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教程》第五版姚启钧第一章几何光学ppt.ppt
《《光学教程》第五版姚启钧第一章几何光学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教程》第五版姚启钧第一章几何光学ppt.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础,1.1 几何光学基本规律1.2 光程 费马原理1.3 棱镜和最小偏向角 全内反射和光学纤维1.4 同心光束和象散光束 物和象1.5 单球面上的傍轴成象,内 容,1.6 薄透镜的成象规律*1.7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1.8 共轴球面系统组合的理论 1.9 空气中的厚透镜 薄透镜组 1.10 一般理想光具组的作图求像法和物像公式,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1、光源:发光物体的统称,点光源,扩展光源,面光源,线光源,一.光线与波面,2、光线:表示光波能量传播方向,3、波面:在各向同性媒质中,能量传播方向垂直于波面,即光线是波面的法线方向。,平面波平行光,球面波发散光,球
2、面波会聚光,举例:,二.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1.直线传播定律,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非均匀介质中,光以曲线传播,向折射率增大方向弯曲,2.反射和折射定律,反射光和折射光在入射面内,*光在平面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1.反射,由同心光束,P,P,3.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和光路可逆原理 光按照一定的规律传播,若传播方向逆转,光路不变。,P,2.折射,由同心光束,近垂直入射窄光束,近似同心光束,y,例1:处于液体中深度为y处有一点光源P,作PO垂直于液面,试求射出液面折射线的延长线与PO交点P的深度y与入射角的关系,i1,i2,o,1.2 光程 费马原理,ds,A,B,均匀介质,L=nr=,非均匀介质,d
3、l=nds,公式:,=极值(最大、最小或稳定值),光在指定的两点间传播,实际的光程总是一个极值。也就是说,光沿光程为最小值、最大值或恒定值的路程传播。这就称为费马原理。,一.光程,二.费马原理,三.应用举例,由费马原理可以直接推出直线传播定律以及反射和折射定律。,最小值,恒定值,C,C,最小光程 反射定律恒定值最大光程,最大值,1.3 棱镜和最小偏向角 全内反射和光学纤维,一.棱镜,定义,三角棱镜:,主截面是三角形的棱镜,棱镜的作用:1)使光路发生转向:全反射棱镜、正四面体直角棱镜,2)色散n=n(),形成光谱。,对称光路,折射棱主截面棱镜角,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偏向角。,偏向角:
4、,当 时,偏向角最小,即为最小偏向角 0,二.最小偏向角,A,i1,i1,i2,i2,测出棱镜的最小偏向角,就可求出棱镜的折射率,当棱镜角很小时,可以得出:,光谱:红光偏折小,蓝光偏折大 只有单一级光谱,由此可见,形成光谱,光密介质n1 光疏介质n2,n1n2,n1,n2,i1,i2,ic,i1,ic,定义:,临界角,入射光线从光密进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增加到某一值,折射光线消失,光被全部反射,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三.全反射,ii)光学纤维,n1,n2,均匀材料:芯(光密介质),皮(光疏介质),n1n2,不均匀材料:光在此中传播向折射率高的方向弯曲。,中间折射率高,两边的低,全反射,向后反射,
5、不损失能量,iii)全反射棱镜,i,1.4 同心光束和像散光束 物和像,一.光学名词,光学系统,2.共轴光具组,共轴球面系统,主轴:球心间的连线,分界面是球面(包括平面),所有球面的球心在一条直线上。,由不同材料做成不同形状的反射面、折射面及有圆孔的遮光板(光阑)组成的系统称为光学系统。,非共轴球面系统,3.单心光束,多是经过光学系统后引起,象散光束,光束中的光线(包括延长线)交于 一点。,光束中的光线(包括延长线)不交于 一点,二、物和像的概念,物入射单心光束的心,像出射单心光束的心,所谓的“入射”“出射”是对某一光学系统而言,实物虚像,实物实像,虚物实像,实物实像,实物实像,三、物空间和像
6、空间 物和像的共轭性,物空间:物所在的空间(实物、虚物)像空间:像所在的空间(实像、虚像),物理抽象概念,*共轭关系 由光路可逆原理,光线方向逆转,物像互换。,*物像间所有光线光程相等,一、符号法则,1.几个基本物理量,主 轴通过球面球心的直线。,顶 点主轴与球面的交点。,主截面通过主轴的平面。,1.5 单球面上的傍轴成像,(3)角度(以锐角量度),(4)全正图形图中标记的是线段或角度的绝对值(如上),2.符号法则,沿主轴的线段,以顶点为起点,向右为正,向左为负。,新笛卡儿符号法则,二、傍轴条件下单球面折射的物象公式,在下图中,当u,u 很小时,称为傍轴条件,三、光焦度和焦距,光焦度,1.光焦
7、度,单位:m-1,屈光度D,n=1,n=1.5,r=200mm,=2.5D,0,0,正面,会聚,发散,负面,光焦度的大小表示折射面对入射光的屈折程度。,举例:,象方焦点:轴上无穷远物对应的象点F。物方焦点:轴上无穷远的象点对应的物点F。焦 距:顶点到焦点的距离(象方焦距f,物方焦距 f),它们遵守符号法则。,注:光路逆转,F,F变,符号法则不变。,(1),且,(2),根据焦距的定义,有,反射镜,2.物方焦距和像方焦距,四、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根据,1.高斯公式,2.牛顿公式,焦物距x:物方焦点到物点的距离。焦象距x:象方焦点到象点的距离。,(3),得,p=x+f,p=x+f,代入高斯公式,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学教程 光学 教程 第五 版姚启钧 第一章 几何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