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1单元第.ppt
《鲁人版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1单元第.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人版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1单元第.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课后赤壁赋,诗海探珠,知能优化演练,基础自主学案,课堂互动探究,美文佳作欣赏,第1课后赤壁赋,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赏析】这首词上片写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作者一上来就描写了自己人老心不老的英雄豪气;而下三句“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则是写为了回报大家倾心追随的深情厚意,亲自为大家作射虎表演,突出了自己的英武有为,也为下片请战做了铺垫。下片则充分抒发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强
2、烈愿望。“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意思是自己虽然老了,但依旧壮心不已,还可以再立,新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典故,表达自己愿意戍守边疆为国出力的心情;而最后三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全诗的主旨句,可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思考】这首词的上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下片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基础自主学案,须,同“需”,需要,反,同“返”,返回,动词,看见,连词,可是,动词,看,动词,回头,副词,刚刚,恰好,动词,到,往,动词,女子出嫁,副词,刚才,刚刚,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日,动词,盼望,期望,名词,念头,希望,表疑问语
3、气,吗,相当于介词“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介词,在,名词作动词,向上登,名词作动词,向西飞行,名词作状语,从东面,多少,山川景物,忧伤的样子,六、特殊句式复游于赤壁之下_草木震动_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_问其姓名,俯而不答_,状语后置句,被动句,省略句,省略句,七、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苏轼,字_,号_。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家,世称“_”。嘉祐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其诗、词和散文都
4、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子瞻,东坡居士,三苏,嘉祐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嘉祐二年(1057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服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2资料链接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到赤鼻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
5、,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_。这年苏轼又两次泛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_和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课堂互动探究,1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写出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提示】第一自然段主要描写夜游黄泥坂的时间及同行者,为游赤壁作准备。“霜露”几句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写出初冬月夜静谧温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2如何理解“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提示】从两个方面理解:(1)由秋入冬,江山的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上次游赤壁时所见之景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鲁人版 语文 选修 唐宋八大家 散文 选读 单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0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