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游客服务中心--道路设计说明.docx
《文化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游客服务中心--道路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游客服务中心--道路设计说明.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对项目的理解1.1工程概况道路设计说明大道,东侧靠近四屏老街。经实测孔口高程,勘察区范围内地面高程在1105.969 (ZY24)1131.226m (ZY124)之间,相对高差 25. 25m。文化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游客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本工程)是连接场镇之 间的重要道路。接到设计任务后我司对现场进行多次踏勘,并结合本项目控制规划线性进行实 地放线,最终道路线性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但涉及的道路用地范围拆迁相对较大,本工程涉 及范围内有较大的建筑拆迁工程量,相应的建筑进行拆迁该部分由建设单位根据设计要求拆迁。本次设计文化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期)-游客服务中心(以下简称
2、本工程)是连 接场镇之间的重要道路,同时也是构成场镇地块间的骨架道路网络。本工程共计道路1条,本 工程道路设计总长为499. 234u具体位置详见道路区位图及道路平面设计图。本工程道路线形与规划线形基本一致(但道路JD2至道路设计终点区间由于已建房屋建筑 的无法拆迁,因此道路JD2至道路设计终点路段线型与规划线型不一致,但设计线型已通过建 设单位同意),本工程道路为东西走向,道路等级城市支路,双向两车道,标准路幅宽14米, 设计行车速度20kmh0道路一设计起点桩号为K0+000. 000,道路设计终点桩号为K0+499. 234, 道路全长499. 234 O1.2 设计内容本工程设计内容为
3、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设计内容。2对项目所在地区建设条件的认识2.1 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建设场地位于云贵高原北坡的四面山系之上,大地貌单元上属于中山地貌单元,微地貌为 山丘缓斜坡与沟湾相间,地表主要为杂草荒地及灌木林地,局部为耕作菜地,地形呈缓坡 斜坡,地表坡度般515 ,斜坡段地表坡度2030。场地整体西高东低,西侧紧邻玄武建设场地东侧紧邻玄武大道,且场地南侧小区内道路已建好,交通极其方便。综上,场地地形地貌属中等复杂。2.1.2 气象水文2.1.2.1 气象勘察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具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 云雾多
4、,日照偏少等特点。多年年平均气温17. 8018. 60 C,月最低平均气温7. 207. 90OC 。月),日极端最高气温430C (2006年8月15日),日极端最低气温-3.IOC (1975年12月 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1085. 101141. 80mm,年最大降水量1544. 80mm,年最小降水量 740. 10,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113mm,降水多集中于每年的59月,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 70%o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历年平均风速为L50ms,最大风速为28. 0Oms.2.1.2.2 水文建设区域主要为农民耕种用地和林地,局部地段因地表水排泄不畅,田内汇集少量地表水 体,场地
5、内分布两处地表水体,一处位于拟建C-21栋西北角有一小鱼塘,鱼塘面积约500户, 水深约0.50Lom,主要为地表汇水;另一处位于拟建篮球场附近,鱼塘面积约1200. 00 水深约0.50LOm,主要为地表汇水;该两处地表水体按本方案进行设计修建,将填埋,对场 地影响较小,场地其余地段无明显地表水体。2.2 工程地质条件2.2.1 地质构造2.3 地质构造场地位于北硒向斜南段轴部西翼地段,场地大范围无基岩直接出露,在场地周边基岩出露呈强风化中等风化状,风化程度差异大,局部碎块风化成砂粒状,个别块径达10. OOm,崩坡 积成因,该层在场地广泛分布,根据拟建物荷载,拟建物所处地形地貌,场地大部分
6、钻孔未揭 穿该层,本次勘察揭露厚度为8. 5Om (ZY189) -45. 70m (ZY135) 0分布连续广泛,厚度较大。 孤石分布主要在拟建场地西北角,含量高,在其余地段含量较少;不整%Z -sZ w W2. 2. 2. 2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基岩(J3p)泥岩:渴红色、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见不规则灰绿色团斑和砂侦条带。中 厚厚层状构造,泥质结构。岩芯多呈柱状,少量块状,一般节长0.050.30m。该层埋深较 深,分布连续广泛,为场地主要岩层。上述地基岩(土)层分布埋藏情况详见所附工程地质剖面图、柱状图及钻孔数据一览表。2.2.4水文地质条件2.2.4.1地表水及地下水特征场地
7、潼盖层主要为崩坡堆积含碎块石粉土,土体碎块石含量较大,孔隙率较大,为透水层; 基岩为砂岩、泥岩,砂岩裂隙微张,为裂隙透水层;泥岩属相对隔水层,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 水,雨季期间地表水主要呈散流向东北侧、东南侧低洼处排出场地外。根据地层的富水性、渗 透性及含水层的分布特征,建设场地地下水的类型如下:(1)土层孔隙潜水场地地形呈缓坡斜坡,地表径流条件一般,但土层透水性较好,不利于地下水的贮存, 场地条件有利于地表水、地下水的排泄,雨季期间地表水主要呈散流向低洼区排泄,在局部土 层排水不畅时形成孔隙潜水,该层地下水的丰枯取决于区域降水强度及地表排水措施。勘察期 间未降雨,钻孔终孔24小时后进行简易水文
8、观测,钻孔中均无地下水,表明勘察期间场地地下 水贫乏。(2)基岩裂隙水场地基岩埋置较深,根据以往工程施工情况可知,该层地下水的水量也很小,对工程建设 产生的影响小。页共19页处测得场区内地层产状为130 Z8o ,岩体结构类型,砂岩以巨厚层状为主,泥岩以薄层状 中厚层状为主:层面闭合状,无胶结,无充填,砂岩、泥岩层内层面结合一般,属硬性结构面, 砂岩与泥岩接触的层面,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现场调查,场区内及附 近未发现活动性断裂从拟建场地通过,场地稳定,地质构造简单。勘察期间在场地周边的基岩露头部位进行了裂隙调查,裂隙不发育,主要见2组裂隙。各 组裂隙特征如下:JI: 264
9、N88,延伸长度一般为5.010. 0m,张开度25mm,局部张开10cm, 局部充填铁质,裂隙间距3.05. 0m,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J2: 358。/77。,裂而较平直, 多闭合,无充填,延伸长度一般5. 0 15. 00m,张开度12mm,局部张开约8.0cm,裂隙间距 大于2. 5m,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此两组裂隙均发育于砂岩之中。2.2.2地层岩性本次钻探深度内,揭露场地覆盖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 削坡积层(Q4col+dl)含碎块石粉土及下卧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泥岩(J3p)组成,由新至老分 述如下:2.2.2.1 第四系全新统覆盖层:素填土(Q
10、4ml):紫红色、褐红色。主要由粉土夹砂岩、泥岩碎块石组成。硬侦物粒径一 般在10200m,含量约1030%;无序堆填或抛填,稍湿,松散,堆填时间约13年,该层在 场地内零星分布,主要分布在居民生活区附近,本次勘察揭露最大厚度为2. 3Om(ZY37)。含碎块石粉土(Q4col+dl):黄褐色为主,表层局部为灰黑色。由粉土夹砂岩碎块石组 成,表层含植物根系,局部含有粉质粘上和少量砂土及卵石,粉土含量约50-70%。粉上颗粒 级配差,稍湿湿,稍密中密状,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无成层 性:次为粉质粘土,主要由粘粒组成,含少量粉粒,可塑状,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反应,干 强度中等
11、、韧性中等,无成层性:另外,含少量砂土,呈鸡窝状态,无成层性,主要为砂岩全 风化而成。各细粒上在平面、竖向分布均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具连续层状结构,多呈透镜体、或者呈相互包含性.砂岩块石、卵石含量约15-20%(局部钻孔含量略高),粒径一般为5200mm,Mg4. 380. 36016. 70嗅和味无NHt,0. 000.0000. 00项目P (B)/ (mgL)合计42. 292.158100. 00游离Ca4.71阴离子HCa80. 841.32567. 05侵蚀性 CO20. 00COf0. 000. 0000. 00总硬度 (以 CaCa.it)91.92Cl8. 000. 22611
12、.42总碱度 (以 CaCO.it)66. 29Sor20. 430.42521.53暂时硬 度(以 CaCOl it)66. 29OH0. 000. 0000. 00永久硬 度(以 CaCO.it)25. 63-负硬度(以CaCO.it)0. 00合计109. 271.976100. 00矿化度151.56判定:根据GB50021-2001 (2009年版)判定,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综上,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按川类环境、弱透水层,环境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2.2.5不良地质现象及地震效应经工程地质调查和钻探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 旅游服务 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 一期 游客 服务中心 道路 设计 说明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65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