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版)第7章正弦波振荡器.ppt
《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版)第7章正弦波振荡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版)第7章正弦波振荡器.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7.1 概述,1.定义,不需外加激励,自身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2.振荡器的分类,正弦波振荡器,非正弦波振荡器,振荡器,波形,产生机理,反馈式振荡器,负阻式振荡器,反馈型LC振荡器,反馈型RC振荡器,本章主要介绍反馈型RC、LC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石英晶体振荡器,End,7.1 概述,7.2 LCR回路中的瞬变现象,由于大多数振荡器都是利用LC回路来产生振荡的,因此应首先研究LC回路中如何可以产生振荡,作为研究振荡器工作原理的预备知识。,图 7.2.1 LCR自由振荡电路,所谓“谐振”,就能量关系而言,是指:回路中储存的能量是不变的,只是在电感与电容之间相互转换;外加电
2、动势只提供回路电阻所消耗的能量,以维持回路的等幅振荡。,7.3 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1)一套振荡回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储能元件。在这两个元件中,当一个释放能量时,另一个就接收能量。释放与接收能量可以往返进行,其频率决定于元件的数值。2)一个能量来源,补充由振荡回路电阻所产生的能量损失。在晶体管振荡器中,这个能源就是直流电源。3)一个控制设备,可以使电源功率在正确的时刻补充电路的能量损失,以维持等幅振荡。这是由有源器件和正反馈电路完成的。,7.4 由正反馈的观点来决定振荡的条件,利用正反馈方法来获得等幅的正弦振荡,这就是反馈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反馈振荡器是由主网络和反馈网络组成的一个闭
3、合环路。其主网络一般由放大器和选频网络组成,反馈网络一般由无源器件组成。,放大器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差分放大器运算放大器,选频网络LC并联谐振回路RC选频网络晶体滤波器等,反馈网络电容分压电感分压变压器耦合电阻分压,振荡器组成,7.5 振荡器的平衡与稳定条件,7.5.1 振荡器的平衡条件,7.5.2 振荡器平衡状态的稳定条件,7.5.1 振荡器的平衡条件,负反馈产生自激振荡。,若环路增益,则,又,所以等幅振荡条件为,振幅平衡条件,相位平衡条件,正反馈产生自激振荡。(注意与负反馈方框图的差别),#振荡电路是单口网络,无须输入信号就能起振,起振的信号源来自何处?,接通电源瞬间引起的电压、电流突变,电
4、路器件内部噪声等。,初始信号中,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的某一频率0的信号应该被保留,成为等幅振荡输出信号。,(从无到有),然而,一般初始信号很微弱,很容易被干扰信号淹没,不能形成一定幅度的输出信号。因此,起振阶段要求,(由弱到强),起振条件,7.5.1 振荡器的平衡条件,End,当输出信号幅值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要限制它继续增加。,稳幅的作用就是,当输出信号幅值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使振幅平衡条件从 AF1 到AF=1。,(由增到稳),7.5.1 振荡器的平衡条件,7.5.1 振荡器的平衡条件,当反馈信号等于放大器的输入信号时,振荡电路的输出电压不再发生变化,电路达到平衡状态。,振荡的平衡条件包括振幅平
5、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7.5.1 振荡器的平衡条件,用电路参数表示:,其中:,7.5.2 振荡器平衡状态和稳定条件,以上分析了保证振荡器由弱到强地建立起振荡的起振条件;保证振荡器进入平衡状态、产生等幅振荡的平衡条件。,实际上,平衡状态下的振荡器仍然受到外界因素变化的影响而可能引起幅度和频率不稳。因此,还应该分析保证振荡器的平衡状态不因外界因素变化而受到破坏的稳定条件。,稳定条件也分为振幅稳定与相位稳定两种。以下分别讨论之。,1)振幅平衡的稳定条件,要保证外界因素变化时振幅相对稳定,就是要:当振幅变化时,AF的大小朝反方向变化。,图 7.5.2 软自激的振荡特性,图 7.5.3 硬自激的振荡特性
6、,7.5.2 振荡器平衡状态和稳定条件,2)相位平衡的稳定条件,相位稳定条件是指相位平衡条件遭到破坏时,相位平衡能重新建立,且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振荡频率。,7.5.2 振荡器平衡状态和稳定条件,相位平衡点上 与 同相,由此可得相位稳定条件为,则相位稳定条件为,保证相位的稳定必须有一个相频特性斜率为负的网络。,而,图 7.5.4 并联谐振回路的相频特性,2)相位平衡的稳定条件,7.5.2 振荡器平衡状态和稳定条件,7.6 反馈型LC振荡器线路,7.6.1 互感耦合振荡器,7.6.2 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哈特莱振荡器),7.6.3 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考毕兹振荡器),7.6.4 LC三端式振荡
7、器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准则,7.6.1 互感耦合振荡器,放大器与振荡器本质上都是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不同之处在于:放大器需要外加控制信号而振荡器不需要。因此,如果将放大器的输出正反回输入端,以提供控制能量转换的信号,就可能形成振荡器。,如果由LC谐振回路通过互感耦合将输出信号送回输入回路,所形成的是互感耦合振荡器。,由互感耦合同名端定义可判知,反馈网络形成正反馈,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如果再满足起振条件,就符合基本原理。射基(集)同名,三极管,LC谐振回路,变压器,7.6.2 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哈特莱振荡器),如果正反馈网络由LC谐振回路中的电感分压电路将输出信号送回输入回路,所形成的是电
8、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图 7.6.2 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电路的特点:,容易起振,变电容而不影响F。,调整频率方便,振荡波形不够好,高次谐波反馈较强,波形失真较大。,不适于很高频率工作,分布电容和极间电容并联于L1与L2两端,F随频率变化而改变。,End,7.6.2 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哈特莱振荡器),7.6.3 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考毕兹振荡器),图 7.6.3 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如果正反馈网络由LC谐振回路中的电容分压电路将输出信号送回输入回路,所形成的是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电路的特点:,End,变电容影响F,变
9、电感不便。,调整频率不太方便,输出波形较好,高次谐波反馈较弱,波形接近正弦波。,频率稳定度较好,分布电容和极间电容并联于C1与C2两端,被较大C1与C2 吸收。,适用于较高的工作频率,甚至可只利用器件的输入电容和输出电容做回路电容。,7.6.3 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考毕兹振荡器),克拉泼(Clapp)振荡器,西勒(Seiler)振荡器,电容三点式与电感三点式振荡器比较,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输出波形好,工作频率比较高 缺点是调整困难,起振困难电感三点式振荡器起振容易,调整方便 缺点是输出波形不好,7.6.4 LC三端式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准则,射同基(集)反,在三点式电路中,回路中与发射极相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频 电子线路 第四 正弦波 振荡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70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