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动力学》课件.ppt
《《发酵动力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动力学》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研究反应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反应速度与影响因素的关联,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器特性,反应器的操作模型,操作条件与反应结果的关系,定量地控制反应过程。,第五章 发酵动力学研究对象:菌体生长、基质消耗、产物生成三者间的动态平衡及内在规律。,研究目的:,进行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的优选和控制,如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基质浓度、温度、pH值、溶解氧等工艺参数;根据发酵动力学模型来设计程序,模拟最合适的工艺流程和发酵工艺参数,使生产控制达到自动化和最佳化;为试验工厂数据的放大和分批发酵过渡到连续发酵提供理论依据。,第一节 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中的质量平衡一、微生物反应(生长代谢)过程中的碳平衡微生物反应通式:碳源
2、氮源O2菌体产物CO2+H2O微生物代谢的化学分子反应可表示为:CHmOn+aNH3+bO2YcCHxOyNz+YcpCHuOvNw+(1-Yc-Ycp)CO2+dH2OYc:是与碳相关的菌体得率,Ycp:是与碳相关的代调产物的得率。,根据反应平衡原理有:aYcz+Ycpwb(1-Yc-Ycp+m/4-n/2)+(Ycp/4)(2v+3w-u)+(Yc/4)(2y+3z-x)dm/2+(Ycp/2)(3w-u)+(Yc/2)(3z-x),10-2式,1、最低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1)二者的概念;最低培养基:培养基是由单一碳源葡萄糖与无机盐组成,葡萄糖在微生物生长过程即作为生长所需能源,又作为构成
3、菌体的材料完全培养基:在培养基内不但含有碳源和无机盐,还含有构成菌体所需的材料,如酵母膏等(2)微生物对两种培养基的用途不同。,2、代谢过程中基质和产物之间的C素平衡根据基质的变化情况可建立如下平衡关系:CS=CX+CP+CCO2,如果用1、2、3、4表示基质、菌体、CO2、产物中碳的含量(g碳/mol)则,上述平衡也可表示为:,(微生物的基质消耗比速),(微生物的生长比速),(微生物的CO2生成比速),(微生物的产物生成比速),若定义:,则,上式可简化为:,由上式可以判断代谢途径:,此值接近1,说明估计途径基本正确;小于0.6,则途径有误差。,3、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基质碳平衡 在以糖为碳
4、源的生长过程中,消耗的碳(S)主要用来:(1)满足菌体生长(个体增加)的需要,(S)G;(2)维持菌体生存(能量)的消耗,(S)m;(3)转变为代谢产物所消耗,(S)P;则可表示为:,若用YG 表示用于微生物生长的部分碳源对菌体的得率常数;m 表示微生物的碳源维持常数;YP 表示用于微生物产物合成部分碳源对代谢产物的得率常数;则有,所以:,-式(10-7),在以细胞为目的产物的发酵生产中,如果忽略代谢产物的量,则有:,m,(h-1),YG1,用对作图,得直线,可求得维持常数m,用于微生物生长的碳源对菌体的得率常数YG的倒数。如下图所示:,若定义YX/S为基质对菌体的得率,即:,则:,而:,即有
5、:,用-1对 作图,也得直线。,YG1,斜率m,-1,4、细胞物质生产过程中碳源的化学平衡 YG 越接近YX/S,说明碳源转化为菌体的效率越高。注意理解YX/S与YG的区别,5、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进行碳衡算的意义(1)为提高生产水平提供依据。(2)为建立发酵动力学模型奠定基础。(3)为探求X的代谢调控方式打下基础。,二、生长代谢过程中的ATP循环与氧平衡1、ATP循环,2、ATP的产生生物氧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获得能量少)电子传递水平磷酸化(获得能量多),底物水平磷酸化,H2O,Pi,底物水平磷酸化,NADH呼吸链,H2O,O2-,FMN,FMNH2,CoQH2,CoQ,NAD+,NADH+H+
6、,2Fe2+,2Fe3+,细胞色素b-c-c1-aa3,2H+,3、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中的氧平衡 根据单一碳源培养基内,可建立下列平衡:A(-S)=B(X)+C(P)+(O2)式中:A、B、C 分别为对应物质完全氧化时的需氧量.O2 为微生物生长代谢的耗氧量,由此可得到M培养时氧平衡式为(假设没有产物生成):,即:,-式(10-10),O2,单位时间内维持生命活动的耗氧:m0Xt,生长菌体的耗氧:X/YGOYGO用于菌体生长的氧对菌体的得率,则有:O2 m0XtX/YGO-(10-11),根据定义并结合10-11式,有:,-式(10-12),X,m0,(h-1),YGO1,当:由实验求得微生物
7、的某一生长比速对其所对应的耗氧比速Qo2作图时,可得到一直线(如下图所示),可确定相应的参数mo和1/YGO。,-式(10-7),-式(10-13),同时,前面可知,由(10-13)和(10-7)式可得,有:,第二节 微生物生长数学模型的建立 酶反应服从米氏方程:,微生物葡萄糖的比消耗速率与限制性底物浓度的关系也类似于米氏方程,即:,式中:max葡萄糖最大的消耗比速;KS饱和常数;,式(1),研究发现:微生物连续培养过程以葡萄糖作为限制性基质,其浓度的倒数1/S与葡萄糖比消耗速率的倒数1/呈线性关系;葡萄糖浓度S与其比消耗速率v的关系呈饱和曲线。,由基质消耗对细胞得率YX/S定义:,有:,根据
8、的定义有:,该式就是Monod方程,式中:max:最大比生长速率(h-1)。KS:为饱和常数,表示菌体对基质的亲和力的大小。S:限制性基质浓度,Monod式的生物学意义:1、max、KS:(1)特定M,确定培养条件,max、KS是定值,体现M的特性;(2)不同M,max、KS不同,但:max变化小,而KS变化大。(3)同种M,在不同S中,max、KS值不同。KS,亲和力,M对基质越不敏感;反之亲和力大,敏感。(4)KS数值上等于生长比速达到最大生长比速一半时的基质浓度,KS越大,表示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引亲和力越小,反之越大。对于许多微生物来说,KS值是很小的,一般为0.1120mg/l或0.
9、013.0mmol/l,这表示微生物对营养物质有较高的吸收亲和力。,2、S浓度变化对的影响(1)S很小(SKS)时,SKSKS,,(2)当S增大,与S渐不成正比;,,与S成正比。,(3)当(SKS)时,KSSS,=max。,限制性基质浓度与微生物生长比速之间的关系,微生物生长的发酵过程,同样存在抑制作用。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第三节 微生物发酵动力学一般说来,M生长培养和发酵方式有,分批发酵:底物一次装入罐内,在适宜条件下接种进行反应,经过一定时间后将全部反应系取出。,连续发酵:反应开始后,一方面把底物连续地供给到反应器中,另一方面又把反应液连续不断地取出,使反应条件不随时间变化。,补
10、料发酵:是指先将一定量底物装入罐内,在适宜条件下接种使反应开始。反应过程中,将特定的限制性底物送入反应器,以控制罐内限制性底物浓度保持一定,反应终止取出反应体系。,一、微生物分批发酵生长动力学,1、分批发酵的不同阶段:,时间,菌体浓度,延迟期,指数生长期,减速期,静止期,衰亡期,延迟期:,指数生长期:,减速期:,静止期:,衰亡期:,(1)停滞期,停滞期是微生物细胞适应新环境的过程。接种物的生理状态和浓度影响停滞期的长短。,解决途径:一是尽量选择处于指数生长期的种子。二是扩大接种量。但是,如果要扩大接种量,又往往需要多级扩大制种,这不仅增加了发酵的复杂程度,又容易造成杂菌污染,故而应从多方面考虑
11、。,(2)对数生长期,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细胞的生长速率大大加快,单位时间内细胞的数目或质量的增加维持稳定,并达到最大值。此时,如以细胞数目或生物质量的对数值对培养时图,将得一直线,该直线的斜率就等于。,细胞浓度增长一倍所需时间称为倍增时间(doubling time)或增代时间(generation time),微生物细胞的倍增时间较短。细菌一般为0.25-1h,酵母菌约为1.15-2h;霉菌约为2-6.9h;动植物细胞的倍增时间较长,如哺乳动物细胞的td一般为15-100h;植物细胞约为24-74h。,例: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得如下数据:,S(mg/l)6 33 64 153 22
12、1(h-1)0.06 0.24 0.43 0.66 0.70,求在该培养条件下,求大肠杆菌的max,Ks和td?,解:将数据整理:,S/100 137.5 192.5 231.8 311.3 S 6 33 64 153 221,max,1.11(h-1);Ks97.6 mg/L,tdln2/max0.624 h,微生物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在工业上的意义,为保证工业发酵的正常周期,要尽可能地使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接近其最大值。最大比生长速率不仅与微生物本身的性质有关,也与所消耗的底物以及培养的方式有关。限制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并不是发酵液中营养物质的浓度,而是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3)稳定期,在细胞
13、生长代谢过程中,培养基中的底物不断被消耗,一些对微生物生长代谢有害的物质在不断积累。受此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比生长速率就会逐渐下降,直至完全停止,这时就进入稳定期。处于稳定期的生物量增加十分缓慢或基本不变;但微生物细胞的代谢还在旺盛地进行着,细胞的组成物质还在不断变化。微生物的很多代谢产物,尤其是次级代谢产物,是在进入稳定期后才大量合成和分泌的。,(4)衰亡期,在衰亡期,细胞的营养物质和能源储备已消耗殆尽,不能再维持细胞的生长和代谢,因而细胞开始死亡。在发酵工业生产中在进入衰亡期之前应及时将发酵液放罐处理。,2、微生物生长速度的动力学方程 比生长速率受限制性基质浓度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酵动力学 发酵 动力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5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