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学公理和受力分析.ppt
《静力学公理和受力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力学公理和受力分析.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静力学公理和受力分析,返回总目录,刚体和力的概念 静力学公理 约束和约束反力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思 考 题 习 题,本章内容,返回总目录,1.1 刚体和力的概念,刚体的概念力的概念,一、刚体的概念 刚体是静力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所谓刚体,就是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即刚体是不发生变形的物体。显然,任何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形。但是,有许多物体,如机器和工程结构的构件,在受力后所产生的变形很小,在研究力对物体作用下的平衡问题时,其影响极小,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可以把物体视为不变形的刚体,使问题的研究得以简化。所以说刚体是一个经过简化
2、和抽象后的理想模型。必须指出的是,不能将刚体的概念绝对化,这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有关。在所研究的物体产生变形且变形是主要因素的情形下,就不能把该物体视为刚体,而应当成变形体来分析。,1.1刚体和力的概念,例如,在计算工程结构的位移时,就常常要考虑各种因素所引起的变形。这类问题将在今后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以及流体力学等学科中进行研究。在理论力学中,由于静力学所研究的对象仅限于刚体,因而又称为刚体静力学。它是分析变形体力学的理论基础。二、力的概念 人类对力的认识是在生活和生产的实践中产生的。经过长期实践,从感性到理性,人们逐步建立起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其效应
3、是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者使物体发生变形。对于不变形的刚体而言,力只改变其机械运动状态。,1.1刚体和力的概念,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力的外效应,而力使物体发生变形的效应称为力的内效应。理论力学只研究力的外效应。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三个因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通常称为力的三要素。力是有方向的量,可以用矢量表示,如图1.1所示。力可以表示为一个有方向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线段所在的方位和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1.1刚体和力的概念,图1.1 力的矢量表示,1.1刚体和力的概念,在国际单位制(SI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或
4、者千牛顿,符号为牛(N)或千牛(kN)。在工程单位制中,力的常用单位是千克力或吨力,符号为千克力(kgf)或吨力(tf)。两者的换算关系为:,静力学公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积累并总结出来的为人们所公认的客观真理。它经过了实践的检验,符合客观实际,是研究力系简化和平衡条件的理论基础。公理一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所确定,如图1.2(a)所示。这种力的合成,用矢量加法表示为:,1.2 静力学公理,1.2 静力学公理,合力F与两力F1、F2的共同作用等效。如果求合力F
5、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不必作出整个平行四边形,而是将两力F1、F2的首尾相联构成开口的力三角形,而合力F就是力三角形的封闭边,如图1.2(b)所示。这种求合力的方法又称为力的三角形法则。,图1.2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公理二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沿同一直线,如图1.3所示,即:,1.2 静力学公理,图1.3 二力平衡条件,1.2 静力学公理,这是最简单的力系平衡条件。但是,应当指出,对于刚体来说,这个条件是充分和必要的,而对于变形体来说,此二力的平衡条件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如图1.4(a)、(b)所示
6、,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共线的拉力时可以平衡,但如受到两个等值、反向、共线的压力时就不能平衡了。,图1.4 作用于变形体上的二力,1.2 静力学公理,公理三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在作用于刚体的任意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由此可以得出两个推论,即:显而易见,这个公理是研究力系的等效替换的重要依据。推论一 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某作用线移至刚体上的任意一点,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证明 设力F作用于刚体上的A点,如图1.5(a)所示。在力的作用线上任取一点B,加上一对等值、反向、并沿同一直线相互平衡的力F1和F2,并使。根据公理三,加减平衡力系
7、,并不影响原力F对刚体的作用,由公理二可知,力F和F1平衡,除去后只剩下一个力F2。所以力F2与原来的力F等效。但是,这个力的作用点由A点沿作用线移到了B点,如图1.5(b)所示。,1.2 静力学公理,图1.5 力的可传性示意图,所以,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线。力的作用点就不再是决定力的作用的主要因素。力矢量可以从它的作用线上的任一点画出,因而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以人们在车后推车和车前拉车为例可知,这两个力的作用是一样的。推论二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互相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汇交于一点,且三力共面。,1.2 静力学公理
8、,证明 如图1.6(a)所示,刚体上作用有三个互相平衡的力F1、F2、F3。将力F1、F2沿作用线移至两力的交点D,合成为力F,则刚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力F3、F共线,所以F3必与F1、F2共面,且通过力F1和F2的交点,如图1.6(b)所示。,图1.6 三力平衡交汇,1.2 静力学公理,公理四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两物体间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这个公理概括了自然界中物体相互作用的关系,表明一切力都是成对出现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它们共同出现,共同消失。但必须注意的是,虽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
9、反且沿同一直线,但决不能认为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因为这两个力并不作用在同一刚体上,而是作用于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同物体上。所以这两个力并不组成平衡力系。,1.2 静力学公理,公理五 刚化原理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将此变形体刚化为刚体时,其平衡状态保持不变。公理五为把变形体抽象为刚体提供了条件,从而可将刚体静力学的理论应用于变形体。但是,此时应注意考虑变形体的物理件。如图1.4中所示的软绳,在拉力作用下软绳平衡,如果将软绳刚化为刚体,平衡仍然保持不变;在压力作用下软绳则不能保持平衡,此时软绳就不能刚化为刚体。,1.2 静力学公理,图1.4 作用于变形体上的二力,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10、,如果物体可以在空间作任意的运动,则该物体称为自由体。如飞行的飞机和炮弹等。然而,许多物体受到周围其他物体的限制,不能在某些方向作运动,这些物体就称为非自由体。如火车受到轨道的限制只能沿轨道行驶;在轴承上的转子不能离开承,只能绕轴转动等。对非自由体的运动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约束对非自由体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力,这种力称为约束反力,简称反力。因为约束反力是限制物体运动的,所以约束反力的作用点应在约束和非自由体的接触之处,方向必与该约束所能阻碍的运动方向相反。这是确定约束反力方向和作用线的基本准则。至于约束反力的大小,一般是未知的,可以通过与物体上受到的其他力组成平衡力系,由平衡方程求出。
11、除了约束反力外,作用在非自由体上的力还有重力、气体压力、电磁力等,这些力并不取决于物体上的其他力,称为主动力。约束反力多由主动力所引起,由于其取决于主动力,故又称为被动力。对受约束的非自由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主要的工作就是分析约束反力。实际工程中的约束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典型约束及其约束反力的特点。,1.柔索约束 由柔软的绳索、皮带或链条等构成的约束,在不考虑其自重、变形时可以简化为柔索约束。如图1.7所示,软绳只能限制物体沿绳的中心线离开软绳的运动,而不能限制物体在其他方向的运动。所以柔索约束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为柔索的拉力,即沿着柔索背离物体。一般用FT表示。图1.8(a)所示是链条或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力学 公理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66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