掩码,255,0,0,网络部分,主机部分,61,路由表,目标网络,端口,距离,1,2,4,S0,S0,E0,1,0,0,1.0,4.0,1.3,E0,4.3,S0,2.2,E0,2.1,S0,4.1,4.2,1.1,1.2,路由表,目标网络,端口,距离,1,2,4,E0,S0,S0,0,0,1,逻辑地址提供分层结构的网络需要的配置利用配置信息来识别到达目标网络的路径,网络层功能(续),62,路由器:运行在网络层,广播信息控制多点发送信息控制路径优化流量管制逻辑寻址提供WAN连接,63,路由和交换,路由与交换的
21、区别交换机在二层处理数据包,速度快,但容易造成广播风暴路由器是第三层设备,很早就作为网络连接的设备出现了。路由器处理包速度慢,但在隔阻广播风暴方面相当有效,64,TCPUDPSPX,802.3/802.2HDLC,EIA/TIA-232V.35,IPIPX,例子,数据流层的作用,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可靠或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数据重传前的错误纠正,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设备间接收或发送比特流说明电压、线速和线缆等,网络层,提供路由器用来决定路径的逻辑寻址,传输层是一个端到端的层次,也就是计算机-计算机的层次,65,区分不同的上层应用(分段)建立应
22、用间的端到端连接定义流量控制(缓存技术、源抑制报文、窗口机制)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或不可靠的连接服务,网络层,IPX,IP,传输层,SPX,TCP,UDP,传输层功能,66,同步请求,回应同步请求,同步请求,回应同步请求,数据传输,(传输数据段),发送方,接收方,连接建立,可靠的传输层功能,67,TCP/UDP报文格式,68,端口号,传输层协议用端口号来标识和区分各种上层应用程序。,80,20/21,23,25,53,119,116,69,TCPUDPSPX,802.3/802.2HDLC,EIA/TIA-232V.35,IPIPX,表示层,应用层,会话层,例子,数据流层的作用,可靠或不可靠的数
23、据传输数据重传前的错误纠正,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设备间接收或发送比特流说明电压、线速和线缆等,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层,提供路由器用来决定路径的逻辑寻址,70,PDU,PDU(protocol data unit):每一层使用自己层的协议和别的系统的对应层相互通信,协议层的协议在对等层之间交换的信息叫协议数据单元。上层:MessageTransport layer:SegmentNetwork layer:PacketData-link layer:FramePhysical layer:bit,71,对等层通信,每一层利用下一层提供的
24、服务与对等层通信;每一层使用自己的协议。,Host A,Host B,APDU,PPDU,SPDU,Segment,Packet,Frame,Bit,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72,封装,封装(encapsulate/encapsulation):数据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要从高层一层一层的向下传送,如果一个主机要传送数据到别的主机,先把数据包装到一个特殊协议报头中,这个过程叫 封装,73,数据封装,数据封装和解封装过程。,Data,Data,H,Data,H,H,主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应用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媒体技术 10 多媒体 通信 网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7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