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趋向 及其对于劳动关系的影响.ppt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趋向 及其对于劳动关系的影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趋向 及其对于劳动关系的影响.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常凯 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1,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趋向及其对于劳动关系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常 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常凯 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一、劳动合同法的立法 背景,3,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常凯 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1.经济全球化下劳资关系的特点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化与资本全球化资本力量在全球范围的急剧飙升劳资力量对比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探底运动发达国家劳资关系新动向劳
2、资矛盾和劳资冲突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如何通过合理、妥善的劳工政策来协调劳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和法律问题,4,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常凯 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中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点和趋向劳动关系市场化已经基本完成,但调整机制尚不完善劳资矛盾成为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劳动关系正在由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发展。社会劳资关系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劳动关系和谐度的形象标志用手投票:机制协调用脚投票:消极抗争集体行动:积极抗争,5,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常凯 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3.劳动合同
3、实施状况 社会背景:劳动关系原子化:工人尚未形成集体力量 劳动法制的不完善:立法、执法、司法 劳动合同的实施状况及问题 无合同随意用工 合同短期化降低人工成本 合同不规范劳工权利不明确 劳工标准不落实劳工权益受侵害,6,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常凯 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4.劳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矛盾(一)19942003年中国争议数量及人数情况,7,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常凯 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5.劳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矛盾(二)中国劳动争议的特点趋势劳动争议呈现不断增长
4、的争议的性质主要是权利争议集体争议占到争议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集体行动开始具有规模化和同盟化的趋向将集体劳动争议分解为个别劳动争议以应急措施将集体行动作为“突发事件”来处理,结论: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常凯 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8,二、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立法趋向和原则及其评价,9,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常凯 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1.劳动合同的立法趋向 重心:劳工权益保护 原则:劳资力量平衡 目标:劳资关系安定 要求:劳动合同长期,10,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5、常凯 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劳动合同的立法原则 合同基本原则:劳动者权利保护 合同签订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合同内容原则:依据国家劳动标准和集体合同(并非完全契约自由)合同履行原则:亲自履行(防止中间盘剥,对转包的限制)合同解除原则:解雇限制,11,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常凯 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3.劳动合同法(草案)主要特点和评价特点:在总体思路上,体现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原则,通过对劳动者保护调整劳动关系;在总体内容上,符合当前我国劳动关系需要调整的 现状,特别是当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诸如 短
6、期雇佣,劳动派遣等问题;在具体规定上,借鉴了国际上劳动合同立法的一般 性经验和做法,并和中国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比较 适合目前中国的劳动法制需要。评价:是一个基础很好的法律草案,需要做许多技术性修改。,12,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常凯 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4.劳动合同法(草案)存在问题的及难点所在 存在问题:基本概念表述尚需明确,一些具体规定实操性不够相关法律责任不清晰结构体系和条文表述还嫌粗糙,许多具体条文规定还需要进一步讨论,难点所在:如何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具体定位如何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关系如何处理各部门和系统的关系如何体现不同经济地区劳资关系
7、差异,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常凯 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13,三、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原则争论,14,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常凯 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1.关于劳动合同法的性质和立法依据 立法依据:合同法还是劳动法?法律性质:社会法 特点:以私法为基础,以公法为主导 原因:劳动合同关系形式的平等和实际的不平等 方法:以公权干涉私权 目的:追求劳资关系的平衡,15,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常凯 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关于中国劳工标准的高与低(一)劳工标准的概念和分类
8、劳工标准高低争论的意义 劳工标准是一个体系,工资标准是核心 中国的劳工标准的现状 劳工标准的高低与执行的关系 关于所谓“贵族劳动者的保护法”,16,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常凯 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3.关于中国劳工标准的高与低(二)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在GDP中所占比重,17,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常凯 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4.关于中国劳工标准的高与低(三)中美雇员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比较,18,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常凯 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2006年4月23日,5.劳工标准与企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趋向 及其对于劳动关系的影响 劳动 合同法 立法 趋向 及其 对于 关系 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5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