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设计.ppt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设计.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设计,2,基本要求,平时成绩:40%准时上课课堂积极回答问题课后小组作业(分组,分成10组,每组12个左右,确定一个组长,组长把名单发到我邮箱)课堂案例展示期末成绩:60%,3,教学大纲,第一篇 风险概论(6学时)1、风险的内涵 2、风险的衡量 3、企业风险简述第二篇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12学时)1、为什么关注内部控制?2、内部控制的演变 3、内部控制与ERM,4,教学大纲-续,第三篇 内部控制与ERM法规(9学时)1、引发内部控制法规出台的国际背景 2、美国萨班斯-奥克斯法案(Sarbanes-Oxley Act)3、中国内部控制法规第四篇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原理(6
2、学时)1、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理念基础 2、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3、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一般步骤,5,教学目标,树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框架掌握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掌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基本原理,6,课外读物,美COSO制定发布,方红星,王宏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9美COSO制定发布,张宜霞译:企业风险管理应用技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6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编写组编著: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7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编写组编著: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5刘新
3、立著,风险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改进:改进流程新的管理软件,重组:合并、分立 战略联盟,重新定位:综合成本管理综合质量管理,变革:价值链重新设计企业文化重新定位,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8,企业里的一些现象,说说看在你们实习的企业,你观察到一些什么奇怪的现象(战略决策、制度及其执行、考核、产品质量、会计系统。)?你认为企业面临哪些风险?,9,结果怎样?给企业带来什么影响?,企业应该怎么办?,10,第一篇 风险概论,11,主要内容,1 风险的内涵 2 风险的衡量 3 企业风险简述,12,1 风险的内涵,13,什么是风险?,14,(一)风险的概念(课本P88),1.
4、风险使未来事件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2.风险是指出现坏结果的可能性。(狭义的风险)3.从金融角度来说,风险主要是指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的可能性。4.风险是公司金融的第二大基本观念。研究风险就是为了研究投资的风险补偿。(第一大基本观念是什么?)5.风险与收益相伴,风险是预期收益率偏离期望收益率的程度。,15,风险危险or危机?(狭义的风险?),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一书告诫世人:世界正在进入一个不同于传统社会的风险社会,社会突发性危机的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和迅速扩散性都在日益增强之中。无论是海啸、萨斯、艾滋病,还是禽流感、疯牛症、金融风暴,都已经超越人类知识的预期和控制范围。“现代风险”像一颗
5、颗隐藏在工厂、实验室、发电厂、天然气储存罐中的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引爆。而生态破坏、贫困、战争和极权政治又迫使人们动用更多的“想象”才能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危险情境。,16,(二)确定、风险与不确定,确定 确知事物在未来特定时刻的发展状态与结果。即“先知先觉”。存在先知吗?,17,(二)确定、风险与不确定-续,风险 不能确知事物在未来特定时刻的发展状态与结果,但有能力预测出可能状态下的可能结果的数目与概率。可以说,风险是可用概率分布描述的不确定。风险是从不确定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例。风险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程度。,18,(二)确定、风险与不确定-续,不确定 不能确知事物在未来特定时刻的发展状态
6、与结果,虽有能力预测出可能状态下的可能结果的数目但无力预测出其相应的概率,或者无法预测出可能状态下的可能结果的数目与概率。不确定:不能用概率分布来描述。Pure Uncertainty,19,对不确定的进一步细分,可细分为风险、不确定、模糊、无知。风险:不确定:模糊:无知:Paul J.H.Schoemaker,从不确定性中盈利(Profiting from Uncertainty)p196197,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知道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概率。,知道可能的结果,但不知道概率。,既不知道可能的全部结果,也不知道概率。,无法界定问题是什么(一无所知)。,20,(二)确定、风险、不确定:小
7、结,确定:无所不知风险和不确定:有所不知风险:知道概率分布不确定:连概率分布也不知,21,(三)风险的特征(课本P90),面向未来(已经过去的是?例外:世界未解之谜)不确定性(偶然性)客观性(必然性)可变性损益(俱生、共生)性可控性(?),22,(三)风险的特征-续,(1)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存在性),风险难以避免。(2)风险指向未来,具有时间性(前瞻性)。,公司打理的生意本身就有风险,而且可能出现坏的结果,所以公司不可能避免所有的风险。但是公司不应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也不应承担本不属于自己承担的风险及股东不想承担的风险。因此,公司管理层要考虑:多大程度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以及应如何控制风险总量
8、。,距事件结束的时间越长,则风险越大;当事情了结时,结果已完全肯定,对此时来说风险随之消失。,23,(三)风险的特征-续,(3)风险具有可知性(可测度性)。(4)风险具有损益性,即可能带来高额回报,也可能带来巨大损失。,人们运用概率论知识来计量风险。应避免一种错误认识:从历史数据推断未来风险。在决策理论中,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风险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以增强决策的可靠性和可信性,但我们要知道风险并未因此而消除,因为概率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无法将不确定转化为确定。,前者说明冒风险是有价值的(追逐风险收益);后者表明风险管理时必要的(风险的可测度性,为风险管理提供了可能性)。不过为避免风险损失而进行
9、的风险管理本身要“花钱”,所以搞不搞风险管理,要三思而行。,24,(三)风险的特征-续,(5)风险的感知是人们对事物未来发展的看法,因而对风险的感知将因人而异。“心理台风眼”。(6)风险具有扩散性(关联性)。某一风险往往不会局限于一个范围内,而会向其他领域扩散,发生“风险共振”。信息化、WTO、全球化将使风险的扩散更为迅速。,思考:,1、风险是好还是不好?风险的结果一定是不好的吗?风险与危险或危机是一样的吗?2、我们可以禁止、阻挡风险吗?3、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是怎样的?,26,正确理解风险,(1)风险面向未来(不是“事后诸葛亮”),是中性的,不能说风险是不好的。风险不等于“问题”、坏事、损失、失
10、败、倒霉、困境(2)风险不同于“危险(danger/hazard)”与“危机(crisis)”或“困境(distress)”或“失败(failure)”,因为危险接近于一种确定的状态与结果,而危机也是一种确定的不良状态并产生了损害性的结果。危险:无利得之风险导致损失且无利得的可能性。处理危机,需要进行危机管理,而不是风险管理。,(3)人们习惯于将风险理解为:发生(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纯粹风险,如在保险学中。但是,风险还包含获取额外报酬(好处)的可能性。因此,风险具有两面性(是所谓的“投机风险”),只说一个方面的话,就不能准确地理解风险。,27,正确理解风险-续,28,正确理解风险-续,(4)“防
11、范”或“化解”(抵御/防御/规避/砍掉/堵/禁止/不让它发生)风险往往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态度是管理/控制风险,包括:承受风险(高风险,可能享受高收益,也可能承担高损失,如财务会计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自我保险)分散风险(如利用投资组合或多元化经营,但收益可能有所降低)转移风险(如买保险,但需支付费用;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利用审计)获取更多的决策信息,等等。(5)“不作为”并不能消除风险,但也不失为一种管理风险的方法。在生活中,对许多风险,我们是听之任之的。否则,会生活得很累很辛苦,甚至产生心理疾病。,29,正确理解风险-续,(6)风险管理中,假设人们是厌恶/反感/回避风险(risk averse)
12、的。真实的含义是,若承担风险,则要求风险报酬(但不一定能得到)。要求的风险报酬(包涵于required rate of return,r)是风险(risk)的函数:r=f(risk)=rfrisk premium(风险报酬、风险溢价)。风险问题的辩证法风险与收益(报酬)权衡(risk and return tradeoff),30,下侧风险与上侧风险,人们看待风险时,最为关心将要遭受的损失,主要从不利方面来考察风险(下侧风险);但是,风险还包含获取额外报酬(好处)的可能性(上侧风险)。因此,风险具有两面(双向)性,只说一个方面的话,就不能准确地理解风险。如,说“高风险,高收益”时,别忘了“高损
13、失”的可能性。,31,(四)风险的形成过程:风险的成因,风险的形成过程 产生或 风险收益 增加 导致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 风险损失风险的成因: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损益,32,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是指能产生或增加损失频率和幅度的因素。对企业而言,风险因素就是形成某种企业风险、对企业构成不利影响的风险状态或情况。它是产生企业风险的条件和原因(产生风险损失的间接原因,而且不一定产生损失)。风险因素可分为:物理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后两者均为人为因素。但道德风险因素偏向于人的故意行为(如欺骗);而心理风险因素则偏向于人的非故意行为(如疏忽)。,33,风险事件,风险
14、事件 是指直接或间接造成损失的偶发(随机)事件。风险事件的偶然性是由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它的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是不确定性的外在表现形式。风险事件是风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产生风险损失的原因(直接原因),或者说是风险损失产生的媒介物。,34,风险结果:风险收益与风险损失,风险收益(risk premium)是实际收益超过预期收益的部分,或风险事件发生后,实际损失低于预期损失的部分。基于这种理解,只要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不同,就存在风险。不能说,有收益,就没有风险。风险损失(loss)是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的部分,或风险事件发生后,实际损失高于预期损失的部分。(直接损失、间接损失)风险的
15、本质不是损失,而是可能获取更多的收益。(甘冒风险,又厌恶风险!),35,(五)风险的分类(课本P92),1、以公司为投资对象划分,风险可分为市场风险和公司特有风险(1)市场风险是指由经济周期、利率、汇率以及政治、军事等非企业因素而使企业经营发生损失,形成投资人持有的资产贬值和资本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一般不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而降低或消除。,36,(2)公司特有风险(非市场风险)是指企业由于自身经营及融资状况对投资人形成的风险。经营风险。是指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由此带来的是企业全部投资者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产、供、销的诸多过程中任一环节都会带来风险。影响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有:市场需求变
16、化;销售价格和生产成本;生产技术;固定成本;经营管理水平,37,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因筹资产生的风险。财务风险分为两种:偿付风险;财务杠杆风险:由于负债而给股东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小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负效应,甚至导致企业破产。)非市场风险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来分散风险。,38,2、以有价证券为投资对象划分,风险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1)系统风险:即风险的影响是整个市场,如利率、汇率、通货膨胀以及政治动荡等,这种风险无法通过在市场上的分散投资来避免的。(2)非系统风险:指单个证券所存在的风险,这类风险可通过分散投资来避免或减少风险。违约风险
17、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39,附:其他有用的分类,按风险的可控程度分可控风险不可控风险按风险的承受能力分可承受(接受)风险不可承受(接受)风险(不同风险,管理方法不同。),40,附:其他有用的分类,按可保与否分可保风险不可保风险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自然风险许多自然风险属于不可控风险和不可承受(接受)风险人为风险大多人为风险属于可控风险和可承受(接受)风险,41,“专业”上的分类,经营风险(Business risk)资产负债表左边的风险与资产相关进而与投资管理(资本预算)相关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资产负债表右边的风险基于此,财务风险最好译为:融资(筹资)风险与负债(财务杠杆)相关基
18、于此,财务风险最好译为:负债/债务风险进而与筹资(融资)管理相关,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什么关系?,42,经营风险,短期经营风险现金(流动性)风险短期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应收账款投资风险:信用风险存货投资风险长期经营风险:战略风险之一资本投资风险:资本预算风险固定资产投资风险无形资产投资风险并购风险,43,财务风险,短期财务风险商业信用风险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短期债券风险短期借款风险长期财务风险:战略风险之二长期借款风险长期债券(公司债券)风险融资租赁风险,44,2 风险的衡量,45,风险衡量的应用,保险产品定价金融产品的定价风险准备金水平的确定风险定级或排序风险管理决策,46,(一)风险大小
19、及其风险衡量的含义,47,风险衡量的含义,风险衡量也叫风险评估,就是测度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风险(收益)损失发生的概率以及造成损失(产生收益)的程度,从而评价这种风险对企业或组织财务负担和经营活动的影响及其重要性。(从可能性、影响程度和波动性三个方面)对于纯粹风险(课本P92):测度和评价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风险损失发生的概率、造成损失的严重性以及损失的波动性。,48,注意:,“影响程度”和“波动性”比损失频率更重要、更值得关注。,49,应用:一个粗略的风险管理决策标准,损失频率:低 高 低 高损失程度:小 小 大 大风 险:很小 小 大 很大企业决策:自留 自留 投保 回避或转移,50,(二
20、)风险衡量方法和技术,51,风险衡量的定性分析(课本P137-139),定性衡量凭着对事情的经验性观察获得对风险的感性认识(经常是主观的),通过对各种因素的分析,得出风险大小的粗略估算(经常使用主观概率):损失频率的衡量 损失严重性的衡量,52,风险衡量的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根据已有的数据,或通过对未来数据的预测,利用数学模型或概率统计的方法,科学地估算损失的概率和损失程度。经常采用的是客观概率,着眼期望值,或某种损失程度或损失频率的可能性。,53,风险衡量指标,风险是指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包括收益或损失发生与否,何时何地发生和一旦发生其损失或获益程度如何等都不确定,其中损失发生
21、与否和损失程度在风险管理中尤为重要。损失概率指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损失程度,则表征损失的严重性,在风险衡量中,常通过以下两个指标反映风险损失程度:损失期望值:即未来某一时期内预期的损失平均值。损失幅度:指一旦损失发生,可能形成的最大损失。,54,风险衡量指标,(一)损失概率1.含义:损失发生的可能性。2.一般是指某一时期损失发生的频率。(二)损失期望值 某一时期的平均损失,可以通过损失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来估计,如果已得到损失的概率分布,则可精确计算出来。,55,(三)损失幅度 一旦发生致损事故,其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值。管理人员最基本的是估测单一风险单位在每一事件发生下的最大可能损失和最大预期损失。
22、其中,最大可能损失是一种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无关;而最大预期损失是与概率估算相关的,它随选择概率水平不同而不同。并且,最大可能损失大于等于最大预期损失。仅估测最大可能损失和最大预期损失是不够的,有时需要估计年度最大可能损失和年度最大预期损失。,56,基本概念,1随机变量:2.概率:它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概率不能为负,即:0Pi1所有可能值的概率之和为1。3预期值:也称期望值(或均值)但是预期报酬率是一个变量,可能与实际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为了准取反映具体值围绕预期值上下波动的程度,就要使用概率统计中的衡量概率分布离散程度的有关指标来确定。,57,4方差:方差是用来衡量随机变量的具体值与预期值
23、之间离散程度的指标。通常用“2”来表示。5.标准差:也叫均方差,是方差的平方根。是各种可能的结果偏离预期值的综合差异,是反映离散程度的一种量度。说明:标准差的大小代表者投资风险的大小:标准差越大,风险越大;反之就越小。若只有方差和标准差的数据,没有其他数据,无法得到有用的信息。预期值与方差结合使用,才能准确衡量风险。6.标准差系数(变异系数):V=/K说明:标准差系数的使用是在预期值不等的情况下通过系数计算对比风险程度的。,58,7协方差和相关系数协方差和相关系数是用来度量投资组合的风险。(1)关于投资组合:所谓投资组合,就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资产,按照不同的比例构成的一个复合体。投资组合的收
24、益率是组合中单个证券的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值。投资组合的风险也可用预期收益率的方差来衡量,但计算较为复杂。投资组合的风险并不等于组合中单个项目风险的加权平均。它除了与单个项目的风险有关之外,还与组合中单个项目的协方差(12)有关。,59,根据概率统计知识可知,由两个投资项目构成的投资组合的方差的计算公式为:投资组合的标准差为:其中:为协方差,60,(2)协方差:协方差是用来描述两个投资项目之间的相关程度的。协方差的值可以为正(正相关)、负(负相关)和零(不相关)。如果两个投资项目不相关,协方差就为零;如果两个投资项目正相关,协方差就大于零,如果两个投资项目负相关,协方差就小于零。,61,结论:在投
25、资组合中,协方差是用来衡量两个项目之间收益与风险的互动性的。在单个项目风险已定和投资比例已定的条件下,可得下面结果:当协方差为零,该投资组合的风险就为:2=(X1 1)2+(X2 2)2,项目变动不相关;当协方差大于零,投资组合的风险将高于为零时的风险,呈正向变动;当协方差小于零,投资组合的风险加一个负值,则低于为零时的风险,呈反向变动。,62,因此:当相关系数=+1时,为完全正相关,其投资组合风险等于这两种项目各自风险的线性组合,组合风险较大。当相关系数=-1时,为完全负相关,其投资组合风险是单个项目风险的加权差额,它比两个项目中最小风险者的风险还小。当相关系数=0时,为 不相关,两种项目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风险 管理 内部 控制 制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6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