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ppt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期中考试预测,单项选择题若干不定项选择题若干(多选没分,少选有分)物理实验(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必考)四个大题:2道运动学、2道力学运动学结题要点:结合画图分析物理过程,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和所学有运动学公式建立联系,寻找等式关系,建立方程 求解力学解题要点:先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对整体或部分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力的分解和合成建立方程(平行四边形法则),高一物理必修一 物理知识点总复习,知识框架,一、运动部分(第一章、第二章)二、力与物体平衡部分(第三章)三、牛顿运动定律(第四章),运动学,基本概念,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加速度,重点补充,运动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x-
2、t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质点、参考系,的证明,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比例式,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明确以下几点: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观察结果往往不同。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尽量简化,使解题显得简捷。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参考系,(1)时刻(某一瞬间):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2)时间间隔(一段时间):时间轴上的一条线段表示时间间隔,例1:在时间轴上找到 1.前2
3、s 2.第1s内 3.第2s初 4.第3s末,时间与时刻,(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质点,例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C.凡是很小的物体(如电子),皆可看做质点D.如果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即可把物体看做质点,质点,1.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的物理量,用
4、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为质点运动的方向B.路程是标量,其值是位移的大小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位移的值不会比路程大,x x2 x1,2.路程:,位移和路程,3.一般,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注意:st和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其区别,图像,例: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先以4 m/s运动8s,又以6 m/s运动了12m,全程平均速度是,4.4m/s,例.下面列举的几种速度,其中不是瞬时速度的是()A、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深圳
5、到惠州”这一段路程B、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50km/hC、城市繁华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15km/h 注意车速”字样D、足球以12m/s的速度射向球门,速度,3.方向:,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的变化率),4.注意:若a、v 同向,则为加速运动;若a、v 反向,则为减速运动。,例6: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当加速度减小时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速度最大,1.物理意义:,2.定义式:,与速度变化v 的方向相同。,加速度,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注:在应用公式的过程中应注意各个物理量的正负号】1.匀变速直线
6、运动的特点:a是恒量(不变)2.运动学基本公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3.几个重要推论:(1)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推广通式:(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与这段位移的初、末速度的关系:无论在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中,恒成立,(4)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1)1s末、2s末、3s末n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1:2:3:n2)1s内、2s内、3s内ns内的位移之比 1:4:9:n23)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1:3:5:7:(2N1)4)连续相同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
7、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a=g)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3.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不为0,只受重力(a=g)4.竖直上抛运动规律:上升和下落回到抛出点的时间相等上升的最大高度落回抛出点速度,四、运动学中经常遇见的几个问题1.刹车类问题:关键在于判断物体运动到停止时所用时间2.追及问题:(1)临界条件:速度相等,然后再根据位移关系判断并计算【能否(恰好)追上;最大(小)距离】(2)能追上时:位移关系 3.相遇问题:相向而行的两物体距离之和等于两者的初始距离,力与物体平衡部分,力学基础,认识三个力,弹力,摩擦力,识别两对力,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掌握两个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
8、,力的正交分解,共点力的平衡条件,X轴上合力为0,Y轴上合力为0,重力,(F合=0),力,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使物体产生形变,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力学中的三大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速度,弹性形变、非弹性形变,物质性,相互性,非接触力,接触力,重力,产生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G=m g,方向:竖直向下,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垂直水平面,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和物体形状有关,施力物体,重心:1
9、)几何形状规则且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位置跟形状和物体质量的分布情况有关 2)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3)重心越低越稳定 4)重心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5)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但是并不是只有重心受到重力,而物体其他部分不受重力 6)物体的重心不会因为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3.弹力(1)定义、产生条件(2个)、弹簧弹力的大小(FkX)X为形变量,图像为经过原点直线大小:由物体所处的状态、所受其他外力、形变程度来决定(2)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曲面的切面)、弹力存在与否的判断(定义法或假设法)(3)弹力产生原因的分析(如:一本书放在桌面上),弹力
10、,1、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假设法,几种常见的弹力,常见的弹力:弹簧的弹力、绳的拉力、压力和支持力,弹簧的弹力大小遵守胡克定律F=k x,弹性限度内,轻绳、轻杆、轻弹簧的区别,沿绳,不一定沿杆,沿弹簧轴线,注意:有多少个接触面就有可能有多少个弹力,A、B一起匀速运动,A、B均相对地面静止不动,摩擦力,注意:最大静摩擦力的数值才和压力成正比而不是静摩擦力和压力成正比,压力一定,静摩擦力随外力增加而增加,滑动摩擦力Ff,静摩擦力F静,1、接触、有弹力 2、接触面粗糙、,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Ff=FN,0 F静Fmax,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必修 知识点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6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