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技术研究与应用》结题汇报报告.ppt
《《DNS技术研究与应用》结题汇报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NS技术研究与应用》结题汇报报告.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移动集团级重点研发项目结题汇报报告,2011年11月21日,项目名称:DNS技术研究与应用,一.课题目标实现情况,目 录,二、主要研究成果(整合后),1.1 研究背景:“4+1”战略推动全业务发展,全业务发展凸显DNS系统各类问题,已引入网站394家中可提供全网服务的只占42.4%,电信级DNS需求亟需通过DNS技术研究、优化和应用,提升传统DNS走向电信级DNS并实现DNS增值,传统DNS缺失电信级能力主流DNS是BIND软件,原为互联网设计全网DNS未进行规范化,未进行电信级要求和提升,原因,应对方式,网内资源解析问题,2009.5.19,暴风影音事件造成电信大范围断网,百度域名被篡改
2、导致无法访问2011.8.18,新疆电信DDoS断网事件,特殊域名保障:新华网、政府网CPU、解析成功数性能统计需求迫切QPS等业务量统计需求腾讯、新浪等重点域名分析解析失败后域名纠错系统各类系统有待梳理,建统一管理平台,DNS安全问题,电信级能力弱,深化运营问题,海量DNS请求QPS达5万,需要优化系统架构应对大规模灾难性事故、故障等引起的域名解析问题,提升容灾备份能力,1.2 主要研究内容,立足现网+研究验证+推广应用,浙江公司,江苏公司,山东公司,北京公司,云南公司,需求分析,省公司调研,各省回访,协调安全所封闭讨论,方案制定,规范制定,计划、网络、数据部讨论,集团评审,入网测试,联合项
3、目前期调研和研究,与集团各部门及安全所充分讨论,项目过程中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讨论,项目过程中进行了充分的测试和验证完成分离架构及DNS重定位验证测试已启动厂家入网测试涉及厂商6家,用例达200余项,1.2 联合项目研究内容和整体性,江苏:统一域名服务系统技术研究与实践,北京:基于域名的增值业务运营体系研究及DNS规范制定,山东:智能纠错与应急解析备份,浙江: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DNS数据挖掘,研究院“DNS技术研究与应用”1)支撑全网CMNet DNS改造及新功能引入2)制定CMNet DNS相关规范(架构、组网、功能等)3)梳理全网DNS关系,形成整体解决方案,传统DNS,DNS优化,DNS增
4、值,云南:IPv6网络中的DNS研究,CMNet DNS,全网DNS,1.3 目标完成情况总结-成果输出,研究报告8册:DNS整体解决方案研究报告、DNS重定位现网改造方案研究、DNS项目中期评审报告、基于DNS日志挖掘的用户行为分析报告、统一域名服务系统技术研究报告、统一域名服务系统日志采集方案、容灾容错系统研究报告、基于DNS解析的增值业务体系研究报告企业标准2册:中国移动互联网DNS设备技术规范-已评审,中国移动DNS设备测试规范-征求意见总计:完成研究报告8册,规范2册,专利5项,专利风险分析报告1册,DNS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在现网的应用与部署情况(浙江/江苏/山东/北京/云南/
5、研究院/网络部/计划部),计划部/网络部/研究院:关于IDC路由优化及DNS监控问题现网升级方案建议,指导全网100多台DNS服务器升级改造研究院/网络部/计划部:DNS重定位现网改造方案研究网络部/研究院:DNS系统数据挖掘需求分析浙江公司:基于DNS日志挖掘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系统已上线,测试研究报告1册山东公司:容灾容错系统、智能纠错系统,两系统均已上线,测试报告2册江苏公司:统一域名服务系统需求分析及软件开发,已完成验证测试,工程实施中北京公司:XX现网试点,测试报告XX册,系统已上线云南公司:支持IPv6的域名解析系统试点,测试报告1册,系统部署中,成果总计:输出研究报告8本,规范2
6、册,完成5个核心产品开发,完成产品试点5个,解决方案现网推广2项,正在进行入网测试(涉及6厂家,200余测试项),专利5个完成了既定的项目目标,在解决方案现网推广/专利/企标方面超额完成目标。,1.3 目标完成情况总结-技术创新点,DNS系统加固,DNS业务支撑能力增强,业内首次制定DNS系统测试方法在业界首先提出DNS服务器功能及性能测试方法,方法有望写入行业标准,DNS重定位方案首次提出DNS重定位排序方案,明确了技术要求与设备支持情况,节省了网络升级成本,明确了DNS站点组网要求明确了DNS服务器三层组网方案,制定了组网要求,解决了原有四层交换机组网的性能瓶颈 联合北京公司,提出了递归D
7、NS服务器的分离架构,并首次完成实验室验证测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DNS系统性能和可扩展性,业内首家制定DNS规范业内首家制定DNS设备规范,明确了DNS相关功能、性能等要求,DNS网管监测DNS系统各省独立部署与运维,集团无法对全网DNS进行集中监测。协助网络部首次明确DNS集中网管监测要求首次开发多套DNS统一网管系统,实现对多套DNS系统的集中、统一管理,首次明确DNS安全要求首次明确DDoS安全域划分,缓存投毒、DDoS等攻击防护要求,首次明确DNS安全配置要求,DNS数据挖掘系统开发首次开发部署DNS数据挖掘系统,实现了对热点业务的挖掘,DNS增值系统开发首次进行DNS广告增值系统开
8、发,制定了相关解决方案,DNS容灾备份系统开发首次开发DNS容灾备份系统,实现对权威服务器数据的备份,IPv6 DNS系统部署与试点首次进行IPv6网络DNS系统试点,实现了IPv6域名解析与访问,2010年底全国总经理会、2011年全国网络会部分省公司反馈网内资源解析至网外的问题,本项目采用DNS重定位方案缓解该问题,方案已在全国落实,暴风影音事件、百度域名攻击事件、新疆DNS DDOS攻击事件对用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项目对CMNet全网DNS系统提出了全面的DNS安全加固方案,并在规范中进行了明确和落实,DNS安全加固,“4+1”战略推动全业务发展,全业务发展带来业务量猛增,DNS组网架
9、构面临挑战,本项目优化了DNS组网架构为应对大规模灾难性和故障事件等引起的域名解析问题,本项目在现网实现了DNS容灾备份方案,DNS电信级提升,为实现新华网等特殊域名保障、解析成功数性能统计、QPS等业务量统计需求、新浪等重点域名分析,本项目大力提升了DNS网管和统计支撑能力,在规范中进行了明确和落实为解决用户域名解析失败后纠错系统,本项目在现网实现了解析失败后域名纠错系统各类系统有待梳理,本项目在现网实现了统一管理平台,DNS深化运营,1)解决了7项公司在市场发展和生产运营中存在的关键问题,1.3 目标完成情况总结,网内资源访问和DNS重定位,2)研究和提出了1项关键技术点的决策建议。,1.
10、3 目标完成情况总结,决策点:IDC路由优化问题决策内容:完成IDC路由优化功能技术方案研究,明确全网升级改造方案及要求决策时间:2011年04月,3)申请了国内专利申请5项,其中,挖掘专利族5个(含专利20项),实现应用的专利1件,专利风险评估报告1份。,1.3 目标完成情况总结,4)输出企业标准1个。,企业标准:中国移动互联网DNS设备技术规范评审时间:2011年10月31日标准内容:规定了中国移动CMNet网络DNS系统的设备技术要求,具体包括:系统结构、服务器功能要求、网管要求、数据分析及智能挖掘要求、可靠性及扩展性要求、安全要求、性能要求、接口要求、软硬件要求等内容,5)完成新技术试
11、验6项,完成递归服务器合设与分离架构性能对比测试(研究院)完成DNS重定位排序与筛选方案性能对比测试(研究院)完成DNS挖掘系统功能验证测试(浙江)完成容灾容错及智能纠错系统功能验证测试(山东)完成统一域名服务系统验证测试(江苏)完成支持IPv6的域名解析系统试点(云南)正在进行DNS厂家入网测试,明确了设备对DNS重定位方案的支持情况,并进行了验证性测试目前该方案已在现网100多台DNS设备上进行了升级,节约设备升级成本100万,降低建网成本,协助网络部首次明确了DNS集中网管监测要求首次开发面向多套DNS的统一网管系统,实现对多套DNS系统的集中、统一管理预计节约运维成本30万,减少设备升
12、级成本,降低运维成本,6)初步估计对企业绩效的贡献情况为,1.3 目标完成情况总结,明确DNS三层站点组网要求,解决了原有四层交换机组网的性能瓶颈 一台四层交换机成本约5万以上,而一台三层交换机成本约1万左右,能为每个DNS站点节约组网成本为4万左右全网DNS共计64个站点,因此预计节约256万,项目对企业绩效贡献的量化路径图,1.4 项目企业绩效贡献和特征指标,1.4 项目企业绩效贡献和特征指标,项目特征指标的年度预期数值表,一.课题目标实现情况,目 录,二、主要研究成果(整合后),主要研究成果,2.1 CMNet DNS优化方案研究,2.1.3 基于域名的增值业务运营体系研究,2.1.2
13、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DNS数据挖掘,2.1.1 DNS总体优化方案研究,2.1.4 DNS容灾备份系统研究,2.1.5 IPv6网络中的DNS研究,2.2.2 统一域名服务系统技术研究与实践,2.2.1 与其他系统DNS关系梳理,CMNet DNS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部分省公司的权威及递归服务器合设,存在安全隐患 站点内组网缺乏统一规范,目前组网五花八门,DNS服务器攻击防范能力差 部分省份,仅设一台DNS服务器,难以进行容灾备份,目前缺乏对全网DNS运行指标的网管监测能力 目前缺乏数据分析手段,无法获取用户热点业务 其他关键问题,制定并优化全网DNS系统架构、逻辑架构 全网统一组网结构要求,开
14、展DNS安全研究 分阶段逐步落实安全要求,制定DNS网管监测指标上报要求 制定业务统计指标 制定DNS关键问题的技术要求,应对措施,DNS系统架构与组网优化,现网问题:缺乏统一管理要求和规范,安全和可靠性问题,DNS系统的业务支撑能力有待提升,现网DNS缺乏重定位能力 已引入域名存在出网现象,制定DNS重定位要求 全网部署DNS重定位功能,DNS重定位和IDC资源访问,我公司DNS由集团及各省共32个DNS节点组成,其中权威服务器由集团和省网两级架构组成递归服务器为扁平化架构,集团节点主要用作各省节点的应急备份节点各DNS节点遵循“双节点双路由”原则,通过异地备份的方式实现互备,CMNet D
15、NS全国逻辑组网,DNS安全,业务支撑,架构与组网,CMNet DNS全国物理组网,DNS安全,业务支撑,架构与组网,CMNet DNS系统架构,DNS安全,业务支撑,架构与组网,关键问题分析:一是站点问题二是缓存和迭代分离问题,关键问题一:DNS系统的站点组网优化,DNS系统现网主要采用四层组网方案,随着DNS系统业务量逐渐增大,四层组网的性能瓶颈将会凸显建议全网DNS系统在业务量大的情况下采用三层组网方案三层组网技术要求:CMNet DNS分为权威服务器、递归服务器,业务量大时递归服务器可考虑进一步分为缓存和迭代服务器站点内部采用L3等价路由方式实现负载均衡站点内部通过VLAN隔离服务器,
16、站点内应成对部署防火墙,四层组网方案,三层组网方案,DNS安全,业务支撑,架构与组网,关键问题二:递归服务器是否分离是DNS架构分析中最主要的问题,权威和递归分离:出于安全考虑,目前集团已要求全网DNS系统的权威服务器与递归服务器进行分离 迭代和缓存分离:对于是否需要进一步把递归服务器分离成迭代和缓存,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DNS安全,业务支撑,架构与组网,(1)可扩展性,从可扩展性方面看,由于迭代服务器上需要升级的功能较少,且升级改造需要的工作量不大,因此两级架构对于可扩展性有一定好处,基本功能,安全功能,新增功能,迭代服务器功能,DNS拦截(用于应急),TTL修改,DDos防攻击,缓存投毒防
17、护,缓存查询功能,迭代查询功能,缓存服务器功能,缓存查询功能,DDos防攻击,缓存投毒防护,迭代查询功能,仅需修改配置,需修改代码,代码量较少,仅需修改配置,仅需修改配置,改造难度,Cutlist,Sortlist,筛选需修改代码排序仅需修改配置,优先级,外网探测,解析结果监控,需修改代码,需修改代码,DNS安全,业务支撑,架构与组网,从上述分析来看,分离架构在安全方面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建议省公司根据实际的长远需求和业务发展、实施成本,可选支持和部署,当出现DDoS攻击时,由于递归功能的集中,有可能出现迭代服务器先瘫痪,缓存服务器尚可工作但分析表明缓存服务器在短时间内也会瘫痪:缓存服务器正常
18、工作的时间与TTL值的长短,以及攻击强度密切相关当攻击强度大时,缓存服务器瞬时也将瘫痪分离架构下,攻击者也可以通过自己构造一个权威服务器来直接获得后端迭代服务器的地址,因此也无法完全隐藏后端的迭代服务器对于缓存投毒等其他类型的攻击,分离架构与合设架构没有差别在部署了DNSSEC后,加重了对递归服务器的DDoS攻击(1.攻击难度降低:原来正常的查询请求量即可形成攻击;2.受攻击概率上升)的可能性,缓存和递归分离的架构有助于缓解DDoS攻击的影响,2)安全性分析-DDoS攻击,DNS安全,业务支撑,架构与组网,VS.,(3)性能分析:,对比分析分离架构与合设架构的性能差异,关键是考虑DNS服务器数
19、量相同,且CPU同负载的情况下,分离架构能比合设架构多处理多少QPS,DNS安全,业务支撑,架构与组网,根据测试结果,未增加任何智能策略时,分离架构缓存服务器命中率与迭代服务器命中率差别越小,分离架构与合设架构的性能差异越小根据测试结果,服务器上增加智能策略(如TTL修改和DNS重定位功能)时,对性能影响非常小,可以忽略现网调研发现,目前无法获取缓存服务器命中率与迭代服务器命中率,分离结构下,迭代服务器缓存命中率80%,缓存服务器缓存命中率75%合设架构下,递归服务器缓存命中率 75%,测试场景一,分离结构下,迭代服务器缓存命中率80%,缓存服务器缓存命中率80%合设架构下,递归服务器缓存命中
20、率 80%,测试场景二,(4)成本分析,根据对现网主要的6个DNS厂家的调研,DNS新增软件功能模块定价模式有以下三种:按软件模块卖:只收一个软件开发费,没有任何license限制。代表厂家是亚信、中网和润通缓存按qps卖、迭代按软件模块卖:迭代服务器新增功能模块一般只收软件开发费,而缓存服务器上的新增模块会首license的qps限制。代表厂家是泰策和牙木按服务器台数卖:代表厂家是中太,根据调研,新增DNS功能时,厂家多数是按照软件模块或者QPS请求量进行收费的,与服务器的数量并不直接相关,因此分离架构中集中建设迭代服务器并部署相关策略,并不能节省软件开发的费用,DNS安全,业务支撑,架构与
21、组网,调研涉及的厂商,考虑可扩展性、安全、性能、成本多方面因素,分离架构在业务量大情况下能够提高设备性能,但对于可扩展性、安全效果、节省成本并不明显;业务量小的情况下效果均不明显,因此不建议全网强制要求分离架构可扩展性:需要升级的功能较少,且升级改造工作量不大,因此两级架构对于可扩展性有一定好处安全:缓存迭代隔离方案在安全方面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效果不明显性能:在DNS服务器数量大于6台时,分离架构的性能将明显优于合设架构成本:厂家多数是按照软件模块或者QPS请求量进行收费,与服务器的数量并不直接相关,因此分离架构中集中建设迭代服务器并部署相关策略,并不能节省软件开发的费用建议后续进一步落
22、实缓存命中率的现网参考数据,同时规范明确要求递归服务器数量大于6台时,建议采用分离架构,缓存与迭代是否分离的结论,迭代缓存是否分离,集中建设与现有维护机制不匹配,暂不建议集中建设迭代服务器,是否集中建设迭代服务器,多层次、有重点严格划分不同的安全域:纵向划分为核心服务域、内部支撑系统域、管理域、集团或省公司互联区及互联网(CMNet)接入域、DMZ域;横向划分为权威域、递归域。,缓存投毒防护:支持查询源端口支持16位随机性根据国家的要求逐步部署DNSSEC可选支持0X20DDoS攻击防护:递归服务器要具备一定的策略,过滤或终止异常请求进程采用自动入侵防护系统(检测与清洗联动)系统边界处部署安全
23、设备,并加强对系统的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明确服务器软件配置安全要求:隐藏BIND的版本号避免透露服务器信息建立访问控制列表(ACL),DNS系统无安全域划分,访问边界混乱。,DNS系统安全性差,易受到各种攻击。缓存投毒暴风影响事件DDoS攻击其他类型的安全威胁,DNS服务器软件配置不当,导致安全威胁。,DNS安全防护,DNS安全问题,DNS系统安全性提升,DNS安全,业务支撑,架构与组网,1)安全域划分,明确安全域划分的原则,对DNS系统进行区域划分,进行层次化、有重点的保护,形成清晰、简洁、稳定的DNS组网架构实现DNS系统之间严格访问控制的安全互连,更好的解决DNS系统的安全问题。,集团
24、公司和省公司两个层面的安全域 管理域、接入域、DMZ域、核心服务域、支撑域严格划分,纵向划分,外网解析安全域、内网解析安全域 权威DNS域、递归DNS域,横向划分,DNS安全,业务支撑,架构与组网,2)安全攻击防护-DDoS攻击防护,1,攻击者发起大量不存在或伪造域名的递归请求,迭代查询,2,新疆事件,业务支撑,架构与组网,暴风影音事件,4,本地 DNS 服务器缓存+迭代,迭代查询,询问.com,根(.),询问,迭代查询,迭代查询,授权响应,暴风托管的解析服务器受攻击,IP被封,1,缓存过期,用户客户端递归查询暴风失败,2,大量计算机暴风影音客户端不断发起查询请求,3,递归查询,大量的暴风影音
25、用户持续发送域名解析请求,导致递归解析服务器的资源耗尽,形成拒绝服务攻击;用户无法获得DNS解析服务,导致网络应用瘫痪,攻击者通过假冒源IP地址发起大量的不存在(AAAA类型的域名请求)或伪造(随机生成的以结尾的三级域名)的域名解析请求;DNS服务器资源耗尽,用户无法获得DNS解析服务,导致网络应用瘫痪,DNS安全,业务支撑,架构与组网,.com,针对DDoS攻击,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方案来防范。可以通过提高设备性能、事前流量监控、事后攻击行为分析来防范。在部署DNSSEC之后,由于递归时间变长、性能消耗大,针对递归服务器的DDoS攻击会更加严重。,针对DDoS攻击,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方案来防范。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NS技术研究与应用 DNS 技术研究 应用 汇报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1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