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上课课件.ppt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上课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上课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仁义礼智 我固有之,孟子,正音 自主学习孺子怵惕 恻隐铄 荑稗强,r,c,t,qing,shu,Ch t,阅读文章,把握词义,通假字,(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2)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3)若火之始然,(通“纳”,结交),(通“徼”,求取),(通“燃”,燃烧),词类活用,(1)反身而诚(2)舜明于庶物(3)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4)旷安宅而弗居,(意动用法,认为真诚),(形容词作动词,明白),(使动用法,使成熟),(使动用法,使空闲),辨析文言句式,(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3)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判断句,判断句 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句,1、
2、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那“性善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性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所以,我们首先要来一起学习“四端说”。什么是四端说(请用课本上的句子回答)?并解释“四端说”的意思。,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请解释“四端说”的意思,恻隐,就是怜恤、同情。羞恶,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辞让,就是推让、谦让。是非,就是能明辨是非。端,就是发端。,2孟子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忽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进井里,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不是
3、因为与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因为这种同情心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是否能说出一两个呢?,愿意和他做朋友吗?为什么?,不久前我们学习的孟子选篇中的齐人一妻一妾的齐人,在乞食了祭祀剩下的酒肉之后,还在妻妾面前表现出与达官贵人共食的傲慢样子,假如现在他要求和你结为朋友,愿意吗?,为什么一个盲人能够逃生?,在“911”恐怖事件发生后,世贸中心大楼里的人们尽管在慌张逃命,却仍然保持着谦让的风度,谦让使场面变得有秩序,这为他们的撤离赢得了时间。最令人感动的是,有一位盲人,牵着一只导盲犬,居然在人们的谦让和关照
4、下一路畅通,顺利逃生。,会产生怎样的感情?,教育?学 习!,不是。他们是统一的整体。第一则中有这样一句“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就是说人有仁义礼智,就好像人有四肢一样。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四肢其中之一,便不是一个身体完整的人。一个人失去仁义礼智其中之一,便不是一个心灵完整的人。,3、这四端是孤立存在的吗?,思考二:合作探究从课文所选的6段选文来看,课题就是全篇所阐发的中心,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本来就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而且它就好像每个人都有四肢一样。那么,孟子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或者说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引出这个中心的?,一、层进式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首先提出一个观点:“人皆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仁义 固有 上课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3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