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N新型网络架构研究及试验》.ppt
《《C-RAN新型网络架构研究及试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RAN新型网络架构研究及试验》.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年3月,课题名称:C-RAN新型网络架构研究及试验,中国移动集团级重点联合研发项目开题汇报报告,二、立项背景和意义,为了解决我公司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对无线接入网的多方面的挑战(能耗,建设和运维成本,选址,频谱资源),追求未来可持续的业务和利润增长,大量的基站机房导致高额的投资运维成本,数据流量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长,潮汐效应导致基站利用率低,能耗随基站数量迅速增加,基站是中国移动能耗的主要来源,无线接入网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以满足高容量、低成本、低能耗、易运维的需求,三、课题研究目标,C-RAN新技术原型机开发及外场试验基于开放平台的C-RAN GSM/TD-S/TD-LTE多模
2、原型机基于开放平台的TD-LTE-A原型机及外场试验平台GSM/TD-SCDMA/TD-LTE载波池方案及试验GSM:研究GSM集中化部署和载波池动态调整可行性方案,推动厂商产品功能研发和验证TD-SCDMA:6001000载波方案,实验室测试TD-LTE:载波池方案研究基带拉远传输方案及试验GSM/TD-SCDMA/TD-LTE基带拉远传输方案研究测试方案GSM/TD-SCDMA载波池方案测试(广东公司)载波池试验基带拉远试验GSM C-RAN规模应用研究(湖南公司)载波池试验基带拉远试验,研究报告,测试方案,四、研究总体框架,GSM/TD-SCDMA/TD-LTE载波池方案及试验(研究院)
3、,研究面向绿色演进的集中化、协作化、云计算化的C-RAN无线接入网构架,实施方案及外场试验,总体目标,C-RAN 新技术原型机开发及外场试验(研究院),GSM/TD-SCDMA载波池方案测试(广东),现网试验,测试报告,基带拉远传输方案及试验(设计院,研究院),GSM C-RAN规模应用研究(湖南),现网试验,测试报告,三模原型机,外场试验,研究报告,测试方案,前沿研究,方案论证,外场试验,五、项目的难点及解决方案,基于开放平台的GSM/TD-SCDMA/TD-LTE多模样机开发开放平台上的实时处理能力解决:面向开放平台开发实时信号处理算法面向1000载波的大容量基带池方案高速、大带宽、低延迟
4、、可扩展的构架解决:借鉴IT产业DCN技术,设计新型BBU互联构架C-RAN集中化部署的的基带拉远传输方案GSM基带拉远的接口标准不统一GSM/TD-SCDMA/TD-LTE共站情况下传输方案的制定各基带拉远传输方案是否满足相应系统的性能要求解决:探索新的基带拉远传输方案,制定统一的GSM基带拉远接口标准解决:多方面对各种传输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场景情况下的适用解决方案GSM设备支持C-RAN集中化尚有功能欠缺现有GSM分布式基站对环形组网、载波调度等功能支持情况有限GSM BBU容量较低,尚难以形成较大规模载波池解决:推动厂家及时开发相应功能TD-LTE设备支持C-RAN集中化的功能尚未开
5、发载波池功能尚不具备解决:推动厂家及时开发相应功能,六、主要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总体,基于开放平台的GSM/TD-S/TD-LTE多模样机GSM/TD-S/TD-LTE实时信号处理算法面向1000载波的大容量基带池高速、大带宽、低延迟、可扩展的BBU互联构架C-RAN集中化部署的的基带拉远传输方案基带拉远传输方案(压缩/WDM/OTN)统一的网络管理功能GSM集中化部署方案通过设备规范明确要求和实验室测试,推动厂商功能研发研究多BBU级联的载波池共享方案,突破现有单个BBU容量限制广东:GSM光纤直驱组网方式、CPRI over OTN,彩光直驱,基带共享技术湖南:基带资源动态共享,RRU多级
6、级联和环形组网,多RRU共小区技术TD-LTE设备支持集中化的部署方案环路保护,载波调度功能,GSM载波池方案研究,集中化部署相关基于多载波分布式基站的的多级级联、环网倒换研究单BBU容量提升和多BBU间级联,载波池共享和调度载波动态调整方案,包括调整门限设置、基站配置等基于典型场景的成本节省分析,六、主要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2.1,面向1000载波的大容量基带池,Fat-tree/Clos网络架构首次应用到BBU互联领域,通过低成本的交换互联设备实现大规模的BBU互联,满足高带宽的需求,并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方便增量扩容。ECMP(Equal Cost Multipath Protocol)
7、路由协议可以有效利用Fat-tree的网络特性,在网络拓扑内有效实现各路径的负载均衡;RSVP(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协议实现每个中间节点(路由器)完成路径以及资源预留,解决同一条流的报文不同路径、避免路径拥塞导致丢包,保证低延迟的网络要求基于Fat-tree/Clos网络架构实现1000载波的大规模互联架构设计以及原想系统开发,ECMP(多重等价路径)流程Hash空间0,1,如果接口带宽用完,则该端口推出Hash空间Hash(src,dst,src_port,dst_port),RSVP(资源预留)流程本地处理超过警戒阈值,触发RSVP,通过单独的负载均
8、衡协议确定dst向dst发起RSVP,路由器为其预留带宽及路径Dst收到后原路径进行确认反向RSVP建立,Routing Table192.168.2.0 255.255.255.0 Port0192.168.2.0 255.255.255.0 Port1,六、主要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2.2,六、主要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3.1,基带拉远传输方案研究背景:基带拉远架构相比传统无线接入网具有减少机房数量,大幅降低运维成本;组成基带资源池,应对“潮汐效应”;协作式多点传输,提高频谱效率、能量效率等优势;研究内容描述基带拉远方案分析与对比,接口标准的完善性分析基带拉远传输承载方案分析,包括光纤直连方案
9、、WDM方案(彩光直驱方案、增加WDM设备方案)、PON方案、PTN方案评估各传输方案应用于GSM/TD-SCDMA/TD-LTE系统的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各传输方案在时延、带宽、成本、可维护性、设备成熟度、适用场景等方面的特点评估各传输方案在试验网中的性能目前进展已启动基带拉远方案与传输方案的梳理工作预计输出成果基带拉远传输承载方案分析报告基带拉远接口标准基带拉远测试总结报告,光纤直驱方案,彩光直驱方案,CWDM方案,UniPon方案,原理:RRU到BBU采用光纤点到点直连,RRU和BBU采用普通白光模块。特点:光纤需求随站点数线性增加,占用光纤较多,电信级网管不足无需传输设备,可实现快速部署,
10、适合光纤资源丰富的地区或者小规模C-RAN汇聚,原理:RRU到BBU采用不同的波长复用到同一光纤内(彩光原理),RRU和BBU采用彩光模块,波长复用/解复用采用无源设备。特点:彩光模块成本稍高,对光纤需求极大降低,适合光纤紧张地区的小规模或中、大规模C-RAN集中化部署,原理:BBU到RRU以WDM设备传输,RRU和BBU采用普通光模块,传输链路需要OTU(波长转换单元)和复用解复用设备。特点:增加了WDM/OTN传输设备成本,同样对光纤需求极大降低,适合大规模C-RAN汇聚,原理:BBU与RRU之间的传输借助PON技术实现,融合有线与无线传输,链路需要OTU、复用解复用设备。特点:可最大化重
11、用现有PON接入技术,节省主干光纤,适合大中城市室内环境覆盖,以及低密度郊区覆盖,六、主要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3.2,无线网络集中运维管理:支持多个物理站点基带资源集中配置管理;拉远RRU支持环境监控功能测试多级RRU级联配置功能:多级RRU级联配置功能测试;RRU级联组网下的站点配置测试;RRU环网保护功能BBU集中维护功能:BBU故障倒换测试;BBU不中断业务的扩容功能测试C-RAN组网环境下基本业务性能测试:语言业务测试、数据业务测试C-RAN组网环境下网络质量KPI指标测试:无线接入性统计测试;呼叫建立成功率统计测试;掉话率统计测试;切换成功率统计测试;语音信道拥塞率统计测试;语音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RAN新型网络架构研究及试验 RAN 新型 网络 架构 研究 试验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1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