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原理》水力侵蚀.ppt
《《土壤侵蚀原理》水力侵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侵蚀原理》水力侵蚀.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水力侵蚀,2023/9/20,2023/9/20,水力侵蚀的定义,水力侵蚀(water erosion)是指在降雨雨滴击溅、地表径流冲刷和下渗水分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他地表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水力侵蚀也简称水蚀。,2023/9/20,本章学习目标,分析水力侵蚀发生机制及其发展规律阐述影响水力侵蚀的各种因素掌握防治水力侵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023/9/20,3.1 水及水流的基本特性3.2 溅蚀3.3 面蚀3.4 沟蚀3.5 山洪侵蚀3.6 海岸、湖岸及库岸侵蚀3.7 水力侵蚀防治,本章目录,2023/9/20,3.1 水及水流的基本特性,3.1.1 作用
2、于水流的力 惯性力 重力 黏滞力 弹性力 表面张力,2023/9/20,3.1.2 水流的基本流态 水流可以分为层流和紊流两种基本流态。层流的水质点有一定的轨迹,与邻近的质点作平行运动,彼此互不混乱。紊流的水质点呈不规则运动,并且相互干扰,在水层与水层之间夹杂了大小不一的漩涡运动。,2023/9/20,3.1.3 水流剥蚀作用 水流剥蚀也就是地表泥沙被水流带走。剥蚀过程中沙粒可以呈滑动或滚动形式运动。,2023/9/20,黄河河岸的剥蚀,2023/9/20,3.1.4 水流搬运作用,泥沙的搬运形式可分为推移和悬移两大类。这两种形式运动的泥沙分别称为推移质及悬移质。,2023/9/20,含沙量:
3、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的沙量。水流挟沙力: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挟运泥沙的数量。含沙量挟沙力时 泥沙沉积含沙量挟沙力时 河床冲刷含沙量挟沙力时 不冲不淤,2023/9/20,黄河水流搬运,2023/9/20,3.1.5 水流堆积作用 当泥沙的来量大于水流的挟沙力时,多余的泥沙就要沉积下来。,2023/9/20,黄河泥沙的沉积,2023/9/20,定义:在雨滴击溅作用下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颗粒产生位移的现象称为雨滴击溅侵蚀(rain drop splash erosion),简称为溅蚀(splash erosion)。,3.2 溅蚀,2023/9/20,3.2.1 雨滴特性 雨滴特性包括雨滴形态、大
4、小及雨滴分布、降落速度、接地时冲击力、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等,直接影响侵蚀作用的大小。一般小雨滴(0.25mm)为圆形;大雨滴(5.5mm)开始为纺锤形,在其下降过程中因受空气阻力作用而呈扁平形,两侧微向上弯曲。(稳定雨滴、暂时雨滴),2023/9/20,降雨雨滴动能作用于地表土壤而做功,导致土粒分散,溅起和增强地表薄层径流紊动等现象称为雨滴溅蚀作用或击溅侵蚀。击溅侵蚀引起土粒下移的数量称为溅蚀量。,2023/9/20,溅蚀过程 无雨滴 干土溅散 泥浆溅散 地表板结,2023/9/20,2023/9/20,溅蚀的主要表现破坏土壤结构,分散土体或土粒,造成土壤表层孔隙减少或者堵塞,形成板结
5、引起土壤渗透性下降,利于地表径流形成和流动。直接打击地表,导致土粒飞溅并沿着坡面向下迁移。雨滴的打击增强了地表薄层径流的紊动强度,导致降雨侵蚀和地表径流的输沙能力增大。,2023/9/20,影响溅蚀的因素气候因素 雨型、降雨强度、风力作用地形因素 坡度和坡向土壤因素 种类、黏粒、有机质含量、团粒结构多少植被因素 植被和枯枝落叶层,2023/9/20,3.3 面蚀,定义: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地表土粒称之为面蚀(surface erosion)。面蚀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坡度大于0的斜面上,其主要侵蚀特征是分散的地表径流从地表带走表层的松散土粒和土块。,2023/9/20,面蚀主要发生在没有植被覆盖或植
6、被稀少的土地上。按发生的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和发生程度不同,面蚀可分为层状面蚀、砂砾化面蚀、鳞片状面蚀和细沟状面蚀。,2023/9/20,层状面蚀,2023/9/20,砂砾化面蚀,2023/9/20,鳞片状面蚀,2023/9/20,细沟状面蚀,2023/9/20,3.3.1 坡面径流形成蓄渗阶段 蓄渗阶段一般包括植物截留、下渗和填洼三个部分。植物截留是雨水在植物叶面吸着力、承托力、重力和水分子内聚力作用下的叶面水分储存现象。其截留量一般为几毫米。当降雨量大于植物截留和下渗量时,雨水便在一些分散的洼地停蓄起来,这种现象称为填洼。填洼量可达10100mm。,2023/9/20,漫流阶段 随着植物
7、截流和填洼过程的结束,水分主要入渗土壤,而土壤入渗率随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弱,当降雨强度超过土壤的入渗率时,地表即开始形成地表径流。(降雨量、降雨强度、入渗能力、植被和地形等)分散的地表径流也可称为坡面径流。它的形成分两个阶段:坡面漫流阶段和全面漫流阶段。,2023/9/20,3.3.2 坡面侵蚀过程 层状侵蚀:能量不大、冲刷力微弱,只能较均匀地带走土壤表层中细小的呈悬浮状态的物质和一些松散物质。细沟侵蚀:当地表径流沿坡面漫流时,坡面水流的冲刷能力便大大增加,产生强烈的坡面冲刷。细沟的出现,标志着面蚀的结束和沟道水流侵蚀的开始。,2023/9/20,2023/9/20,3.3.3 面蚀的影响因
8、素:气候因素降雨强度和前期降雨地形因素坡度,坡长,坡形,坡向土壤因素 土壤的抗蚀性:是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其分散和悬浮的能力。土壤的抗冲性:是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其机械破坏和推动下移的能力。,2023/9/20,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及其水稳性,土壤孔隙,剖面构造,土层厚度,土壤湿度,土地利用方式等。土壤越黏重,胶结物越多,抗蚀性越强。腐殖质能把土壤胶结成稳定团聚体和团粒结构,因而含腐殖质多的土壤抗蚀性强。土壤的抗冲性可以用土块在水中的崩解速度来判断,崩解速度越快,抗冲能力越差;有良好植被的土壤,在植物根系的缠绕下,难于崩解,抗冲能力较强。土壤结构性越好,总孔隙度越大,其透水性和持水量就越大,土壤侵蚀就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侵蚀原理 土壤侵蚀 原理 水力 侵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6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