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及其应用PPT.ppt
《过程控制系统及其应用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控制系统及其应用PPT.ppt(3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过程控制系统及其应用,目录,第一章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第二节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一、被控对象 二、传感器和变送器 三、控制器 四、执行器 五、控制阀第三节 过程控制的分类 一、各种分类方法 二、设定值分类第四节 生产对过控制的要求和指标 一、生产对过程控制的要求 二、过程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第二章 过程检测仪表,第一节自动化仪表基本品质指标一、仪表测量过程的测量误差及表示 二、检测仪表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第二节 温度检测仪表 一、概述 二、热电偶温度计 三、热电阻温度计 四、光辐射测温方法,第三节 压力(差压)检测仪表 一、概述 二、弹性式压力测量元件 三、压力(压差)
2、变送器第四节 流量检测仪表 一、差压式流量计 二、电磁流量计 三、涡街流量计 四、超声波流量计 五、质量流量计第五节 物位检测仪表 一、物位仪表种类 二、静压式液位变送器 三、超声波液位计习题,第三章 过程通道信号处理及调节仪表,第一节 温度变送器 一、概述 二、放大单元工作原理 三、热电偶温度变送器量程单元 四、变送器的信号调试方法 五、DBW型温度变送器的型号表示 六、DCW型温度变送器第二节 DDZ-型全刻度指示调节器 一、概述 二、基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三、可编程序数字调节器,第四章 执行器,第一节 电动执行器 一、概述 二、电动执行单元组成及工作原理第二节 气动执行机构 一、控制阀概
3、述 二、控制阀的选择 三、阀门定位器,第五章 过程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第一节 有自平衡对象的动态特性 一、单容对象的动态特性 二、多容对象的动态特性 三、具有纯滞后对象的动态特性 第二节 无自平衡能力对象的动态特性 一、单容对象的动态特性 二、双容对象的动态特性第三节 时域法辨识对象的动态特性 一、阶跃响应曲线的测定 二、由阶跃响应曲线求对象的传递函数,第六章 单回路控制系统,第一节 系统组成和设计概述 一、单回路控制系统的组成 二、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概述第二节 控制量和操纵量的选择 一、被控量的选择 二、操纵量的选择 三、过程静态特性分析 四、过程动态特性分析,第三节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4、及控制器的选型 一、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二、控制器的选型 三、控制器的正反作用选择第四节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一、过渡过程参数整定法 二、经验法 三、稳定边界法 四、衰减曲线法 五、响应曲线法 六、衰减频率特性法,第七章 复杂控制系统,第一节 串级控制系统 一、串级控制系统的概念 二、串级控制系统的工作特性及特点 三、串级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 四、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 五、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与整定第二节 前馈及复合控制 一、前馈及复合控制的基本概念 二、前馈控制系统的几种典型结构形式 三、前馈控制规律的实施 四、前馈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五、前馈控制系统的选用原则,第三节 大时延控制原则 一、概述
5、二、常规控制方案 三、采样控制方案 四、Smith预估补偿方案第四节 比值控制系统 一、基本概念 二、常见的比值控制方案 三、比值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四、比值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第八章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第一节 计算机控制技术概述 一、概述 二、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三、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 第二节 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基本原理 一、AI(Analog Input)通道 二、AI(Analog onput)通道 三、DI(Digital Input)、DO(Digital Output)通道第三节 过程计算机常规控制技术,第四节 闭环控制系统的仿真算法 一、A/D单元的离散描述 二
6、、D/A保持器的传递函数 三、离散闭环控制系统数字仿真编程的递推求解法 四、采样周期T的确定需注意的问题第五节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 一、概述 二、组态软件的系统结构与功能第六节 集散控制系统(DCS)一、集散控制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 二、集散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三、集散控制系统发展第七节 现场总线技术 一、现场总线技术及其产生的背景 二、现场总线的工作原理 三、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 四、几种典型的现场总线,第九章 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第一节 恒压供水控制系统 一、概述 二、恒水压控制装置 三、其他方案第二节 楼宇设备管理和监控系统 一、概述 二、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三、系统软件 四、系
7、统的特点第三节 变风量空调系统 一、变风量空调系统概述 二、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 参考文献,第一章 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第二节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第三节 过程控制的分类第四节 生产对过程控制的要求和指标,第一节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自动化发展的惊人成就。自动化的发展首先从工业生产领域开始,而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又与工业生产过程本身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生产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全局,从低级到智能的发展,工业生产自动化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第一阶段,以经典控制理论为基本方法,即用
8、传递函数进行数学描述,对系统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为根轨道法和频率法。在这个阶段,对系统的一般处理方法是将一个复杂过程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过程,然而采用单输入、单输出的控制系统。在这个阶段的控制目标主要是保持整个生产的正常平稳和安全,自动化水平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实现控制的手段主要是单个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第二阶段,由于生产过程向着大型化、连续性方向发展,原有简单控制的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现代控制理论,为新的控制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以状态空间为分析基础,包括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的系统辨识,以极大值原理和动态规划为基础的优化控制和以卡尔曼滤波理论为核心的最优估计三个部分。因此使分析系统的方法从外部
9、现象深入到揭示系统的内在规律,从局部控制发展到了全局最优控制。而自动控制的工具也产生了直接数字控制(Direct Digital Control,DDC)和监督计算机控(Supervisory Computer Control,SCC)。,第三个阶段最大成就就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的产生,这大大加速了工业计算机的商品化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了满足工业计算机可靠性和灵活性的需要,作为一种全新的工业控制工具,集散控制系统产生了(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DCS)。它是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图形显示技术于一体的计算机系统。而另一方面,控制理论和其它
10、学科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了以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为代表的所谓第三代控制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产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以计算机为工具产生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它在自动化技术领域产生极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引起了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变革,逐步形成了以网络集成化系统为基础的企业信息控制管理系统。而自动化的实现工具也由DCS系统发展到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 Control System FCS)。,第二节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过程控制通常用于各工业部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过程控制系统是指自动控制系统的被控量是温度、流量、压力、液位等这样一些过程变量时的系统。下面以供热锅炉液位控
11、制系统为例,介绍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锅炉是整个供热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锅炉在工作时必须将水位保持在一定的高度,水位过低,锅炉有可能烧干而酿成事故,如果水位过高,产生的蒸汽含水量太高,不成为过热蒸汽,造成供热管道积水。因此必须根据锅炉蒸汽负荷的大小调整锅炉的给水量,使水位始终维持在允许的范围内。锅炉水位控制:人工方法 锅炉水位控制:自动控制,锅炉水位控制的人工方法是靠人眼观察玻璃液位计,根据水位的变化,凭经验而去改变供水阀门的开度,使水位保持在规定的位置上(见图1-1 a)。,锅炉水位控制的自动控制,则用仪表作为控制工具来代替人眼和手,使水位保持在规定范围内(见图1-1b)。水位的变化首先由液
12、位变送器测量得到,并转换成规定的信号输入到控制器中,控制器将输入的信号和水位的设定的标准值信号相比较,当二者的偏差超出规定的范围时,它将经运算后发出控制命令,通过执行器改变阀门的开度以增减给水量,从而达到锅炉水位的平衡。这样就实现了水位的自动控制。,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要实现水位控制需要以下装置:1)测量水位变化的传感器或变送器。2)能将水位测量值和水位设定值进行比较并进 行控制运算的控制器。3)设定水位的定值器(可能包括在控制器内)。4)执行控制命令的执行器。5)调节给水量的调节阀。,这些装置和被控对象锅炉本身组成了一个过程控制系统,见图1-2所示。扰动d设定值r 偏差值e u a q 控
13、制量y,检测元件,变送器,图1-2 过程控制系统原理方框图,+,-,过程控制系统中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被控对象 二、传感器和变送器 三、控制器四、执行器 五、调节阀,一、被控对象 被控对象是指生产过程被控制的工艺设备或装置。例如上述例子中的锅炉。当被控对象中所需控制的参数仅有一个(例如锅炉的水位控制),则工艺设备与被控对象的特性是一致的。当工艺设备的被控参数二个以上(例如锅炉水位控制实际上决定于给水量,蒸汽流量和压力等参数),则往往会使其特性相互制约,这时应有一套可能是互相关联的控制系统,这样的工艺设备作为被控对象,应对其中不同的过程作不同的分析。,二、传感器和变送器 按生产工艺要求,被
14、控对象的有关控制参数应通过自动检测以获得可靠的信息。信息的获得依靠传感器或变送器来完成。被控的工艺参数一般为非电量物理量,通过传感器将其变成相对应的电信号。而变送器还会将此信号转换为标准信号。目前的标准电信号主要有二种,一种为型的标准电信号,即0-10mA 直流电流信号,另一种为型的电信号,是4-20mA的直流电流信号或1-5V的直流电压信号。也可转换成1.961049.8104 Pa的标准气压信号。传感器或变送器的输出也就是被控量的测定值z。,三、控制器 扰动:使被控量发生变化的任何作用称为扰动。内扰:在控制通道内,在控制阀未动情况下,由于通道内质量或能量等因素变化造成的扰动称为内扰。外扰:
15、而其他来自外部的影响统称为外扰。扰动一经产生,控制器发出控制命令对系统实行控制。工艺要求规定的被控量的参数值称为设定值r。在系统中,传感器或变送器的测量值z反馈到输入端和设定值r比较,从而得到了一个偏差值e,当 r时称为负偏差,r时称为正偏差。控制器根据e的大小,根据控制器规定的控制算法进行运算,输出一个相对应的控制信号u去推动执行器。,四、执行器 执行器接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u,经变换或放大后推动调节阀。目前的执行器有气动执行器和电动执行器,如控制器是电动的,而执行器是气动的,则在控制器与执行器之间要有电气转换器。如用电动执行器,则控制器输出须经伺服放大器放大才能驱动执行器以推动调节阀。,五、
16、调节阀 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u,经气动或电动执行器驱动调节阀,改变输入对象的操纵量q,使被控量受到控制。,第三节 过程控制的分类,一、各种分类方法1)按被控量分类: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液位控制系统等。2)按控制系统回路分类:开环控制系统及闭环控制系统,单回路控制和多回路控制。3)按控制器的控制算法分类:比例控制系统,比例积分控制系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系统及位式控制系统等。4)按控制系统的模式分类:比值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及自适应控制系统等。5)按控制器信号分类:常规的仪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等。,以上是人们视具体情况所采用
17、的不同的分类,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而作为过程控制而言。主要是分析反馈控制的特性,这就和设定值有密切关系,因此按设定值来分类则更有意义。,二、设定值分类:1)定值控制系统 2)随动控制系统 3)程序控制系统,1)定值控制系统 将系统被控量的设定值保持某一定值(或在某一很小范围内不变)的控制系统称为定值控制系统。这样的系统是过程控制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控制系统。前面所述的锅炉水位控制系统就是这样的定值控制系统。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固定不变,引起系统变化的只是扰动信号。,2)随动控制系统 随动控制系统是被控量的设定值随着时间任意变化的控制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克服一切扰动,使被控量及时跟踪设定值变化。
18、,3)程序控制系统 程序控制系统被控量的设定值是按预定的时间程序变化的。控制的目的是使被控量按规定的程序自动变化。如工业热处理炉等周期作业的加热设备,一般都有升温,保温和降温等按时间变化的规律,设定值按此程序进行控制,以达到控制的目的。,第四节 生产对过程控制的要求和指标,一、生产对过程控制的要求 二、过程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一、生产对过程控制的要求 1.安全性 安全性指的是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这是最重要的要求。2.经济性 过程控制的经济性旨在使系统在生产相同质量和产量的条件下,所消耗的能源和材料最少,做到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3.稳定性 稳定性即要求系统具有抑止外
19、部干扰,保持生产过程长期稳定运行的能力。,二、过程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 过程控制系统在运行时有两种状态,一种称为稳态,系统的设定值保持不变,也没有受到整个外来的任何干扰,被调量保持不变,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稳定状态。另一种为动态,系统的设定值发生了变化,或者是系统受到了外来的干扰,原来的稳定遭到了破坏,系统的各部分将作出相应的调整,改变操纵量的大小,使被控量重新回复到设定值,使系统稳定。过渡过程:从前一个稳定状态到另一个稳定状态的过程。大多数系统经常处于动态过程中,评价一个系统的品质,不能单评价其稳态,更重要的是应该考虑它在动态过程中被调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阶跃信号输入的情况下,整个过渡过程可能
20、有不同的状态,见图1-3所示,图1-3 a为发散振荡过程,图1-3b为等幅振荡过程,图1-3 c为衰减振荡过程,图1-3 d为非周期过程。一般希望过渡过程为衰减振荡过程。,图1-3 几种不同的过渡过程,显然,控制过程就是克服和消除干扰的过程。系统受到一个扰动以后能否在控制器的控制作用下再稳定下来,克服扰动回到设定值的准确性和快慢程度是评价系统的重要标志。,图1-4 过渡过程的品质指标,通常可以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一、衰减比 二、动态偏差 三、调整时间TC 四、静态偏差,一、衰减比 衰减比n,即n=B1/B2。由图1-4可以看出,第一、二两个周期的振幅B1与B2的比值充分反映了振荡衰减的程度。
21、衰减比n表示曲线变化一个周期后的衰减快慢,一般用n:1表示。在实际控制中,衰减比习惯采用4:1。但对于象温度控制这样变化缓慢的过程,4:1的衰减比显得振荡过甚,是不适宜的,而采用10:1衰减比,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因此衰减比需根据不同的对象来选取。衰减比也有用面积比表示的,如图1-4中阴影面积A1与A2之比,指标仍为4:1。,二、动态偏差 扰动发生后,被控量偏离稳定值或设定值的最大偏差称为动态偏差,也称为最大过调量,见图1-4中第一波峰B1。过渡过程到达此峰值的时刻称为峰值时间TP。如果动态偏差比较大,峰值时间又较长,这样的系统是不允许的。,三、调整时间TC 系统受到扰动后平衡状态被破坏,经控
22、制器作用后,被控量返回到允许的范围之内。通常在稳定值的5%(或2%)以内,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调整时间TC,也称为过渡过程时间或稳定时间。过阻尼系统:一般以响应曲线由稳定值的a%上升到稳定值b%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上升时间Tr。其中a一般为10或5,b一般取90或95。欠阻尼的系统:一般从0算起,上升到100%所经历的时间为上升时间。延迟时间:响应曲线第1次达到稳定值的50%的时间称为延迟时间Td。峰值时间:响应曲线达到第一个峰值的时间成为峰值时间Tp,四、静态偏差 经控制器控制以后,系统被控量将在规定的小范围内波动,被控量与最大稳定值或设定值之差称为静态偏差或残余偏差,简称余差,见
23、图1-4中的C,它是系统的一个静态指标,它的大小根据生产工艺过程的实际需要制订。从控制质量而言,自然是余差越小越好,但余差订得过小,对系统要求就提高了,系统投资将增加。,第二章 过程检测仪表,目前国际上统一的420 mA(DC)毫安直流电流作为标准信号。信号采用电流传送-电压接收的并联制传输工作方式。采用直流信号的优点是传输过程中不受传输线中电感及负载电阻变化的影响,适于信号的远距离传送;对于要求电压输入的受信仪表和元件,只需在电流回路中串联250电阻便可得到电压信号,故使用比较灵活。因为最小信号电流不为零,为现场变送器实现两线制创造了条件。两线制是指现场变送器和控制室仪表联系仅用两根导线。这
24、两根线既是电源线,又是信号线。这样不但节省了大量电缆线和安装费用,而且还有利于安全防爆。在仪表过程检测、信号变送及调节系统中,可将其分为放置在现场的检测仪表(俗称一次仪表)与放置在仪表控制室内的过程通道信号处理及调节仪表(俗称二次仪表)。本章将介绍常见的检测仪表的工作原理。,第一节 自动化仪表基本品质指标,一、仪表测量过程的测量误差以及表示 在进行物理量的测量过程中,物理量具有客观存在的量值,这一量值称之为真值,用Xo表示,通过检测仪表测量得到的结果称为测量值,也叫仪表示值,用X表示。在测量过程中所的到的测量值和真值是不一致的,其间的差值就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人们主观愿望是要
25、测得真值,但是,即使测量原理和方法很完善,测量工具极度精确,操作和管察非常仔细,仍然得不到绝对准确的真值,而只是比较接近真值而已。,1.示值的绝对误差 仪表的示(测量值)X与被测量的真值Xo之间的代数差值称为示值的绝对误差(x)即 x=X-Xo 通常都是以标准仪表提供的标准或精度较高的标准仪表测量值作为近似的真值,而称实际值。因此,示值绝对误差的数值和符号(正或负),表明了仪表的示值偏离真值(实际值)的程度的方向。,2.示值的相对误差 示值的相对误差是示值的绝对误差与所取的参考值(约定值)的比值,用百分数来表示。按所取参考值(约定值)的不同,示值的相对误差有三种表示法。(1)实际相对误差 仪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程 控制系统 及其 应用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63868.html