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应对.docx
《新冠疫情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应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疫情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应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冠疫情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应对一、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21世纪以来,中国先后经历过数次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危机, 它们对经济社会运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效应。其中,23年 SARS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特殊是短期冲击幅度最大,也与新冠病毒 肺炎疫情存在更大的相似性。因此,通过与SARS疫情进行初步比 较来预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经济影响规模,不失为一种最为直观 的方法。但总体来看,从此次疫情的内在特征,到疫情爆发所处的 国内外环境都凸显着有别于以往危机的特征,历史经验虽具有重要 参照借鉴价值,但难以凭此客观评估当下疫情的实际经济影响。由 此,有必要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及其影响经
2、济的特殊性进行剖析, 从而更全面、客观地分析其对经济领域各层面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 失。(一)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特殊性从疫情发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 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均发生了深刻变 化,并面临着奋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 大攻坚战的重要任务;同时,世界范围内逆全球化抬头、世界贸易 组织等多边贸易体系改革以及中美贸易磨擦等不确定性相互叠加, 使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愈发复杂严峻。当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 的爆发无疑是对中国现阶段风险承受能力有限的经济系统的极大外 部冲击。但与经济体内生动因引起的经济危机不同,新冠病
3、毒肺炎 疫情作为影响经济运行的外部因素,不足以构成对经济发展整体态 势的主导性影响。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国内 生产总值(GDP )已占世界的16%摆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超过30% ,并有着足以反抗各种外部冲击的经济韧性、潜力与活 力,中国经济动力澎湃,其奔腾向前之势绝非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 飘风骤雨所能动摇。再加之有中国共产党的坚毅领导,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因此,即使疫情在短期内、阶段性地引起经 济的波动,但终不会成为常态。从疫情波及范围来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扩散和波及区域在中国 是空前广泛的,疫情在短期内以湖北为中心扩散至全国。为控制疫 情,武汉采取整座
4、城市隔离、31个省(区、市)先后启动重大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但由此产生的经济成本及造成的经济冲 击也必然是全国性的。一方面,深度推进防疫工作面临巨大压力, 疫情及其防控对企业复工和劳动力就业造成极大艰难;另一方面, 此次疫情确诊患者超过100人的地区已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经济活 跃和发达的地区,疫情对这些地区第三产业、居民消费以及地方政 府财政等方面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将更为严峻,对经济的短期拖累也 更为明显。从疫情影响程度来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具有可变性 和差异性。可变性集中体现在防疫政策对疫情经济影响的调节和控 制。与自然灾害对当下财富造成伤害不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经 济的
5、影响程度除了与经济系统内外部环境及其抗冲击能力相关外, 还直接取决于疫情的传播速度、扩散情况和防控效果,短期内疫情 得到有效控制能够相应地降低经济伤害,反之,其对经济运行的影 响将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同时,如不注重对疫情控制后恢复经济、 稳定增长的政策规划,疫情爆发对人们造成的心理冲击和悲观预期 很难在短期内消失,那末疫情对经济的滞后影响也会随着时间的 推移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客观分析疫情的经济影响需要将政策对 疫情的应对同时纳入考量范围。而疫情对经济影响的差异性表现为 其对经济中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更 具体的则是在当前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条件下,疫情对不同行业的 影响不
6、仅会有短期和长期、直接和间接影响之分,还有正面和负面 影响的差异。(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直接损失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大规模爆发对经济造成的直接损失主要来自于 其对供给和需求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公共部门为疫情诊疗及检 疫、预防而负担的成本,但因总供给和总需求影响整个宏观经济领 域运行,加之财政对缓解疫情冲击所具有的政策空间,疫情对财政 预算的影响相对有限。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直接成本花费巨大。截至2022年3月18日, 在全国80 928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确诊感染者中,已累计治 愈出 院70420人,排查追踪密切接触者近69万人,如此庞大数字的暗 地里是从中央到地方为此投入的巨额
7、资金。财政部应对疫情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的数据显示,自疫情发生以来至2月13日, 各级财政投入805.5亿,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72.9亿元。加之各地和 军队抽调上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购买防控新冠病毒肺炎所需 的医疗和医药设备、新建和征用隔离医院,以及全国各地为阻断新 冠病毒肺炎疫情的传播所采取的各种排查手段、隔离措施动用的人 力、物力和财力,所需投入在3 000亿元以上。这些显性损失是可 计算、看得见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宏观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造成的直接冲击是相 当明显的。在影响总需求的传导机制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使消 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消费冲击最 为突出。
8、近年来,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扩张已成为中国经济增 长的主要动力,而此次疫情在传统的春节消费黄金周大规模爆发, 且主要疫区消费潜力巨大。受疫情影响,人们纷纷改变原有计划, 尽可能减少外出、取销集聚,全民防疫使消费需求大幅度降低,以 内需为主的经济结构受到巨大冲击。而消费需求的骤减对以服务业 为主的第三产业造成的直接损失最大,文化旅游、交通运输、餐饮 服务、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等依赖人员流动和互动进行消费的服务 类行业首当其冲,疫情期间收入浮现断崖式下降,图3呈现的春运 期间特殊是节后全国旅客发送总量相比同期超过80%的下降便是一 个重要体现。2003年SARS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同样集中在第三
9、产业,但第三产业比重较小于是对GDP总量影响不大。如今,中国 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达到60%以上,就业 人员近4亿,疫情对第三产业的重创不仅会暂时阻滞国民经济总体 增长,还将对全社会就业形势和社会稳定形成巨大压力。根据国家 统计局4月17日发布的一季度国民经济数据,2022年一季度国内生 产总值为206504亿元,同比下降6.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下降 5.2% o在投资和出口方面,疫情防控使春节假期延长、企业复工延 迟,使生产无法正常运转,创造业、房地产投资等浮现短期停 滞, 其在统计数据中的表现为,一季度除与抗疫相关行业投资保持 增长外,社会领域投资总体下降8.8%。
10、而随着疫情国际影响的升 级,世界多国对中国采取停航措施,使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外来投资 受到妨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总供给的冲击则是在生产要素流通受阻和短期 恐慌性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疫情影响下,劳动力这一辈子产 要素的流动受到严格限制甚至中止,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原 料供应、市场营销等活动也被迫暂停,不得不面对停工减产带来 的经济损失,服务业、工业增加值浮现明显下降,更进一步也会对 中国通过供给侧改革哺育出的有利于促进高品质消费的优质供给造成冲击;在农业领域,受餐饮行业需求下降的影响,农副产品运销面临 内需萎缩和外销受阻的双重困境,对继续维持农业生产供给产生巨 大的经济压力。此外,疫情的发
11、展叠加恐慌性抢购需求的冲击,也 导致食品、医药用品等基本生活物资生产供给不足,从而浮现短期 物价上涨。但随着疫情稳定,恐慌性需求下降以及稳健货币政策持 续引导调控,物价上涨会得到有效缓解。(三)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间接损失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的直接损失虽然在短期内表现直观而 突出,但其中部份损失,特殊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服务行业的经济 损失会在疫情结束后,随着需求的重新释放而得以恢复和弥补。而 疫情对经济领域带来的间接影响和损失却不会在短期内彻底显现, 但其影响和规模亦不可低估,对工业产业链运行的间接影响以及对 就业、对中小微民营企业生存发展带来的挑战,都会对中国经济长 期平稳
12、发展造成连锁性的不可逆损失。第一,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通过影响产业进而给居民就业带来巨大压 力。全国就业人口达到7.8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 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9 077万人,其中本地农民工11 652万人,外 出农民工17425万人。如前所述,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 来,城市中的建造、餐饮、旅游、文化等各类服务行业普遍停业, 除少数企业有条件开工以外,绝大部份企业复工遥遥无期,就业人 员蜗居在家,心急如焚。更有800多万大学生、研究生等待就业。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断了吸纳就业人口最强的服务业产业链,问 接造成巨大的就业群体就业浮现难题,而这些人群的就也状况如 何,事关全面建成小
13、康社会、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目标任务的 实现。因此,这也正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2022年中国经济带来 的一个严峻挑战,它直接危及这些人的收入增加和民生改善,如果 疫情延续3至四个月,仅3亿农民工的收入就将损失3万亿之巨,如果加之农村旅游业、文化产业、农林牧副渔产业、交通运输业等 直接和间接损失,2022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仅对农村农民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带来的间接损失就不会少于10 万亿元。第二,工业通过复杂而精密的产业链条串联起不同生产环节的企 业,这些不同环节联系密切又相互制约和影响,从而将疫情对企业 停产停工的暂时影响放大至长期。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展最为 严重的
14、武汉不仅拥有汽车、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成规模的产业集 群,还占领着九省通衙的优越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物流,对全国工业 的影响举足轻重。疫情使武汉进入“封城”状态,因武汉生产和物流 中断引起的产业链、供应链中断很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导致转移替 代,给被替代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并改变整体产业生态。 从全球工业链来看,中国工业产业是国际工序分工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份,如果疫情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使经济尽快复产复工、 进出口贸易恢复正常,中国在全球工业产业链的地位也将受到极大 挑战,一些停工的创造业企业连同下游供应商将在世界工业生产前 进的滚滚车轮下被淘汰出局,影响工业对中国国民经济的总体贡 献。第三
15、,疫情使经济活动放缓或者暂停,企业的正常经营计划被打断, 但在资金周转艰难的情况下仍需支付租金、贷款利息等固定费用支 出,对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民营企业而言无疑是沉 重负担,其中既包括中小微企业中占比最大的创造业中小企业,也 包括受疫情直接冲击最明显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都有因资金链断 裂而难以为继、破产倒闭的风险。然而,中小微企业作为中国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关乎着最多的就业岗位和技术创新,其 生存艰难甚至破产倒闭将引起大量失业问题,降低收入水平、伤害 民生改善成果,并进一步影响人们对未来的消费信心,对长期经济 循环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尽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短期内给中国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疫情 中国 社会发展 影响 应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65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