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土地利用规划学081107.ppt
《4土地利用规划学081107.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土地利用规划学081107.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一、研究目的意义二、基础认识 三、研究任务 四、主要研究内容与要求,专题二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3,一、研究目的意义1、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2、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新时期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3、加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手段;4、提高规划科学性,改进规划操作性的重要方面。,专题二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4,二、基础认识(一)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 1、节约与集约用地的概念 2、节约与集约的区别与联系(二)影响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因素1、宏观
2、层次因素 2、中观层次因素 3、微观层次因素,专题二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5,二、基础认识(三)节约与集约利用的4R原则 1、减量化(Reduce)2、再利用(Reuse)3、再循环(Recycle)4、再思考(Rethink),专题二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6,三、研究任务 1、建立各类建设用地集约和节约利用的指标体系,研究提出集约利用标准2、评价各类存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潜力,研究并提出实现潜力的保障措施 3、统筹各业用地需求,研究提出各类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和盘活存量用地的目标,提出统筹增量和存量用地的配套措施,专题二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7,三、研究任务 4、研究提出各类
3、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比例,并提出节约用地、少占耕地与农用地的政策措施5、研究提出促进土地集约与节约利用的制度性建议,专题二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8,四、主要研究内容与要求(一)建设用地利用的基本形势判断 1、总结1997-2005年建设用地发展变化规律 2、研究宏观层次反映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社会经济指标,提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3、分析判断集约利用水平变化的长期趋势,专题二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9,四、主要研究内容与要求,专题二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二)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指标控制标准研究1、研究促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规划控制指标,10,专题二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11,专题二
4、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2、提出辖区内规划修编的集约利用指标控制标准3、研究制定各类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比例,12,专题二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三)存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的预测 1、分析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的来源类型以及影响潜力实现的制约因素 来源类型: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2、根据节约和集约用地标准和闲置用地调查,通过对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保障措施的多方案预测,测算不同方案下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13,专题二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四)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统筹安排 1、预测各类用地的合理需求2、提出辖区各类新增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及其占用耕地规模 3、提出各类
5、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时序控制方案,14,专题二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五)提出促进土地集约和节约利用的政策措施建议 从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经济杠杆、法治建设、技术基础、社会手段等方面,提出促进土地集约和节约利用的制度性建议,15,专题三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一、研究目的和任务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6,专题三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一、研究目的和任务(一)研究目的 1、问题的提出(1)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2)行政推动城镇化(3)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农村居民点用地未相应减少 2、产生的原因(1)从机制、体制角度(2)从规划管制的角度,17,专题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利用规划 081107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2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