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水文地质》第一、二章讲义.ppt
《《供水水文地质》第一、二章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水水文地质》第一、二章讲义.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 文 学Hydrology,教材:水文学(第四版)黄廷林、马学尼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参考书: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宋星原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研究地球大气层中和地球表面以及地壳内水的各种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学科。它研究各种水体的形成、循环和分布,水体的化学成分,生物、物理性质以及对环境的效应。简单地说,水文学是一门研究水在自然界中运行变化规律的科学。,1、水文循环过程(水文现象的表现形式)2、大循环、小循环 3、水文循环的特征 4、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第一章 绪论,1、水文现象表现形式的四个主要过程:,蒸发(Evaporation),径流(Runoff),降水(Prec
2、ipitation),渗流(infiltration),水文循环的定义:,地球表面的广大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蒸发变成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气流带动输送到各地,在这过程中,水汽遇冷凝结,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和海洋,降至地面的那部分水,再从河道以地表水或渗入地下以地下水形式补给河流,最终流入海洋。水分这种往返循环、不断转移交替的现象称为水文循环或水循环(Water Circulation/Cycle)。,水文循环(Hydrologic Cycle),水循环的四个主要过程:,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能和地球引力的存在。,水循环的内因:水物理三态(气、液、固)之间的相互转化。,降水,蒸发返回大气,地面
3、径流,汇入河川,海洋蒸发,降水,气流输运,2、自然界水循环据水循环过程的整体性和局部性(规模及涉及的地域)可分为二类:,3、工程水文学(Engineering Hydrology)及任务 工程水文学是应用水文知识于工程建设(主要是水利工程)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水文学的任务,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叙述水分循环运动中,从降水到径流入海的的这一段过程中,关于地表径流的运动规律、量测方法及在工程上的应用等问题。包括河川及径流的基本概念,河川水文要素量测方法,水文分析中常用的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与年内分配,枯水径流与洪水径流的调查分析与计算,降雨资料的整理与暴雨公
4、式的推求,小流域暴雨洪水流量的计算,城市降雨径流的特点等。,4、水文现象的特征,1)时程变化的周期性与随机性统一,水文现象的确定性规律(Determination),水文现象的随机性规律(Randomness),水文现象的周期性变化;,水文现象的因果关系。,水文现象在时间和数量上不重复。,2)地区分布的相似性与特殊性统一,水文现象的相似性规律(Similarity),水文现象的特殊性规律(Speciality),气候因素的相似性;,地理条件的相似性。,地形地质条件的差异性。,5、水文学的研究方法:,成因分析法(Genetic Analysis):,主要以数学和物理学原理为基础,通常建立某种形式
5、的确定性模型,研究水文要素与影响因素之间定量关系。,数理统计法(Mathematical Statistics):,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为基础,通常建立某种概率模型,探讨水文现象的统计规律。,地理综合法(Comprehensive Geographic Method),根据气象要素和其它地理要素的地区性分布规律,来探讨受其影响的某些水文特征值的地区变化规律。,我国的研究方法为“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合理选定”的原则。,【水文习题】,1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 A径流B水文循环C降水D蒸发2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A截留、填洼、下渗、蒸发B降水、蒸发、渗流、径流C截留、下渗、径流、蒸发D蒸
6、发、散发、降水、下渗,B,B,第二章 水文学的一般概念与水文测验,1、河流和流域2、河川径流及其表示方法3、河川径流形成过程及影响径流的因素4、流域水量平衡5、水文资料的观测方法与收集6、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接受一定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称为河流。它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路径,也是泥沙、盐类和化学元素等进入湖泊、海洋的通道。,河流(包括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称水系,又称河系或河网。,1、河流的形成和特征:,汇入干流的河流均称为一级支流,而汇入一级支流的河流则称为二级支流,以此类推。,河系的特征(Feature
7、s of river system),将汇集的水流注入海洋或内陆湖泊的河流叫干流。或者河系中取长度最大或水量最多的河流为干流。,支流(Branch river),干流(Main/Principal/Trunk river),河流按不同的级别划分为:,干 支 流 实 例,渭 河,洛河,泾 河,马莲河,黄河,西安,汾河,2、河系的主要特征的描述:,河流长度 L(River length):,指从河源沿河道至河口的距离或测站断面沿河槽中泓线或轴线量取的距离称为河流长度,简称河长。注意:不是河流二端间的直线距离,式中,L 河流的实际长度(km);l 河流二端间的直线距离(km),河流的弯曲系数(Riv
8、er curved coefficient),弯曲系数 越大,对洪水宣泄越不利。,凹岸:河段沿流向的平面水流形态呈凹形的岸。凸岸:河段沿流向的平面水流形态呈凸形的岸。,中泓线:河道中各横断面水流最大流速点的连线。,深泓线(溪线):河道中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河流的断面:纵断面:1)定义:河流从上游至下游沿深泓线所切取的河床和自由水面间的剖面。2)作用:反映河底纵坡和落差的分布,可推算水流特性、估计水能储量。,横断面:指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断面,两边以河岸、下面以河底为界的称为河槽横断面,包括水位线在内的横断面称为过水断面。根据横断面形状又可分为单式及复式两种。枯水期水流通过的部分,称为基本河
9、槽,也叫枯水河槽或主槽。只有在洪水泛滥期才被洪水淹没的部分,称为洪水河槽或河漫滩。河槽断面是计算流量的重要依据。,河流的落差和比降(River fall&slope),落差:河源与河口的垂直高差称为河流的落差。落差大表明河流水能资源丰富。,河道比降:落差与河长的比值称为河流的比降。比降越大河道汇流越快。,如当河段的纵向河底线近于一条直线时,河道的 计算表达式:,河道比降的计算:,式中,J 河段的比降;h1,h0 河段二端河底高程;L 河段的长度,河道比降常用小数或千分数表示。如:L=5km,落差为1.5 m,则 J=1.5/5000=0.0003;或 0.3,上式为河流某段的平均纵比降,一条河
10、流各段的纵比降可能不一致,为了说明整个河流纵比降情况,需利用下述公式求其平均值。,河源,3、河流的分段,依据水流的流动方向从上至下分为五段:,中游,下游,河口,上游,长 江,湖北宜昌,江西湖口,河源:,指河流开始的地方,可以小溪、泉水、冰川、湖泊或沼泽等形式出现。,长江正源,长江河源:沱沱河上游,青海唐古拉山脉各拉丹东雪山;西藏当曲。,长江源头鸟瞰,上游,上游的特征是水位落差大,水流急,流量小,下切力强,河谷窄,呈V型,河槽多为基岩。河流常出现急滩和瀑布。,金沙江虎跳峡虎跳石跌水,金沙江虎跳峡,中游,中游的特征是河道比降变缓,下切力减弱而旁蚀力增强,河槽逐渐拓宽,水量增加,两岸为U形河谷地形。
11、有些地方弯曲度变大,两岸出现滩地。,长江荆江段(假彩色卫星照片),下游,下游特点是河谷宽,纵断面比降和流速小,河道淤积作用较为显著,浅滩和河洲到处可见。河床多为细沙和淤泥。,亚马逊河下游,河口,河口是河流终点,位于流入海洋、湖泊的地段。水流速度骤减,大量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或河口三角洲。,长江口,黄河口(1999/12/25),对于内陆河,往往没有河口,而消失于沙漠里。,河流周围地面高程最高点的连线。分水线有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之分。前者是汇集地表水的界线,后者是汇集地下水的界线。,4、河流流域:(River Basin/Watershed)1)分水线(岭)定义:(Watershed divid
12、e),河流某断面(A断面)以上,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区域统称做该河流在A断面以上的流域。,由分水线包围的集水区域。,2)河流流域的定义:,秦 岭 山 脉,长 江,黄河,分水岭实例,流域内的水流通常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因此分水线有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之分。,3)非闭合流域(Unclosed Watershed)与闭合流域(Closed Watershed),非闭合流域:若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水平面位置上不完全重合,即地面和地下集水区不相重合常称这种流域为非闭合流域;,闭合流域:若流域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分水线在位置上重合,即地面和地下集水区相重合,则称这种流域为闭合流域。一般的大、中流域,地面
13、和地下分水线不重合造成地面、地下集水区的差异相对于全流域很小,常常视为闭合流域。对于小流域、或流域内有岩溶的石灰岩地区,有时交换水量占流域总水量比重相当大。,流域面积 A(Area of watershed)km2 指分水线划定的范围在水平面上投影面积。,4)流域的主要特征的描述:,(1)流域的几何特征(Geometric features),流域长度L(Length of watershed)km 由河源边线至河口的最长直线距离。,主要从几何特征和地理特征二方面进行描述:,流域平均宽度B(Width of watershed)km,B=A/L,流域平均高程(Elevation of wate
14、rshed)m,流域平均坡度(Slope of watershed),流域内各相邻等高线间的面积与其相应平均高程乘积之和与流域面积的比值。,流域内最高最低等高线长度的一半及各等高线长度乘以等高线间的高差乘积之和与流域面积的比值。每相邻两等高线间的平均地面坡度与相应两等高线间面积的乘积的总和,与流域总面积的比值。,气候条件(Climatic condition)以各种的气象因子来描述。,流域平均宽度B(Width of watershed)km,流域的形状系数 K(Shape factor),B=A/L,K=B/L=A/L2,(2)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Geographic positi
15、on)以地理的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可用流域平均高程&平均坡度S表征。,流域的土壤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Properties of soil and rock and geologic structures),流域地形特征(Topographic features),反映了流域下垫面的特征,影响到降水入渗的多小,土壤的蓄水性及地下水运动等。,可用流域地形图表征;,数字地形图,高程图,坡向分布图,坡度分布图,北京市密云县地形图、高程图、坡度图等,流域的植被率和湖沼率(Percentage of vegetation/lake/marsh),植被率PP=AP/A 湖泊率PL=AL/A 沼泽率PM=AM
16、/A,式中,PP、PL、PM 分别为流域内的植被、湖泊和沼泽面积;P 流域总面积。,降雨截留量,径流R,径流(Runoff):有二种含义:指降落在流域表面的降水,沿流域地表和地下二个途径流入河系,再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这样的物理过程称作径流形成过程。,5、河川径流及其表示方法(Formation&measurement of runoff),有时也指它的量,即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称径流量。,流量 Q(Flow/Discharge):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可按水力学公式计算:,式中,A:过水断面的面积(m2)V:过水断面的平均流速(m/s),(1)径流的度量(Me
17、asurement of runoff),Q=AV(m3/s),径流的度量常采用以下几个指标进行度量:,用来表示流域出口断面的径流流量随时间变化过程,流量过程线(Flow hydrograph):,瞬时流量(Transient flow):指某时刻的流量,如右图中的Q1,洪峰流量Qm等。,平均流量(Average flow):指定时段内的平均流量,如日平均流量、月平均流量、年平均流量、多年平均流量等。,指一定的时段内T(=t2-t1)通过的某一河流断面的总水量,(单位:m3),式中,Q(t)流量过程线 t 时刻 的瞬时流量;T=t2-t1 计算时段;计算时段内的平均 流量。,径流量 W(Run
18、off Volume):,式中,F 流域的面积,km2;T 时段,s;时段T内的平均流量,m3/s。,径流深 R(Runoff depth):,中国年径流深图,5-50,600-1000,50-100,200-400,5,1000-1600,1600-2000,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表示流域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流量的多少:,径流模数 M(Runoff modulus):,依据Q的不同含义,M则有不同的称谓:Q 若是(多)年平均流量,则M 称为(多)年平均流量模数;Q 若是洪峰流量,则M 称为洪峰流量模数。,径流系数(Runoff coefficient):,某一时段的径流深R与相应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供水水文地质 供水 水文地质 第一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3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