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动机行为感知觉.ppt
《需要动机行为感知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需要动机行为感知觉.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1,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肖月强 博士 副教授,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2,知识回顾,组织及其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组织行为的研究单元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阶段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3,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组织行为研究,个体的心理学解释,个体的结构化解释,研究个体心理与行为特征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对症下药了解对人的激励机制,促进管
2、理,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4,学习目标,1、掌握需要、动机、行为等基本概念2、掌握个体的认知心理与管理:感觉与知觉 社会知觉 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 知觉偏差,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5,【案例】杰克约50岁,在一家大银行的分行做经理助理。他已经做助理经理11年了,但是他的表现实在平庸,以至于几乎没有哪个分行经理愿意要他做助手。通常他的现任行长都会设法将他派到新的分行去当助理,以便摆脱他。所以杰克在这11年里,曾在8个分行任职。在他现在工作的这第九个分行,经理很
3、快就了解到了他的经历,虽然也曾想过将他转到别的分行,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来试着激励一下他。经理了解到,杰克没什么经济上的需要,因为他继承了一笔可观的遗产,拥有几套公寓房。他的太太在家里打理家务,两个孩子都是大学毕业,有很好的收入。所以,他是一个衣食不愁的人。,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6,经理的尝试进展甚微,甚至有两次考虑想解雇杰克。杰克偶尔会鼓起劲儿干几个星期,但随后又变成了老样子。通过仔细分析杰克的情形,经理认为,虽然杰克对有形的物质需要基本上都得到了满足,但他也许会需要更多的别人的认可。于是,经理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分行周
4、年的店庆日,经理召集所有员工开了一个庆祝会。会上,经理订做的大蛋糕上写着分行最近颇爱好评的一个财务指标。这一指标是在杰克的努力下实现的。经理对此做了一番夸奖。杰克的情绪被这种赞扬以及很多同事善意的玩笑鼓舞。从此以后,他的行为彻底改观。经过不断的认可和赞扬,杰克有了极大进步,两年后成为另一家分行的杰出经理。,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问题。人的积极性是与需要相联系的,是由人的动机相联系的。只有了解人的需要和动机的规律性,才能预测人的行为,进而引导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
5、性,使之朝着达成组织目标的方向发展。,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8,第一节 需要 动机与行为,一、需要和动机 行为主义把人的行为看成是机械式的由刺激直接引起的。,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9,行为发生的基本模式,如下图:,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10,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是由需要支配的。需要: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求的反映。备注:客观需求既包括人内部的生理需求,
6、也包括外部的社会需求。需要的种类: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也包括物质需要,精神需要。,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11,动机:动机(motive)的原意是引起动作。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息等心理因素叫动机。如沙漠中看到绿洲才走向水源。【课堂思考】1、需要转化为动机的条件是什么?2、需要与动机的联系与区别?,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12,需要并不必然产生动机。需要转变为动机的条件有二:一是需要到一定强度,产生满足
7、的愿望;二是需要对象(目标)的确定。需要强度在某种水平以上,才可能成为动机并引发行为。当人产生的需要处于萌芽状态时,它以不明显的模糊的形式反映在人的意识之中,产生不安之感,心理上就产生一种紧张状态,人也明确地意识到通过什么手段可以解除这种紧张,这时,意向转化为愿望(want)。但愿望只反映了内心需要,是人活动的内在驱动力(drive),由于还没有明确的对象(目标),所以这种驱动力没有方向,还不是动机。在遇到满足需要、解除心理紧张的具体对象(特定目标),并且展现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时,这种驱动力就有了方向,以愿望形式出现的需要就变为动机,推动人进行某项活动,向着目标前进(如图22所示)。也就是说,
8、动机是内在的愿望和外部具体对象(诱因条件)建立心理联系时产生的。,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13,需要与动机的联系与区别: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人类活动的直接原因。当人的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目标时,需要才能转化为动机。,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14,图2-2 需要与动机的转换关系图,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15,动机结构:有某种需要不一定会产生某种动机,同样,有某种动机不一定就会引
9、发某种行为。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人的需要总是多种多样的,这种种需要会形成一定的需要的结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结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需要结构。不同的需要结构,必然导致不同的动机结构。一个人往往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动机,这些动机之间不仅有强弱之分,而且会有矛盾和斗争,以其一事实上的相互关系构成动机体系(或叫动机系统)。动机体系中,各个动机的强度不同,在同一个人身上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16,有的动机比较强烈而稳定,而另一些动机比较微 弱而不稳定,那种最强烈而又稳定的动机,叫优势动
10、机,其他动机叫辅助动机(见图23)。图中,B是优势 动机或叫主导动机,A,C,D,E是辅助动机。一般来 说,只有优势动机可以引发行为。,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17,强度,动机类别,A,B,C,D,E,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18,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可分为三类:(1)目标导向行为:指为了达到目标所表现的行为。有了动机就要选择和寻找目标,目标导向行为代表寻求、到达目标的过程。(2)目标行为:指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也即完成目标,达到满足的过程。(3)间接行为:
11、与当前目标暂无关系,为将来满足需要作准备的行为。,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19,一般情况下,由优势动机引发的行为由目标导向行为与目标行为两部分构成。也就是说,从确立目标到实现(完成)目标的过程,可分为目标导向行为阶段和目标行为阶段。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在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阶段,动机(需要)强度的变化是不同的:(1)对目标导向行为来说,动机强度会随着这种行为进行而增强,越接近目标,动机强度越强,直到达成目标或者遭到挫折而停止。(2)目标行为则不一样,当目标行为开始后,需要强度就有减低的趋势。如:饥饿之极迫不及待地觅食。,200
12、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20,当优势动机引发的行为后果达到目标时,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需要得到满足。一个需要满足了,又会有新的需要产生。这样周而复始地发展下去,从而推动人去从事各式各样的活动,达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这就是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关系,也是需要、目标、动机和行为的一般规律。,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21,二、动机与行为1、动机的特点与机能: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所以,人们还常将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个人需要的满足)的过
13、程称为动机。动机具有原发性、内隐性、实践活动性的特征,由此又具有三种机能:,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22,(1)始发机能,动机是个体行为发动的直接原因;(2)导向、选择机能,动机指导人们作出响应选择,使行为朝着特定的方向、预期的目标前进;(3)强化机能,行为结果对动机有反作用,动机因良好的结果而加强,使行为加强、重复;反之减弱、消失。,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23,2、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2)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3)
14、一种行为可能同时为多种动机所推动;4)合理的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5)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24,3、管理感言 无论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如何复杂,都明显地揭示出需要、动机、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规律,即需要一心理紧张一动机一目标导向行为一目标行为一需要满足一新的需要的产生。遵循这一规律,使管理者能从宏观上掌握被管理者的心理,从而制定相应的较为科学的管理措施,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25
15、,三、激励机制 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通过对员工的激励研究发现,在按时计酬的制度下,一个人要是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高。,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26,1、概念:激励,作为心理学术语,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是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人的积极性是一种能激发人在思想、行动上努力进取的心理动力。当这种心理动力受到激励时,人就会处在自觉主动的心理活动状态,这种状态具体表现在人的意识活跃水平、情绪振奋程度和意志力强度等方面,从而直接导
16、致行为效率的提高。,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27,产生积极的心理基础在于人对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生理或社会的、物质或精神的需要,这些需要是个体思想、行为的基本动力。它以愿望、欲望和意向等形式存在,并以一定方式影响人体的情绪体验。当确定的需要对象出现时,需要就转化为动机。在多种需要和动机中,优势动机引发和决定着人的行为。,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28,在心理学上,激励可以有三个方面的理解。从诱因和强化的观点看,激励就是将外部适当的刺激(诱因)转化为内部心理动力,从而
17、强化(增强或削弱)人的行为。外部刺激内部心理动力人的行为 从内部状态来看,激励即指人的动机被激发起来处于一种激活状态,对行为有强大的推动力量。B.贝雷森和G.A斯坦纳将激励定义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等都构成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内部被激活 行为,2003 Prentice Hall Inc.All rights reserved.*,229,从心理和行为过程来看,激励主要指由一定的刺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未满足的需要是激励过程的起点,由此引起个人内心(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激奋,导致个人从事满足需要的某种目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需要 动机 行为 感知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66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