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地图》课件ppt.ppt
《《地球与地图》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与地图》课件ppt.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第一章地球与地图,返回目录,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考点互动探究,综合能力提升,基础自主梳理,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_、_的不规则的椭球体。2地球的大小 图11,返回目录,基础自主梳理,两极稍扁,赤道略鼓,4104,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二、地球仪 1地球仪的概念: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_而制作成的地球的模型,叫作地球仪。2地轴:地球始终不停地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旋转,这个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叫作地轴。3.赤道: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极距离_的大圆圈,叫作赤道。,返回目录,基础自主梳理,缩小,相等,第1讲地球与地
2、球仪,二、地球仪 1地球仪的概念: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_而制作成的地球的模型,叫作地球仪。2地轴:地球始终不停地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旋转,这个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叫作地轴。3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_,与北极相反的另一点叫_。,返回目录,基础自主梳理,缩小,北极,南极,在赤道看北极星,画出侧视图、俯视图,三、经纬网 1纬线和经线,返回目录,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基础自主梳理,平行,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基础自主梳理,赤道,越小,相等,东西,南北,返回目录,经线:半圆、等长、指示南北,纬线:圆、不等长、指示东西,2.纬度和经度,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基础自
3、主梳理,返回目录,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基础自主梳理,递增,东经,西经,20W和160E,赤道,东半球,西半球,返回目录,高纬度,高纬度,90oS,0o,30oN,30oS,60oS,60oN,90oN,低纬度,高、中、低纬的划分,以30、60纬线为界,中纬度,中纬度,热 带,南 温 带,北 温 带,北寒带,南寒带,0o,90oN,90oS,23026|N,23026|S,66034|N,66034|S,五带的划分,以2326、6634纬线为界,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南回归线,0,90,90,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0o,180o,S,东西经的划分,西经,东经,东经:0o以东180o以西
4、西经:0o以西180o以东随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度数越来越小的叫西经,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 x(x、y所属的东、西经不同)。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将地球等分成两个半球。,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基础自主梳理,返回目录,20oW,160oE,东半球,西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以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3、中国位于那两个半球?哪个热量带?4、东经116度,北纬40度的地方位于哪两个半球?5、西经15度
5、,南纬40度的地区位于哪两个半球?6、西经80度,北纬40度的地区位于哪两个半球?,3.经纬网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叫作经纬网。利用经纬网,人们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基础自主梳理,返回目录,探究点一常见经纬网图的判读要领 1侧视经纬网图的判读 图12,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1)图中横线(直线或弧线)一般表示纬线,竖线(直线或弧线)一般表示经线。虚线一般表示回归线或极圈,如图12甲中a表示北回归线,b表示南极圈。(2)同一幅经纬
6、网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纬)线之间的经(纬)度间隔一般是相等的。如图12甲中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间隔是30,图12乙中相邻两条纬线之间的纬度间隔是20。(3)经度数向东逐渐增大的为东经,如图12甲中A点的经度为30E;经度数向西逐渐增大的为西经,如图12乙中B点的经度为40W。,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4)纬度数向北逐渐增大的为北纬,如图12乙中B点的纬度为60N;纬度数向南逐渐增大的为南纬,如图12甲中A点的纬度为30S。,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2俯视经纬网图(极地经纬网图)的判读 图13(1)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
7、的线段。,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2)判断南北极 根据中心处标注的S或N确定,S表示南极,N表示北极。根据图中标明的地球自转方向来判断,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中心点为北极点,如图13甲;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中心点为南极点。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来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与东经增大方向一致,与西经增大方向相反,如图13乙,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中心点为南极点。,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3)根据中心点是南极还是北极,确定南北纬,如图13甲中A点的纬度是30N,图13乙中B点的纬度是60S。(4)经度增大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是东经,如图
8、13甲中A点的经度是45E;经度增大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是西经,如图13乙中B点的经度是135W。,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例1读图14,图中地中地理坐标相同的是()图14 AB C D,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解析 B第一幅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地的地理坐标是(30N,30E),地的地理坐标是(30N,30W);第二幅图是斜侧(俯)视图的一部分,图中地的地理坐标是(30S,30W);第三幅图是方格状经纬网图,极点伸展得与赤道等长,属地球的侧视图,图中地的地理坐标是(30S,30W),地的地理坐标是(60N,90E)。,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
9、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探究点二经纬网的应用 1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地球表面的任何地理事物都有其确定的地理坐标,解题时可以根据给出的经纬度进行空间定位,进而推知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成因、关系和分布规律。,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2利用经纬网判断方向(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断方向时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判断东西方向时要选择劣弧段(两点之间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方位。,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
10、仪,返回目录,(2)用经纬度法判断 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减小的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减小的方向为东。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北,减小的方向为南;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南,减小的方向为北。,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3利用经纬度计算距离 图15(1)在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千米。若两地在同一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能计算出两地间的距离。(2)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千米。在同一条纬线上经度相差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千米乘以纬度数的余弦值(不是最短距离)。,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4利用经纬度判定范围大小
11、(1)跨相同经纬度数的两个地区,纬度越高面积越小。(2)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纬度相当,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纬度不同,要进行计算比较。,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5利用经纬网确定最短航线及方向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图16,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16中弧AB长即为AB两点间的最短距离,A在B的正南方。(2)若两点的经度相加为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距离经过极点。如图16中从B到C的
12、最短航线经过北极点,从B到N是向正北方,从N到C是向正南方。(3)出发地与目的地不在同一经线圈上,过两点的大圆不与经线圈重合,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这个大圆的劣弧段长,分析方向变化要看劣弧的走向。如图16中E、F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EPF的长,从E到P是向西北方向,从P到F是向西南方向。,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6球面上对称点位置的确定 图17(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图17中A(40N,20W)与B(40S,20W)。,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图17中A(40N,2
13、0W)与C(40N,160E)。(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图17中A(40N,20W)与D(40S,160E)。互为对跖点的两点在同一个地球大圆上,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约为2万千米。,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7利用经度计算时间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边地点总比西边地点的地方时早。所求地点的地方时已知地点的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度)4分钟。,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例2图18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1
14、)(3)题。图18,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1)“水半球”的极点应为()A北极点B南极点 C(38S,180)D(38S,0)(2)图中A、B两地沿纬线的距离约为()A833千米 B1665千米 C2200千米 D3330千米(3)一架飞机从C地飞往D地,沿最短航线飞行,其飞行方向为()A自西向东 B自西北向东南 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解析(1)C(2)B(3)D第(1)题,“水半球”的极点与“陆半球”的极点互为对跖点,经度相差180,纬度度数相等,南北纬相反。(38N,0)的对跖点为(38S,180)。第
15、(2)题,图中共画有12条经线,将地球12等分,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为30。A、B在60N纬线上,60N纬线上经度相差30的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11cos60301665(千米)。第(3)题,图中C、D两点在30N纬线上,过两点的地球大圆劣弧段向北凸出,D在C的正东面,从C到D的最短航线的方向为先向东北,后向东南。,考点互动探究,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审题突破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典 例 精 析 甲、乙两地的间距小于200千米,无论是从甲地到乙地,还是从乙地到甲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南走,后向北走。据此判断甲、乙两地的位置在()A赤道附近B南极点附近 C北极点附近 D南极圈附近
16、,综合能力提升,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方 法 技 巧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需要做到:确定信息分析方向,筛选有用信息;确定与相关知识的联系方向;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认识材料揭示的本质,要善于抠字眼,准确把握“题眼”即关键词语,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突破点。对于文字材料解读型的非选择题,不仅要根据要求分析材料,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还要善于归纳整理,用精练准确的语言来表述。,综合能力提升,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应 用 提 升 南极磁点大约位于(6536S,13924E),据此回答(1)(2)题。(1)南极点与南极磁点相距约()A0千米
17、B2700千米 C3500千米 D4500千米(2)在南极地区,判断地理方位最好利用()A指南针 B北极星 C太阳 DGPS,综合能力提升,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解析(1)B(2)D第(1)题,南极磁点与南极点在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906536242424.4。在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故南极点与南极磁点之间的距离为24.41112708.4(千米)。第(2)题,指南针定位需要利用地球磁场,因为南极点与南极磁点不重合,在南极地区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A项错误;南极地区看不到北极星,B项错误;南极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利用太阳判断地理方位有很大的局限性,C项错误
18、。利用GPS定位不受地球磁场、极昼极夜等的影响,是用来判断地理方位的最好方式。,综合能力提升,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返回目录,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考点互动探究,综合能力提升,基础自主梳理,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_的程度。(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表示方式 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数字式:如1500 000(或)线段式:如,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基础自主梳理,缩小,返回目录,2方向(1)一般地图 面对地图,上_下_,左_右_。(2)有指向标的地图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指向标的指向来判断方向。若指向标箭头指向的是北方,与之
19、相反的是南方,作指向标的垂线,左西右东。也可以移动地图,使箭头指向正上方,这样又可以运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了。(3)有经纬网的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基础自主梳理,北,南,西,东,返回目录,3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叫_;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文字、数字,叫_。如:图21,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基础自主梳理,图例,注记,返回目录,二、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海拔和相对高度 图22,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基础自主梳理,海平面,返回目录,2陆地地形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_。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
20、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_、高原、_、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3等高线和等深线 在地图上,把地面上海拔高度_的各点联结成线,叫作等高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联结成线,叫作_。,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基础自主梳理,地形,平原,山地,相同,等深线,返回目录,4常见的地形部位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特征,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5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上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一般用绿色黄色褐色的颜色变化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与地图 地球 地图 课件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6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