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ppt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学目标,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城市与乡村地区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出现环境问题的差异。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三个基本原则。,20世纪初,世界人口只有约16亿。1999年10月,世界人口已经突破了60亿。随着人口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2迅猛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什么是环境问题呢?该如何解决呢?,“人地关系”中“人”、“地”分别指的是什么?,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人地关系:指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
2、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指社会性的人 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 动的人,有意识地从事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而组成社会 的人,在一定地域空间的人,地: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无机自然界与有机 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自然地理环境.,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1.采集渔猎时期的崇拜自然阶段,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崇拜自然”天命论”或“宿命论”,主要技术手段:原始技术(石器、木器等)人类行为表现:人类被动适应环境,环境强大的制约力,举例:图腾崇拜的产生,古代图腾崇拜的产生,图腾崇拜是人类原始社会最早的一种宗教信仰现象。古代中国的图腾崇拜出现的比较早,在仰韶文化中期就出现了明显的图腾崇拜。如半坡
3、人因为住在水边,以捕鱼为生,于是他们把鱼神化为自己的图腾。在他们的生活器具上到处都有鱼形纹、人面鱼纹;蒙古族的狼图腾崇拜等。,2.农业文明时期的改造自然阶段,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改造自然“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和“因地制宜”,人类主导性产业活动:栽培作物,驯养家畜主要技术手段:农业技术(青铜器、铁器、犁、耕作制等)人类行为表现:人类开始大规模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举例:鲧禹治水的故事,鲧治水:鲧用的是共工氏修筑堤防,“堙”、“障”等堵塞围截的方法,并逐年加高加厚的办法,而不疏导河道,导致水无归宿。所以鲧虽经九年的努力,但终因“功用不成,水害不息”,治水最后以失败告终!禹治水:禹
4、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改鲧过去“堵塞”的办法为“疏导”来根治水患。,下列说法反映了怎样的人地关系?1、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4、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 多,任情 返道,劳而无获。,地理环境决定论,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人定胜天,玛雅古观象台遗址玛雅文明为什么会消失了呢?,读“案例1”结论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破坏、人地关系出现矛盾,甚至危及人类生存。,你知道玛雅文明是怎样消失的吗?,3.工业文明时期的征服自然阶段,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征服自然人地关系产生
5、的后果:环境问题成为公害,主要技术手段:工业技术(机器、电器、社会化生产)人类行为表现:人类掠夺式开发资源,人地矛盾激化,人地思想:征服自然,自然的主宰,我国的一个山区县,决定修建一条渠道,从邻县的一条河流引水,以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缺乏的问题。但是,引水渠道工程非常艰巨,需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该县人民不畏艰辛,花了十余年的时间,终于修成了这条引水渠道。清澈的渠水流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土地,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红 旗 渠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劈开
6、太行山,漳河穿山来”,1、该县的这一引水工程,是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的表现?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引水工程的成功,会给地方经济带来哪些好处?,“人定胜天”思想的表现,体现了当地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辛,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使清澈的渠水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土地,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缺乏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如果在引水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如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若缺乏科学论证,可能会导致滑坡;开凿渠道的碎石任意堆放,会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开渠过程中若破坏陡坡上的植被,则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要根据引水量的大小来判断。如果引水
7、量太大,就会使邻县出现缺水现象,本县也会出现土地的次生盐碱化等生态问题。,3.会不会对该县及其邻县的生态环境产生负作用?,4.后工业文明时期的谋求人地协调,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谋求人地协调“和谐论”人地关系产生的后果: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全球关注,人地思想:“和谐论”“可持续发展”,8.1 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矿山开采 修水坝 建设城市,P92,这三图反应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呢?,活动,1点拨:图中隐藏的环境问题可能有矿山开采地区的土地资源、植被破坏,开采出来的废矿石堆积对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会造成污染。还可以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修水坝对整个河流来说,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征;对生活在河水中的洄游生物来
8、说,阻断了它们的生存空间,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对水坝上游,地下水水位抬高,库区水位提高容易引起滑坡等,对水坝下游,减少河流流量,泥沙淤积减少,河流入海口地区容易发生海水倒灌、侵蚀海岸,地下水水质变差等,大坝水体产生的巨大压力可使地层断裂,诱发地震。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最剧烈的地方,现代都市的问题首先是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其次是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92页活动题,2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景观图,讨论以下问题,(1)两幅图所反应的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农业生产,工业生产,(2)两种不同的生产活动对土地利用方式有什么不同?分别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2仔细观察
9、下面两幅景观图,讨论以下问题,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将土地开垦为耕地,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但它作用范围小,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有可能恢复;,大规模、集约化的工业化生产,不经造成生态破坏,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破坏面积大,程度深,被破坏的环境短期内是很难恢复的。,环 境,环 境,人类社会,物质和能量,废弃物,(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影响环境,环境反作用于人类,二、直面环境问题,生产活动,消费活动,环 境环 境,物质能量,废弃物,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反馈作用,图解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2、人类新陈
10、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3、环境对人类有反馈作用,总结:人类社会和环境有着密切地联系,课本P93 读图思考,读图6.7思考(P93)1人们为什么要不断地扩大耕地面积?点拨:由于土壤肥力下降,导致粮食不足,单产不高。2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耕地面积的?你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吗?点拨:围垦湖海、填塘塞河;开垦草原;毁林开荒、破坏植被。3这些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你认为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能消除吗?点拨:破坏水利、水产减少;草场过载,植被破坏;风沙侵蚀、水土流失等。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很难消除。4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了,但是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解决了吃饭问题,反而越来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关系 思想 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3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