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学公理及受力分析.ppt
《静力学公理及受力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力学公理及受力分析.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静力学引言,静力学:,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的科学。,1、物体的受力分析:分析物体(包括物体系)受哪些力,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和方向,并画出物体的受力图。,2、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用一个简单力系等效代替一个复杂力系。,3、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并应用这些条件解决静力学实际问题。,刚体:绝对不变形的物体,或物体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不改变的物体。,力: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作用效果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是矢量。,力系:一群力。可分为:平面汇交(共点)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力偶系,平
2、面任意力系;空间汇交(共点)力系,空间平行力系,空间力偶系,空间任意力系。,平衡:物体相对惯性参考系(如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介绍静力学5条公理,约束和约束力的概念,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对画物体受力图进行练习。,11 静力学公理,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公理2 二力平衡条件,使刚体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最简单力系的平衡条件,合力(合力的大小与方向)(矢量和),亦可用力三角形求得合力矢,此公理表明了最简单力系的简化规律,是复杂力系简化的基础。,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推理1 力的可传性,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3、推理 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平衡时 必与 共线则三力必汇交O 点,且共面。,公理4 作用和反作用力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等值、反向、共线,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在画物体受力图时要注意此公理的应用。,公理5 刚化原理,柔性体(受拉力平衡),刚化为刚体(仍平衡),反之不一定成立,因对刚体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对变形体是必要的但非充分的。,刚体(受压平衡),柔性体(受压不能平衡),约束:对非自由体的位移起限制作用的物体。,约束力:约束对非自由体的作用力。,约束力,大小待定,方向与该约束所能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作用点接触处,12 约束和约束力,工程常见的约束,1、具有光滑
4、接触面(线、点)的约束(光滑接触约束),光滑支承接触对非自由体的约束力,作用在接触处;方向沿接触处的公法线并指向受力物体,故称为法向约束力,用 表示。,2、由柔软的绳索、胶带或链条等构成的约束,柔索只能受拉力,又称张力。用 表示。,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力沿着柔索背向被约束物体。,胶带对轮的约束力沿轮缘的切线方向,为拉力。,3、光滑铰链约束(径向轴承、圆柱铰链、固定铰链支座等),(1)径向轴承(向心轴承),约束特点:轴在轴承孔内,轴为非自由体、轴承孔为约束。,约束力:当不计摩擦时,轴与孔在接触为光滑接触约束法向约束力。,约束力作用在接触处,沿径向指向轴心。,当外界载荷不同时,接触点会变,则约束力的大
5、小与方向均有改变。,可用二个通过轴心的正交分力 表示。,(2)光滑圆柱铰链,约束特点:由两个各穿孔的构件及圆柱销钉组成,如剪刀。,约束力:,光滑圆柱铰链:亦为孔与轴的配合问题,与轴承一样,可用两个正交分力表示。,其中有作用反作用关系,一般不必分析销钉受力,当要分析时,必须把销钉单独取出。,(3)固定铰链支座,约束特点:,由上面构件1或2 之一与地面或机架固定而成。,约束力:与圆柱铰链相同,以上三种约束(经向轴承、光滑圆柱铰链、固定铰链支座)其约束特性相同,均为轴与孔的配合问题,都可称作光滑圆柱铰链。,4、其它类型约束,(1)滚动支座,约束特点:,在上述固定铰支座与光滑固定平面之间装有光滑辊轴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力学 公理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66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