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下第二章吸收第二次.ppt
《《化工原理》下第二章吸收第二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下第二章吸收第二次.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1.3 相平衡在吸收过程中的应用,1 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因自发进行过程总是趋向体系的平衡方向的,如图中A、B点所示。A点:yye;xxe 溶质向气相转移 解吸过程,2,2 确定传质过程的推动力,组成为 y,x的气液相接触,传质推动力如图所示:A点:;B点:若气、液相浓度分别以p,c 表示,则推动力为,表示解吸推动力。,表示吸收推动力。,3,(3)判断过程进行的极限,过程进行的极限:最终达平衡,平衡浓度为极限状态 吸收过程极限y降至最小为ye,解吸过程x降至最小为xe。,(4)相平衡限制了离开吸收塔时的,气相最低浓度Y2min和液相最高浓度X1max,4,含SO2为10(体积)的气体混合
2、物与浓度C为-3的SO2水溶液在一个大气压下相接触。操作条件下两相的平衡关系为pe1.62C(大气压),则SO2将从相向相转移,以气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_大气压.用亨利系数E表达的亨利定律表达式为_.在常压下,20时,氨在空气中的分压为69.6mmHg,与之平衡的氨水浓度为10(kg NH3(100kg)-1H2O).此时亨利系数E=_,相平衡常数m=_.,思考题,5,在常压下,测定水中溶质A的摩尔浓度为0.56Kmol/m3,此时气相中A的平衡摩尔分率为0.02,则此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_。当其他条件不变,而总压增加一倍时,相平衡常数m=_,此时的亨利系数E=_,而溶解度系数H_。,在
3、总压p=500KN/m,温度t=27下使含CO23.0(体积)的气体与含CO2370g/m的水相接触,试判断是发生吸收还是解吸?并计算以CO2的分压差表示传质总推动力。已知:在操作条件下,亨利系数E=1.73105KN/m。水溶液的密度可取1000Kg/m,CO2的分子量44。,6,第二节 吸收速率,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过程的极限,取决于吸收的相平衡关系;另一是过程的速率。气液传质过程:三个基本步骤溶质由气相主体 相界面,(相内传质)溶质组分在界面上发生溶解进入液相。(相际传质)由界面 液体主体传递。(相内传质)溶解过程易进行的,其阻力很小。通常认为界面上气液两相的溶质浓度满足平衡关系。总传质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原理 化工 原理 下第 吸收 第二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