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概论》教案(多媒体).ppt
《《区域经济学概论》教案(多媒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概论》教案(多媒体).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区域经济学概论教案(多媒体),主讲人 周肇光国际经贸学院2007年8月,课程学时分配及教学环节安排表,主要参考书目:,1、武友德等:区域经济学导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李英勤:区域合作与分工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4、吴传清: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5、聂华林等:区域发展战略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崔颖: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第一讲 区域经济学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已成为经济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2、。本章主要阐述区域经济学的内涵与特点、研究对象、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内容。通过学习,要求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学习区域经济学的现实意义。重点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为学习其它相关专业课程拓宽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一、区域经济的内涵与特点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区域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四、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五、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意义六、学习区域经济学的要求,一、区域经济的内涵与特点,1、区域的内涵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空间概念,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个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1)区域具有客观性,动态性两重表现。一
3、是指地球表面存在的特定范围(地区)的客观表现。二是指没有严格确切的空间(抽象)的动态表现。(2)区域具有内聚力、结构、功能、规模和边界五个要素。(3)区域具有一定的等级体系。,2、区域经济的内涵人类任何社会活动的进行都需要有一定的空间,这种经济活动与特定空间的结合产生了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就是指某一特定经济区域内部的社会经济活动和诸种经济要素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地域性综合经济体系。广义的区域经济既可用来表示一国某一地域的经济活动,即地区经济,也可以在国际经济研究中视作一国经济,甚至多国组成的经济共同体或经济圈。狭义的区域经济用于表示国内大小不等的地区经济,即地域经济。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4、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3、区域经济的特点(1)从国民经济的部门看,区域经济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及不平衡性的特点。(2)从形成和发展过程看,区域经济具有客观性、发展阶段性和继承性等特点。(3)从经济发展能力上看,区域经济具有较强的资源动员和配置能力、风险承负能力和抗扭曲诱惑的能力,同时还具有有效的经济调控和改革创新能力。(4)从经济发展趋势上看,区域经济逐步向一体化方面发展。,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区域经济运行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应用性学科,亦称“空间经济学”。它既是一门相对独立存在的又有其特殊研究领域的
5、学科,又是正在发展的新兴学科。但由于中外许多学者各自研究的着眼点不同,形成了许多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界定区域经济学。第二种观点,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界定区域经济学。第三种观点,把区域经济学看成是研究某些特殊领域的经济学。第四种观点,把区域经济研究分为区内和区际两个层次。第五种观点,从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来界定区域经济学。第六种观点,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来界定区域经济学。第七种观点,从研究特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界定区域经济学。第八种观点,从区域经济决策效应的角度来界定区域经济学。,2、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根据我们对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定义,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
6、究内容可以概括为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区域经济运行要素、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区域经济管理、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资源整合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1)区域经济发展条件。(2)区域经济运行要素。(3)区域空间结构。(4)区域经济发展阶段。(5)区域经济发展战略。(6)区域经济发展政策。(7)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8)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经济合作。(9)区域资源整合。(10)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区域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经济联系的决策性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渊源于1826年
7、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形成与发展,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区域经济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萌芽阶段区域经济学处于萌芽阶段的主要标志,就是西方古典区位理论。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开始创立的区位理论。自19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先后形成了4个有代表性的区位理论。它们是: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学家JH杜能的农业生产布局的农业区位论;1909年德国经济地理学家韦伯的工业生产布局的工业区位论;1932年德国地理学家W克里斯塔勒的城市规划布局的城市区位论;194
8、0年德国地理学家A廖什(A.losch)的市场区位论。尽管这些理论存在着若干缺陷,但对区域经济学的诞生,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2、形成阶段二战以后,在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下,资本主义国家以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为目标,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投放到那些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两极分化。1957年区域经济学家G缪尔达尔(G.Myradal)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提出了著名的“累积因果论”。他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旦超过社会平均发展速度,与发展缓慢的地区相比,它就可以获得累积竞争优势,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条件好的区
9、域就会不断地为自己积累有利因素,使得困难地区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累越多。1958年A赫希(AHirshman)提出了“核心与边缘区理论”,他认为,要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惟一可行的办法是加强国家的干预。这一时期,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W艾萨尔德,于1960年出版了区域分析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区域开发的理论和方法,为区域经济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3、发展阶段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趋势增强,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区际间的经济联系,客观上要求区域经济有所发展和创新。这一时期,区域经济学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如区域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经济学概论 区域 经济学 概论 教案 多媒体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5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