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工程厂外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污水处理厂工程厂外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工程厂外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污水处理厂工程,厂外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1项目概况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受业主单位委托,我院承担了“污水处理厂工程段计工作,本项目位于龙溪河左岸,西临龙 溪河以及龙溪大道,东靠都历山,用地红线总面积约7.9hnf ,近期占地约118.7亩。进厂道路 全长约112.742米,道路宽7米,为等外级道路,设计车速20kWh,双向2车道。本项目为厂外工程设计,主要包括新建进厂道路、截污干管及提升泵站、尾水管道。设计阶 段为施工图设计,施工范围线内为工程量的计入范围。2设计依据及采用的技术规范、标准2.1设计依据1)本项目设计合
2、同;2)本项目初步设计成果;3)项目所在片区1: 500地形图;4)万州区何家岩污水处理厂工程初勘报告;5)重庆市万州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62035)(阶段成果);2.2 果用的技术规范、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016年版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I93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l-2008)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2.3 设计过程简述2023年5月,完成方案设计并通过规
3、委会审查。2023年7月,完成初步设计并在建委备案。2.4 初设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1 .填方地段地面自然横坡坡度大于15时,应在斜坡上挖台阶处理。在设计图中未反应,且 无工程数量。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补充。2 .建议对边沟增加盖板设计。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增加盖板设计。3 .在道路路面结构图中,AC-20C与AC-13C之间应设计粘层油,稀浆封层下应设计透层油。 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补充。4 .在路线右侧增加安全防护设计。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补充防撞护栏。5、补充标志标牌、标线设计 执行情尻:按审查意见补充。3工程地质条件(摘录)3.1气象流况万州勘察区居亚热带山区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
4、、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日照偏少, 雨量充沛、雨热同步,同时具有春雨较早、夏长多伏旱、多秋雨、冬暖少霜雪、多云雾特点。全 年无霜期32Od以上,多年平均气温18.1,最低气温-3.7C(1983年1月6日),最高气温42.1C中等,韧性中等,平均厚度约4.95m,层底高程221.02277.87m。(3)卵石土 (Q4al+pl):卵石土:灰白色、灰色;主要由微风化的石英砂岩、石灰岩、花 岗岩等矿物质组成,卵石含量约在3560%不等,粒径约I8cm不等,磨圆较好,呈亚圆形, 级配较好,卵石间隙填充物为中粗砂及少量粉质粘土,结构松散,均匀性较差,为河道多年冲刷 形成,冲洪积成因,平均深度洪45m,
5、层底高程222.80232.34m。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1)砂质泥岩(J2S-Sm):紫红色,主要由粘土质矿物组成,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岩 质较软,偶夹灰绿色砂质条带或团斑;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少量呈短柱状;中风化岩 芯较完整,呈柱状,节长一般在530cm,最大节长约50cm。本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为本场 地主要岩层。(2)砂岩(J2S-Ss):灰白色,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并含云母等。中粗粒结构, 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呈碎块或短柱状;中风化岩芯完整,敲击声清脆, 呈柱状,节长一般在840cm,最大节长可达70c本层多以夹层或透线体型式产出,为本场
6、 地次要岩层。3.5 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西侧含一条河沟,该河沟名为龙溪河,自北向南汇入长江,隶属长江支系流域,该 河沟在平行岭谷地带的宽谷中,无急滩,水流量较小,勘察期间,该河沟水深一般在0.50080m 之间,最大深度约1.20m,为短小的支沟溪流;龙溪河有利于污水及雨水收集和排放,底层条件 较简单,沿地表自上而下可汇入长江,勘察期间涌水量小,勘察区未见稳定地下水位;龙溪河不 受三峡库区水位影响,拟建场地范围内最高洪水位为232.80m(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勘察期 间水位高程为228.30230.20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勘察期间)。3.6 不良地质作用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
7、揭露,场地内未发现危岩崩塌、断层、滑坡、泥石流、地下采空区 等不良地质现象:也未见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3.7 岩土力学指标(2006年8月15日),气温垂直分带显著,长江河谷一带较周围气温高出IC3C。3.2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形轮扉不规则,南北向长约340m,东西向长约200m,地块东侧高,西侧低,地 势由南及北,场地内最高高程为277.87m (场地东侧红线附近一带),最低高程为22L02m (场 地南西侧靠龙溪河地带),场地西侧为龙溪河大道。勘察区为构造剥蚀低山地貌及构造剥蚀深丘地貌,场地由东至西主要由陡崖、多级台地、及 斜坡组成,现状主要为林地及菜园,斜坡坡度一般在
8、535不等,一般呈上缓下陡,局部陡坎 可达50以上;场地中西部为平缓阶地,西侧为龙溪河等,地表坡角在220不等;东侧及南 侧主要为自然山体,多呈陡斜坡地段,地形地貌陡峭,山体自然坡角一般在5080之间,局部 坡面呈直立状,高差较大,勘察范围内现状地面商程在221.02277.87m之间,最大高差约56m。3.3 地质构造场地在构造单元上处于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川东褶皱东北端的万州向斜北西翼,北靠铁峰山 背斜,南临方斗山背斜,属川东典型的隔挡式分布区。本区域内实测岩层产状:145 Z5o ,岩层呈单斜产出,地层连续稳定,结合一般,地层为 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及砂岩,区内新构造运
9、动不强烈,表现为大面积爆 慢间歇性抬升,根据本次钻探,无断层、构造破碎带通过,区域地质构造上属于稳定场地。3.4 地层岩性根据地面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场地地层岩性主要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土层(Q4)及侏 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基岩(J2S) 现根据岩性由新到老分述如下(岩土分层情况见勘探点数据一 览表):第四系全新统(Q4)(1)素填土(Q4mD :杂色,结构稍密,稍湿,不均匀;主要由粉质粘土及砂泥质块碎石 硬杂物组成,硬杂物含量1020%,粒径120Cm不等,为附近房屋修筑堆填形成,回填年限5 年以上,周边无污染源,场地内填土未被污染,平均厚度约2.15m,层底高程220.7725695(2)粉
10、质粘土(Q4el+dl):红揭色、黄褐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充填有少量砂泥质角 砾,可塑状,粘性较强,可搓成条状,刀切面稍有光泽,土质均匀性一般,无摇震反应,干强度设计速度km/h20道路宽度m7设计荷载城-B道路交通等级轻路面类型沥青睑道路设计年限年15路面结构设计年限年IO抗震设防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S0.05IS曲线最小半径m/最小畿和曲线长度m/最大纵坡%3.163%最小纵坡%3%最小坡长m60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25000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25000净空m4.5停车视距m2()4.2 道路平面设计道路起于污水厂大门,止于连河路,道路全长112.742m,设计车速20kVh,道路红
11、线宽7m。 道路道路全线共设1处平曲线,圆曲线最小半径为70m,全线共2个交叉口。4.3 道路纵断面设计本次设计进场道路各路口设计标高在顺接现状道路基础上,严格按照规划高程进行设计,道 路共设3段纵坡,最大坡度3.163%,最小纵坡3%,最小坡长60m。4.4 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根据控规中路幅分配。道路车行道宽度为7米。横断面布置详见道路标准横断面 1Il*BKKX lX wR * ,4:K*r*小*41El1*?x sacs e:4八- 6:,. -索1) 9ReVsJlSe: esc5-I *1 Su*IKJ-rh4o2.1. L?S tuxIMJMaMMK,廿UMC.“I. IX1
12、 U*cMJ4e*1JOMCaa“1. IXI. LMarS-MM*“1. u1. LWMaX6KMC*w.m1. LW*JS-XJAMMSMne JJKMC*tutaX1. 4SfOWXAMlN3MMJm0XMMO:.MMMM).I. WMUIfMUIfVBUM-r:I amu.:f*sa=rs*e r ; a-i r rB rrs*jfs=ri4VC-% fts-BCS. w t fi irjrff -,小 .*3r t*!xa* w广 9r. *?jmc Vfttx,口”日!,R*url-rc) rU 9 *MX4lx9v. j . r,T5Mrswr t.r4rc(Vft*r .s *
13、e51tt. ,c4? cwssRt : 二:,xc u, *.; . 尸:Ru& w,Ayicax*x e)502填方路堤应保持基底的强度与干燥,应清除修筑范围内的腐殖土、耕种土、松土以及地面杂 草、树根并压实,原地面坑洞应进行回填并压实。路基填土严格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执行。 填方地段地面自然横坡度大于15时,应在斜坡上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不小于2.0m,并向内帧 斜24%的坡度,当基岩面上覆盖层较薄时,应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台阶部位应先采用小型 机具夯实后再进行分层回填碾压。对于长期积水地段路基,填筑前均需放(抽)水晒干,清除淤泥并回填透水性材料。在地表 水不易疏干、地表排水不畅或地下水
14、丰富地段,还需设置排水盲沟;在地下水出露集中且水量较(3)路基施工中,若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时,应根据情况采取适当降水措施予以疏导处理。(4)道路两侧边沟水可根据现场情况将边沟水引出路基范围外排放,或就近接入道路两侧 雨水井及涵洞。另外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要增加涵洞,应及时与设计院及甲方联系。(5)施工中应做好防水、揖水措施,以确保开挖后的路床不被水浸泡。5.1.4路基边坡(1)道路两侧边坡施工时应按照设计坡度放坡。若发现设计坡度不能保持边坡稳定,应通知 设计院调整坡率。(2)路基边坡坡面应根据两侧地块的开发周期长短确定是否作防护。5.2基层德工5.2.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碎石应采用粒径
15、大于6cm的卵石或石灰岩轧制,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2%,集料最大粒径不 应超过31.5mm,压碎值不大于26%。水泥含量指水泥与干碎石之间的重量百分比,所用水泥为 普通硅酸盐水泥,直选用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可采用42.5号水泥。施工中应控制好含 水量,必须集中拌和、拌和均匀、碾压密实,并根据施工时的夭气情况做好保湿养生工作,宜采 用湿砂进行养生,养生7天后方可施工面层。要求5.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重型击实标 准)不低于98%, 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4MPa;要求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重型 击实标准)不低于97%,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3MPa混和料
16、中碎石应符合下表要求层位通过下列方解孔(mm)的质量百分率(%)37.531.526.519.09.54.752.360.60.075基层-10090-10072-8947-6729-4917-358-220-7底基层10090-I(X)-67-9045-6829-5018-388-220-7(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须用机械拌和摊铺和辗压。(2)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配料必须准确,摊铺或拌和必须均匀,并应严格掌握厚度,路拱横 坡应与面层一致。(3)基层施工应严格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5.2.3施工要求4.9交叉口道路全线共2个交叉口,均为平交路口。路口严格按控规进
17、行设计未设置渠化拓宽。5施工注意事项5.1 路基施工5.1.1 茏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每200米左右设置临时水准点一个,并复测平面和高程控制桩(按 平面设计桩号布置),据此测出相应道路中心、路面宽度及纵横高程等样桩,控制桩测量精度应 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及规定。有碍施工的建筑物,渠道均应在施工前拆迁完毕。施工前应开挖临时 边沟与附近出水口接通,做好临时揖水措施,以利施工期间的积水排泄。5.1.2 路基施工(1)道路设计范围内路基施工前应清除地表草皮、树根、淤泥、垃圾和耕作土等,本次设 计表土清除厚度按全线清除60Cm设计计算。地面横坡如大于15时,应挖成宽度不小于LO米的 台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水处理 工程 道路 施工图 设计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66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