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爱莲说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爱莲说复习.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陋室铭 唐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用类比点明主旨,“山”“水”喻“室”,“仙”“龙”喻“室主”,居室环境,来往客人,日常生活,揭示“德馨”的内涵,将室与“庐、亭”对比,表达作者以君子自况,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注释:(1)名:出名,闻名(2)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3)灵:灵验(4)惟、馨:惟,同介词“以”,起强调作用。馨,散播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吾,我。(5)鸿
2、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鸿,大.儒,旧指读书人,这里指博学又品德高尚的人.。(6)白丁:平民。这里借指没有学问之人。,(7)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素:不加装饰的(8)金经:即金刚经(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唐代金刚经流传甚广。这里泛指佛经。(9)丝竹:弦乐、管乐,这里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此处泛指乐器。乱耳,使听力紊乱。(10)案牍,劳形: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劳,使劳累。(11)乱耳:乱,使扰乱。,(12)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13)子云:汉代的扬子云(也作“杨子云”“扬雄”)(前5318)的字。
3、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14)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何陋之有?即“有何陋?”宾语前置,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赞美,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 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的高尚节操。,二、句子解释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
4、、何陋之有?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山不在于高,有神仙就能天下闻名;水不在于深,有了蛟龙就显得灵异了。,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品德高尚(就不感觉简陋了)。,在这里谈笑的是知识渊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没有管弦演奏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身体劳累。,一、词语解释1、孔子云:何陋之有?2、有仙则名3、谈笑有鸿儒,4、往来无白丁。5、无案牍之劳形 罔不因势象形 归而形诸梦 山岳潜形6、何陋之有?7、无丝竹之乱耳,8、无案牍之劳形。9、斯是陋室,10、可以调素琴,11、惟吾德馨。,二、句子解释1、山不在高,有仙则
5、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何陋之有?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三、内容理解1、本文作者 朝。2、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赞美,抒发了 的思想感情,表现了 的高尚节操。3、全文可分为 三 层,第一层段意:。第二层段意:。第三层段意:。4、作者以 喻“室”,以 喻“室主”,点明陋室不陋原因的句子是。,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6、表现幽美清雅环境的句子是:。7、作者的生活情趣是:。8、文末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用意是:。9、本文运用 的表现手法,借赞美陋室表现自己的理想。,三、内容理解1、本文作者 朝。2、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赞美,抒发
6、了 的思想感情,表现了 的高尚节操。3、全文可分为 三 层,第一层段意:。第二层段意:。第三层段意:。4、作者以 喻“室”,以 喻“室主”,点明陋室不陋原因的句子是。,作者身居陋室却安贫乐道,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唐,刘禹锡,陋室不陋,因为自己品德高尚,描写居室环境、来往客人、日常生活,揭示自己“德馨”的内涵。,运用类比,表现自己的情趣,“惟吾德馨”,山、水,仙、龙,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6、表现幽美清雅环境的句子是:。7、作者的生活情趣是:。8、文末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用意是:。9、本文运用 的表现手法,借赞美陋室表现自己的理想。,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自比陋室,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以君子自况,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莲说(北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fn多,唐代,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惟独爱菊。自唐朝以来
8、,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沾染,洗涤,树立,亲近而不庄重,我只喜爱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洗涤却不显得妖艳;中间通透,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我,妖艳,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认为,品德高尚的人,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Xin少,应当,唉,喜爱菊花的,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的,像我一样的人有几个呢?喜爱牡丹的
9、人,当然很多了。,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献媚权贵,托物,言志,花之君子,2.中通外直,2.胸襟磊落,不蔓不枝,豁达正直,3.香远溢清,3.美德可以永远传播,4.亭亭净植,4.仪态端庄,气节高尚,令人尊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
10、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予独爱莲,(鲜),(众),(无),隐逸者,富贵者,君子,托物,言志,(正衬),(反衬),(突出),颇有微词,十分轻蔑,赞扬称颂,以花喻人,菊:隐逸者,牡丹:富贵者,衬托,正,反,莲:君子者,主题思想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用托物言志、以花喻人的表现手法,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一、词语解释1、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2、香远益清 未能远谋 远贤臣 其远古刻尽漫失 3、水陆草木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可爱者甚蕃5、濯清涟而不妖6、濯清涟而不妖7、可远观而
11、不可亵玩焉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9、宜乎众矣,二、句子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本文作者 朝。2、“说”是。“爱莲说”的含义是。3、文中赞美君子(莲)洁身自好,清雅庄重的句子是:。4、作者写菊、牡丹的用意是,表明。5、作者用、的表现手法,表达了。6、作者用莲花比喻。,1、本文作者 宋朝周敦颐。2、“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爱莲说”的含义是说一说喜爱莲花的道理。3、文中赞美君子(莲)洁身自好,清雅庄重的句子是: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请,弯弯净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作者写菊、牡丹的用意是作衬托,表明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5、作者用托物言志、以花喻人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6、作者用莲花比喻像君子有高尚品格的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0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