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膜法处理草甘膦母液技术推广.ppt
《集成膜法处理草甘膦母液技术推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成膜法处理草甘膦母液技术推广.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集成膜法处理草甘膦母液技术推广,实现企业经济价值与环保价值双丰收,杭州深瑞水务有限公司 伍立波,一、工业化合成草甘膦技术介绍,1、草甘膦介绍,草甘膦是美国孟山都化学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筛选合成的有机磷内吸传导广谱灭生性除草剂,又名农达、镇草宁,简写PMG,化学名为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分子式为 C3H8NO5P,分子量为169.08,原药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粉末,熔点为232236(分解),易溶于水、丙酮、氯苯、乙醇、煤油和二甲苯。因草甘膦的除草效果优异,成本低,且与土壤接触后,在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无残留,随着抗草甘膦农作物的不断开发,其需求量急速增加。,2、工业化合成草甘膦工
2、艺,工业化合成草甘膦有甘氨酸法和IDA法两大工艺。用甘氨酸法合成草甘膦具有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废水还可脱水回收制成10%水剂等优点。但是该方法使用大量的三乙胺和甲醇分别做催化剂和溶剂,必须通过多道工序进行回收,后处理工序复杂。用IDA法合成草甘膦具有能耗较低,废水量小等优点,但原料成本高;投资大制约了该法的大规模应用。,3、集成膜分离技术处理草甘膦母液,传统蒸发工艺一般是先通过调PH方法将三乙胺回收,在草甘膦酸性母液中加入大量的氢氧化钠中和,将pH调至10以上,此时三乙胺盐酸盐以三乙胺型和母液分层,分离出三乙胺后再将草甘膦母液蒸发浓缩到一定浓度以后,再加入草甘膦固体粉剂配成草甘膦水剂。采用现
3、代液体膜分离技术处理草甘膦母液可以将母液中的草甘膦浓缩到24%以上,然后进一步处理,制成30%草甘膦水剂。草甘膦的总回收率高达90%以上。,同时采用液体膜分离技术具有以下特点:,装置紧凑,占地空间小,能耗低,除消耗电能外,无需投入其它特殊药剂,无二次污染,运行成本较低采用触摸屏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全自动连续运行。无污染,常温常压下进行分离,无化学变化,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膜系统占地小,系统全封闭运行,无异味产生,维护简单,降低单元操作费用。,二、集成膜分离处理草甘膦母液方案介绍,方案一:处理采用甘氨酸法生产草甘膦所得的草甘膦碱性母液,草甘膦碱母液的大致成分如下:,项目 草甘膦(%)PH 总磷
4、(mg/L)数值 1-2 11 50000,草甘膦母液通过集成膜处理后浓缩液成分如下:,项目 草甘膦(%)PH 总磷(mg/L)数值 2-4 11 35000,草甘膦母液通过集成膜处理后透过液成分如下:,项目 草甘膦(%)PH 总磷(mg/L)数值 0.05 11 200,集成膜处理设备方案一运行成本计算:(按年300天/年设计)(按年处理草甘膦母液3万吨/年设计分析得出结果),电费/元年-1 45.77万元 清洗、药剂费/元年-1 14.08万元 生产 滤芯更换费/元年-1 3.90万元 费用 膜更换费/元年-1 98.60万元 指标 检修维护费/元年-1 12.0万元 酸碱费/元年-1 3
5、.20万元 合计/元年-1 177.55万元 每吨草甘膦 合计/元吨-1 59.18元 母液的处理费用 注:(1)电费按0.65元/(Kwh);(2)年清洗次数为12次计;(3)膜使用寿命以10个月计。,方案二:处理采用甘氨酸法生产草甘膦所得的草甘膦酸性母液,原有的集成膜法处理草甘膦工艺不足:,草甘膦酸性母液的pH值很低,为了较高程度的回收三乙胺需加入大量的碱中和,费用较高;加碱生成的氯化钠全部残留在草甘膦母液中,草甘膦成份变的更为复杂,后续浓缩难度加大,且蒸发浓缩能耗很高。,新方案在原有方案基础上的创新:,直接对草甘膦酸母液中的草甘膦与三乙胺盐酸盐进行分离。直接解决了原有草甘膦母液处理后水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成 处理 草甘膦 母液 技术推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0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