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实施解读.ppt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实施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实施解读.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一、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主要内容解析二、配套指引对董事会的要求三、企业的合遵循挑战四、合规之路该如何规划五、合规工作的主要要求六、合规工作的组织与人力资源安排七、如何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其风险管理的关系,2,本报告所载资料是为广州市财政局编撰。任何其他人士不得依赖本报告作任何其他用途,本公司概不就此对任何其他人士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公司书面同意,任何,主要内容,一、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主要内容解析,3,4,2008年6月28日发布,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构成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用于指导企业更加有效实施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发布,什么是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5,配套指引协
2、助做好三件事,审计师:按照审计指引的要求,对财务报告内 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予以披露评价对象为企业建立和实施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企业:按照评价指引的相关要求,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评价对象包括企业建立和实施的财务和非财务内部控制,需对这些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有效性进行评价,企业:从基本规范规定的五大要素出发,参照应用指引的具体要求,建立和实施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实施对象/范围和时间,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实施时间,适用企业,2011年12月31日年报,2012年12月31日年报,第一个合规报告年度,
3、企业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内控审计报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在上海证劵交易所、深圳证劵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实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非上市大中型企业,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体系架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共18项,用以指导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并为企业及事务所的内部控制评价及审计提供参考。内容包含制定该项指引的总体目标、涉及事项的定义、相关风险描述、业务流程规范和关键控制点要求等标准性内容。应用指引条目如下:,根据各具体指引所规范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应用指引分为三类:,内部环境类(5个),控制手段类(4个),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
4、信息传递信息系统,7,组织架构,资金活动,采购业务,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全面预算,资产管理,销售业务,业务外包,信息系统,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担保业务,工程项目,研究与开发,财务报告,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体系架构(续),目标:对于流程控制目标的整体要求。企业可参考指引中所述目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细化本企业各流程的具体控制目标,作为流程风险评估的基础。,风险:流程中可能涉及的主要风险。企业可考虑参考指引中所述风险,采用一定的风险评估方法,识别、评估本企业流程可能涉及的重大风险,并作为内部建设的基础。,定义:对于流程所涉及业务范围的定义。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业务情况,对
5、流程所涉及的业务范围进行明确定义。,对于流程控制的整体要求。应作为企业设计本流程内部控制体系的整体性原则。,主要业务环节及具体内控要求,企业可参考这些具体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细化的内部控制步骤和程序,包括明确内控执行的岗位和人员、频率、文档、问题跟进措施等。,8,注意事项,在应用指引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应用指引仅是对于主要业务流程环节和内部控制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18项应用指引涵盖了制造企业常见的重要业务领域,但是对于具体企业来说,肯定会存在一些应用指引无法涵盖的业务活动。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的总体原则和企业实际的风险情况,对自身业务、风险和内部控制进行详细梳理,
6、而不能仅仅依赖应用指引进行内控体系的建设。(例如对于银行业来说,并没有专门的指引对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流程,例如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资金业务、中间业务等进行明确规定)企业可参考应用指引的架构和内容,细化制定本企业的内部手册,9,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第三章 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内部控制评价的最终责任机构是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全面性、重要性、客观性企业应根据评价指引及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内部控制评价办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要素,并包括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两个方面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当形成工作底稿,详
7、细记录企业执行评价工作的内容,企业可以授权内部审计部门或专门机构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评价工作方案应报经董事会或其授权机构审批后实施评价工作组成员对本部门的控制评价工作应当实行回避制度企业可以委托中介机构实施内部控制评价。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评价服务,10,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体系架构,11,第四章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第五章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应当以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为基础,结合年度内部控制评价,由 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认定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
8、以最终认定内部控制缺陷可以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但具体认定标准由企业根据指引中原则自行确定)企业应对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缺陷应向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经理层报告;重大缺陷应当由董事会予以最终认定;对于重大缺陷应追究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要求。报告应当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后对外披露,配套指引要求与美国、香港内控监管要求简要对比,比较内容主要实施要求是否给出评价指引评价责任机构评价结论的判定标准,配套指引的要求企业应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企业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
9、效性发表审计意见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没明确说明内控有效性结论的判定标准,美国萨班斯法案第404条款公司管理层申明对建立和维持适当财务报告内控结构及控制程序的责任,并在其提交的年报中对内控有效性作出评价审计师须对管理层遵循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SEC给出了“管理层评价指引”,但并不强制企业遵循,提供了可接受的一种遵循途径管理层存在一个或多个实质性漏洞,内部控制即告无效,12,13,比较内容主要实施要求是否给出评价指引评价责任机构评价结论的判定标准,香港企业管制常规守则C2.1条款董事应当每年检讨一次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内部监控系统是否有效,并在企业管治报告中
10、向股东回报已经完成的有关检讨。有关检讨应涵盖所有重要的监控方面,包括财务监控、运作监控及合规监控以及风险管理功能没有对与内控审计具体要求没有颁布专门的评价指引,仅在香港会计师公会为之专门制定的内部监控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中,对于检讨程序有原则性规定董事未要求评价工作给出评价结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概览,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负责为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提供政策指导和咨询服务,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会员会主席由财政部副部长担任,副主席由证监会和国资委官员担任,成员包括来自监管部门、实务界、理论界的31位专家学者,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中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建议了内部控制
11、体系的构成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国际上类似的内部控制框架包括:COSO、COCO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实施要求要求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国际上类似要求包括:美国萨班斯法案第404条款、日本金融工具及交易法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部委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体系基础,用以指导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于内部控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用以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年度自我评价工作,用以指导注册会计师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业务,五部委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之音的通知,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
12、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对于应用指引的解释/指南,对于评价指引的解释/指南,对于审计指引的解释/指南,对体系的持续完善,常见问题解答,公告,14,二、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对董事会的要求,15,配套指引对董事会的要求,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的基本规范,具体体现在:,董事会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董事会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对企业重大经济事项进行审批。应用指引,董事会须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负责。董事会应审批评价工作方案,对重大缺陷进行认定,对评价报告进行批准,并出具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评价指引,董事会应当向审计师提供声明书,声明董事会认可其对建
13、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负责。并与审计是沟通确认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等重要内控事项。审计指引,16,17,关键条文概述,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可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明确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支持。-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应对发展战略方案,重大研究项目,重大工程项目的立项,重大担保业务,重大业务外包方案,和全面预算草案进行审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指引所称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
14、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企业董事会应当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应当拟订评价工作方案,明确评价范围、工作任务、人员组织、进度安排和费用预算等相关内容,报警董事会或其授权机构审批后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应当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持续改进情况,对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提出认定意见,并以适当的形式向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经理层报告。重大缺陷应当由董事会予以最终认定,18,企业内部控制审批指引-董事会应当注册会计师提交书面声明,声明董事会认可其对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
15、负责-注册会计师以书面形式与董事会沟通其在审计过程中识别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情况及对审计委员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的认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当披露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后对外披露或报送相关部门,三、企业的合规遵循挑战,19,遵循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挑战来自企业自身的挑战,20,主观意愿,主观意愿强调两个方面:内部控制的最终责任人和内部控制的日常参与者。,内部控制的最终责任人:董事会,内部控制的日常参与者:全体员工,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立言、立行以昭示其对内部控制的充分重视,并为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调配
16、充分的资源,董事会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不理解建设内部控制的意义,认为内部控制阻碍经营效率,将内控工作做成“两张皮”,企业员工不理解什么是内控,不清晰自己的内控责任,无法自觉维护内控有效性,积极,消极,21,所有员工都充分理解并参与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融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真正为企业产生价值,内控建设所需的知识技能,方法论,内控建设人员需要熟悉国际通行的内部控制框架理论、国内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开发适合自身企业特点的内控建设和评价方法论。,专业技能,在内部控制梳理、建设、评价等各方面,业务、财务、IT等各领域,均需要相关人员具有比较丰富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内控建设所需的知识
17、技能,行业经验,除科学方法论外,丰富的行业经验也是内控建设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之一。不熟悉本企业所处行业的一般运作规律及关键风险,可能导致所建立的内控体系缺乏效率或效果,项目管理,内控建设一般以项目的形式推进,对于大型企业集团来说,内控建设人员的项目管理能力非常重要,22,遵循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挑战来自企业自身的挑战,知识与观念,架构与实务,治理层对内控要求不了解,指导和监督内控工作不到位经理层和其他管理人员不理解建设内部控制的意义,认为内部控制阻碍经营效率,将内控工作做成“两张皮”企业人员比例解什么是内控,不清晰自己的内控责任,无法自觉维护内控有效性企业缺乏足够的具备所需知识、技能的内控维护
18、和监督队伍缺乏对内控缺陷进行判断的经验,从未系统地按五要素框架进行内控架构的梳理,评估,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从未进行过系统的风险评估工作缺乏全面的、规范的规章制度对内部控制设计情况进行记录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导致内部控制执行不力内部控制的运行缺乏书面证据反舞弊程序和控制薄弱,23,24,IT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开发和变更控制薄弱处于利用人工流程的便捷和灵活性的目的,回避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系统与业务发展脱节,不能对公司战略的实施提供良好支撑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脱节,信息一致性和可用性无法得到保证信息系统存在明显的安全漏洞,第一年的遵循工作规模大,涉及面广,要求企业具备组织、管理大型项目而丰富经验低估
19、遵循项目难度,遵循工作不能按时间表进行,或缺乏对工作成果的质量控制未能有效计划、控制遵循成本,四、合规之路该如何规划,25,毕马威建议的遵循路线,一般而言,企业可考虑通过以下六个步骤来实现对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遵循:,计划遵循工作的进行方法、范围、时间表、成果和所需资源;组建项目团队;启动项目,通过风险评估、对标等方法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情况,包括审视内控记录是否足够,根据对设计情况的评估结果,制定测试方案并实施对内控执行情况的评估,归集并评估内控设计和执行方面的缺陷;在治理层和管理层的主导下,计划和实施纠正工作,跟踪验证纠正工作的结果;编制内控自我评价报告;配合审计师进行内控审计,有计划
20、、有步骤的建立内控持续改善和内控规范持续遵循的有效机制(如建立相关职能、IT系统和有关制度),26,企业的下一步遵循工作从哪里做起?,对于已经启动和推进遵循方案的企业:应根据三项指引重新审视既定的遵循方案并视情况进行必要调整。其中,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应准确理解已经实施的境外上市地监管规定与即将实施的中国规定之间的差异,并据以考虑是否需要开展补充性工作。应积极与监管机构互动,获得监管机构对于所遇到的重大问题的指导。并促使监管机构进一步发布有关解释公告。应注重与审计时就遵循方案及其执行情况金相沟通。,27,企业的下一步遵循工作从哪里做起?,对于尚未开展遵循工作的企业:应尽快着手制定遵循方案,明确
21、以下要素:-遵循策略-组织体系-过程、步骤及时间表-内部和外部资源需求及资源获取方案-费用预算建议企业可考虑在法定遵循年度的前一年开展试评价。有条件的企业,在初次遵循时应考虑聘请外部咨询顾问,以提高遵循的效率和效果并为以后年度持续遵循奠定良好基础。积极参加监督机构规划和实施的一系列培训,以掌握监管动态。,28,29,企业合规之路,体系建设,年度评价和报告,评价试行和完善,一条公路,1.制定遵循计划,2.对内控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和记录,3.对标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进行差距分析,4.完善内部控制,修补差距,5.试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自我评价,6.试行内部控制审计,7.内部控制持续改进和完善,8.内部控制中
22、期审计,9.内部控制缺陷跟踪和改进,10.年度内控有效性自我评价,11.内部控制年中审计,12.编制并披露内控评价报告,30,4.完善内部控制,修补差距(6-7个月),8.内部控制中期审计,9.内部控制缺陷跟踪和改进,遵循工作的时间安排,项目启动,1.制定遵循计划(1-2个月),2011年初,3月,6月,12.编制并披露内控评价报告,9月,11.内部控制年中审计,2012年,4-7个月,1-2个月,以上时间表为于2011年1月1日起实施基本规范的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遵循时间表的示例。其他遵循企业可在更长期间内计划和实施其遵循工作。,31,五、合规工作的主要成果,32,基本规范第四十七条:企业应当
23、以书面或者其他适当的形式,妥善保存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记录或者资料,确保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过程的可验证性。,根据以上原则,企业在遵循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过程,需保留一系列的工作记录,包括:,工作内容:根据应用指引的要求,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工作内容:根据评价指引的要求,对内控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工作内容: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对于企业来说,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企业需要以书面的形式,对其各业务领域的内部控制进行明确规定。常见的书面形式可以包括流程描述、流程图、风险控制矩阵等二是实施,即内控执行。企业应妥善保存相关执行记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企业内部 控制 配套 指引 实施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3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