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寄生虫及危害.ppt
《食源性寄生虫及危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源性寄生虫及危害.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七节 食源性寄生虫及危害,寄生虫生活史有别于其它生物,它不能完全独立生存,需在另一生物体内或体表才能生存 终宿主:成虫和有性繁殖阶段的宿主 中间宿主:幼虫和无性繁殖阶段的宿主污染源:病人、病畜和水生物粪便污染水源或土壤,2,3,血吸虫生活简史图,4,5,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 经口感染:蛔虫、花枝睾吸虫 经皮肤感染:血吸虫 自身感染:绦虫 胎盘感染:弓形虫易感人群,防 治 措 施,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6,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 生物因素:终宿主和中间宿主的状态 社会因素:经济、医疗、饮食习惯等寄生虫病流行特点 地方性 季节性 自然疫源性
2、:人畜共患病,7,常见的污染食品的寄生虫:囊虫、绦虫、蛔虫、肝吸虫、肺吸虫、姜片吸虫等,包括寄生虫虫卵寄生于肉中:囊尾蚴、旋毛虫、肝片吸虫、弓形体等寄生于鱼贝类中:华枝睾吸虫、广州管圆线虫、阔节裂头绦虫、猫后睾吸虫、横川后殖吸虫、异形吸虫、无饰线虫等,8,一、囊尾蚴,1、囊尾蚴是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幼虫的一种类型。囊尾蚴体呈卵圆形,在白色的囊内含有囊液和一个凹入的头节,又称“囊虫”。大小如粟粒,为囊虫头节。,9,10,11,2、绦虫生活史 成虫排出虫卵 进入中间宿主 十二指肠孵出六钩蚴 穿入肠壁 侵入血循环 在组织内发育成囊尾蚴 被终宿主吞入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12,3、猪是猪肉绦虫的中间宿主,并
3、且人既是猪肉绦虫的中间宿主,也是终宿主。囊虫呈圆形或椭圆形包囊,米粒大小,俗称“米猪肉”,13,4、猪绦虫病: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米猪肉”所致,一般多为1条,寿命约为25年,危害较囊虫病轻5、猪囊虫病:误食了猪带绦虫的虫卵所致。,14,6、人感染囊虫病方式有三种:异体感染:食入外界的虫卵,如生食菜类自身体外感染:肛-手-口感染途径,患者个人卫生不良自身体内感染:小肠中孕节随肠逆蠕动进入胃,经胃液消化释放大量虫卵(最多可达4万个),虫卵进入十二指肠孵出六钩蚴钻入血管达全身组织,此型为最严重的感染类型。,15,7、症状体征:潜伏期约3个月。临床表现应视囊尾蚴数量、寄生部位及人体反应性而异。脑囊尾蚴
4、病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以癫痫发作最常见,占52%85%。眼囊尾蚴病 占囊尾蚴病的1.8%15%。皮下组织及肌肉囊尾蚴病 囊尾蚴寄生于皮下组织和肌肉,少者一两个,多者千余此外,囊尾蚴还可寄生在舌、口腔、声带。若大量囊尾蚴感染者也可见于心、肝、肺、肾和腹腔等,但生前不易诊断,常在尸检时发现。,16,8、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 在流行区有食生或半生不熟的猪肉史;粪便中曾发现带状节片及猪带绦虫病者均应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临床表现 凡有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及其他神经症状者,特别在流行区应疑及本病,详细查体,有无皮下结节。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象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影像学检查 包括X线、B超、CT和MR
5、I检查和脑室造影,尤其后两种对脑囊尾蚴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17,9、并发病症: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感染轻时可无症状。寄生数量多时,可自觉肌肉酸痛无力,发胀、麻木或呈假性肌胎大症等。脑囊尾蚴病: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精神症状是脑囊尾蚴病的三大主要症状,神经疾患和脑血流障碍症状如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及精神症状,其他可有头痛头晕、呕吐、神志不清、失语、肢麻、局部抽搐、听力障碍、精神障碍、痴呆、偏瘫和失明等。眼囊尾蚴病:症状轻者表现为视力障碍,常可见虫体蠕动,重者可失明。有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等。囊尾蚴死亡时,可造成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等终致眼球萎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源性 寄生虫 危害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67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