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景区建设等级与划分编制说明.docx
《智慧景区建设等级与划分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景区建设等级与划分编制说明.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智慧景区建设等级与划分编制说明刖百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巩固。“十三五” 以来,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协同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业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凸 显。对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贵州省而言,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是 贵州旅游业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为深入贯彻“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的“加强旅 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互联网+旅游”,贵州省“十四五” 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的“制定出台贵州省智慧景区建设综合 评价标准,完成全域旅游数字化升级项目建设”工作要求。目前,贵 州省已经逐步开展了一系列智慧旅游建设工作,但
2、还缺少关键性的规 范指导,需通过贵州省智慧景区建设等级与划分标准的制定,引导地 方和行业根据贵州各地特点,形成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使贵州的旅 游工作更加高效、系统和便捷,进一步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服务效 率和管理水平,实现景区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 发展。目前,贵州省的景区信息化建设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也存在各景 区信息化建设差异较大,缺乏规范化的标准指导,综合服务配套不完 善,管理、服务和营销信息化建设不匹配等问题。开展智慧景区建 设等级与划分贵州省地方标准建设工作,一是为旅游景区智慧化程 度提供评价量化依据;二是引导旅游景区开展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工 作,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管理
3、水平;三是增强旅游景区的旅游体验感 和吸引力。一、项目背景(-)全省和国内外产业、技术现状目前,关于国家标准的智慧景区建设和评价尚未正式出台,出台 地方标准也仅河北、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河南等省份。其中,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智慧景区建设规范(DB13/T 5036-2019),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智慧景区建设指南 (DB32/T 3585-2019),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智慧景区建 设指南(DB34/T 3390-2019)、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智 慧景区等级划分与评定(DB35/T 1716-2017)、江西省市场监督管 理局发布的智慧景区建设指南(DB36/T
4、 1234-2020)以及河南省 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规范(DB41/T 1859-2019) o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智慧景区建设规范(DB13/T 5036-2019):从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管理、信息资源建设、 智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五方面进行了规范指导,没有对应的评价指标 和评价方法。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智慧景区建设指南(DB32/T3585-2019)从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支撑平台、智慧应用、实施保障五方面进行了规划指导,没有对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智慧景区建设指南(DB34/T 3390-2019)从基础设施、管理智能化、服务
5、智能化、人才管理、旅 游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安全建设六方面进行了规范指导,没有对应的 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智慧景区等级划分与评定 (DB35/T 1716-2017)规定了智慧景区的等级划分及标志、等级划分 条件及等级评定和管理,没有具体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建设指导及规范 要求。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智慧景区建设指南(DB36/T 1234-2020)从基础设施、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运维及 保障、新技术应用六方面进行了规范指导,有相应的等级评价方法和 标准。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规范(DB41/T 1859-2019)从基础设施、智慧管理、
6、智慧服务、智慧营销、信息安 全五方面进行了规范指导,有相应的等级评价方法和标准。2018年初,贵州省景区智慧化建设工作在既无国家标准可供参 考,也无其他地方性智慧景区建设标准和评价方法可借鉴的情况下,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始探索编制贵州省智慧景区建设指导规范, 并于2018年12月1日发布了贵州省智慧景区建设指导规范(试行), 该“规范”在客观性、可操作性、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 优化和完善。(二)制订地方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1)智慧景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3月,随着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 发(2018) 15号)明确提出“推进服务智能化”和全国“十四五” 文化和
7、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 “互联网+旅游”,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 慧旅游发展”发展要求,开展智慧景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在贵州中长远发展战略和政策中贵州旅游新名片在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智 慧旅游”、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 展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意见明确提出“着力发 展智慧旅游”和贵州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提出发展“制定出台贵州省智慧景区建设综合评价标准,完成全域旅 游数字化升级项目建设”等目标
8、任务,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内容, 提升管理与服务效率,满足游客的多样需求,为创建创新服务型政府 提供契机。(3)贵州景区智慧化建设亟需标准化引领和规范通过调研贵州省景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情况,了解到贵州省景 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虽有一些工作基础,但各景区建设情况差异较 大。现亟需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明确贵州智慧景区的建设和评价体 系。拟通过制定贵州省地方标准智慧景区建设等级与划分,对景 区智慧化建设和评价过程进行指导,让景区智慧化建设有标准可依, 形成完善的建设和评价规范体系。从而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有 效提升智慧景区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服务于贵州旅游产业化发展大 局,推动贵州省旅游业高
9、质量发展。(H)主要内容本标准共分为7章,分别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划分原则、建设要求、等级划分要求。第1章范围,规定了评价智慧景区建设的智慧管理、智慧营销、 智慧服务、基础设施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适用于智慧景区的建设 和评价活动。第2章第2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了 3项标准,分别是LB/T 019-2013旅游目的地信息分类与描述、DB52/T 1123-2016政务 数据 数据分类、DB52/T 1124-2016政府数据资源目录 第1部 分:元数据描述规范。第3章术语和定义,提出了两项术语:景区核心区域,景区出入口、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游客集散 地和主要观景
10、点等。多杆合一,以道路照明灯杆为基础,将灯杆与交通设施杆、路名 牌、导向牌及各类设施设备等整合在一起。第4章缩略语,包含了五个缩略语,分别是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OTA:在线旅行社(Online Travel Agency)、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Q第5章划分原则,主要包括了公正性、科学性、可靠性三个方面。第6章智慧景区建设指标,对智慧管理、智慧营销、智慧服务、 基础设施提出了相关要求。智慧管理包括安防管理(智慧监控、环境
11、监测和安全管理、消防 监测与预警)、运营管理(售、检票管理、智慧巡检、客流、车流管 理)、应急管理(应急调度管理、应急广播)、网络安全等。智慧营销包括大数据分析和预测、自媒体营销、第三方营销、营 销管理、营销信息推送等。智慧服务包括信息服务(信息查询服务、信息交互服务)、预约 服务、咨询&投诉服务、评价服务、交通服务、导游导览服务、体验 服务等。基础设施包括网络设施、电力设施、智慧杆塔等信息化设施设备。第7章等级划分要求,给出了 5A级、4A级、3A级及以下景区评 智慧景区的必备条件及划分方法。(四)其它必要的情况说明无 二、工作简况(-)任务来源本标准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由贵州省市场监
12、管局关 于同意立项制定智慧景区建设综合评价规范 贵州省地方标准项目 的复函(黔市监函(2022 ) 237号)批准立项(立项编号: 2022L0017QZ5200),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邮电规划设计院 有限公司、贵州财经大学联合起草制定。(二)编制过程(1) 2021年8月1日-2021年8月20日:确定联合编制单位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询价和比选的方式,确定了贵州省邮电 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为联合编制单位。并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 州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共同组建项 目编制标准起草小组,启动标准的编制工作。(2) 2021年8月21日-2021年10月15日:收
13、集资料、调研等 准备阶段在编制工作中,全面了解智慧景区建设的相关政策、标准化基本 情况:一是收集了智慧旅游、智慧景区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划文件, 国家、行业标准等;二是搜集了其他省份相关资料进行参考借鉴;三 是搜集了全省景区建设历年来相关文件材料。根据搜集的资料,整理 出调研的重点和范围,铺排调研计划、编制调研问卷,将调研问卷下 发至各市(州)、景区信息化相关管理人员填写,并进行相关数据的 统计和分析。(3) 2021年10月16 H-2021年11月15日:标准初稿编制通过梳理汇总相关政策、规范文件以及根据调研数据的情况统计 和分析,再结合省文化和旅游厅2018年12月1日发布,2019年1
14、 月1日实施的贵州省智慧景区建设指导规范(修订)推行情况, 最后确定以贵州省智慧景区建设指导规范(修订)为基础,对其 中各项指标体系范围、内容、指标项、指标体系文本等进行再次修订, 编制形成了贵州省智慧景区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稿)。(4) 2021年11月16 H-2021年12月10日:初稿提请领导审 核及修改完善编制的初稿进行标准起草小组内部沟通讨论后,提请领导进 行审核。并根据讨论情况和领导审核意见对初稿修改完善。(5) 2021年12月11 H-2021年12月31日:组织专家对标准 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修改标准提请组建评审专家组(由信息化、智慧旅游方面5名专家组成), 将修改完
15、善后的初稿提请专家组进行评审。经评审,各专家均提 出了多方面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标准起草小组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进 行修改。(6)2022年1月I日-2022年2月15日:召开内部沟通讨论会, 增加贵州财经大学为联合编制单位在此期间,虽多次召开内部沟通讨论会,但为更好地推进本标准 申报地方标准以及顺利发布,基于部分标准指标需进行定性研究和定 量研究,确定增加贵州财经大学为联合编制单位,由贵州省文化和旅 游厅、贵州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贵州省财经大学共同联合编 制本标准。(7) 2022年2月16日-2022年7月22日:申报地方标准,进行项目立项根据地方标准申报要求准备相关申报材料,完成了申报
16、所需各项 工作。2022年6月22日收到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同意立项制 定智慧景区建设综合评价规范贵州省地方标准项目的复函(黔市 监函(2022) 237号),同意本标准的立项申请,标准名称由贵州 省智慧景区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更改为智慧景区建设等级与划 分,于2022年7月22日完成系统上立项相关资料填报流程。(8) 2022年7月23 0-2022年8月31日:按地方标准编制要 求修改本标准初稿,形成征求意见稿根据GB/T 1. 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 和编写进行本标准初稿修改,并在新组建的标准编制标准起草 小组内部沟通讨论初稿的不足和需修改完善之处,对指标的
17、量化、 可操作性、全面性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9) 2022年9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向有关单位征求意 见就征求意见稿征求有关厅相关部门、各市州文旅部门、景区 的意见。(10) 2023年1月1日-2023年3月15日:根据征求意见修改 完善,组织专家对标准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根据反馈的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于2023年3月3日组织专 家对智慧景区建设等级与划分进行第二次评审,专家组一致同意 通过评审并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编制标准起草小组根据专家意 见对智慧景区建设等级与划分进一步修改完善。(11) 2023年3月16-2023年3月23日:编制标准起
18、草小组至 天河潭景区进行实地测评,并形成测评报告2023年3月16日,编制标准起草小组至天河潭景区,对智慧 景区建设等级与划分各项指标、评分标准进行实测。通过实地评测, 编制指标内容基本符合当前我省智慧景区建设及发展需求。三、主要起草人及其工作分工表3-1智慧景区建设等级与划分主要起草人员及其工作分工一览表主要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员职称任务分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刘宇松主任/副高整体统筹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张永环副主任/副高组织、协调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曹巩华干部/初级标准编制贵州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 公司赵杭高级标准编制贵州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 公司徐昊高级标准编制贵州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 公司陈伟
19、高级工程师标准编制贵州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 公司麦著文高级工程师标准编制贵州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 公司胡晶高级工程师标准编制贵州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 公司陈海中级工程师标准编制贵州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 公司卜可中级工程师标准编制贵州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 公司高廷阳助理工程师标准编制贵州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 公司扬钦嵌助理工程师标准编制贵州财经大学喻曦副教授标准编制贵州财经大学安冯竞讲师标准编制四、主要条款说明及确定依据本标准主要条款的确定依据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参考贵州文化和旅游厅2018年12月1日发布了贵州省智 慧景区建设指导规范(试行)和省外部分省份已发布的地方标准。以 贵州省智慧景
20、区建设指导规范(试行)为基础,通过对河北省市场 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智慧景区建设规范(DBlVT 5036-2019) 江 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智慧景区建设指南(DB3M 3585-2019)、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智慧景区建设指南(DB34/T 3390-2019)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智慧景区等 级划分与评定(DB3V 1716-2017)、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的智慧景区建设指南(DB3WT 1234-2020)以及河南省市场监督 管理局发布的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规范(DB4VT 1859-2019)的各 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贵州实际,确定本标准的一级指标和二级 指标以及各
21、指标基本建设要求。二是全省景区智慧化建设情况调研分析。对省文旅厅各省直部 门、市(州)文旅部门、景区进行调研,收集针对景区管理、景区营 销、景区服务、景区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建设需求,通 过对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贵州省5A级、4A级、3A级景区智 慧化建设情况,为合理制定指标提供参考依据。三是旅游行业专家及信息化专家评审及指导。本标准初稿完成 后,分别于2021年12月和2023年2月邀请文旅行业和信息化专家 对本标准进行评审和指导,专家组对各指标项逐一审核,并提出了宝 贵的意见,编制小组听取了专家意见并结合调研情况对存有疑义的指 标项进行了修订完善,最终,本标准内容设置获评审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慧 景区 建设 等级 划分 编制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6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