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与欣赏.ppt
《陶瓷艺术与欣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瓷艺术与欣赏.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陶瓷艺术与欣赏元 代 的 陶 瓷 工 艺,元 代 的 陶 瓷的特点,中国陶瓷发展到了元代出现了新的变化:元代以前陶瓷产地大多在北方,以生产单色釉器为主。元时生产重心南移,确立了以景德镇为中心,南北其他各窑场百花齐放的生产格局。目前还有专家们提出元代中国制瓷业有两个中心,即景德镇和龙泉。但无论是只有一个中心还是有两个,元代制瓷业中心在南方这是无庸置疑的。,元朝的统治者们出于自身敛财的需求而大力发展瓷业、制瓷生产技术的日螓完善、人们审美观点逐步改变这三大因素给古老的瓷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以彩绘青花瓷与釉里红为代表的釉下彩瓷成了新贵,而瓷器绘画装饰也变为主流。,在这一时期景德镇的工匠们发明了瓷
2、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得瓷胎坚细密实而可制作大器。青花原料出现进口波斯钴,发色浓艳青幽有铁锈斑。枢府瓷是元官府浮梁瓷局直接管辖下的瓷厂所生产,它分两种,一是专为元官府定烧的日用器,特点是釉层厚润失透如鹅蛋青,胎质细润呈灰白色。还有就是接受民间定烧的瓷器,包括出口瓷和内销的瓷器。这类瓷器通常釉水较薄,胎土淘炼不甚精细,经常可以看见有铁质附着在胎底。,龙泉是元代另一瓷业中心,主要生产出口瓷器。梅子青是元龙泉的顶级产品,由于使用石灰碱釉其颜色青新润泽如初熟的梅子,露胎处常为朱红色,这是因为胎土含铁,在二次氧化时变成红色。紫口铁足的哥窑瓷也应是这一时期生产的仿宋官窑器。直到今天我们仍能在世界各地的博
3、物馆内看到精美的元龙泉青瓷。元时其他各窑场如北方的均窑,磁州窑系,南方的福建各窑及景德镇影青瓷同样也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怔和地方风格。,青花凤穿花执壶,青花凤穿花执壶,高23.5cm,口径4.7cm,足径7.3cm,腹径13cm。壶直口,口下渐展,粗颈,垂腹,腹下内敛,圈足微外撇。腹一侧安有上细下粗的长弯流,另一侧有如意形把柄,柄上端安小系。平顶盖,圆珠钮。底白釉,无款识。流绘以火云纹,柄有银锭、宝钗等纹饰,盖绘菊瓣纹。器身于青白釉下满饰青花纹样,腹两面均绘凤穿缠枝花卉图案,并间以火珠云及竹石纹。此壶通体花纹满密,而主体纹样突出,繁而不乱。所用青花料汁深入胎骨,色泽浓艳亮丽,是传世的元代青花瓷器
4、中少见的呈色纯正之作。,青花麟凤纹盘,青花麟凤纹盘,高7.9cm,口径46.1cm,足径26.1cm。盘折沿,菱花式口,盘心坦平,圈足。器身施青白釉,底素胎无釉。盘内外绘青花纹饰多层。口沿上饰一圈卷草纹,里壁青花网纹地上突出白色的缠枝牡丹6朵,盘心边缘环以卷草纹一周,中央青花地烘托麒麟、翔凤各一,空间衬以白色的莲花及朵云纹。盘外壁为缠枝莲花6朵。全器构图严谨。用青花原料直接在白色胎体上进行绘制。青花麟凤纹盘为蓝地白花器之代表作,表现出与白地蓝花器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此类器之传世品极罕见,凤毛麟角,世之珍品。,元代青花瓷器装饰有两种形式:1、以白色为地,蓝色为花。2、以青花为地,白色为纹。,釉里
5、红缠枝牡丹纹碗,高10cm,口径20.6cm,足径9.1cm。碗墩式,口微外撇,圈足。通体白地红花,内外口沿各绘回纹一周,碗内壁为缠枝菊纹,碗心双圈内饰折枝花卉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足外墙绘回纹一周。,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此碗纹饰活泼明快,红色较艳,无论造型或纹饰构图都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为元代釉里红瓷器的代表作品。,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高46.1cm,口径6.2cm,足径13.4cm。梅瓶胎骨厚重,小口平沿,颈细短。瓶身修长,有八棱。瓶身中部六条白龙凸起,衬以青花海水、火焰纹,瓶肩和下腹部各绘青花云头纹,内画凤穿牡丹纹。此器是元代瓷器中的大型酒器,胎骨细腻洁白,釉质滋润透亮,青花色泽浓
6、艳。元代的青花瓷器造型硕大丰满,纹饰繁密,层次丰富,构图严谨,一改唐宋以来瓷器花纹布局疏简的传统,工细的描绘加上繁复的层次,形成了花团锦簇的艺术风格。龙纹的出现显著增多也是这一时期瓷器装饰艺术的特点。,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青花鸳鸯莲花纹盘,高7.3cm,口径46.4cm,足径29.8cm。盘折沿,16瓣菱花口,盘心坦平,圈足。盘内、外施亮青釉,底素胎无釉。盘内外绘青花纹饰。内沿面环绕锦纹。内壁饰串枝花一周,6朵仰覆牡丹相间缀于曲折的枝茎上。盘心绘鸳鸯戏莲主题纹饰,并蒂莲竖向环置,一对鸳鸯戏于其间。盘外壁亦以串枝牡丹环绕,与内壁纹样相对应。,青花鸳鸯莲花纹盘,此器造型美观大方而规整,为元代典
7、型盘式。其绘画精致,纹饰构图严谨,以多层带状辅纹衬托主题花纹,各层花纹间以青花双圈线相隔,装饰饱满但主次分明。青花色泽艳丽,系用进口的苏泥勃青料。此盘为元代晚期景德镇窑青花瓷器之精粹。,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通高41cm,口径15.5cm,足径18.5cm。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砂底无釉。胎体上薄下厚,胎质细腻,青花色彩浓艳,釉里红略暗。附狮钮盖。罐盖顶堆塑坐狮钮,钮下绘青花莲瓣纹、卷草纹、回纹各一周。罐身、口沿绘青花缠枝花纹、卷草纹各一周。肩部饰下垂如意云头纹,云纹内绘青花水波纹托白莲,云头纹间隔折枝牡丹纹。腹部四面堆塑双勾菱形开光,内镂雕山石、牡丹等四季园景,其中釉里红绘山石、花卉
8、等,青花绘花叶,纹饰有浮雕效果。腹下部饰青花折枝莲花,与云头纹相对应。腹的底部饰卷草纹及变形莲瓣纹,莲瓣纹内绘倒垂宝相花纹。罐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绘、镂、塑、贴等多种技法。青花、釉里红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青花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元代。青花的呈色剂是氧化钴,呈色稳定;釉里红的呈色剂是氧化铜,极易挥发,对窑室的烧成气氛要求十分严格。元代景德镇工匠创造性地将二者珠联璧合地施于同一器物上。这一新的釉下彩品种的出现,是元代瓷器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此罐1965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为近似的两件之一,是元瓷中的珍品。,蓝釉描金匜*,蓝釉描金匜,高45cm,口至
9、流17cm,足径8.5cm。器圆形,敞口,浅弧腹,平底,口一侧有长方槽形流,流下一小系。胎细薄致密,釉厚润而不均匀。口和外底无釉。器内绘金彩宝相花,器壁画5朵金色祥云。,该器仿青铜匜,造型秀美,蓝釉深沉厚润,闪烁着宝石蓝般的光泽,配以熠熠生辉的金彩,光彩夺目,华美异常。这件蓝釉描金匜1964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窖藏,同时出土的还有蓝釉描金小杯和盘,此匜的金色花纹丝毫无损,光艳如新,实属罕见。,釉里红刻兔纹玉壶春瓶,釉里红刻兔纹玉壶春瓶,高20.5cm,口径6.3cm,足径6.8cm。瓶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俗称“玉壶春瓶”。通体施青白釉,肩部及腹径最大处各有暗刻弦纹四道,上腹部暗刻一只野兔奔跑
10、于花草间,刻花技法娴熟,刀锋犀利洒脱,线条流畅自然。小兔作回首观望状,以釉里红点睛,形象栩栩如生。花纹空白处随意涂抹釉里红,形成红地白花,增强了图案的艺术效果。瓶内口部施釉里红。玉壶春瓶是元代景德镇瓷的常见器型,其品种除釉里红外,尚见有青花、青白釉、孔雀绿釉青花等。由于釉里红瓷器烧造难度大,传世较少,故愈珍贵。以釉里红装饰的玉壶春瓶,除北京故宫收藏的这件之外,还有日本大和文华馆及松冈美术馆收藏的釉里红飞凤纹玉壶春瓶、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釉里红花卉纹玉壶春瓶等。,釉里红高足杯,釉里红高足杯,高9.1cm,口径7.5cm,足径3.8cm。杯撇口,深腹,瘦底,下承中空竹节式高足。通体施青白釉。
11、杯身涂抹3块釉里红斑,并置一小圆系,杯底和高足以子母榫相衔接,可以自由转动而不脱开。此杯装饰斑块发色鲜艳,似晚霞般美丽,实属难得之珍品。可以任意转动的杯足更增其玩赏性。1980年,江西省高安县元代瓷器窖藏曾出土一件元代釉里红印花塑贴蟠螭纹高足杯,其杯足亦可转动。由此可知,转把高足杯是元代高足杯的时代特征之一。,元代瓷器的装饰十分丰富。“元青花”的装饰分主纹与辅纹。主纹多施于瓶、罐的腹部、盘心等位置。辅纹绘于其他部位。主纹有:松竹梅、牡丹、莲花、菊花、牵牛、芭蕉、灵芝、山茶、海棠、葡萄;龙、凤、鹤、鹿、鸳鸯、雄狮、游鱼、螳螂、蟋蟀等。辅纹有:卷草、锦地、回纹、线纹、浪涛、蕉叶、莲瓣、云肩、缠枝花
12、卉等。元瓷装饰中还有许多历史故事,例如:肖何月下追韩信、刘玄德三顾茅庐等。,元青花的装饰特征是、构图丰满,纹样主次分明。层次更多,而浑然一体,并无琐碎堆砌之感。元代瓷器造型继承了宋制瓷器造型,并有创新和发展。梅瓶、玉壶春,基本上继承了宋制。罐、盘、碗与前代有些变化。四系小口扁壶、高足杯、增帽壶等器物则属创新产品。,景德镇窑釉里红盖罐,通高30.5厘米口径13.5厘米 1959年安徽省合肥市出土釉里红是指以铜红料在胎上绘出纹饰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的瓷器,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它是元代景德镇制瓷工匠,在宋代钧窑瓷器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铜红釉的重大突破。由于烧成难度大,产量低,所以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陶瓷 艺术 欣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66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