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选读》解读和使用永安一中孙春燕.ppt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解读和使用永安一中孙春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诸子散文选读》解读和使用永安一中孙春燕.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百度文库专用,1,先秦诸子散文选读解读和使用永安一中 孙春燕,百度文库专用,2,概述,一、设先秦诸子选修课的宗旨“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百度文库专用,3,先秦诸子选读,在“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方面具有十分独特的价值。,百度文库专用,4,做到四个“有益于”:,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
2、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有益于培养和加强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有益于提高他的写作能力。,百度文库专用,5,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可以说,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先秦诸子创造了那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并且深刻影响了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百度文库专用,6,先秦诸子尤其是其中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
3、天下为人生追求,以道德为立身行事自处处人的根本,是道德人格思考和培养方面的大师。,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百度文库专用,7,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有异常敏锐深刻的洞察。他们或者教人以种种智慧的、积极的方式因应社会人生问题,或者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这些睿智的思考现在看来仍然富有引导和启示意义。,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所以,
4、有益于培养和加强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百度文库专用,8,先秦诸子散文原创性之强、哲思之深、风格流派之多、影响之远,它们都是空前的绝后的。学习先秦诸子的文章,可以得到独特的享受,一种将感性与理性深刻融合在一起的享受。丰富学生的思想智慧,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其经典论说可资援引,其奇妙优美的表达可资借鉴。所以,开设这门课程,又有益于提高他的写作能力。,百度文库专用,9,二、切实贯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部分的教学要求。,百度文库专用,10,1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特别是一些经典名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5、,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2在整体了解论著内容的基础上,选读其中的重点章节,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百度文库专用,11,3学习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理性的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互相启发,共同提高。4借助工具书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知道作者情况和相关的文化背景,了解论著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排除阅读中遇到的障碍。,百度文库专用,12,5联系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有意识地验证、借鉴、运用所读论著的观
6、点、方法,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6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对感兴趣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进行理论思考,独立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开展专题讨论和研究,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7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剖析。,百度文库专用,13,着眼于当下: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促使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使学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百度文库专用,14,具体方法上了解背景 知人论世抓住重点 掌握材料理性反思 自主探究关注现实 联系当下,百度文库专用
7、,15,三、秦诸子选修课的定位,百度文库专用,16,1、不上成必修课必修课强调“实”字,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侧重共同知识、技能、素质的形成,强调为学生奠定未来发展的共同根基选修课突出“活”,强调个性自由,注重生成和发展,更应致力于拓展性和开放性,更加重视发展学生的特长与个性。因此,在选修课教学时,更需要关注学生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百度文库专用,17,“初步了解”-“深入探究”;“整体把握”-“具体研讨”;“纵向联系”-“横向整合”。,百度文库专用,18,2、不上成政治思想课3、注重使知识生命化4、构建学习的空间,百度文库专用,19,教材解读,百度文库专用,20,一、说明的说明,第
8、1条“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先秦诸子论著,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百度文库专用,21,第2条说明了本教材中阅读专题的分类,教材把所有的章节分成了必读和选读两类,“必读材料要求精研细读,选读材料意在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能基本把握材料的主旨即可”。第3条说明了要求背诵的条目,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学生背诵更多的选文。,百度文库专用,22,第4条说明了本教材的选编范围和编选重点。根据以上教学目的,全书共选编了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共七部著作的选读。其中论语和孟子的选读两个单元共占了14个小
9、专题,另外,荀子1个小专题,老子1个小专题,庄子5个小专题,墨子3个小专题,韩非子2个小专题,共12个小专题。即论语和孟子占了整个模块的一半以上的分量。,百度文库专用,23,二、“概说”的概说,教材的“概说”部分,从“从学派出现到百家争鸣”“诸子之思想及其争鸣”“诸子议论文的魅力”三个方面介绍了先秦诸子。,百度文库专用,24,1、“百家争鸣”和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宗法制动摇,兼并战争频仍、政治风云多变。正是在这种情势之下,士阶层空前活跃有的聚徒讲学、有的游说各国。诸侯卿相争相养士,以招揽人才,壮大目己的势力,而贤能之士也借机献计献策,陈述己见。如战国中
10、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中各派学者荟萃,竟达上千人,他们论学议政,著书立说,盛况空前。,百度文库专用,25,先秦诸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简称,它相对于经学、史学来说,又称子学,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呈现出群星灿烂、盛况空前的局面,是我国古代史上光辉的一页。研究这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使当时各阶级的思想家,都能够自由地著书立说和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这就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百度文库专用,26,战国时期,各诸侯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逐鹿中原,十分需要借重知
11、识分子,因而“养士”之风盛行。这对“百家争鸣”起了促进作用。战国诸侯对“士”往往采取宽容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他们虽然有所偏重和选择,但对各家的学术兼容并蓄。这是因为战国诸侯为了巩固其政权,要从多方面去总结政治得失,摸索统治经验,因此对各家各派“兼而礼之”。由于战国诸侯对“士”的宽容政策,允许其“合者留,不合者去”,从而促进了各国的人才流动。这也为“百家争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百度文库专用,27,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培养了冲破旧传统思想的束缚、敢于探求的精神,从而大大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因此,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观点纷然并存,直接交锋。在“百家争鸣”过程中,有儒、墨之争,儒
12、、法之争,儒、道之争,等等,就是在一家之中,内部也有不同派别的争论。诸子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提出救世的主张。正如淮南子要略说,诸子之学皆出于救时之弊。这样就形成了各家各派的特色。,百度文库专用,28,2、诸子往往是相灭又相生,相反又相成,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相互诘难,进行了激烈的论争,但这只是“百家争鸣”的一个方面,在争鸣的过程中,各家还有相互影响的一方面。,百度文库专用,29,例如儒法两家“百家争鸣”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就表现得十分明显。田齐法家具有法家强调“法”的特点,而同时兼用儒家的“礼”、“义”。管子牧民有“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之说,而且还主张孝悌之道。这些显然是受了儒家的影响。
13、孟子在稷下学宫,也受法家影响。孟子尽心上说:“舜的父亲杀人”,该怎么办呢?孟子认为,法官应该把瞽瞍逮捕起来,舜不能去禁止,因为这是依法办事。仅从这一点看,说明孟子也有法治思想。荀子受田齐法家的影响更深。他把儒家的“礼”进行了改造,加进了“法”的内容,常常“礼”、“法”并称。他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因此,荀子两个弟子韩非和李斯后来都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也就不难理解了。,百度文库专用,30,儒道相互影响:儒家孟子受黄老之学的影响,郭沫若早就指出过。他认为孟子主张的“浩然之气”是袭取了管子内业的“浩然和平,以为气渊”,而“稍为改造了一下。”(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孟子的“养心莫善于
14、寡欲”(孟子尽心下)也是受了黄老之学的影响。管子心术上说:“虚其欲,神将入舍”。内业说:“能去忧乐、喜怒、欲利,心乃反济”。两者一比较,其影响是明显的。,百度文库专用,31,各家主张虽然各不一致,相互如水火一样不相容。但是并非毫无关系,往往是相灭又相生,相反又相成。在学术发展过程中往往互相补充,而使学术思想水平不断提高。比如老子首先提出“道”这个抽象概念,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这种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片面地强调了抽象思维的作用。墨子在认识论上特别强调经验,即重视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这就克服了老子哲学强调抽象思维的片面性。荀子吸取了墨子重视感性认识的长处,建立了他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同时
15、又吸取了宋鈃、尹文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给理性认识以一定的地位。因而荀子的认识论就在前人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一步。老子强调天道无为,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儒家纠正了老子这一弱点,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孟子又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荀子批判了孟子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吸取了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合理部分,继承了历史上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形成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百度文库专用,32,在“百家争鸣”中各家的相互影响,还表现在思想资料的继承关系上,并不局限于某家只继承某家,而是各家之间互相吸取营养。比如法家韩非批判地继承了老子的一些思想,他作解老、喻老两篇,把老子的唯心主义的
16、“道”,改造为唯物主义的“道”,吸收到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中去。,百度文库专用,33,百家争鸣促成了诸子散文的蓬勃发展。这不仅反映在内容上,而且表现在文体形式上。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尚属简短的语录体,墨子沿用语录体,但议论成分增多,以适应争鸣的需要。不过,这种议论尚较质朴。到了孟子,论辩色彩加浓,行文显得繁富而又曲折。庄子开始突破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到了荀子、韩非子则不再用语录体,而成为专题论文。诸子散文这种由简到繁,由语录体到专题论文的演进过程,生动地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积极作用。,百度文库专用,34,3、先秦诸子的魅力,思想的魅力文学的魅力人格的魅力,百度文库专用,35,思想的魅力,诸子散
17、文充满智慧、经验、哲理,富含人文精神。是提高现代人素质,建设社会精神文明的可贵借鉴。,百度文库专用,36,孔子说: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智者。因为只有承认自己有不尽知的,才不至于自欺欺人,才能学无止境。孔子道出了求知必须取真诚态度。孔子的话应该使强不知以为知者自省。,百度文库专用,37,孔子指出修养人格重要的是任何时侯不能违“仁”:致富、脱贫、短时间、匆忙间、挫折、困厄间,都要维护仁德。当今社会,人们为了脱贫、致富,求取地位、金钱等有无违背“仁”的地方?你为了个人或亲戚朋友的利益、方便,有无在短暂间、匆忙间、颠沛流离间违“仁”的地方?从现实的思索中体会孔子人文精神的不朽意义
18、。,百度文库专用,38,孔子观水感叹天地之化,无一息之停留,在于勉励人们自强不息,进学不已。只有对社会人生怀有使命感的人,才会有如此深沉的感叹。只有对自然虔诚感戴的人,才会敏感于自然的美德:如今人们往往对世事感慨不深,对自然缺乏情感,应该从孔子的教导中获得感悟。,百度文库专用,39,儒家认为求知者殊途同归:天资高的人能通过自悟获取知识;有的人通过学习获取知识;有的人靠解决困惑取得知识。注意,所谓“生而知之”不是天生什么都知道,而是善于自悟,事事洞明。儒家指出修道者殊途同归:自觉求道;为利求道;为环境所迫求道。,百度文库专用,40,儒家认为修养三种美德的途径:喜好学问可以接近智慧;努力行善可以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 先秦 诸子 散文 选读 解读 使用 永安 一中 孙春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4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