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基础知识》课件.ppt
《《LCD基础知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CD基础知识》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N-LCD:即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Twisted Nematic-LCD),扭曲角是90,预倾角一般是2左右,工作原理是利用液晶的旋光性原理。,第一节 LCD(液晶显示器)的常见类型,STN-LCD:即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扭曲角是180270之间,预倾角比TN-LCD略高,约45左右。STN-LCD工作原理和TN-LCD完全不同,为双折射效应。在STN-LCD生产工艺里影响良品率的主要因素是盒厚控制。,二、显示方式,LCD有三种显示方式:1.反射型 2.透射型 3.透反射型。1.反射型LCD的底偏光片后面加了一块反射板,它一般在户外和光线良好的办公室使用。2.透射型LCD的底偏光片是透
2、射偏光片,它需要连续使用背光源,一般在光线差的环境使用。3.透反射型LCD是处于以上两者之间,底偏光片能部分反光,一般也带背光源,光线好的时候,可关掉背光源;光差时,可点亮背光源使用LCD。,三、背光源,透射型和半透射型LCD一般都需要加背光源,常见的背光源有:1.电致发光(EL)2.发光二极管(LED)3.冷阴极荧光灯(CCFL),四、LCD的视角,视角简单地说就是显示图案能看得清楚的角度。它是由定向层的摩擦方向决定。视角以时针的钟点来命名,如6:00视角,12:00视角等等。例如计算器一般放在桌上或拿在手上使用,LCD做成6:00视角最好。,TN-基本结构,LCD的生产工艺流程简述,1.图
3、案制作 2.定向制作 3.盒的制作 4.LCD的切灌5.LCD的QC组,一、图案制作,前清洗:除去带ITO(氧化甸-氧化锡的混合物)玻璃表面上的污染物:如油污、其它有机物、灰尘等。一般进料玻璃大小为370400mm。工艺上使用全自动清洗线,最后通过IR炉去除水分,并通过UV光活化ITO玻璃使其更易附着光刻胶。工作环境是在净房里面,恒温和恒湿。,前清洗现在实行的工艺为:机械手投料臭氧清洁刷洗(GW2010)US(超声波)清洗高压DIW(纯水)清洗风刀吹干IR炉(红外加热)UV光照。,涂胶/预烘:在ITO玻璃表面均匀涂附光刻胶,并进行预烘。,曝光:即在涂好光刻胶的玻璃表面覆盖掩膜版,通过一定强度平
4、行紫外光的选择性照射,使受光照部位的光刻胶发生化学反应,改变了这部分胶膜在显影液中的溶解度,一般情况下有R(后版)机和F(前版)机。,显影/坚膜:显影就是用低浓度的NaOH溶液喷淋曝光玻璃表面,使其被感光的光刻胶被溶解掉,没有被感光的光刻胶仍然存在,再通过纯水清洗,这样ITO玻璃上就形成与光模相同的光刻胶图案。然后通过热板坚膜使显影后光刻胶图案牢固地粘附在ITO玻璃上,增强其抗腐蚀能力。,酸刻:利用喷淋方式腐蚀掉曝露的ITO导电层,保留被光刻胶覆盖的ITO(这部分ITO即是我们所需的产品图形)。酸刻液配比DIW(纯水):HCL:HNO3=1:1:0.085(体积比).,脱膜:利用喷淋+超声波的
5、冲洗方式(光刻胶可与高浓度的碱液起反应),把覆盖在ITO上面的光刻胶反应掉,显露出所需的ITO图形,至此图案制作就完成了,经过脱膜后,须注意检查图案制作的效果 A:串漏笔(用PATTERN CHECK抽查)。B:外观缺陷(ITO针孔、走线边缘缺陷等)。C:用投影仪检查电脚宽度、间距并与图纸对照,如能进行修补则用激光修补仪进行修补。,二、定向制作,TOP前清洗:清洗玻璃表面的污迹、灰尘、污点,以增强印刷均匀性、粘力。TOP的基本成分是SiO2,可以加强绝缘性能。TOP移印:为了消除底影,绝缘上下电极,防止短路。将TOP溶液滴入有一定压入量的胶轮中,循环均匀涂在ITO玻璃上或图案显示区上,形成T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CD基础知识 LCD 基础知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