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8年级物理”教材研究.ppt
《“人教版8年级物理”教材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8年级物理”教材研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与“人教版8年级物理”教材研究,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二、人教版8年级物理教材内容三、教学案例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一)科学探究能力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学习中,科学探究能力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问题(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2.猜想与假设(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
2、实验的过程;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能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5.分析与论证(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认识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
3、的。),6.评估(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尝试改进探究方案;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7.交流与合作(能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能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有团队精神;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二)科学内容及其标准 一级主题(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物质(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运动和相互作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能量(能量、能
4、量的转化和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物质1.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内容标准(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例1调查自然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列表归纳这些物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不同物质在物理性质(形态、弹性、颜色)和用途上的差异进行分类。(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例2讨论塑料、化肥、清洁剂、灭蚊片和农药等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例3观察周围的物质,根据形状和体积的稳定性和流动
5、性,说明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特征。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4)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例4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了解这些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释为什么液体温度计中的液体会有不同。例5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5)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例6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了解高压锅的原理。注意: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技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在课程中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是标准提倡的基本理念之一。(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
6、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活动建议(1)调查学校和家庭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个学校或家庭的节水方案。(2)观察并探究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例如:放进冰箱的新鲜蔬菜过几天为什么会失去水分?冰箱内壁的水珠到哪里去了?写出探究报告。注意: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有典型特点,电冰箱内既有熔化和凝固,也有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让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成就感。这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的具体体现。,(3)通过观察,探究自然界中的霜、雪、雨、露等天气现象。注意:探究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另一种基本方法。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
7、是比较复杂的,学习物理应尽可能联系各种自然现象,突出基本的物理原理,但不要求学生做出完美的解释。这是从自然到物理的基本理念的体现。(4)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并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提出自己的见解。(5)调查本地农田灌溉(或污水处理)的主要方式,了解先进的灌溉技术。,1.2物质的属性内容标准(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例1通过实验,探究几种金属和塑料的弹性、硬度。说明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物质的这些属性的。例2通过磁铁等磁性物质,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调查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例3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导电性,讨论是否任何物体都具有导电性。通过观察、
8、查阅资料,比较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不同。,(2)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例4分别说出质量为几千克、几克的一些物品。注意:应该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以便使其认识到感觉是不可靠的。还应该让学生对物理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认识,发展其估测能力。(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5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的。,(4)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例6从学校数据库或因特网上收集有关物质属性的信息。注意:标准提倡尽可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过程。有条件的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
9、学习兴趣,扩展学生视野。条件受限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以便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例7调查市场上的服装面料或炊具,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物理属性。注意: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标准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应尽可能让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活动建议(1)利用一块磁铁和几根缝衣针,制作指南针,并验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2)测量一些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如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方案,测量酱油、食用油、醋、盐、塑料制品、肥皂和牛奶等日用品的密度。教师应向学生进行安全和保护环境方面的指导。,1.3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内容标准(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例1用图形、
10、文字和语言描述原子、分子模型。(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例2观看介绍物质微观世界的音像资料。注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微观世界,以便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并感受探索的乐趣。(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例3用望远镜观察天体。,(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例4设计图表。根据物体尺度的大小,按电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的顺序排列。注意:图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展示。活动建议(1)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11、2)从图书馆、因特网和学校的数据库中收集有关人类对宇宙进行探索的资料。(3)观看宇宙与人等科普电影。,1.4新材料及其应用1.4.1 内容标准(1)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2)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例1阅读有关的科普资料,了解超导现象以及超导体在磁悬浮列车、超导输电等方面可能的应用。(3)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例2收集有关信息,了解纳米材料的有关知识。,(4)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例3参观生产某种材料(如建材、塑料等)的工厂,了解这些材料的生产过程和应用情况,调查生产这些材料可能造成的
12、环境污染,提出治理这些污染的设想。1.4.2 活动建议(1)让学生从资料室、因特网上收集有关新材料研究和开发的信息,并写出一篇小论文。(2)调查生活、生产中应用的一些新材料,弄清它们的名称、用途、特点和属性等,并列表显示调查结果。,2.运动和相互作用 2.1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1.1 内容标准(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2)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例1用自己的语言或图形描绘分子的热运动。,3)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2通过磁铁插入线圈时电流表指针运动的实例,说明不同运动形式之间
13、有联系。(4)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例3通过氯化钠在水中溶解、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等现象,证明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运动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2.1.2 活动建议(1)观看有关机械运动的录像片,对有关现象用机械运动的相对性进行解释。(2)从自然现象或实验事实中举出事例,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2.2机械运动和力 内容标准(1)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例1利用步长估测学校教学楼的长度。例2调查市场上出售的成品服装和鞋子尺码的国家标准。通过对
14、自己身体各部位的测量,搞清自己应购买哪种规格的上衣、裤子和鞋子。(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例3实验探究磁铁可以改变钢球运动的方向。例4观察体育运动中的射箭,弓对箭的弹力使箭由静止到运动。(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例5坐在汽车里,体验当汽车静止、以某一速度正常行驶、速度增加、速度减小、转弯等时刻的感觉。(5)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6)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
15、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例6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7)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例7知道潜水艇浮沉的原理。(8)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例8简单解释飞机的升力。,活动建议(1)测量自己的脉搏,再测出正常走路时一步的长度。注意:以上做法相当于在自己的身体上设置了一个“时钟”和一把“尺子”,可以在没有钟表和皮尺的情况下估算走路的平均速度。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2)学读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3)讨论测量火车(汽车)速度的各种方案(注意
16、安全,不能靠近被测车辆),进行实测。学读旅客列车时刻表。(4)查阅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在运输、安装时对倾斜程度的要求。设计一种方法检查这些机器的倾斜程度。(5)用弹簧或橡皮筋制作简易测力计,探究弹簧的弹力与橡皮筋伸长量的关系。(6)用饮料软管制作口吹喷雾器。,2.3声和光内容标准(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例1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使其发声,观察纸屑的运动。敲击音叉,观察与其轻触的乒乓球的运动。例2将闹钟放到玻璃罩中,抽去空气,这时几乎听不到声音。慢慢放入空气,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例3收集超声波的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年级 物理 教材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1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