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电子版教学材.ppt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电子版教学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电子版教学材.ppt(2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绪论 1第一篇:基础理论 2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325)第二章: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2632)第三章: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置(3344)第四章:园林树木栽植(栽培)(第一节)(4549)第四章:大树移植(栽培)(第二节)(5057)第五章:园林树木的土、肥、水、光管理(养)(5769)第六章:园林树木对自然灾害的防御及树体保护(护)(7079)第七章:园林树木的整形与修剪(护)(8090)第二篇 应用理论第八章: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9193)第九章:专类园中主栽树木的栽培养护(94100)第十章:常用的园林树木的栽培养护技术,一、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的定义
2、及其作用(一)、定义: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系指根据园林设计所选定的树种,由苗木出圃开始,经过运输定植到栽植地,通过以后的生长发育到树木衰老、更新、死亡,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其中包括园林树木的栽植,土、肥、水等的管理,整形修剪,各种灾害的防治及树体保护等。(二)、作用:1、树木具有改善和保护环境的作用:改变小气侯 防尘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 2、园林树木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3、树木具有生产功能 二、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发展的概况(一)、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简史 1、我国园林树木的栽掊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最旱 栽培的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果树以及桑、茶等树木,而后逐渐分化出用于庭院遮阴及观赏的
3、树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相关文献资料都有记载。如诗经,史记,齐民要术、郭橐驼传、种树书、群芳谱、广群芳谱等。(二)、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发展的近况 新中国成立以后,园林事业迅速恢复与发展。北京展览馆,上海历史博物馆等的绿化;杭州多个著名风景点的营造,成果非凡。20世纪80年代,对城市树木衰老原因的研究。大树移植方面的实践总结,提高栽植成活率的研究等。三、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学习目的和方法 本门课程以植物学、气象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育种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苗圃学及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等学科为基础,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绪论,第一篇基础理论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第一
4、节 树木一生中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意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生长:表现在形态解剖上是细胞、组织和 器官数量的增加与体积的增大,是量 变过程。发育:指卵细胞从受精形成合子开始,经过开花、结实直到个体死亡为止,这是总的生命过 程的质变。生长和发育在有机体生命活动中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在有机体中,可以生长特别旺盛而发育十分迟缓。也可以发育特别强烈而生长十分迟缓。还可以生 长、发育同时顺利进行。二、树木一生中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离心生长、离心秃裸、向心更新,1、离心生长:这种由根和茎以根颈为中心向地下 和地上不断地进行扩大其空间的生长,称 离心生长。2、离心秃裸:树木自
5、中心向外围按离心方式发生 枝条 枯死的现象,称自然打枝;树木地下的 根系同样会发生由树木的基部向根端方向逐 渐衰老的现象,称自疏;以离心方式出现的 根系自疏和树冠的自然打枝,统称为离心秃裸。3、向心更新:当树木的骨干枝从树冠外围开始衰 老死亡,并逐渐向内方、向中心方向发展时,在大骨干枝上,特别是在基部和弯曲的地方常 常出现萌蘖枝。萌蘖枝出现的规律是由外向内 直至根颈,这就是向心更新。,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年龄时期一、年龄时期的意义:植物体从产生结合子开始到个体死亡,这一生命过程中,顺序经过胚胎、幼年、青年、成年、老年的年龄变化,这种年龄阶段的表现过程称为生物学年龄时期,也称为生命周期。这里指的年
6、龄不是具体的年龄,而是年龄阶段。(年轮)二、两种年龄时期的异同 1、一种是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胚胎,形成种子,种子萌发后成植株,经过生长、开花、结实至衰老死亡,这是起源于种子的实生树的生命周期。2、另一种是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如枝、芽、根等繁殖而的独立植株,经过生长、开花、结实直到衰老死亡,这是起始于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三、园林树木各个年龄时期及特点 1、胚胎期:本阶段是从卵细胞受精形成合子开始到 种子发芽时止。2、幼年期:实生苗的幼年期是从种子萌发到开第一 朵花为止。3、青年期:从第一朵花起至大量开花,花果性状逐 渐稳定及树冠逐渐扩大时期。,4、成年期:为树冠及开花结实的稳定时期。5、老年期
7、:在此期树冠逐渐缩小,开花结实量也 逐渐减少,树势下降最后直至死亡。四、幼年阶段、过渡阶段、性成熟过程和老化过程 1、幼年阶段:是从种子萌发到具有开花潜能之前 的一段时期。2、过渡阶段:从幼年阶段的结束到第一次开花之 前的过渡时期。3、在幼年阶段树体内部达到某一个生理状态后,就获得了形成花芽的能力,从而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阶段,这一动态过程叫做性成熟过程。4、树木经过多年的开花结实后,会出现衰老和死 亡现象。这个动态过程称为老化过程。五、研究树木年龄时期的目的 目的在于树木生命周期的节律性变化,采取相应的栽培养护措施,调节和控制树木的生长发育,使其健壮快速的生长,及早而充分地发挥其园林绿化功能
8、和其化效益。因此缩短幼年阶段,加速性成熟过程,保持和延长成年阶段,限制老化过程,也是栽培养护工作者应尽的职责。,第三节:园林树木的年生长周期一、年周期和物候期:1、年周期:树木每年都有与外界环境条件相适应的 形态和生理机能的变化,并呈现一定的生长 发育的规律性,即树木的年生长周期,简称 年周期,这一时期具体是指树木自春季休眠 芽开始萌发,经过夏秋生长,冬季再以休眠芽过冬,到第二年春天休眠芽萌发前的这一段时间。树木有规律的年复一年地生长,构成了树木 一生的生长发育。2、物候期:树木有规律的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 的树木器官动态时期,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 称物候期。也可以说,树木在一年中,随着气
9、候 的季节性变化会发生萌芽、抽枝、展叶、开花、结实及落叶、休眠等的规律性变化,在这一些 现象中,与季节性气候相适应的各个树木器官的 动态时期就是物候期。二、物候的来源、发展及意义:1、我国人民对物候的观测,大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周、秦时代。,第三节 园林树木的年生长周期 二、物候的来源、发展及意义 2、发展:吕氏春秋已编写有二十四节气 北魏齐民要术一书中有通过物候观察 了解树木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并用于农、林业生产的记述。以及“种谷”的适宜季节 的叙述。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都是按照二十四节气经营 农业生产的。但要注意物候是随地而异的现象。3、林奈于17501752年在瑞典第一次组织全国
10、 18个物候观测网,历时3年,并于1780年第 一次组织了国际物候观测网。1860年在伦敦 第一次通过物候观测规程。4、意义:了解树木各个物候期的特点,及其正 常生长所需的内外条件,是进行树木区域规 划,种植设计、选配树种和繁殖、栽培、催 延花期及制定树木科学养护管理措施的重 要依据。物候期对于园林绿化工作者是非常 重要的,不可忽视。,第三节 园林树木的年生长周期 四、树木物候期的特征 1、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连续性:每一个物候期都是在前一个物候期通过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又为下一个物候期做好准备。2、树木物候期具有重演性:树木在不良的外界条件下,被迫休眠,物候中断,以后休眠解除,物候将继续,这是
11、重演性。3、树木的各个物候期高峰相互错开。五、影响物候期的因素(19)六、树木物候期的观测(一)、准备工作(二)、注意事项(15),第四节 园林树木根的生长及根的物候期 一、根的作用:1、支撑作用 2、吸收水分和营养 3、贮藏营养 4、合成和转化作用 5、繁殖作用 6、根的再生作用二、树木根系的类型与结构(一)根来源与种类 1、按根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主根、侧根、不定根 2、根据根的变态可分为:支柱根;板状根;气根;呼吸根;(二)根系的类型和结构 1、根系的类型(1)直根系;(2)须根系 2、根系的结构:树木的根系通常由主根、侧根 以及须根组成。(1)其中主根、侧根可组成骨干根和半骨干(2)须根
12、是根系最活跃的部位,又可分为:a生长根 b吸收根c过渡根d输导根;(3)根毛,三、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1、水平根:这类根多数是沿着土壤表层平行方向 生长。定植后根系可超出树冠范围。2、垂直根:大体与土表呈垂直方向生长的根系。根系的深浅决定于植物的遗传性,同时也 受外界环境特别是土壤条件的影响。四、根颈、菌根及根瘤 1、根颈的定义与特点 2、菌根的定义;3、根瘤的定义五、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1、树体内的有机营养(营养丰富则发根多反之少)2、温度:树木根系生长活动与温度的关系因树种 而不同:北方树对土温要求低,南方树要求高。3、土壤的水分与通气状况:树木根系的生长除与 温度有关外,与土壤的通气状况
13、和含水量有关。最适宜树木根系生长的土壤含水量:土壤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80%;干旱 则根自疏;水多则通气不良。4、土壤的肥力:根有趋肥性:土壤肥沃或有施肥 则根系发达,须根多又密。反之则根系弱,根少。,第四节 园林树木根的生长及根的物候期 六、根的发育阶段:根部也存在着阶段发育的差异:靠近根颈的根,处于幼年阶段,易于生根长枝,远离根颈的根处于成熟阶段,难于生根长枝。七、根在年周期中的活动动态及生长特点:1、根没有自然休眠,只要满足所需要的条件,全年可不断生长活动。当外界环境恶劣时,被迫休 眠,在一年中,根系活动的次数因树种不同而不同。2、根系在年周期中生长具有的特点:a根系在年周期中没有自然
14、休眠。b根系在一年中的生长状况取决于树木的种类、原 产地、当年生长结实状况及外界环境条件(光、温、水、气、土、肥等)c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关系是复杂的:发根多的时期 通常是在地上叶片大量形成以后,枝梢缓慢生 长或停止时,根系生长与果实发育呈交替现象。d地下先生长或地上先生长都有可能:(温度)e深层土中根系有交替现象八、根的生命周期:1离心秃裸;2向心更新;3地上部分死亡时,根系仍保持生长一段时期。,第五节 萌芽与开花(春萌、夏发、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规律。)芽是枝叶和花等器官的原始体,芽离体后可发育成独立的植株。芽可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所以对芽的了解也是研究植物栽培的基础。一、芽的分化与形成。1、
15、芽原基的出现 2、鳞片分化期 3、雏梢分化形成期 4、芽的萌发二、萌芽与开花物候期;1、萌芽次数和开花次数 2、影响萌芽、开花物候期的因素 三、萌芽、开花物候期应注意的事项 萌芽、开花期应防霜,防倒春寒,措施有:1、熏烟2、早春灌水3、萌芽开花前,喷B9、MH等生长调节剂。4、萌芽前对树体涂白或喷白5、在霜冻发生前,对正在开花的树木喷肥抗冻6、可以喷水,利用水的热容量大来防霜。,四、几个概念:1、芽内着生叶原基的芽轴,称为雏梢。芽在春天萌发前芽内已经形成新梢的雏形。在雏梢的叶腋里由下向上发生新一代的原基,就是侧芽原基。2、芽原基出现:芽体从树体茎干枝梢上开始冒露出来,就是芽原基的出现,它可能是
16、休眠的芽,也可能是由薄壁组织转化而来的隐芽。在芽原基阶段,芽尚未分化。3、鳞片分化期:在芽原基出现后,生长点即由外向内分化鳞片原基,而后逐渐发育成固定形态的鳞片。鳞片分化期后(期),可进入质变期,处于质变期的芽形态上分化停止,而生理上却处于活跃状态,所谓活跃是芽此时很容易受外界内部条件的影响,而发生质变,是叶芽向花芽发育的临界期。4、雏梢分化期:在鳞片分化期后进入质变期,但是却未发育成花芽的,就质变发育成枝梢雏形。在雏梢分化期,有叶原基,侧芽原基,芽轴等的分化形成。雏梢分化期的三个阶段:a冬前雏梢分化期 b冬季休眠期 c冬后雏梢分化期 5、芽的萌发:就是从雏梢向枝梢、向花或花序发育的过程。6、
17、树木可以是先叶后花,也可以是先花后叶,或者花叶同时萌发。但一般来说,叶芽萌发与开花是两个不同的物候期。,第六节 新梢和叶片的生长 一、新梢的生长 树木每年以新梢生长来不断扩大树冠,新梢的生长包有加长生长和加粗生长两个方面。(一)新梢的加长生长:由一个叶芽发展成为生长枝,其过程不是匀速生长的,而是按慢快慢的规律生长的。1、新梢开始生长期:叶芽萌发后,幼叶伸出芽外,随之节间伸长,幼叶分离。主要依靠前一年积累贮藏的营养。2、新梢旺盛生长期:通常开始生长期后,随着叶片的增多很快进入旺盛生长期。此时枝条明显伸长,幼叶迅速分离,叶片增多,叶面积增大,光合作用加强。转为利用当年的同化营养为主。3、新梢缓慢生
18、长与停止生长期 由于外界温度、湿度、光周期变化,顶端抑制物质的积累,使顶端分生组织分裂变慢或停止。细胞 增大停止,枝条节间缩短,顶芽形成,枝条生长停止。(二)加粗生长 枝条的加粗生长比加长生长开始稍晚,加粗生长停止也晚。树干、枝条的加粗生长是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增大的结果。加长生长高峰与加粗生长高峰是互相错开的。(三)、影响枝梢生长的因子:新梢的生长除决定于树种和品种特性外,还受砧木、有 机营养、内源激素、环境与栽培技术条件等的影响。,第六节 新梢和叶片的生长二、叶和叶暮的形成(一)叶片的功能与特性:1、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物质的主要器官 2、植株上各部位的叶片状况各不相同,一般树冠
19、内部的叶片生长较弱,而外围的叶片生长强 3、同一个新梢上不同部位的叶片,生长状况不一样,新梢基部的叶片与近顶部的叶片光合效能 低,长势较差;而新梢中部的叶片大,具有本种典型的叶型。发育完善而健壮。(二)、叶片的寿命:叶片的寿命因树种而异,落叶树种的叶片寿命多为一个生长季(510个月),而常绿树叶片的寿命多在一年以上,(个别的可达到34年)能校长时间的保持良好而众多的叶片,可使树体营养充足,开花繁茂。在实际树体养护中,特别应注意保叶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延长叶片的寿命与功能。(三)、叶暮的形成 叶在树冠内集中分布区称为叶暮。是叶面积总量。,第七节:授粉、受精、坐果及果实发育,一、花粉和胚囊的形成
20、(一)花粉和精子 的形成 其中花药内含花粉;子房内含胚珠。1、花药壁细胞可分为三层:外层:形成纤维层包围花药 中间层、绒毡层:形成花粉囊,第七节:授粉、受精、坐果及果实发育(一)2、花粉囊内的造孢母细胞-形成花粉母细胞 3、一个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花 粉粒 4、花粉粒结构:外壁厚(成分是花粉素;纤维 素;油脂)内壁薄(成分是果胶)5、花粉粒的萌发变化过程:P50(图112)(二)、胚囊和卵细胞的形成:子房内的胎座有多种类型:如中央胎座;特立中 央胎座等。胎座内着生有胚珠 1、胚珠的发育过程:珠心-发育增大 珠心外部形成两层珠被;珠 被顶端形成珠孔。2(1)珠心内孢原细胞-发育变化为胚
21、囊母细胞;胚囊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2)四分体中最里面的一个细胞发育成单核胚囊,第七节 授粉、受精、坐果及果实发育一(二)2(3)单核胚囊-经三次分裂形成八核胚囊(4)八核胚囊是发育成熟的胚囊,含有卵细胞二、授粉与受精(一)授粉定义:指花粉由雄蕊的花药散出,并由 昆虫或风等媒介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的 过程,称为授粉。1、虫媒花: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2、风媒花:借助风和水等外力传播花粉的花 叫风媒花。3、授粉分类:(1)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 花粉授予同花的柱头上。(狭义)同一树上的各花朵间的授粉或是同 一品种不同植株间的授粉。(广义)(2)异花授粉:自花授粉以外的授粉方式(3)闭
22、花授粉属于自花授粉类型,(二)受精:定义:花粉粒通过媒介传到雌蕊柱头上以后,花粉粒从柱头上吸收水分膨胀,内壁从萌发孔向外突出形成细长的花粉管,内含物流入管内,花粉管不断伸长生长,途迳花柱道向下生长,或途径花柱中的引导组织向下生长,进入子房,直趋珠孔,通过珠孔进入珠心,最后进入胚囊,此时花粉管先端破裂,花粉管的两个精子进入胚囊,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这种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结合的现象,称为双受精。双受精现象是被子植物中特有的受精现象。,三、影响授粉、受精的因素(一)内因 1、自花结实或异花结实 2、雌雄异熟或雌
23、雄不等长 3、单性结实和孤雌生殖 4、树体的营养条件。5、亲和力的影响(二)外因 1、温度:2、花期大风 3、阴雨潮湿天气不利传粉,花粉易失去生活力。4、空气污染会影响花粉发芽及花粉管生长。四、坐果:定义:经过受精后,花的子房膨大,有的是花托膨大,而发育成果实,在生长上称为坐果。,第七节,五、果实的生长发 育1、果实生长发需要的时间 因树种品种不同而不同,有的需要40-50天,有的需要80-130天。2、果实生长曲线图形:呈现出慢-快-慢“S”形曲线 3、果实生长的分期:分为两个时期:生长期和成熟期4、果实成熟时的特点:5、果实生长发育期的栽培技术措施。六、落花落果及其原因:(一年中可有4次)
24、1、第一次,是在开花后,因没有受精而落花落果2、第二次,约出现在花后两周,落幼果3、第三次,出现在花后4-6周,“6月落果”4、第四次,果实成熟前的落果,“采前落果”原因:1、营分的供应跟不上;2、生长素不足或内源激素不平衡引起花柄果柄产生离层;3、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同样会引起落花落果。,第八节 花芽分化,一、花芽分化的概念和意义:对于任何一株个体发育阶段已到或过性成熟过程的树木,都获得了开花的能力,以后能保持这一能力1、花芽分化:由叶芽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为花芽生理和组织状态的过程。2、花芽形成:由叶芽与花芽开始有区别到逐渐分化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以及整个花蕾和花序原始体的全过程。3、意义
25、:花芽分化对于果树栽培来说,意义重要 对于园林观赏树木而言,意义同样重要。二、花芽分化的过程1、生理分化期:由叶芽的生理状态转向形成花芽的生理状态。2、形态分化期:由叶芽生长点的细胞组织形态转化为花芽生长点的组织形态的过程。(1)分化初期;(2)萼片分化期;(3)花瓣分化期;(4)雄蕊分化期;(5)雌蕊分化期3、性细胞成熟期,第八节 花芽分化,三、花芽分化的规律1、花芽分化的长期性:大多数的树木的花芽分化期不是集中在短期,而是相对集中又相对分散,分期分批陆续分化形成的2、花芽分化的相对集中性和相对稳定性:每种树木的花芽分化的开始期和盛期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年份是有差别的,但差别不明悬殊。3、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 园林 树木 栽培 养护 电子版 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6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